「國際博物館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1977年發起並創立的,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每年5月18日,世界各地博物館都會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
為慶祝這一文博盛會,今(18)日,成都的43家博物館,免費向公眾開放。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永陵博物館實行免費不免票政策,市民憑身份證即可領票入館,不但如此,各博物館還精心準備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展覽活動:
金沙遺址博物館
新版兒童劇《幸福密碼》上演
作為成都的城市文化名片,金沙遺址博物館用考古詩會、新版兒童劇、志願者進社區等一系列博物館日主題活動,以更親密的姿態與這座城市互動。
5月18日,觀眾可憑身份證領票入館,免費參觀常設展及近期新展《太平有象——明清牙雕藝術展》。當天的開閉館時間為8:00至20:00,19:00之後將不再接待新遊客進館,如出現參觀人數較多的情況,會實施分段放行,保證館內遊客的參觀體驗和文物的安全。
博物館日當天,在經過半年時間的排練和籌備後,由成都金沙小學、金沙遺址博物館共同編演的新版兒童劇《幸福密碼》正式亮相,200多個小演員將在40多分鐘的時間裡,以兒童的視角呈現金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杜甫草堂博物館
詩禮傳家——家族文化展
今天(5月18日),杜甫草堂將分時段向觀眾派發累計40000張免費的門票。觀眾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除了參觀「詩禮傳家——家族文化展」,享受志願者分時段、定點義務講解,還能參加2019年度草堂志願者招募啟動儀式、志願者宣傳諮詢活動與問卷調查,詩詞擂臺賽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40000張門票免費發放
5月17日,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百家姓氏文化博物館主辦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之一「詩禮傳家——家族文化展」在杜甫草堂大雅堂開幕。
本次展覽展出姓氏家譜、祖宗畫像、家風家訓對聯、姓氏堂號匾額等珍貴文物百餘件。圍繞家庭核心的姓氏源流、譜序、世系表、家訓、恩蓉錄、傳記、藝文著述、家譜圖像、五服圖等,把優秀的傳統美德與現代家庭相結合,用實物講述一個個家族的生活態度、處世方式,讓觀眾切身感悟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多年的實踐與積累提煉而形成的優秀傳統。
永陵博物館
唐音鏗鏘——「永陵二十四伎樂」音樂文化展
前蜀開國皇帝王建永陵棺床石刻浮雕「二十四伎樂」, 是目前發現最完整的唐五代時期的宮廷樂舞組合,是中國本土音樂與外來音樂相互融合的集大成作品,屬精美絕倫獨一無二的文物奇珍,對研究唐五代音樂文化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價值,堪稱一部唐五代音樂文化的活化石。
二十四伎樂全部都為女性形象,棺床南面中間兩名為舞伎,其餘二十二名女子都為演奏樂器的樂伎。樂隊中共表現有樂器多達20種23件,也是目前發現的樂器種類最多的宮廷樂隊。
「唐音鏗鏘——『永陵二十四伎樂』音樂文化展」,展覽展品豐富,包括有20餘件仿唐樂器及樂舞服飾、1943年莫宗江彩繪永陵二十四伎樂手稿圖(目前紙質稿清華大學收藏)、國畫、詩稿、視聽影像等。從不同層面展示成都永陵「二十四伎樂」音樂文化內涵,為公眾還原盛世唐朝的音樂華章,重溫芙蓉花城的悠久記憶。
武侯祠博物館
名垂宇宙——諸葛亮遺存精選系列展
諸葛亮系列展立足於武侯祠博物館重點科研課題《名垂宇宙——全國現存諸葛亮文化遺存調查》,展示諸葛亮生平大事與行蹤路線並精選現存諸葛亮文化遺存,全方位再現蜀漢丞相諸葛亮波瀾壯闊的一生,使之真正走出歷史而融入當代。
本系列首展「臥龍運神機」重點展示從諸葛亮出生地——陽都故裡到先帝託孤處——白帝城的遺存十餘處,那是諸葛亮智慧人生的開啟和形成之地,也是他與先主劉備從初遇、創業到永別之地。
成都博物館
「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展覽
作為成都熊貓國際美食節配套展覽之一,《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展覽在成都博物館三層坡道展廳開啟,並將持續到6月9日,全程免費對公眾開放。
飲食之道,源遠流長。古代人吃東西有什麼講究?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
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已經拉開大幕,作為美食節的「開胃菜」之一,「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在成都博物館登場。展出來自中國10家博物館的122件(套)古代餐具、炊具文物。
展覽中的很多文物都頗有特色。
成都43家博物館還有70多項精彩活動等著你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編輯 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