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寫意花鳥畫再迎春天,新「海上花鳥四家」續寫海派傳奇

2020-12-21 青瞳視角

從「清末海派四傑」到20世紀60年代的「海派花鳥畫四大名旦」,再到今天的新時代,海上寫意花鳥畫歷經「兩個甲子」,在文化大繁榮的背景之下再次迎來春天。

11月21日,作為慶祝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大象復興——新時代『海上花鳥四家』作品展」在浦東新區碧雲美術館開幕。展出作品均出自現代海派花鳥畫知名領軍人物龔繼先、唐逸覽、應鶴光、徐立銓四人之手。

龔繼先《一夜飛霜染丹砂》

追溯歷史,海派花鳥畫自成流派

花鳥畫,比山水畫、人物畫擁有更廣泛的社會基礎。無論是彰顯皇家富貴的工筆花鳥,還是孤芳自賞式的寫意花鳥,都代表了不同的審美趣味。傳統水墨寫意花鳥經過明代林良、沈周、唐寅等諸家的發展,呈現出蓬勃又多元的氣象,隨後又有青藤、白陽的貢獻,將寫意花鳥提升至更高的藝術境界。

清朝道鹹年間,上海不少畫家師承「揚州八怪」,借鑑西洋技法,追求時尚創新變革以適應社會需求,遂被稱之為「海派畫家」,這是在近兩個世紀之交湧現出來的一支活躍而富有生氣的繪畫流派。

當時,上海這個近代發展史上的工商重鎮,吸引來了一大批鬻藝為生的畫家,為適應市民階層的審美趣味,創造出了新的商品畫形式。這一路畫風,是在繼承傳統畫風的基礎上求新,並結合詩書畫印,創作形式更為自由。同時也時髦地吸收西畫之長,創造出市民階層所喜聞樂見的繪畫樣式。

「海派花鳥畫」最早形成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其中代表人物為被譽為「清末海派四傑」的虛谷、任伯年、吳昌碩和蒲華,他們均以寫意花鳥畫見長,是上海開埠後脫穎而出的最傑出的寫意花鳥畫藝術家,開創了傳統與創新兼容並蓄的畫風,於近世海上畫壇影響深遠。

時至20世紀60年代,上海畫壇這片土壤又湧現「海派花鳥畫四大名旦」,代表人物為江寒汀、張大壯、唐雲和陸抑非。他們有著相同的興趣和相似的藝術經歷和繪畫風格,他們的寫意花鳥畫繪畫藝術成就,引起當今畫壇及收藏界海內外學者的廣泛興趣和關注。

唐逸覽《杜鵑花放滿枝春》

新時代,海上寫意花鳥畫迎來新氣象

新時代,海上寫意花鳥畫迎來新氣象,其中尤其以龔繼先、唐逸覽、應鶴光、徐立銓等四人為該流派的佼佼者,被譽為「海派花鳥新四家」。

浦東新區碧雲美術館內,眼下正展出的這些花鳥畫作品,或清雅或精緻,或大氣或簡約。觀者置身其中,仿佛能聽「鳥語」,聞到「花香」。

四位參展畫家中,除了徐立銓剛過五旬外,其餘三位畫家均年逾古稀,丹青問道、筆墨行旅達半個多世紀。縱觀藝術風格,他們傳承經典而又不乏創新,大膽揮灑又不缺細膩。

龔繼先曾師從李苦禪,李可染等藝術大師學習花鳥和山水,傳統繪畫功底深厚,其藝術創作詩、書、畫、印俱全,講究氣韻、意境、格調和筆墨。他的大寫意風格,是北方大寫意格局和南方海派寫意筆墨的融合,畫面看似跌宕險峻,實則筆墨運用內斂溫潤,講究法度,更從書法中尋求張弛有序的韻律感。程十髮曾評價其「出新之古,創古求新,古今一律,不今不古,不古不今,瑰哉美哉,龔氏之近作品」。

應鶴光的花鳥

唐逸覽,從小深受其父唐雲的藝術薰陶,繪畫講究筆意墨韻的表達,繼承了海派花鳥畫的畫風。他將傳統繪畫與現代工藝審美相結合,為傳統寫意花鳥的發展獨創新風。

應鶴光,師承嶺南畫派黃幻吾,講究畫面的清新雋麗,將水墨和色彩融為一體,使畫面生機勃勃、意趣盎然。儘管師承的是嶺南畫派,但他自覺接受海派雅俗共賞特色的薰陶,堅持不懈地深入生活,擅於表現百姓喜聞樂見的花鳥蔬果,形成了「嶺南色彩,海派筆墨」的特立風格。

