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時差|日本經濟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可能迎來三連負

2020-12-20 環京津網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

東京澀谷車站附近是日本最為熱鬧的商業區之一,平時人山人海,如今人流稀疏。劉軍國攝

日本內閤府5月18日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扣除物價因素後環比下降0.9%,按年率計算降幅為3.4%。這是日本經濟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

或將連續3個季度負增長

2019年第四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扣除物價因素後環比下降1.6%,按年率計算降幅為6.3%。此前分析人士認為,2019年10月份消費稅加稅誘發此前的第三季度出現一定程度的提前消費,是四季度內需明顯下滑的主要原因。

日本經濟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已成定局。日本經濟研究中心5月14日匯總了36名民間經濟學家對2020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預測。該預測結果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扣除物價因素後日本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同比下滑21.33%,將創下自二戰結束以來日本經濟的最大降幅。

東京商工調查公司5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與疫情有關的企業破產數累計達到150家。隨著避免外出導致銷售額驟減,以住宿業與餐飲業為主,資金周轉不靈的情況接連不斷。從行業來看,住宿業最多,共有30家,其次為餐飲業的22家、服裝相關的20家。儘管日本政府已對39個縣解除緊急狀態,但如果個人消費復甦遲緩,破產數可能進一步增多。

奧運延期導致經濟效益推遲

受全球疫情影響,2020年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舉行,對日本經濟產生了直接影響。此前,基於東京奧運會、櫻花季等一系列旅遊利好,日本政府曾預計2020年將有4000萬境外遊客赴日旅遊。然而,日本政府觀光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訪日遊客約有108萬人,比去年同期下降約58%。

關於奧運推遲一年舉辦,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表示,這一年會產生比賽場地等設施維修以及比賽團隊為明年再次進行準備等費用,就此推算,日本經濟將會損失約6400億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5日元)。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推算,奧運會原本將給日本GDP帶來1.7萬億日元的經濟效益。奧運延期,經濟效益隨之推遲。但這1.7萬億日元明年能兌現多少,是一個極大的未知數。

推出史上最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

自去年年底以來,日本政府先後推出多項經濟政策。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日本政府在4月7日確定總額為108萬億日元的史上最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之後,又於4月20日決定擴大至117萬億日元。日本國會4月30日批准總額達25.69萬億日元的補充預算案。

然而,日本各界認為,補充預算案仍不足以應對新冠肺炎給日本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英生指出,39個縣提前解除緊急狀態,日本經濟損失將減少7.4萬億日元,然而剩下的8個都道府縣經濟佔日本經濟總量的一半,預計日本需求依然疲弱,政府有必要對企業進行充分的支持。日本政府正在緊鑼密鼓地編制2020年度第二次補充預算案,預計將在本月27日獲得內閣會議通過之後提交國會審議。第二次補充預算案將以減輕中小企業租金負擔和增加保障就業補貼為重點。

儘管日本已開始由全力防控疫情轉向兼顧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但對日本來說,走出負增長恐怕並不是一件易事。

