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門南部灣萬科城,有一群酷愛長跑的運動達人,他們用堅持、毅力和團結,跑出了自己的舞臺、跑出了自己的人生,並改變著身邊的人,改變著社區的生活方式。
11個小時,101公裡
黃昏時分,虎門鎮南部灣萬科城。一場挑戰101公裡的超級長跑挑戰活動拉開帷幕。
13人組成的長跑小分隊開始出發,他們迎著落日後的餘暉一路小跑,將要經過長安、大嶺山、松山湖、寮步、東城、南城、厚街……
這是南部灣萬科城樂跑團組織的「迎國慶跑步嘉年華暨慶祝劉麟成功挑戰百場馬拉松」活動」的一幕。按照計劃,他們用整整一個夜晚,披星戴月不休息,環莞跑出整整101公裡,這是兩個半全程馬拉松的距離。
當13人跑到厚街環莞快速路的時候,已是10月1日凌晨3點,在這裡,他門與另外7名成員會合,迎著星空, 繼續一路向前。
20人的隊伍沿著環莞快速路往回跑到虎門高鐵站時,跑團第三批成員50多人在此會合,莞太路上,近百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繼續奔向活動主會場。
國慶日的清晨,旭日初升,大街小巷國旗飄舞,在南部灣萬科城門口,早已在此等候的南部灣跑團成員,以及前來參加活動的東莞老兵跑團、東莞粵跑團、長安馬拉松協會、上角微馬跑團等兩百多人匯集一起,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近三百人的隊伍沿著小區,伴隨最初出發13人跑完最後的10.1公裡。他們以此不同凡響的健身活動,為祖國71周年慶生,也為萬科業主、跑步達人劉麟成功挑戰第101個全馬送上祝賀。
現場,南部灣萬科城物業公司已搭建出寬大的舞臺,物管公司負責人早已等候在此。為了支持業主們這場活動,公司提供了足夠的物資支持,從舞臺設備到飲用水,紀念品,獎品等一應俱全。
社區物管負責人說,這是眾多文體活動很精彩的一次。類似的場景,以前經常有,今後還會有更多。
頒獎伊始,主持人宣布,此次長跑迎國慶,最先出發的10名萬科城業主和深圳趕來的3名長跑人士,以一個通宵共計11個小時,順利跑完101公裡路程,這是一個壯舉……
頓時,現場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一場別樣的國慶嘉年華高潮迭起。
為什麼設定101公裡?萬科南部灣跑團團長、活動組織者之一楊慶明說。「因為10月1日是祖國的生日,也為慶賀我朋友劉麟跑完第101場全馬。」
活動的主角之一劉麟滿臉興奮,作為東莞乃至整個中國有名的馬拉松愛好者,幾年間跑出的裡程超過三萬公裡,同時擁有許多的長跑參賽記錄,還有大批狂熱的粉絲。
老兵麟哥的長跑人生
在虎門、長安,或者說在東莞,南部灣萬科城樂跑團越來越有名,尤其是樂跑達人劉麟。
挺拔的身姿,健壯的身材。江西籍的新莞人劉麟曾從軍多年,上過前線,立過戰功。近年,除了與妻子經營五金飾品外,他幾乎將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獻給了長跑活動。
在社區裡,劉麟是個話題人物,關於他痴迷跑步的故事不勝枚舉,他喜歡用長跑的方式來完成許多有紀念意義的事情。比如,今年58歲生日那天,他不擺酒席不請客,而以獨特的長跑方式來為自己慶祝生日。那一天,他凌晨三點出發,一個人從虎門跑過厚街、跑過大嶺山,跑過長安,跑出了58公裡這樣一個富有紀念意義的數字。
「他經常跑幾十上百公裡的路程,這是常人難以完成的任務,要知道馬拉松裡程也只有42公裡。」跑團成員杜鑫媚女士評價劉麟說。杜也是跑團裡面骨幹成員,參與馬拉松運動也有三四年了,她不但協助跑團組織長跑活動,還負責跑團的後勤管理工作。
「不只是一個人長跑,國內凡是有大型馬拉松賽事或其它長跑運動,我只要知道了都會參加,有些活動,甚至比馬拉松比賽更具有挑戰性。」
