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城〕成都地標產品之九:道明竹編,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2021-01-09 讀城雜誌

以「道明」之名,傳工匠之心

文 / Jamie

既麗且崇,實號成都。成都地理標識產品是具有鮮明本土特質、傳統底蘊,取得廣泛認同的優質產品。這些品牌產品是成都地區重要的根塊,湧動著當代脈動,生發出川派之魅。

蘇東坡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自古以來,竹子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竹,外直中通,襟懷若谷,玉竹臨風,載文傳世,亦是風雅的象徵。

在岷江流域的成都平原,竹子的影子無處不在。從農耕時代的生產工具,到如今的各色手工藝品,竹子始終沒有離開過巴蜀人民的生活。

在川西壩子,無根山、丘陵區與壩區的交接地帶,有一個小鎮,這裡氣候溫潤,多樣化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給予了植物良好的生存環境。尤其是千百年來,吸收了大自然的靈氣,這裡的竹如精靈般茂盛生長。這裡的人們依竹而居,以竹為器,世世代代以竹為生,處處呈現出「山上清泉山下流,家家戶戶編」的景象。

這樣的美好之地,就是道明。

:

道明竹藝村

據《華陽國志》介紹,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道明人就已經開始種竹和使用竹了。穿越2000年時光,歲月更替,光陰流轉,道明人在自己的天地裡始終如一靠著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傳承,讓竹編成為川西乃至成都平原不可取代的獨特文化藝術符號。

今天,讓我們攜著晨光與微風,伴著蟲鳴與鳥叫,走入道明,去了解竹編與這裡那些人兒的故事。

竹編造物,原生態的千年傳統

在工業化發達的時代,道明竹藝卻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手作方式。

每天天不亮,村裡男人就要三五成群上山砍竹。這是道明世世代代的傳統。竹子都是兩三年生,優質慈竹,吸收了晨曦朝露的翠竹,遒勁而挺拔。

清晨的竹林空靈而寂靜,只有時遠時近的啾啾鳥叫和若隱若現的蟬鳴協奏伴唱。男人們俯身彎腰一刀一刀砍伐翠竹,去除竹竿上的枝丫,打捆。常常兩人一隊,一前一後,肩扛手抬。斑駁的晨光竹影下,是他們唱著山歌扛著新收穫的竹杆下山的身影和一腳深一腳淺的窸窣腳步。

「嘶……嘶……嘶……」一根一根現砍回來的竹杆要先經過第一道工序——刮青。將竹杆放在支架上,只見有經驗的老師傅一手握著刀把,一手扶著刀身,將竹杆表面的青皮一溜一溜地刮下。不一會兒,地上就堆滿了刮下來的青竹皮屑。

:

刮青

刮青以後,就要經過第二道工序——通心,用長長的鋼筋戳入竹筒內部,來來回回將竹杆內部掏空。道明村的工藝人就這樣從日出到日落日復一日重複著這簡單卻機械的動作。

通心

接下來是晾曬、打磨、造型……在工藝人嫻熟的手藝下,一根根竹幻化成不同竹編工藝品。

竹編工藝品製作成型後,還要用藥水一一浸泡過,預防害蟲的侵蝕,最後才上市銷售。竹筐、竹椅、竹簍、竹籃、簸箕……一件件小小的竹編陪伴著世代道明人去品嘗各自生活柴米油鹽的生活滋味。

2011年11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道明竹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用堅守傳承技藝

在道明竹藝村蜿蜿蜒蜒的鄉村小道漫步探尋,一個轉角,就與「竹編工藝坊」不期而遇。

這是一家道明竹編手工藝品展覽館,面積不大,館內展架上擺放著各種竹編手工藝品,從古色古香的各式裝飾用品到時尚大方的女士提包……讓人不得不驚嘆竹編製作者們的奇思妙想。

道明竹編工藝坊

王紅梅是道明鎮土生土長的竹編藝人。王紅梅從小就會這門手藝。到了13歲就開始專門從事竹編技藝,隨著時間的推移,竹編手藝成為了她的一份堅守。

2018年她開起了紅梅竹編工作室,銷售道明竹編手工藝品。將傳統的竹編變成符合現代化審美的工藝品,不僅能編織出耳墜、髮簪等古樸風韻的飾品,還依據客戶需求,定製特色各異的工藝品,為傳統文化注入更多審美性、創意性。

