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強監管持續升級 嚴防違規「輸血」樓市

2020-12-21 大眾網濟寧站

  銀行業強監管「威力」延續。《經濟參考報》記者據銀保監會官網統計,截至11月末(以罰單披露時間計),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對各類型銀行業機構(不含個人)已累計開出罰單近2000張,罰金金額已突破10億元,遠超去年全年。其中過億罰單兩張,超千萬罰單12張,百萬級罰單數量超過百張,與去年同期相比近乎翻倍。

  在「嚴防資金空轉套利」的監管基調下,今年以來,銀行低利率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罰單明顯增多。僅百萬級大額罰單中,銀行涉房貸款違規數量佔比就接近四成。業內人士預計,在當前金融監管高度關注房地產金融「灰犀牛」的背景下,加強貸款全流程管控、防止資金違規流向房地產等領域仍將是未來監控重點方向。

  百萬罰單頻現

  前11月罰金創新高

  今年以來,銀保監系統對銀行機構已累計開具罰單近2000張。其中11月單月罰單50餘張,儘管數量較其他月份較低,但百萬級大額罰單頻頻出現。

  11月單張金額最高罰單由中信銀行天津分行摘得,為290萬元,案由為「個人貸款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部分貼現資金直接回流出票人」等五項原因。此外,貴陽農商行、深圳寶安桂銀村鎮銀行、天津農商銀行、恒生銀行等多家銀行也被處以百萬元以上罰單。

  從前11個月整體處罰情況來看,今年仍是嚴監管「大年」。據統計,前11個月罰金金額累計已突破10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民生銀行、浙商銀行兩家銀行被處以上億元巨額罰沒金額,單張罰金超千萬的罰單12張,百萬級罰單數量更是超過百張,與去年同期相比近乎翻倍。

  業內人士表示,監管部門對違規銀行開出大額罰單的做法,體現了金融監管從嚴從緊的政策導向。「今年銀行貸款額度相對充裕,違規貸款會導致各類貸款風險增大,大額罰單的開出也有助於更好落實防範金融風險政策導向。」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國有大行和股份行在大額罰單中佔比較高,但從整體來看,中小銀行仍是罰單「主力軍」。特別是四季度以來,受不良處置壓力加大影響,中小銀行因以貸還貸、掩蓋不良等原因被罰次數和金額均明顯增加。數十家銀行因違規處置不良接到罰單,其中大部分為農商行、農信社和村鎮銀行。

  例如,貴陽農村商業銀行及下屬5家支行因涉及轉讓不良債權資產包不合規定、

  通過同業投資承接本行不良資產等原因被開出22張罰單,罰款金額合計605萬元。另外,朝陽柳城村鎮銀行因「以貸收息虛增利潤,以貸收貸延緩風險暴露、掩蓋不良貸款」而被罰。

  信貸資金「輸血」房地產

  仍是監管重點

  從違規原因看,信貸違規依然是監管處罰的重災區,超5成罰單、逾60%罰金涉及信貸相關問題。包括貸前調查與貸後管理不盡職、貸款實際用途管控不嚴格、授信業務違規、違規發放個人貸款和信貸資金被挪用等行為,其中又以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尤為明顯。在百萬級以上大額罰單中,近四成罰單涉及違規「輸血」房地產。

  例如,農業銀行因涉及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違規,被處罰金5260萬元。中信銀行因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信貸資金被挪用流入房地產開發公司、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被罰2020萬元。廣發銀行因消費性貸款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等多項違規被處於8771萬元罰款。

  一位城商行信貸部門經理對記者表示,監管機構始終都在嚴格監管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但貸後進行資金用途幹預並不容易。「比如,試圖將貸款資金流向房地產的企業往往存在多頭開戶,資金在多個帳戶間轉移,這就導致原放款銀行難以監督資金流向。因此,銀行需通過客戶帳單流水、繳稅憑證等進行判斷,需要大量工作人員審核,運營成本較高。」該經理指出。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對於資金流向等監控難點,下一步可以通過加強信息的共享,防範金融風險,保持房地產金融的平穩健康發展。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建議,監管可修改相關制度辦法,將虛構貸款用途、挪用信貸資金的行為納入徵信系統,提高借款人違規成本,從源頭上遏制個人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等領域。

  房地產金融監管或進一步加碼

  伴隨近期金融監管層密集發聲,房地產金融監管或將進一步加碼。

  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央行《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強調,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銀保監會此前也在多個會議明確提出,「嚴控個人貸款違規流入股市和房市」,嚴肅查處各類信貸違規行為。