至今,劉麟參加了三十多場正規的全馬比賽,在2018年的深圳國際馬拉松比賽中,他一鼓作氣的跑進了330,這個成績在大眾跑者裡面已經是很高的水平,而他這樣的高齡跑者,按照中國田徑協會的相關標準,為數不多。
截止到今年國慶節,劉麟參加的馬拉松賽事與馬拉松標準長跑已達100場,因此被圈內人稱為「百馬王子」。
本文開頭出現的一幕,便是南部灣萬科城跑團為了慶祝他成功挑戰101場馬拉松,特地在今年國慶期間為他來一場盛大的慶祝活動。
不過,101公裡並不是劉麟的最高紀錄。去年,在上海崇明島舉辦的第六屆中歐24小時精英挑戰賽,劉麟以最高年齡報名參賽。這是一次不限定裡程,只比拼耐力的挑戰賽。當日,他從上午十二點跑到次日十午十二點,尤其是晚上十點之後,整個賽道就只有劉麟一個人在風雨中奔跑。他的頑強努力,贏得了主辦方與參與者的交口稱讚,此役,他幫助團隊獲得了第二名,個人最終以131.4公裡獲得了中歐24小時精英挑戰賽的亞軍。
經過此役,在馬拉松愛好者圈子裡,奠定了他非凡的地位。
樂跑,一種生活方式
為何如此痴迷長跑?劉麟的回答是為了健康。
在迷戀跑步之前,因為早年在前線受過傷以及工作壓力過大等原因,劉麟的身體並不好,不但體重超標,還有嚴重的頭痛耳鳴失眠等亞健康症狀,親朋好友也因此擔心他的身體。
「得找個方式來改變自己,不能任由這樣持續下去」。在朋友們的鼓勵之下,劉麟決定以跑步的方式提升身體素質。
記得是2015年12月,他開始了跑步,從最初的三公裡、五公裡,慢慢到半馬、全馬、超馬,劉麟用汗水詮釋著生命與健康的意義。跑過一些時日後,他感覺到自己身體機能逐步改善,尤其是最令他擔憂的頭痛症沒有了。
不但自己堅持長跑,他還不斷「慫恿」身邊的朋友一起奔跑,他經常做一些馬拉松活動的宣傳,並參與各地的馬拉松賽事以及超長距離挑戰賽。
跑的時間久了,參與的各種賽事越來越多,拿到的各種獎項和紀念章掛滿了牆壁,放滿了抽屜。
慢慢的,身邊開始聚攏一幫志同道合的夥伴。在劉麟居住的虎門南部灣萬科城社區,擁有近萬戶業主,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士熱愛運動。每天早上,不少業主聚到一起跑出小區,再一起跑回家。
去年,幾位跑友商議成立一個跑步團隊,如此便於組織集體活動,增強凝聚力。於是萬科南部灣跑團就這樣成立起來。
從最開始十幾人,逐漸增加到幾十人、一百多人,誰也沒有想到,一年的時間不到,如今跑團成員增加到了500多人。在虎門南部灣萬科城,樂跑運動蔚然成風,不但廣大業主踴躍參加,還吸引著社區周邊的跑友,跑團規模還在不斷壯大。
跑團發展如此之快,與劉麟等一幫長跑達人的加入不無關係。跑團發起人之一、團長楊慶明與劉麟經歷有些類似,他告訴記者,通過跑步這項運動,自己鍛鍊了身體,戒掉了很多長年積累的不良習慣,比如熬夜、喝酒、吃宵夜等等。
通過跑步,自己結交了一大幫志同道合、愛好運動的朋友,拓展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與劉麟一樣,楊慶明跑出了社區,跑出了東莞,跑向了全國。只要聽說哪個城市舉辦馬拉松,但凡有時間,一定要去參加,作為貿易公司老闆的他,至今已跑了十五個城市的馬拉松比賽,其中包括香港。他認為在那種萬人健步如飛,掌聲雷動的氣氛中感受運動樂趣,比做生意賺錢更享受。「我跑馬拉松,個人最好成績是三小時二十二分。」
通過樂跑,一些「人物」不斷的湧現出來,這裡面有酷愛文藝的「牛人」,有精通財務的專家,還有一些充滿奮鬥精神的企業家等等。這些樂跑達人在團隊裡充分發揮自己專長,有人專管財務、有人負責醫務、有人負責製作和設計服裝、旗幟等文化事務。
跑團成員中有一半是女性,很多夫妻一家三口都樂在其中,跑步成為他們業餘時間的主要生活方式。