紅梅竹編坊

百斤竹絲八兩絲,千絲扣得一杯暖。瓷胎竹編是竹編工藝的最高級別之一。來到紅梅竹編,王紅梅正聚精會神製作著一套瓷胎竹編,經過破竹、烤色、去節、分層、定色、刮平、劃絲、抽勻等十幾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製作出精細的竹絲。只見根根竹絲在王紅梅手中細密而緊緻地緊貼瓷面,依胎成形,竹編與白瓷的結合,莫不如靈魂伴侶的相遇相知,宛如天然生成、渾然一體。

如今,紅梅竹編成了道明鎮竹藝村的竹編體驗小店,王紅梅想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能接受和學習竹編。每個周末的下午,常常會有小朋友來到紅梅竹編跟著她學習簡單的竹編手藝。一雙雙小手,在王紅梅的指導下,加上自己的思考,編織出一個個屬於自己花籃、草帽……

手作的溫度是因為對自然懷著敬意,對物有心,是與自然的和諧之道,這無法用冰冷的機器來替代。在青山綠水之下,一份珍貴的傳統技藝就這樣薪火相傳。

瓷胎竹編與竹編體驗

用創新點亮生活之美

走進「丁知竹」竹編創意館,這裡的竹編工藝品更具藝術性和觀賞性。小巧的花籃盛裝著鮮花朝露的芬芳;大小不一的燈罩聚攏著山野中明暗不一卻始終溫馨的光亮;坐在竹編屏風後撫琴品茗,別有一番安然雅韻……

在館長丁志雲和女兒丁春梅的攜手下,「丁知竹」成為了道明最「時尚」竹編館之一。

出生於1986年的丁春梅是道明鎮唯一一個專業從事竹編製作的「80後」。她家祖祖輩輩都出生在道明,且是傳統的竹編世家,其父丁志雲是「道明竹編」非遺傳承人。丁春梅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10歲開始學習竹編,深愛著竹編這一傳統技藝。

近年來,丁春梅憑藉年輕人特有的潮流嗅覺,給產品添加了許多時尚元素。從竹籃、背簍等日用品向小飾品、裝飾品、家具乃至大型景觀陳設發展。2014年,丁春梅創立「丁知竹」,開始為竹編這一古老技藝探索更好的「市場化」路徑。

我們走進「丁知竹」的展廳的時候,大廳裡竹編的時鐘、吊燈、裝飾品……琳琅滿目。丁春梅正在擺弄大廳中央她最喜愛的一件藝術品。左看看、看看,變換各種造型,將它拍攝下來上傳「抖音」與網友分享。一席白衣如世界中翩然降臨的仙子,在美好事物的氤氳薰陶下,時光在她身上刻下了歲月靜好的模樣,這模樣,是任外界的紛擾匆匆仍然保持著對初心與本真的執著堅守的氣質。這幾年,成都周邊有不少酒店、農家樂、餐廳等,都找到「丁知竹」進行竹製裝修。

丁春梅與她的竹編

丁春梅說,現在時代的快速發展,導致很多人對傳統文化與技藝的遺忘和丟失。她希望以她自己的力量讓傳統的手藝賦予新的創意理念和生活美學,以新的方式讓傳統文化傳遞和傳承下去。

創意竹編

在竹裡呼吸 在竹裡寫詩 在竹裡安眠

雖然有精湛的竹編手工藝,也有了一定的設計和創新理念,但道明竹編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是藏在深閨人未識,並不能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後來,村裡請來專業的藝術團隊和文化旅遊打造團隊,藉由竹編藝人聚集、竹編產業藝術化的方式,將竹藝村打造成為既具有藝術價值又具有經濟價值的產業地,而打造這一產業,還需要有一個吸引人的代言式地標。

「竹裡」民宿應運而生,也賦予了道明竹編在建築領域的實用價值。

極具設計感的外部形象與周圍竹林、樹木,與遠山、田野相得益彰。走近細看,會發現這座圓形青瓦房立面也是由竹條編織包裹而成,精密而細緻的編織,既給予了整座建築別致的裝飾與點綴,又使得建築獨具透氣性和環保性。竹裡內部更是曲徑通幽,青松與翠石在起落的流線瓦簷裹挾下開闢出一方中庭天井,傳統與現代在這座建築中完美交融。

「竹裡」主題民宿

竹裡,這座以竹編為原生靈感的精妙建築,就像富士山之於東京,溫泉之於伊豆,已成為道明的靈魂。在四方竹製案臺上品茶、讀詩,若有若無的絲竹混合著青草泥土的清新,此刻,你已與大自然心靈相通。在精心雕琢的竹主題房間裡,修養、沐浴、賞樂、安眠,一盞絲竹明燈或是一樽竹椅床頭都將為你復刻「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的大雅意境。

