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陪87歲老人看夕陽」的醫生是巢湖人!他告訴媽媽「要低調」
「那張照片在網上火了後,劉凱就和我說要低調,不要對外多說這個事,治病救人是自己的應盡職責,當下任務還是救治病人。」紀芳勝說。
3月5日,武大人民醫院東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劉凱醫生在護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下來讓已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先生欣賞了一次久違的日落。落日餘暉下的兩個身影被拍下傳上網後感動了全國人民。而在他的家鄉巢湖烔煬鎮,在中心小學任教的母親紀芳勝也一直忙碌在教學一線,不讓一個農村孩子掉隊。不一樣的一線,不同的職責使命,母子倆卻在踐行了共同的戰「疫」初心。
同心戰「疫」 ,母親奮戰鄉村教育一線
劉凱醫生是中山醫院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自2月7日起他和隊員們一直在武漢前線奮戰。3月5日下午四點多,劉凱推著一位87歲的老先生去做CT檢查隨訪,在回病房的途中,和煦的夕陽恰好灑在兩人身上。劉凱看老先生心情挺好,就提議停下來看一會夕陽。對於老先生而言,他已經一個月沒有看到陽光。劉凱每天早出晚歸一直待在病房,也很少看到太陽。所以當沐浴在夕陽下時兩人都很高興。這個珍貴瞬間被人無意中拍下來後上傳網絡,立刻引發共鳴,讓許多人感受到安寧和溫暖的情感。
媽媽紀芳勝在線上教學。
圖片火了後,劉凱接到了很多媒體的採訪邀請。而在他巢湖的老家,母親紀芳勝正忙著給鄉鎮的孩子們上網課,還是學校的同事告訴她圖片裡的醫生就是自己的兒子。和所有中小學老師一樣,從3月2日開始,在巢湖市烔煬鎮中心小學任教30餘年的紀芳勝一直在忙於在線教學。但是相較於城市的老師,這次的教學變化對於她來說又更難一些。以她的年齡,學習和適應各種網絡軟體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每天清晨6點,紀芳勝就開始了自己一天緊張而忙碌的工作。先要一個個「喊」同學們起床早讀,接著是陪全班同學「上課」,下午是批閱作業和「一對一」輔導時間。她的學生都是鄉鎮孩子,電視可以解決上課的問題,但是家裡沒有網絡或者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如果想網上諮詢題目就不行了。紀芳勝就通過電話一個個聯繫這些孩子,解答他們學習上的疑惑,不讓一個鄉村孩子掉隊。
最大願望是全家團聚攜手看餘暉
「圖片火了後我問起他,他就說要低調,自己的本職工作沒什麼多說的。我就想,我在這邊教好學生,雖然身處不同的一線,從事不一樣的工作,也是在戰『疫』。」紀芳勝說,自從劉凱去了武漢,母子倆經常網上交流,互相鼓勵,但是自己不會和他多說工作上的事情,劉凱也很少和她說起自己在武漢工作的情況,都是害怕對方擔心。但她知道兒子很辛苦,經常夜班要到早上9點才能休息一會,有時發一個信息等一天劉凱才回復過來。
「兒子去武漢救治病人,這是國家有難了,他作為年輕人、醫生去一線,這就在是為國分憂,我們支持,也很自豪。我工作雖比平時要多,但能堅持下來,不想讓孩子為我分心。我們每個人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疫情防控才能最終贏得勝利。」
說到願望,紀芳勝和劉凱最大的期盼就是疫情結束後一家人能好好聚聚。因為如果不是這場疫情,不是因為要去武漢一線,這個春節劉凱原本是預定好了舉辦婚禮的。對於兒子推遲婚禮的做法,紀芳勝和家人都大力支持。寒冬已遠,春天正向我們款款走來。和所有中國人一樣,他們都在期待著可以攜手一起欣賞夕陽餘暉的那一天。
王國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張曉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