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曾國藩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千古獨有的識人斷人之法,其識人之準,至今仍備受推崇。曾國藩一生閱人無數,也用人無數,有統計說當時清朝1/4以上的官員都是他提拔任用的,就包括李鴻章,左宗棠等。
民間有句俗語叫「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此話一點也不假!
曾國藩識人術告訴我們:這兩種人往往是人中龍鳳,千萬小瞧他們,因為他們往往能成大事。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1、眉宇間大有清氣的人,往往能成大事
曾國藩說過「眉宇間大有清氣,志趣亦不庸鄙,將來或終有成就」,意思是一個人的眉毛面相之間,若有一種清高脫俗的感覺,那麼他們的志向和趣味也不會鄙陋庸俗,將來或許會有大的成就!
大家可能覺得這話說得有些玄,其實不然。
有一次,李鴻章去拜訪曾國藩,想問問師傅自己帶來的三個「人才」怎麼樣。曾國藩當時剛吃完飯,於是兩人一起先散步。結束後李鴻章請老師去看,可曾國藩卻說不用了,自己心裡已經有數了。
李鴻章很是不解,曾國藩便解釋道:「剛才散步時,我已經見過這三人了。第一人在我面前很恭敬,我一轉身,他便左顧右盼,將來必定陽奉陰違,所以不能任用。第二人和我對視時,低下頭,不敢和我對視,估計是個忠厚老實的人,可以給他一份保守的工作。第三人與我對視時,始終與我雙目對視,不卑不亢,眉宇間大有清氣,所以此人日後必定是個帥才,可委以重任。」
第三個人就是劉銘傳洋務派骨幹之一、晚清名臣、臺灣首任巡撫。所以說相由心生,一個人的神態確實反映了他的內心狀態和品性。
2、能夠克制欲望的人,往往能成大事
曾國藩說過 30歲以前自己幾乎是片刻不離菸草,但自從30歲立志戒菸後,再也沒抽過。當人不被欲望控制時,就能夠脫胎換骨,做成許多事情。
懂得克制自己的人,運用欲望來達到完美的目的,很多失敗,其實是自控能力不行,在欲望控制方面是需要自控能力的。
人都是有欲望的。過多的欲望會讓人處於不幸的境地。這就需要有克制過多的欲望的能力;能夠克制自己過多的欲望,才能成就自己。
王陽明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克制自己過多的欲望,克制自己不良的情緒,克制自己過度的情感,是人生重要的修行。
曾國藩一生傳奇的地方不只是他的識人之術,還有他獨特的經歷。他考進士考了七次,顯然並不聰明,但是他卻通過修身養性,立功立言立德,創下三不朽功績,成為「官場不倒翁」。
蔣介石熟讀曾國藩的書,奉為案頭讀物;開國偉人曾說:「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如果你想去了解曾國藩這個晚清名臣,想了解他的軍政謀略、從政學問和識人之術,又或是對中國動蕩的晚清時期感興趣,都可以來看看《曾國藩全書》這本書。書中有他在一個時代中所擁有的容納百川的胸襟和氣魄,從中我們可以學習他的處世智慧,對自己的前途未來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