竹裡的驚豔亮相,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和腳步,也讓道明竹藝村以竹裡建築為依託,衍生了住宿、旅遊、文化手工體驗等多種業態,還不斷有各種藝術、展覽在這裡舉行,村民們也紛紛受到招募加入竹藝村的運營建設。

青青竹林中,一座座古樸的農家小院掩藏在茂林修竹間,院中小桌上清茶兩三盞,桌邊人嗅著清新空氣,看著青山聳翠,日出日落。

人們在竹裡呼吸,在竹裡寫詩,在竹裡安眠。

道明竹編,讓這個川西村落綻放出新的活力和生機。

撰文/Jamie 供圖/Jamie 主編/晨曦 責編/王金藝 美編/SS

相關焦點

  • 九首詩詞,溫柔了歲月,驚豔了時光!
    又有哪些詩詞讓你目光一閃,驚豔了歲月,溫柔了時光?一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人之渺小,如蜉蝣於天地。白駒過隙般的歲月,且行且珍惜。三曾是驚鴻照影來。——宋.陸遊《沈園二首》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 道明竹編——成都特產
    道明竹編製品是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的傳統特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編織歷史。
  • 成都崇州非遺傳承人 讓道明竹編在創新中重獲生機
    這些竹編產品已沒有人們印象中的粗放簡陋,記者見到,一款落地燈猶如一根高高的竹編竹筍,上面掛著草帽,清新淡雅中透出復古的味道。一把大竹椅,扶手靠背都是用整竹做成,放在家裡誇張大氣,與茶鋪常見的竹椅有著天壤之別。就連竹籃在這裡也搖身一變,成了時尚用品:長方形竹籃配上一款簡約的提手,籃子左上方,一個精緻的大紐扣簡潔大方,設計感十足。最扯眼睛的是一款竹編屏風。
  • 道明竹編助力「大竹海」文旅發展聯盟
    /項目展示-崇州市作品本次大會中,道明竹藝公司最新研發的竹文創產品獲得了業內的一致好評。如今,道明竹編以裝飾裝修業務破局傳統竹編產業的發展局限,走出了一條竹編「新」路。未來,借力央美駐四川成都傳統工藝工作站,公司將進行更具設計感的新產品研發及非遺創意的持續轉化,推出更多富有活力和審美力的新竹編產品。
  • 回味伏爾加莊園之秋: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其實很多時間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置身在童話般的世界裡,回眸,才發現我們走過來的歲月裡,留下了那麼多的閃亮日子。回味伏爾加莊園的秋天,發現這一路留下來的美好畫面與記憶,真的有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之感。每年去伏爾加莊園無數次,有人說莊園是我的後花園,我非常贊同,其實它也是哈爾濱這個城市的後花園。
  • 驚豔!地球儀、南瓜盒、涼帽…成都這些竹編手藝人太牛了!
    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成都傳統工藝振興,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崇州市文化體育旅遊局承辦的「2018成都市傳統工藝(竹編)大賽」4月27日在崇州市道明鎮竹藝村舉行。
  • 成都民宿.崇州歸野民宿預訂-沉浸在2000多年竹編歷史非遺小鎮民宿
    成都歸野民宿所在的崇州道明竹藝村,有2000多年竹編歷史,也是「非遺」項目體驗基地。道明竹藝村有五位竹編非遺傳承人居住、生活,傳統的竹編手藝也在這裡代代傳承;道明·竹編博物館、三徑書院、竹裡·建築點亮鄉村、見外美術館...等都是很有收穫的!
  • 這些媽媽年輕時的照片,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看了媽媽年輕時的照片,才知道什麼叫「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媽媽的芳華,比春天的花還美這才是45度角的盛世美顏啊這身裝扮很有氣質,
  • 當姓氏遇到詩詞:溫柔了時光,驚豔了歲月,看你的姓氏詩詞有多美
    中華姓氏之美,不僅僅是簡單的傳承,更是精神的延續。每一個姓氏中都藏著自己獨一無二的詩詞,它們溫柔了時光,驚豔了歲月。當愛情遇上詩詞,情更深意更濃;當風景遇上詩詞,風更美景更麗。當時光遇上詩詞,時光也變得溫柔;當姓氏遇上詩詞,歲月輾轉成歌,溫柔了時光,驚豔了歲月,一起來看看你的姓氏詩詞有多美!1.我姓王: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2.我姓顧: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3.我姓李:未肯慚桃李,成陰不待春。