責編:孟祥麟、黃髮紅、鄭瑜涵

相關焦點

  • 巴西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增長
    原標題:巴西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增長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9月1日電(記者趙焱 陳威華)巴西地理統計局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巴西經濟比前一季度增長0.2%,實現連續兩個季度環比增長。
  • 印度財長:本財年印度經濟負增長或零增長
    摘要 【印度財長:本財年印度經濟負增長或零增長】據印度報業託拉斯報導,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27日表示,印度經濟已經開始有明顯復甦跡象,但在本財政年度(2020—2021)經濟增長可能是負增長或零增長。
  • 日本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前景暗淡
    消費增速恐難持續日本內閤府發布的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顯示,剔除物價變動影響後的實際GDP環比增長0.1%,換算成年率增長0.2%。雖然日本經濟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增長,但第三季度較第二季度修正值增長1.8%大幅放緩。
  • 臺灣第二季度製造業產值連六季負增長
    中新社臺北8月19日電 臺灣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19日公布數據,臺灣2020年第二季度製造業產值為29442億元新臺幣,同比減少11.39%,連續六個季度負增長,也是2016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低值。綜合中央社、《經濟日報》等臺灣媒體報導,該部門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及國際原料價格同比大幅滑落影響,傳統產業產品需求降溫明顯,導致多數行業呈現兩位數衰退。而半導體高階製程接單活絡,伺服器、網絡通訊產品業者持續擴增產線,抵消部分衝擊。
  • 最新統計速報顯示 日本經濟再次陷入負增長
    據日本內閤府2月17日發表的經濟統計速報,剔除物價變動影響,2019年第4季度日本GDP實質增長率環比下降1.6%,折合年度增長率為下降6.3%。時隔4個季度日本再次陷入負增長,且降幅為2014年二季度以來新低。
  • 2019年還增長0.7%,今年日本經濟增速或降至零
    來源:南生今世說據世界經貿網援引日本媒體的報導,今年(2020年)日本經濟增長面臨較大壓力,其中第一季度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消費低迷、出口受阻等多因素影響,日本的GDP或將出現負增長。整個2020年日本經濟實際增速或將由2019年的0.7%,縮減至零增長。因此呼籲日本積極應對疫情的時候,央行應為支撐經濟加碼貨幣寬鬆,增加市場上流動的資金。疫情對日本經濟影響較大在2019年10月1日的時候,日本當局將消費稅提升至10%。
  • 印度尼西亞中央統計局:印尼經濟連續兩個季度萎縮
    印度尼西亞中央統計局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印尼今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3.49%,連續兩個季度同比萎縮。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約佔印尼GDP一半的居民消費第三季度下滑4.04%;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分別下降6.48%和10.82%;政府支出增長9.76%。
  • 兩季度負增長,香港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GDP與深圳拉大差距
    由於國際貿易疲軟、全球投資不景氣加上香港本身不夠穩定等諸多重因素的影響,2019年全年,中國香港的經濟較上年實際下降了1.2%(負增長1.2%),創下了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增速新低。連續兩個季度,香港經濟都是負增長分季度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經濟實際增速為0.7%,二季度經濟實際增長0.4%,到三季度轉變成2.8%的負增長,第四季度香港經濟再度出現了負增長(-2.9%)——按照宏觀經濟學上的觀點,連續兩個季度的經濟都是負增長
  • 外媒:日本經濟第三季度大幅反彈 年化增長率創四十年之最
    報導認為,不過,許多分析人士預計日本經濟進一步反彈的幅度較小,因為消費依然乏力,而且國內外疫情再次抬頭,這些都為經濟前景蒙上了陰影。 據報導,這是四個季度以來的首次增長。第二季度經濟曾暴跌28.8%。 報導稱,與上季度相比,第三季度經濟增幅為5.0%,高於4.4%的預測值,結束了衰退期。
  • 20年近乎「零增長」,10年內3次衰退,義大利經濟怎麼了?
    最新發布的歐盟2019年冬季經濟預測報告證實了此前的傳聞:歐盟在此次預測中大幅調低了2019年義大利的經濟預期,從此前的1.2%下調到0.2%,並預測2019年第一季度義大利經濟增速將為零。然而一波剛平,一波又起:2019年初,義大利統計局發數據顯示,2018年最後一個季度,義大利GDP環比下降0.2%,此前的2018年7月至9月,義大利產出下降0.1%,GDP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意味著義大利已陷入經濟衰退。此前義大利曾在2008至2009年間和2012至2014年間兩次陷入經濟衰退。