  「從防範金融風險的角度看,如果房價出現快速下滑,必將加劇房地產信貸的違約風險,導致房價下跌和債務違約的惡性循環,進而影響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從支持實體經濟的角度看,金融資源過度集中在房地產領域,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產生『擠出效應』。居民房貸負擔過重,也不利於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升級。」董希淼分析稱。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認為,後續對於房地產金融的監管,除了嚴查銀行對房地產企業的違規「輸血」行為外,監管層還將強化資管新規執行,繼續壓降涉及房地產領域的影子銀行規模。

  東方金誠房地產行業高級分析師謝瑞預計,以「三道紅線」為核心內容的融資長效機制將逐步推進,達到控制房地產企業規模、優化債務結構、降低行業信用風險及「三穩」的整體目標。此外,在流動性比較寬鬆的情況下,為了將資金引導到實體經濟,仍將加強貸款審查,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相關焦點

  • 寧波加碼房地產調控 多地樓市監管相繼收緊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全國多地發布了房地產調控升級政策,主要措施包括提高二套房信貸首付比例、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調整購房搖號政策等。後續不排除還有城市會在前期基礎上繼續加碼調控的可能。全國多地樓市政策收緊的趨勢已經出現。
  • 年內銀行大額罰單頻現 房地產金融仍是監管重點
    今年以來,金融業強監管態勢持續。從前11個月整體處罰情況來看,銀行罰單總體呈現出「數量多、金額大」的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銀保監系統開出的大額罰單逐漸增多,特別是今年以來,百萬元級、千萬元級甚至億元級罰單屢見不鮮。
  • 2020年樓市預計延續平穩走勢
    住宅價格環比漲幅持續低位 2020年樓市預計延續平穩走勢  2019年,我國房地產市場運行的政策環境整體偏緊。  各線城市成交量分化加劇  2019年7月份以來,蘇州、洛陽、呼和浩特、寧波等城市持續加碼樓市調控。同時,央行要求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適度增長,嚴禁消費貸款違規用於購房。6月以來,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持續上行,這些均限制了居民加槓桿的空間。在房地產信貸融資方面,5月以來監管層從銀行、信託、債券等多方面出手,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
  • 2020年房價走勢已定,樓市最新禁令將實施,沒買房的恭喜了?
    畢竟,房地產市場已經監管了兩年,不出意外,今年應該會放鬆調控。政府對信貸和融資的持續鎮壓也使開發商生活艱難,尤其是嚴防違規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這無疑是在斷絕開發商的路子。2020年房價走勢已定,樓市最新禁令將實施,沒買房的恭喜了?從2016年的第一個建議「房屋用於居住,而不是用於投機」,到2019年首次,房屋和建築部在「房屋不投機」之前添加了「長期」一詞。
  • 河南上蔡農商行被罰80萬:違規開展信貸業務
    來源:銀行財眼鳳凰網財經訊12月17日 近日據銀保監會官網消息,駐銀保監罰決字〔2020〕15號顯示河南上蔡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經營過程中存在貸款五級分類不準確、違規開展信貸業務的違法違規事實,根據《貸款風險分類指引
  • 樓市建聞|央行上海總部:嚴禁以房產作為風險抵押 違規向購房者提供...
    央行上海總部:嚴禁以房產作為風險抵押 違規向購房者提供資金4月23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召開上海房地產信貸工作座談會。會議通報了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上海房地產信貸運行情況,就近期房地產信貸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對下一階段上海房地產信貸工作進行部署。
  • 同業理財、P2P等統統是 如何持續監管?
    二是以監管套利為主要目的,違法違規現象較為普遍。各類機構利用監管制度不完善和監管標準不統一游離於監管邊緣,在所謂的「灰色地帶」大肆從事監管套利活動。還存在大量「無證駕駛」,形成了了「全民辦金融」的小環境。三是存在剛性兌付或具有剛性兌付預期。多數產品承諾保本或保最低收益,有的還與投資人籤訂「抽屜協議」,承諾剛性兌付。
  • 特稿|「房貸寒冬」下資金還在悄悄流入樓市 小額貸款公司也變出了...
    自2017年全國樓市調控以來,銀行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路被逐漸封堵,羅京們的生意也艱難起來,尤其每年下半年銀行額度降低時,他們套取銀行資金的難度就變得更大,這一點在北京等樓市調控嚴格的一線城市尤為明顯。不過,為了生存,他們還是想出了一些辦法,對抗這個「信貸寒冬」。
  • 同業理財、P2P等統統是如何持續監管?
    二是以監管套利為主要目的,違法違規現象較為普遍。各類機構利用監管制度不完善和監管標準不統一游離於監管邊緣,在所謂的「灰色地帶」大肆從事監管套利活動。還存在大量「無證駕駛」,形成了了「全民辦金融」的小環境。三是存在剛性兌付或具有剛性兌付預期。多數產品承諾保本或保最低收益,有的還與投資人籤訂「抽屜協議」,承諾剛性兌付。