徐立銓,師承董芷林,研習吳派藝術,頗得吳派之精髓。尤其是大寫意花卉,筆墨揮灑間透出的豪邁和磅礴之勢,直承缶廬之神韻。線條遒勁,筆墨揮灑酣暢,對寫意精神的表達,儘是傳統繪畫精髓的流露。

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為龔繼先、唐逸覽、應鶴光、徐立銓等提供無盡的藝術源泉和創作素材。徐立銓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為了畫好花鳥畫,尋找新的創作靈感和收集創作素材,他幾乎跑遍了中國所有的植物園。風晴雨露、四季更迭、花鳥魚蟲,一旦到了徐立銓筆下,即可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靈動樣貌。

徐立銓《早梅發高枝》

新時代「海上花鳥四家」,創新與傳承皆不可或缺

藝術評論家王琪森稱,他們的作品凸顯了正宗的流派傳承、精當的藝術取向、鮮明的創作追求和強烈的審美張力。「此次展覽不僅是海上藝苑的盛事,亦是不忘初心的守望,彰顯了一種可貴的文化自信和可敬的從藝理想。」

而從清末四大家到新時代的「海上花鳥四家」,創新與傳承皆不可或缺。

龔繼先的花鳥作品

徐立銓的花鳥作品

徐立銓告訴記者,繪畫藝術發展到今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傳統文化遺產的陶醉與滿足上,藝術貴在發展與創新。「一個畫家要清楚,中國畫應當在繼承傳統民族文化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得以延續發展。比如花鳥畫,五代與宋元不同,明清與近現代又不同,都是傳承有序不斷繼承和發展的。而不是動不動就說借鑑西方藝術精華。」

已故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名譽顧問徐昌酩曾評價這四位畫家,「摒棄形式上的譁眾取寵或對西方藝術的盲目崇拜,他們深知站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創新是藝術發展應當遵循的規律,從而懷著對傳統文化的自信,踐行寫意精神的回歸。」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畫展也是列為慶祝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此前,龔繼先、唐逸覽、應鶴光、徐立銓以及另一位畫家陳世中一起合力為浦東新區作大尺幅寫意花鳥畫《桃紅浦江舞春風》。畫作大氣磅礴,集合各家之長,又渾然一體。

