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的由來

2020-12-20 太平洋電腦網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氣之一,那麼關於清明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

 

 

  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氣。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徹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佳節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時節天地物候的生動描繪。

 

  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作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內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來源於寒食節和上巳節。寒食節與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相關。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信息,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入宋唐代開始,寒食與清明並列放假,不同年號分別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展的時代。為了讓人們能夠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當時盛世清明圖景。

 

  之後,清明和寒食逐漸合而為一,清明將寒食節中的祭祀習俗收歸名下。同時,上巳節「上巳春嬉」的節俗也被合併到了清明節。到了明清以後,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個清明節。與其他傳統大節不一樣,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與「節俗」的綜合節日。清明從節氣上正排在春分之後,此時天氣回暖,到處生機勃勃,人們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可謂順應天時,有助於吸納大自然純陽之氣,驅散積鬱寒氣和抑鬱心情,有益於身心健康。

 

  「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升華,清明節俗也就具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清明節專題欄目

相關焦點

  •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時值清明,又到了準備祭掃用品的時候,與往年不同的是,受疫情影響,今年清明節期間,各個殯儀館、公墓、公益性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祭掃服務。
  • 清明節的來歷由來 關於清明節的傳說故事及節日起源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 清明節的由來20字30字50字以內 清明節的來歷與傳說故事
    清明節又稱冥節、踏青節。在中國歲時節令體系中它有著獨特的地位,至今為止仍是中華民族的重大紀念日。那麼清明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小編為您整理了清明節的由來故事。  清明節的來歷清明節的由來20字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基祭」之補。
  • 清明節的來歷由來簡短一點 清明節起源與歷史故事
    清明節的來歷由來簡短一點  清明節的名稱來由得名於節氣,《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因此得名。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歷史悠久,由來於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時間:2017-04-03 18:23   來源:天氣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4月4日即將迎來,今年清明掃墓高峰日預計為9天。
  • 清明節的由來與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的重要傳統節日之一,它與上元、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合稱「時年八節」。其實,清明在過去不是祭祖掃墓,更多的是慶賀新的一年農業生產的一天,所以清明節在過去相當於國外的:感恩節。
  • 清明節的由來簡短介紹
    >清明節的由來簡短介紹2017-04-04 12:39:5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The  據中國傳統習俗,人們通常在清明節放風箏。  According to our traditions and customs, flying kites usually happen at the QingMing Festival.  重陽節登山和清明節掃墓等民俗應當被銘記,因為它們是中國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過清明節的? 清明節的由來和傳說
    原標題: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過清明節的? 清明節的由來和傳說    4月4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清明節氣。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那麼清明節是怎麼來的?本篇文章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清明節的由來和傳說。
  • 清明節的由來20字30字50字以內 清明節起源與歷史故事
    清明節的由來20字30字50字以內 清明節起源與歷史故事時間:2020-04-04 23:5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由來20字30字50字以內 清明節起源與歷史故事 清明節的名稱來由得名於節氣,《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因此得名
  • 清明節的由來和10首清明古詩
    清明節的由來和10首清明古詩時間:2020-04-04 23: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由來和10首清明古詩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處於仲春與暮春之交,是冬至後的第108天。
  • 清明節的由來的風俗有哪些?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但是不同的是,這一天還是我國的一個有著紀念意義的傳統節日,是我國的法定節假日。清明一到,天氣漸暖、春暖花開,萬物生長,清明節是怎麼由來的呢?人們又有哪些風俗習慣呢?1、據說我國的清明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清明原是一個節氣,清明時節,降水逐漸增多,氣溫升高是農民播種的好時候,和清明節相近的還有一個節日叫「寒食」,是人們祭祖掃墓的日子,由於這日子相近,就漸漸的合成了一個節日。
  • 今日話傳統 介子推與清明節由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話傳統 介子推與清明節由來 介子推與清明節由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清明》,餘韻悠遠,流傳至今。清明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這段時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   原標題:今日話傳統 介子推與清明節由來       介子推與清明節由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清明節又叫做踏青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紛紛祭祀自己的祖先。我國的清明節大約起源於周朝,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將每年定4月5日為法定的假期,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清明節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中國感恩節——清明節的由來與內涵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登上綿山祭奠介子推,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同時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我們從清明節的由來,即可知清明節,實為晉文公為感恩介子推而定的節日。清明節即是為紀念介子推的恩德,更是銘記「但願主公常清明」的警鐘;即是感恩逝去的先人,更是珍視眼前的恩人。
  • 清明節的由來和七大習俗,你應該了解一下!
    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叫「踏青節」「祭祖節」。踏青和祭祖是清明節的兩大主題,至今依舊被傳承。今天,安久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清明節的由來,以及關於清明節的民間的一些習俗。這對於我們更好地傳承文化是很有幫助的!快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 清明節的由來與來歷 清明節重耳、介子推歷史傳說故事100字
    4月5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祭祖和掃墓的重要節日。  《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過後,氣溫逐漸升高,雨量增多,正是萬物生長、農民耕作的好時節,因此我國民間向來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說法。
  • 寒食節過後就是清明節,你知道它們的由來嗎?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歷史來源悠久,在這天裡人們會進行很多活動,除了掃墓祭祖,還有踏青、植樹、放風箏、插柳等等。清明節傳承了很久,至今仍然存在,那麼大家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清明節起源的故事吧。
  • 清明節吃青糰子的由來原因 清明果材料做法步驟竅門
    中國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包括上巳節、清明節等,由於農業社會物質匱乏的特性,傳統節日強調「吃」的文化,清明果之於清明(後逐漸覆蓋了上巳、寒食兩個節日),具有飲食豐富性、禮儀儀式性、家庭參與性。閩臺民俗是中華文化一體,例如在閩臺將清明節祭祀祖先、吃清明果等民俗作為主要活動,亦很盛行於古代中原清明踏青之俗。清明果外皮綠色,多用艾草或鼠鞠草做成,較軟,久置後變硬。餡分鹹甜等種類,形狀有類「元寶形」和圓形之分。
  • 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為你講述寒食節的由來——介子推的故事
    五、寒食節的由來:晉文公悲痛萬分,為了表達思念和歉意,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同時下令,在介子推遇難這一天,舉國上下,寒食禁火,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寒食節在清明節的前一天。這一天,人們不能開火做飯,吃一些蒸餅、飯糰、鴨蛋等事先準備好的冷食。六、「足下」的由來:晉文公還將一段燒焦的柳樹帶回宮中。命人做了一雙木屐,每次穿它,都黯然神傷,嘆道:「悲哉,足下!」
  • 清明節的由來與道教祭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百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有文字記載的清明節歷史已經二千五百多年了。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