  • 民眾不用擔憂,樓市升溫之火會因監管融資亂象而被澆不滅!
    但是,出現目前這種房地產開發熱情激增及樓市價格大幅反彈的局勢,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金推動不無關係,尤其與房地產領域融資亂象,包括融資變相用於土地出讓金融資和資金挪用於房地產開發或購房;,同時也與當前樓市、地市波動較大有關。此外,近期房屋買賣市場開始升溫,也與銀行機構各類推銷貸款的廣告也開始增多,或存在違規資金進入樓市的情況。
  • 廣發銀行因信貸違規入市被重罰,信用卡「財智金」業務遭監管點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監管直接點名該行信用卡「財智金」業務。廣發銀行官網顯示,「財智金」即現金分期,是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為優質持卡人提供的一種透支轉帳分期還款的信用卡服務,款項僅可用於日常個人消費,以滿足持卡人的資金需求。在申請財智金時,可選擇按「自然日」隨借隨還或按「帳單月」分期還款;審批通過後,款項將劃轉至持卡人指定的同名國內儲蓄帳戶。
  • 樓市進入調整期,「拳頭」瞄準高房價「七寸」,沒買房的恭喜了?
    高房價「七寸之地」被抓住,以下兩大信號越來越強烈,樓市走向基本已經明確一、金融市場:央行、銀保監會、發改委持續喊話樓市,房地產「銀根」不斷收緊根據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顯示,過去十年,我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從3萬億元增長到21.9萬億元,住戶部門債務水平則增長了
  • 涿州開啟限購 環京圈樓市持續升溫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2月下旬以來,北京樓市交易活躍度有所提升,受三、四月傳統旺季即將到來,以及學區、改善需求推動,部分熱門區域房價及成交量有所上漲。分析人士認為,環京和北京樓市進入了博弈期。隨著房貸折扣降低、放款時間變長,購房者尤其是以房換房的購房者將面臨越來越高的購房成本和風險,後續信貸政策或將成為決定樓市走向的主要因素。
  • 過熱樓市面臨「敲打」
    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此前4月,深圳各銀行被要求自查今年以來新發放的房抵經營貸情況,就與資金或違規進入樓市有關。引發監管部門注意的背後是部分城市樓市的火熱。據中指研究院數據,6月,全國100個城市中,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有77個城市,較上月增加11個,近80%城市的一手房價處於上行區間。這屬於近年少見的局面。
  • 「強監管」+疫情影響 中小銀行資產如何保全?
    編者按:近年來,隨著金融監管逐步加強,我國中小商業銀行資產結構持續調整,同時面對宏觀經濟增速趨緩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小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面臨一定的管理壓力。本文系聯合資信金融部推出的中小銀行專題研究,接下來將帶領我們對中小商業銀行資產結構、信貸資產和投資資產配置以及信貸資產和投資資產質量等方面進行探究。
  • 全國超20城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房地產開啟強監管時代
    此外,以北京為代表的部分重點城市近期還針對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開展了專項檢查。 以成都為例。成都方面要求,將商品房預售款全部直接存入監管帳戶,房企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違規收取購房款。將預售款餘額根據工程建設各進度節點支取,同時,將預售款監管額度與企業信用等級掛鈎。佛山方面的政策也與此類似,按工程節點設置四個預售資金留存節點,留存比例根據企業的誠信分值進行調整。
  • 樓市調控繼續從嚴 7月以來已有逾30城收緊樓市政策
    政策的持續加碼使得多地新房價格漲幅放緩,而從12月樓市來看,調控繼續從嚴。12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從新房價格變化來看,11月價格漲幅明顯收窄。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下降到36個,是3月份以來最低值,而下跌城市數量增加到28個,也達到4月份以來最大值。
  • 德克士第一款香水上線;宜家短片出爐;建行等銀行違規樓市被罰
    建行等5家銀行違規輸血樓市吃罰單 合計處罰金額逾400萬元銀保監會官網資料顯示,近期「涉房」相關項目被監管處罰數量有所提升。11月以來,已有5家銀行因貸款違規「涉房」收到銀監部門開出的10張罰單,合計處罰金額逾400萬元。與去年同期3家銀行、6張罰單、200餘萬元罰金相比,監管從嚴趨勢明顯。全國首套房貸利率連漲22個月今年以來,面對趨嚴的調控政策,全國房價保持平穩,房貸利率處於較高位置。
  • 因信用卡「財智金」貸後管理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違規 廣發銀行被罰...
    其中,北京商報記者查詢《關於進一步防範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證券公司業務往來相關風險的通知》發現,第三、四、五點均與信貸違規入市有關。分別為:嚴格禁止挪用銀行信貸資金炒股;加強個人消費信貸管理,防止消費貸款變相流入股市;強化貸款「三查」制度,加強貸後資金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