龔繼先、唐逸覽、應鶴光、徐立銓、陳世中合作《桃紅浦江舞春風》的創作現場

本次展覽由上海美術家協會、上海書畫院、浦東文聯、浦東新區金橋鎮人民政府主辦

文/李君娜

來源/上觀新聞

內容來自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畫氣不畫形,海上畫派領袖人物吳昌碩的花鳥畫!
    翻閱中國近現代繪畫史,我們不難發現,寫意花鳥畫堅守傳統藝術精神,融合時代變革,取捨西洋繪畫,呈現出新的面貌。梳理寫意花鳥畫在近現代的衍變歷程,吳昌碩寫意花鳥畫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課題。吳昌碩的寫意花鳥畫,傳承徐渭、陳淳、朱耷、石濤以及「揚州八怪」的藝術,大膽創新,成功突破,以草篆筆法作畫,用純色點染,在傳統與創新之間闖出了一條新路,堪稱融合中西、實現近代化和市民化嬗變的典範。
  • 韓天衡美術館「味閒講堂」 徐建融教授講述海上花鳥畫發展
    與往屆不同,韓天衡美術館首次將講座設置在被評為「2018上海最受歡迎的美術館展覽」之一的「海上六大家書畫作品展」展廳,讓觀眾在講座同時貼近繪畫。2019年1月,劉海粟美術館舉辦的「海派繪畫年度研究展第一回」,便引用了徐建融教授「海上畫派的由來」的觀點,他認為,海上畫派不僅作為中國畫商品化的最佳選擇,同時又提供了傳統繪畫向近現代轉變的成功契機。追溯海派繪畫,花鳥畫最多,其次為人物、山水,因此也許花鳥畫更能作為海派繪畫的梳理線索。
  • 美術研究|精研古法 博採新知,京津畫派寫意花鳥畫!
    故而其基本風貌既不同於純粹守舊的正統派,也不同於用西洋繪畫改造中國畫的中西融合派,走出了一條以古為新、振興寫意花鳥畫的獨特道路。他兼擅人物、山水、花鳥,以寫意花鳥畫見長,尤其牡丹、菊花、水仙、紫藤、荷花最為出色。陳半丁寫意花鳥畫師法陳淳、徐渭、惲南田和「揚州八怪」等明清寫意花鳥畫大家,又受趙之謙、任伯年和吳昌碩的影響,注重寫生自然,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陳半丁寫意花鳥畫紮根中國傳統文人畫,注重筆墨,沉著厚重,又借鑑海上畫派敷色技法,色彩明麗,形成了「陳白陽加吳昌碩」的風格主調。
  • 在「海上傳奇」酒店品海派特色美食,真香!
    (均上海市文旅局供圖)製圖:馮曉瑜    昨天下午,「2020年上海旅遊節——煙火上海美食季之海上傳奇」主題活動啟動,滬上諸多老牌知名酒店參與其中,推出一系列餐飲美食、海派文化、非遺文創等優惠活動,惠及廣大市民遊客。
  • 海上畫派與「海派四傑」,任人訴說是與非!
    海上畫派,國畫畫派之一,又稱「海派」,或「滬派」,一般指的是發生於十九世紀中葉(1843年),至廿世紀初期(1927年)時,一群畫家活躍於上海地區,並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 海上畫派在成熟時期的主要人物是以任伯年、吳昌碩以及富有個性的著名畫家虛谷、蒲華為核心,此外,還有很多海上名家。他們以開拓探索的精神、不同的形式展示著各自的藝術風格。 今天華夏君就為大家細數「海派四傑」的部分代表作品!想想都好激動呢~
  • 李亞霍春陽先生入室弟子兼助教——何謂寫意花鳥最大的魅力
    「吾國最高美術屬於畫,畫中最美之品為花鳥,山水次之,人物最卑。」1926年4月23日,徐悲鴻在一篇文章中這樣論述花鳥畫在中國美術史中的至高地位。他進而表示:「也許因為中國得天獨厚,有堅勁而純潔的梅花、飄逸的蘭草、幽秀的水仙……確實能表現中國藝人的獨特品性、中國民族的特殊精神。」他指出,中國花鳥畫的脈絡之繁盛、生命力之強,「尚未見何邦與頡頏者」。
  • 任伯年的花鳥四條屏最受追捧,虛谷擅長松鼠和金魚的創作
    「海派繪畫」作為清末至近現代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畫派。任伯年和吳昌碩一直是近現代板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海派後期另兩位畫家——虛谷、蒲華,他們的藝術成就也非常高,希望能夠喚起藏家群體的注意。任伯年《花鳥四屏》對於任伯年的花鳥畫,花鳥四條屏是目前花鳥畫題材最受追捧的題材,一般包括了孔雀、公雞(錦雞)、燕子(麻雀、八哥)、仙鶴這幾種禽鳥,此外又配以幽蘭、桃花、玉蘭、山茶等植物。每一種動植物都有極其鮮明的祥瑞寓意。
  • 著名花鳥畫大家彭述超書畫展在京展出
    自幼小酷愛書畫,199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擅長寫意花鳥,融江寒汀、陸抑非的筆墨色彩和畫風,畫法簡練,用色清新淡雅,尤其畫的月季和牡丹頗具神採,有明清之風韻。為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2010年,就讀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花鳥高研班,尤善花鳥,次年就讀中國美術學院國畫高研班專攻花鳥。上追古人之法,下承今人筆墨,筆法健朗,意蘊典雅,神採飄逸。
