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進入調整期,「拳頭」瞄準高房價「七寸」,沒買房的恭喜了?

2020-12-20 樓事紀

在房地產快速發展的過去10多年,引起房價上漲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遷移性的住房需求,投機炒作的購房需求,還有一些黑中介從中哄抬房價等等。但筆者認為,歸根結底來說,對房價上漲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信貸金融,一個是土地市場。具體來看,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從賣地、開發、銷售,都需要信貸金融的加持,過去這些年,隨著房產投資回報率走高,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加槓桿來撬動財富的增長,一步步推高了房價的上漲。

此外,地價是房價的基礎成本,業內稱其為麵粉和麵包的關係,一旦地王頻出、土地溢價率不斷走高,房價自然也會隨之波動上漲。在筆者看來,以上這兩點無異於高房價的「七寸之地」,一旦抓住了這兩點,房價自然就無力抬頭。進入2019年以來,樓市不斷「重拳出擊」,而且根據市場信號來看,調控的「拳頭」早就已經瞄準了高房價的要害。

高房價「七寸之地」被抓住,以下兩大信號越來越強烈,樓市走向基本已經明確

一、金融市場:央行、銀保監會、發改委持續喊話樓市,房地產「銀根」不斷收緊

根據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顯示,過去十年,我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從3萬億元增長到21.9萬億元,住戶部門債務水平則增長了7.1倍。同時,開發商也普遍走上了高槓桿發展模式。根據統計,全國136家上市房企平均負債率接近80%。除了過度加槓桿,市場也出現了違規加槓桿的現象。比如,樓市調控過程中,不乏購房者通過短期消費貸、透支信用卡等行為盲目入市。

筆者認為,合理加槓桿可以幫助購房者安家落戶,也可以幫助開發商開發運營。但是,過度加槓桿和違規加槓桿不可避免的會積聚房地產泡沫,也會對其他行業造成擠壓,給金融市場帶來潛在的風險。所以,筆者之前多次說過,此輪樓市調控不單單是控制住房價那麼簡單而已,從更深層次則是為了穩步去槓桿,防範系統風險產生的可能。

因此,進入2019年以來,央行、銀保監會、發改委等多次「喊話」樓市,進一步收緊房地產銀根,其中透露的信號不言自明。央行「點名」房地產佔用信貸資源較多,強調銀行要加強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優化信貸投放結構,服務實體經濟。銀保監會約談警示了房地產信託公司,對房地產信託業務的加大調控。發改委則明確收緊了房企海外發債,防範房地產企業發行外債可能存在的風險。除此之外,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已將透支信用卡購房等行為納入整治重點,從而抑制借道信用卡炒房、湊首付等存在金融隱患的行為。

總而言之,對於開發商而言,各種融資渠道已經被大大收緊,一旦沒有了資金的加持,房價想要抬頭幾乎沒有可能了。對於購房者而言,利用消費貸,透支信用卡等非理性購房行為也已經受到嚴格監管,這既可以規避通過這些方式來投機炒作,從而壓縮炒房空間,也可以進一步督促購房者量力而行,減少違約風險和銀行壞帳產生的可能,從而防範違規行為給房地產帶來的風險。

二、土地市場:加強對土地市場的調控力度,房價和地價聯動機制開始建立

長期以來,土地對於房價的影響可以說是根本性的。一方面,土地是房價的基礎,土地溢價率走高自然推高了房價的上漲空間另一方面,土地收入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而且不少三四五線城市對其有較高的依賴性,所以這也推高了人們對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進入2019年第二季度,由於融資渠道的相對改善,樓市曾迎來了小陽春現象,不少房企在熱點城市還一度掀起了一陣子拿地熱潮,從而引發人們對於房價反彈的預期。