「在社區,如果不參加一項運動,感覺都有些落後的印象,這就是榜樣的力量。」跑團成員杜鑫媚說。這幾年,她參與了二十多個城市主辦的馬拉松,其中最好的成績是廣州兩個小時跑完半馬。
作為財務主管,杜鑫媚說團員們非常友愛,都是注重健康的社會精英,經濟水平並不差,素質高,為了跑團的發展,經常有人慷慨解囊,無償贊助經費。
後來,大力提倡市民運動的萬科東莞公司知曉樂跑團的情況之後,開始關注並支持他們。進一步促使樂跑團的良性循環。
萬科南部灣跑團不但在虎門出名,在國內長跑圈名氣也不小。因為參與國內不少大中型長跑運動,名氣越來越大。在前述迎國慶101公裡超級長跑活動中,多名來自深圳的跑迷專程趕來加入。
虎門南部灣萬科城的業主們說,在社區,跑團活動就是一道風景線,他們有統一的服裝和隊旗,跑步時步伐整齊,隊伍雄壯,每到周末,近百人列隊整齊劃一的跑在小區道路上,不斷吸引著小區居民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來。在去年的東莞國際馬拉松比賽中,跑團組織了一支50多人的隊伍加入比賽。
而在各種比賽與長跑活動中,跑團什麼樣的人才都有,賽道救援、跑道拍照、後勤補給等,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在外面,大家是一個團隊,名次不重要,參與運動和追求健康才是目的。
相互成就,共同奔向美麗社區
「當你開始跑起來,你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一個全新的視野,一個重新認識自己,改變自己的機會;從你穿上跑鞋邁出第一步開始,你就發現跑步帶給你的,不僅僅是一項運動那樣簡單,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跑步的過程,就是戰勝自己體能和意志的過程,當你感覺自己戰勝了自己,發自內心的自信便產生了……」這是萬科南部灣跑團公眾號裡的一段話。
今年夏天,虎門萬科裡舉辦了場面盛大「美麗社區」計劃啟動儀式。跑團團長楊慶明等人受邀參加並登臺演講。回憶當天的啟動儀式,楊慶明至今感到開心,他當時講述的是運動與社區管理的相互影響。
樂跑團的發展和團隊精神也為注重體育運動的萬科公司所重視。為了支持業主們的運動愛好,萬科東莞公司花巨資完善和規劃小區的運動場所,標準的跑道、專業的用具、必要的物資。
對此,東莞萬科客戶服務部負責人認為,虎門南部灣萬科城業主們與公司的互動氛圍良好,這次「美麗社區」改造升級計劃落地此處,在健康設施上投資巨大,增設跑道、球場、滑板場、兒童主題樂園、舞蹈廣場等,就是為了支持業主們的運動愛好。
除了硬體上的改造升級,萬科東莞公司還會為業主們組織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比如今年的「萬萬要運動」社區健康發展計劃,「悅讀理想家」社區親子閱讀計劃、樸裡節等等。
樂跑團成員們說,每次聚跑,萬科都會提前把礦泉水與麵包準備好,最近天冷,萬科還專門煲好薑湯,清晨五點多就送到聚跑集合點,有時候,萬科的管理層也加入到長跑活動中,大家一起健身,一起交流。
在南部灣萬科城,除了跑團,還有一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籃球隊,目前規模多達一百餘人。此外,舞蹈隊、遊泳隊等等,激情四射的運動團隊,讓社區運動之風盛起,進而促進社區文化的發展。
各種運動團體紛紛成立,開始影響社區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業主開始注重運動,各種年齡段的人士選擇加入自己喜歡的運動社團,社區內主辦的各種文化體育活動越來越多。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