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目光漸漸的看向了更加廣闊的宇宙,想要實現星際移民。但是宇宙中大部分星體是沒有價值的,充滿了死寂和極端環境。所以更加有效的宇宙探測成為了我們今後移民不避免的話題。
而作為太陽系中與地球高度相似的火星,也成為了我們的第一選擇。
在上月19日,歐洲太空總署的研究人員使用火星跟蹤氣體任務衛星,發現火星大氣中有微弱的綠色光線。這個現象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因為人類從沒有在火星大氣層中發現過如此奇妙的現象,那麼它是什麼綠色的光呢?
在火星綠光出現之後,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研究人員讓·克勞德發表了一篇論文,對火星綠光的性質進行了研究。
事實上,這是一種只有在夜間才能觀察到的光亮,由於它的強度較小,所以又稱「夜光」。夜光在中上層大氣中是一種微弱的發光現象,這是由於大氣中的氧原子在太陽光的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而發出微弱的光。
其實「夜光」與地球的「極光」是有類似的。但、它們兩者又有所不同。
「夜光」是由陽光直接照射中高層大氣中的氣體分子和原子引起,讓氧原子在夜間輝光後呈現綠色。
「極光」的形成與太陽活動有關。在太陽活動很強的時候,周圍的帶電粒子會被釋放。隨著這些帶電微粒向地球擴散,它們首先與大氣中的氣體分子發生碰撞,形成極光。
相比而言,地球上出現極光的可能性更大,而在地球上看到「夜光」的概率就很小,並且通常只有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能夠捕捉到地球上的夜光。
克勞德說:「實際上,科學家早在40年前就預言了這一現象的存在,但至今仍未得到證實。」
那麼這次觀測到火星「夜光」給我們將帶來什麼信息?
第一:證實了火星上面擁有氧氣。
很多人會主觀的認為火星上面沒有生物或者沒有發現生物,是由於火星沒有氧氣造成的,畢竟生物的存在需要氧氣,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缺氧和少氧是兩種不一樣的概念。
第二:讓人類的目光看向了火星大氣層。
曾經我們研究火星,發現火星的大小、質量和表面積在地球和月球之間,但是由於火星的惡劣環境,所以一直無法作為地球的另一個移民星,但我們發現了「夜光」後,我們的目光就慢慢地轉移到了火星大氣上面。
大氣層的存在,是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必要條件。所以想要進行火星的星際一名,就要對火星的大氣層進行改造,讓它接近地球大氣層的水平,抵禦太陽風、隕石以及保溫等功能。
雖然目前人類的科技,還達不到移民的程度,但是後期適當的改造還是可以,這樣不僅能夠把火星作為一個探索宇宙的根據地,更能夠為後期的星球改造起到了打基礎、縮短改造時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