不過,從二季度底開始,針對土地市場的調控再次收緊。比如,自然資源部就發布通知,要求根據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來調整確定2019年住宅用地供應,消化周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6個月以下的,要顯著增加並加快供地。此外,再疊加「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影響,所以土地市場不斷呈現降溫態勢,底價成交甚至流拍成為了土地市場的主流態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7月份,開發商土地購置面積976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4%。到了8月份,富力、融創等龍頭房企又紛紛表示除非遇到特別優質的項目,否則下半年暫停拿地。筆者認為,在調控繼續收緊的預期下,未來幾個月土地出讓市場或將持續遇冷。除此之外,8月28日,房價已經連續上漲15個月的合肥也亮出了「大招」,從改進土地供應方式「下手」。

根據合肥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告顯示,即日起調整土地定價方式,建立房價和地價聯動機制,這在全國屬首次。具體來看,就是根據擬供應商品住宅用地周邊新建商品住房銷售綜合均價和二手房成交價格情況,按宗地確定最高限價和起拍價。筆者認為,房價和地價聯動,就是通過地塊周邊的房價來確定地價,既可以防止地價推動房價上漲,也可以通過平穩的房價來控制土地溢價率的走高。

調控精準打擊高房價「七寸」,房價失去上漲動力,利好剛需的氛圍慢慢形成

長期以來,業內一直普遍認為,高房價的「癥結」主要來源於兩個層面:一方面,房地產吸附了大量的資金流入,在炒房賺錢的利益驅動下,資金很難主動撤離。另一方面,土地收入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普通城市的財政收入過於依賴土地收入,而且目前完全可以起到替代作用的行業也還沒有出現。所以,一般認為,只要解決了這兩大「癥結」,房價只漲不跌的態勢和預期都會被一一擊破。

筆者認為,經歷了三年的調控,樓市氛圍的的確確開始改變了。一方面,控信貸是控房價的關鍵,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是大勢所趨,樓市大水漫灌時代遠去;另一方面,控地價是控房價的基礎,土地出讓金趨穩,反映了房地產市場和土地市場正逐步回歸理性,而從長期看,調整產業結構、出臺房地產稅等「組合拳」正在成為各大城市擺脫土地財政依賴的關鍵舉措。

總而言之,調控的「拳頭」對準了金融信貸和土地市場這兩點,無疑是抓住了高房價的「七寸之地」,也進一步穩定了大家的房價預期。可以預見,一旦房價失去上漲的助推力,投機炒作因素會逐漸「銷聲匿跡」,房地產市場會進一步回歸理性,最終利好剛需的氛圍也會慢慢形成。