  • 香港GDP連續三季度負增長,世界金融中心正在衰退?
    2019年,香港GDP增速為-1.2%,這是香港經濟過去60年來的第三次年度負增長。前兩次分別為1998年(-5.9%)與2009年(-2.5%)。雖然2019年香港GDP跌幅小於1998年與2009年,但香港經濟在2020年很可能再度負增長,且跌幅將會加深。經濟連續兩年負增長,這是香港過去60年來從未發生的。
  • 中國是唯一一個實現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經濟連續增長G20成員
    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當地時間14日發布新聞公報稱,今年第三季度,二十國集團成員經濟整體環比增長8.1%,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出現下滑,中國是唯一一個實現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經濟連續增長的二十國集團成員。
  • 印度第三季度經濟萎縮7.5%
    新華社新德裡11月28日電(記者趙旭)印度中央統計局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印度經濟同比下滑7.5%。這是印度經濟連續第二個季度負增長。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印度製造業、農業和電力行業分別同比增長0.6%、3.4%和4.4%;服務業、採礦、建築以及貿易等領域則繼續下滑。印度《經濟時報》報導指出,印度總體經濟走勢仍未擺脫新冠疫情影響,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印度經濟已陷入技術性衰退。
  • 臺灣工業生產指數連續兩個月同比負增長
    原標題:臺灣工業生產指數連續兩個月同比負增長   中新社臺北7月23日電 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臺灣工業生產指數為107.02,同比下降0.39%,連續兩個月呈現同比負增長。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06.78,同比下降0.61%。
  • 日本經濟迎來「超級黃金周」
    4月末至5月初一直是日本的「黃金周」假期。今年因明仁天皇將在4月30日退位,而皇太子德仁5月1日繼位,根據典禮安排和《假日法》,日本自4月27日起連續放假10天。日本媒體認為,這個「超級黃金周」雖然有助於提振內需,但對日本經濟貢獻有限。
  • 日本經濟疲軟!為何?難道是加稅的原因?
    日本上調消費稅負效應顯現,據日本內閤府2月17日上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四季度(10月至12月)日本GDP增速初值顯示,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的實際GDP比上季度下降1.6%,換算成年率下降6.3%,為五個季度來首次轉為負增長,也是日本五年多來最大季度跌幅。
  • 日本經濟重回增長軌道
    日本政府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日本經濟折合成年率增長3.0%,增幅高於預期值的2.6%,也高於1.9%的初步估計,增長率自2016年1至3月以來,時隔9個季度首次超過年率3%,顯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已重回增長軌道。但分析人士認為,連續的自然災害以及貿易摩擦影響或使未來經濟增速有所放緩。
  • 外媒:日本經濟第三季度大幅反彈 年化增長率創四十年之最
    報導認為,不過,許多分析人士預計日本經濟進一步反彈的幅度較小,因為消費依然乏力,而且國內外疫情再次抬頭,這些都為經濟前景蒙上了陰影。 據報導,這是四個季度以來的首次增長。第二季度經濟曾暴跌28.8%。 報導稱,與上季度相比,第三季度經濟增幅為5.0%,高於4.4%的預測值,結束了衰退期。
  • 臺灣下修第一季度經濟成長預估 二季度形勢更嚴峻
    新華社臺北4月30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當局統計部門4月30日公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間消費不如預期,今年第一季度經濟成長率概估為1.54%,比2月預測值1.8%減少0.26個百分點。  該部門概估,今年第一季度民間消費負增長0.97%,為2003年SARS及2008年、2009年因全球金融危機出現季度負增長後再次衰退,對經濟增長負貢獻0.53個百分比。該部門指出,疫情對於第一季度經濟衝擊主要在於民間消費,民眾減少外出消費及休閒旅遊活動,但「宅經濟」大為盛行,多少有拉抬效果。整體而言,疫情對商品類消費影響較小,服務類則受衝擊明顯。
  • 日本人口連續第11年負增長,人口負增長離我們還有多遠
    海外網8月6日電 當地時間5日,日本總務省公布的人口調查結果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日本國內共有1.2427億人口,與前一年相比減少50.5046萬,為過去最多,也是連續第十一年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