  • 你曾溫柔了歲月驚豔了時光最後變成了回憶裡的一道彩虹
    你曾溫柔了歲月驚豔了時光最後變成了回憶裡的一道彩虹 所有的美好都是來自於剛剛好 你剛好成熟我恰好溫柔 你能陪我粥可溫我能陪你立黃昏
  • 熊貓社區小鎮故事|「千年竹編之鄉,今朝更織新景」——走進崇州市...
    它們是小而美的精緻空間,是城與鄉的詩意聯結。它們呈現了小鎮發展的多種形態,又不斷生發新的可能。小鎮故事多,故事裡有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也有我們矢志奮鬥的未來。  崇州市道明鎮  道明鎮位於成都崇州市境內西北部,境內盛產慈竹。
  • 鹽城這座城,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鹽城,歷史悠久,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處處散發著濃鬱的海鹽文化,千百年風雅沐浴,無數美好的古村古鎮散落其間,發展到現在,鹽城儼然是一個古韻十足的城。厭倦了城市裡的紛擾喧囂你是否希望享一段慵懶時光鹽鎮水街一座城,
  • 崇州竹編花房亮相成都主城區 網友:好美
    崇州竹編花房亮相成都主城區 網友:好美 2020-06-15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道明竹藝村,成都周邊喝茶新去處,建築網紅,取名講究
    道明竹藝村的這座標誌性建築,可能很多愛旅遊的朋友都不陌生了。我們也是被這入選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奇特建築所吸引來的。來之前,除了這個8字建築,確實對竹藝村也沒什麼了解。從成都出發,大概1小時10分鐘的車程,就到了這座網紅建築「竹裡」。
  • 民國名媛珍貴老照片,最後一張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民國時期有許多的美女,那一個驚豔到了你。張愛玲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中國現代作家。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是她一生的寫照,也是她童年的映射。第一部小說寫一個家庭悲劇,第二部小說是關於一個女郎失戀自殺的故事,還寫過一篇類似烏託邦的小說,名為「快樂村」。
  • 東星製造*昆明翠湖賓館|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心動山水,傳奇人文 邂逅昆明商旅地標——翠湖賓館 昆明市中心的翠湖,是昆明變遷的見證者。春曉有鳥語花香,黃昏有人間煙火,定格春城的生動與溫柔,勾畫了「水碧山清、翔鷗做伴」的城市形象,輻射「心動山水、傳奇人文」的商旅地標。位於翠湖東岸的翠湖賓館,被喻為昆明翡翠——翠湖邊上的一顆明珠。以其在人文翠湖積聚了半個多世紀的貴胄之氣,是西南地區較早按白金五星級飯店標準打造的商務旗艦。此次,東星助力「翠湖軒」的改造,以匠心溯情懷,致敬翠湖燦爛的歲月。
  • 竹林美景中的一個藝術村落——道明竹藝村
    道明自古就是產竹之鄉,從清朝初年就有平面竹編、瓷胎竹編。「道明竹編」品種繁多,竹筐、竹簍、竹椅、竹扇……造型新穎別致,工藝精細,道明人用竹編傳承匠心。「道明竹編」更是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鎮的特產,同時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地理標誌性產品。
  • 在網紅竹林喝酒拍照,成都周邊又一必打卡秘境之地——道明竹藝村
    避暑和避雨,是最近成都人逃不開的兩個話題~這個距成都市區僅1小時車程的國家級非遺竹編小鎮——崇州道明竹藝村!有一棟據說要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網紅"建築。如果不想宅在家裡,那這個成都向西50裡的,網紅竹林村落,絕對是你夏日避暑、觀雨的首選地!
  • 用每一首動人的詩歌,演繹著花雨繽紛的歌謠,來驚豔時光溫柔歲月
    微風輕拂的芳菲四月,好想與你折一枝嫰柳細數歲月的靜美,靜謐在有花瓣紛飄的時光裡。用每一首動人的詩歌,演繹著花雨繽紛的歌謠,來驚豔時光溫柔歲月。於我們相伴的日子,有百花爭豔,有草兒含香,還有清風翠鳥。如果可以就讓我一起彈奏一曲歲月的恆久,用灑脫的心,追逐著春天的紙鳶,愛就永遠追逐著春暖花開的季節。一朵花兒!
  • 一盞清茶:不驚豔時光,只溫柔歲月
    成就一杯茶並不容易,從採摘到喝茶,中間至少要經歷十來道工序。因此中國人飲茶更注重「品」字。今夜,沏一盞清茶,不求驚豔時光,只願溫柔歲月。△巫娜:《禪茶一味》+《月下流泉》《喝茶》作者/梁實秋(有刪減)茶是中國人的飲料,口乾解渴,推茶是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