相關焦點

  • 還沒買房的恭喜了!國家定調2021年樓市,接下來買房不會太難
    但不管怎麼說,房價的漲跌對於沒買房的人來說,一直是最為重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尤其是今年沒買房的家庭,對於房價的關心程度尤為謹慎。那2021年的房價會如何走呢?購房者該不該買房呢?我們不妨從一年一度的工作會議來看下,究竟國家對於樓市的態度是如何的,有什麼安排。01首先,從第一個工作安排來看,就是要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 沒買房的恭喜?3大利好政策落地,剛需買房不再困難!
    回望過去幾十年,房價見漲不見跌,普通老百姓在買房這條道路上漸行漸遠。隨著房價的一路飆升,房子已經成為有錢人的資產籌碼,普通人只能在一旁觀望。但是如今沒買房的恭喜了?3大利好政策落地,剛需買房不再困難!1.房地產市場亂象得到進一步整治。
  • 2020年房價走勢已定,樓市最新禁令將實施,沒買房的恭喜了?
    政府對信貸和融資的持續鎮壓也使開發商生活艱難,尤其是嚴防違規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這無疑是在斷絕開發商的路子。2020年房價走勢已定,樓市最新禁令將實施,沒買房的恭喜了?從2016年的第一個建議「房屋用於居住,而不是用於投機」,到2019年首次,房屋和建築部在「房屋不投機」之前添加了「長期」一詞。中國的支持將繼續受到政策的打擊和限制。
  • 高房價下在蕪湖怎麼買房?這個月就有大驚喜
    365淘房 李瑾英 春節期間有不少親戚朋友向小編打聽買房問題:「現在能不能買房?買哪裡的房子好?過完年房價會降嗎?」想買婚房的同學從去年觀望到今年,房價只漲不跌;想在蕪湖投資的外地阿姨考慮再三,遲遲沒有下手;還有隔壁張大爺,存了幾十年的錢,想買房養老卻被高房價嚇退……【我要看房】【預約看房:400-8908-365轉802】推薦閱讀: 【房源多!優惠足!
  • 沒買房的恭喜了!買房新政策國家出一半,無房戶買房補貼15萬
    有很多新政策被提出,那麼2020年沒買房的恭喜了,新政策出臺了,買房新政策國家出一半,無房戶買房補貼15萬,這些都是真的嗎? 一、沒買房的恭喜了.新政策 許多一、二線城市的房子,很多人奮鬥一輩子連首付都付不起,所以很多人都買不起房。沒買房的恭喜了,新政策來了!
  • 沒買房的恭喜!樓市3大利好襲來,2021年有信心了
    今年以來,樓市充斥著「房價要下跌」的呼聲。尤其是上半年,特殊原因下,許多專家對今年樓市的發展都不看好。然而,站在2020年的末尾回看過去這一年的樓市,很多人覺得自己在買房這件事上又荒廢了一年。聽說著房價下跌,走進售樓處卻才發現房價不跌反漲,於是感覺自己又是被「房價要跌」這樣狼來了的消息給欺騙了一次。
  • 高房價會壓垮現代年輕人嗎?不買房會怎麼樣?
    文/房產老J很多人都在說高房價會壓垮年輕人,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房價高確實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問題,但是高房價與年輕人的壓力之間也不是必然的聯繫。雖然買房確實是一件有壓力的事情,但年輕人總歸還是有家人的幫助都會輕鬆一些。與其說高房價壓垮年輕人倒不如說能夠壓垮一家人,唯獨壓不垮年輕人自己,眾星捧月的感覺就是這樣的。買房的壓力都是暫時的,只要不是強加槓桿非要炒房的話,那麼最終都不會被房價壓垮自己的生活。三五年之後壓力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所以說一直大肆鼓吹房價壓垮年輕人的言論早該被戳破了。
  • 樓市已成無人區!房價為何還不降?2億套房「荒廢」,國家出手了
    說白了,在這樣市場環境下,還沒買房的剛需才是「最受傷」人群,作為工薪階層的他們每月收入不高,因為買房背上沉重房貸日子也過得緊巴巴。 房價真的只能漲不能跌?顯然這是一個偽命題,黃奇帆就曾告誡過:房價並非不能下跌,有很多城市房價也跌了,市場調節後房價才是最合理;目前調控並沒做到對症下藥,都只是在壓制需求端,調控樓市降房價最應該要做的是在供應端發力。
  • 樓市進入「買方市場」?未來買房比賣房容易?
    買房這件事,一直是賣方佔主導,他們想漲價就漲價,不想降價就不降價,作為被動的買方,一直有這樣的感受。隨著樓市調控的進行,在調控手段的把持下,利好漸漸往賣方這裡傾斜了,越來越多的信號表明,未來買房或比賣房更加容易。
  • 高房價帶來三大危害,何來幸福感?董明珠、曹德旺觀點一致
    而高房價的背後,隱藏著三大危害:1.高房價與人均收入相背離在房價逐漸升高的同時,人均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但不可否認的是,工資漲幅速度完全無法與之相比,有的人工作一輩子甚至買不起一套房。與高房價相對應的是勞動的貶值,很多人的一生都在為房子打工,買房前要租金,買房後要還房貸,在月供的壓力下,甚至不敢額外消費,生病也儘量避免去醫院。
