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到來,大學校園裡的跳蚤市場又人聲鼎沸起來。學長學姐們即將離開,很多東西帶不走,乾脆擺攤販賣,留給學弟學妹。
只是人頭攢動,你來我往中,有個奇怪的現象。學長的物品,常常會讓學姐幫賣。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看來,其一,是古靈精怪的學姐,更能想到吸引顧客的噱頭和有效的宣傳方式,並心靈手巧地將它展現出來。她們有的腦洞驚人,有的美術功底極深,互相配合,便是跳蚤市場上最亮眼的一處風景。
其二,是學姐或溫柔親和,或嬌俏可人的服務態度。學長不乏粗線條之人,大大咧咧,渾不在意;學姐卻耐心講解,真誠推薦,將販賣品的優點完美展現出來。不僅學弟被吸引前來,學妹也很喜歡和這樣的學姐交流互動、從而買下商品呢。
倒不是說學長們沒有腦洞、沒有美術功底、沒有親和的態度,也有。只是我想,更多的學長,可能不善於講價式的交流,更喜歡利落的對話與購買。面對跳蚤市場熙熙攘攘的顧客,想必是感到有幾分頭疼的吧。而更多的學姐,則在耐心和包容上見長一些,與顧客交流的環節,自然也堅持得更久,交流的效果更好一點。
其實,畢業季的跳蚤市場,重點不在於賣了多少,買了多少,而在於這或許是學長學姐與學弟學妹最後一次近距離的交流,甚至是最後一次見面。
一所大學,將前輩與後生聯繫起來,我們曾經在同一個地方學習、生活,不舍這段難得的緣分,不忍這令人傷感的離別,就在這樣的跳蚤市場中,在一起歡笑吧。將我的筆記和生活用品,連同我對這所學校的眷戀與珍惜,一併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