  • 奼紫嫣紅——牛斌大寫意花鳥畫長卷賞析
    借古開今者普遍視傳統筆墨法則為第一要務,追求在漸進式修練中達到「移步不換形」的新境界,此種路向上的20世紀四大家—— 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均在自己獨特筆墨風格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他們是借古開今路向上的裡程碑。四位大師中有三位是大寫意花鳥畫家,這充分說明寫意花鳥畫在20世紀裡獲得了新的大發展,這對21世紀的寫意花鳥畫家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又形成了難以逾越的高峰。
  • 名作 | 他畫的小寫意花鳥,設色濃而不俗,畫面雋逸清麗美得驚人!
    居滬期間,洪庶安參與不少書畫社團的活動,包括著名的豫園書畫善會和海上題襟館,還參與了停雲書畫社的創建。以其存世的作品看,大多是花鳥題材,以重彩居多,這大概便是當時人所說的「宗宋元院本」及「出入清初南田南蘋間」。仔細觀察,他的賦色的確有偏於濃麗之處,但筆法則與兩宋院體頗為不同:院體花鳥畫用筆工整謹細,而他的筆法更突出書寫性。
  • 名家國畫寫意花鳥四條屏,畫家石開傾心力作
    像我們常見的花鳥四條屏《梅蘭竹菊》、《春夏秋冬》等,四幅作品相輔相成,共同構築成為完整的畫卷。吉祥如意 石開國畫寫意花鳥四條屏《花香鳥語》作品來源:易從網在生活中,國畫四條屏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裝飾畫,比如客廳中堂、靜謐書房、文雅茶室、酒店大堂、高檔會所包間等等地方,都會留下國畫四條屏的身影。
  • 國畫花鳥畫作品欣賞 鄭曉京水墨寫意花鳥畫,典雅清麗不得不看
    國畫中的花鳥畫是畫苑裡的奇葩,古往今來,多少畫家以嫻熟的技法、凝練的筆墨塑造了各種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形象,給人以新鮮愉悅之感。要畫好一幅神形兼備、生機盎然的花鳥畫,畫家需要具備過硬的繪畫功力,且用心經營,進行藝術提煉,從而使草蟲形象得以生動再現,顯現出誘人的藝術魅力。
  • 8月,再遇「公主」 續寫海上浪漫傳奇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個機會,我會對那位「公主」說三個字:「我來了!」2015年,送自己一份禮物,開啟一段邂逅之旅,訂製你的專屬海上浪漫傳奇。2015年8月2日 公主藍寶石號盛大起航旅行時間:五天四晚門市價:5999元起/人┃家的歸屬感
  • 史上最強花鳥畫陣容!南京博物院「百花呈瑞」歷代花鳥迎春特展等你來
    荔枝新聞訊 古時候,臨近歲末便是花鳥畫的產出盛宴,有迎春之意。
  • 《一人簡說》7、為什麼學寫意花鳥畫,要先以畫竹蘭梅菊為基礎?
    【我們當代寫意花鳥畫,並不是以梅蘭竹菊為基礎,大部分學國畫的基礎都是素描,而且還要通過西方繪畫的考試才能學習國畫。】寫意花鳥畫,要以竹蘭梅菊為研習的基本功。這個問題脫離了現實世界,我們現在現實如果你想要學習國畫,那麼你一定要學素描。
  • 運筆悟其趣,放筆出彩虹--淺談曹劍斌的寫意花鳥畫藝朮
    畫家曹劍斌曹劍斌自幼喜習丹青,學習花鳥畫,多年來筆耕不輟,堅持繪畫十餘載,打下堅實的繪畫功底。其作品藝術風格構思新穎,運筆得心應手,點面表達力強、注重渲染輕勻的特點。現師從著名畫家王紅莉先生,主攻工筆動物,工筆花鳥,兼修寫意花鳥,筆下花鳥畫布局合理穿插有序內容生動。
  • 花鳥畫也能畫出陽剛味道,唐雲繪《荷塘黑鷺》
    近代畫壇海派名家異軍突起,尤其是諸多海派名家在花鳥畫的創作上重拾寫意技法,賦予作品自然活潑的新意。任伯年、吳昌碩之後,海派畫壇又出現了四位頂尖級的花鳥畫大師,他們被稱為海派畫家「四大名旦」。其中風格最獨特,筆墨最灑脫的一位畫家叫唐雲。
  • 「海派巨擘」任伯年全面亮相遼博,故宮上博等拿出諸多精品
    任伯年是「海派」早期的畫壇巨擘,花鳥、人物、山水無所不能,而尤以花鳥畫、人物畫的成就為最。前期名聲最大的畫家有「三熊」——張熊、朱熊、任熊,有與任熊並稱「海上三任」的任薰、任伯年,此外還有胡公壽、趙之謙、虛谷、蒲華與山水畫家吳石仙等。其中,任伯年出生最晚,而成就最高。他曾私淑任熊,學畫於任薰,得到胡公壽的提攜稱揚,終於青出於藍。後期「海派」則以吳昌碩為領軍人物。而吳昌碩是在任伯年的指點下走上繪畫道路的。
  • 南陽國畫名家呂寅方邀你賞國畫:妙筆巧成花鳥寫意
    你瞧,這幅四尺三開的小寫意《清風》荷花圖,清新雅致,落筆鏗鏘有力,完美的表現出荷花的高尚純潔。看到這幅寫意荷花,是不是已經忘記了冬季的寒意了呢?南陽國畫名家呂寅方寫意國畫《清風》雲間瑞氣三千丈,富貴牡丹從中來呂寅方拜師於中國小寫意花鳥畫大師王雪濤嫡系關門弟子徐健先生門下,為著名小寫意畫家徐健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