  • 還沒買房的恭喜了!國家下達新政策:這5類人不用擔心房價漲跌了
    還沒買房的恭喜了!無論是深圳的豪華住宅,北京20分鐘內賣800套房,蘇州60秒賣12億,還是杭州的萬人搖號買房……很多人都說房價將出現新一輪上漲。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房地產市場將會回暖呢?雖然許多城市都在朝著「去房地產化」的方向發展,但房地產經濟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開發商日子不好過,地方經濟肯定也上不去。為了緩解房地產市場的困境,許多城市從2月份開始紛紛加入「救市」隊伍。
  • 購房退稅政策"正反辯" 樓市回暖離我們有多遠
    購房退稅政策"正反辯" 樓市回暖離我們有多遠 房天下綜合整理
  • 高房價正在「毀掉」年輕人?國家首次發聲,這三大「危害」被批評
    答案很明確,除極少數人真的獲益之外,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高房價的「犧牲品」。尤其是很多當代年輕人,正不得不忍受高房價的「壓迫」。最近這幾年,關於「高房價正在『毀掉』年輕人」的輿論更是喧囂塵上。
  • 未來5年,不要亂買房!樓市利空來襲,3類房子或將「不受待見」
    但,如今,房價已經觸及「天花板」了,「高房價」的問題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為此,2016年,國家首次提出「房住不炒」,此後,樓市調控便進入「收緊期」,尤其是2019年,樓市調控的次數更是打破了有史以來最多的一年,調控次數多達600多次。
  • 恭喜買房人!國家正式回應:2021年起,央行持續「返還」你一筆錢
    以100萬房貸分30年月供來計算,2次降息可為買房人省下約3.6萬房貸利息,不排除未來繼續降息的可能,雖然不多但在2021年開始也等於是減少房貸利息,央行持續「返還」你一筆錢了。高房價正在「毀掉」年輕人?樓市降溫易降價難,沒可能讓人人都買得起房。
  • 高房價「熱氣球」上升,受損的不僅是剛需,這2類人也會受到波及
    面對現在的樓市環境,大部分剛需買房,需要花光自己所有的積蓄,甚至有的人還需要父母幫忙才能順利買房。不僅如此,還要背上幾十年的房貸開始房奴生活。但事實上高房價影響的不僅是剛需族,這兩類人也會受到牽連。首先是近幾年才開始入市的炒房客,過去炒房客可能風雲一時的大人物似乎只要投資房產就能穩賺不賠,甚至有高額利潤可賺,但後來陸續的炒房客可沒有這種好日子了。
  • 中國樓市再現「萬人搖號」買房!恐掀新一波房價上漲潮!警惕反噬
    可是不管多少次地產調控,不管多少年地產調控,還是更大的政策調控,中國樓市屹立不倒。相信這些年,很多人對房價的預判都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原本以為房價持續高位橫盤縮量,有價無市,沒成想,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直接把中國樓市的火給點著了。
  • 臺灣島內高房價讓年輕人買房或生子二選一
    近期島內房市再掀熱潮,房價看漲,民眾黨「立委」蔡壁如、邱臣遠今(29)日舉行記者會,公布7年級生所面臨的房價考驗,相較10年前首購主力以30歲至35歲為主,現今則是遞延到35歲至40歲才能晉升有殼一族,往往年輕世代只能在房子跟孩子二選一,高房價不只是經濟問題,少子化趨勢也成為安全問題,民眾黨團呼籲臺當局儘速推動囤房稅、實價登錄2.0、增訂預售屋買賣契約罰則等主張
  • 樓市「鴛鴦鍋」乍現,中國房子還大漲?白巖松戳破高房價「惡果」
    毫不避諱地說,「居民房貸佔據銀行貸款54%份額」意味著每100個人當中就有54個人背著沉重房貸,這在經濟繁榮收入穩定時期面對房貸壓力,大家都不敢亂花錢,更別說今年「冠毒」影響工薪階層收入銳減下,這一切源頭都指向「高房價」。因為房價高買房貴,同等首付下房貸越背越高,所以說高房價正在「毀掉」年輕人。月薪多少才能買房?
  • 2020年沒買房的,恭喜了!各種買房補貼來了!
    5廣西欽州:3月契稅補貼100%;4月補貼80%2月25日,廣西欽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於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對於購房者在相應的時間段買房實施契稅補貼。買過或者想買房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買房是需要交納契稅的。我們以90平米分界,個人購買第一套住房,契稅分別是1%、1.5%;個人購買第二套住房,契稅分別是1%、2%;第三套以上不優惠,當地契稅稅率是多少就按多少繳。有了契稅補貼,購房者的壓力瞬間又小了一些。契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