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社區"試驗:萬科良渚文化村的探索實踐

2020-12-16 中國網旅遊中國

世界良渚,風華正茂。

2000年10月27日,在杭州第一屆「西博會」上,良渚文化村項目籤約,開啟了一場長達20年的「未來社區」試驗。

這個大型複合社區,從杭州西北角的城郊萌芽,經開發者、居住者以理想主義、人本精神持續澆灌,終於在良渚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開花結果,成為中國城市人居建設的一個傳奇。

今年是良渚文化村20周年。我們在此回顧良渚文化村的前20年,探究以理想主義、以人為本、面向未來為核心而享譽世界的社區,是如何無中生有、名聲日隆的;我們也在此暢想,這場已歷時20年的未來社區試驗,它的下一個20年、下下個20年,將帶給人們怎樣的驚喜。

一場長達20年的試驗

良渚文化村——這個位於杭州西北角,距離西湖約18公裡的大型複合社區,如今早已因優美的環境、良渚遺址、大師建築、文藝IP而名滿天下。但時針撥回到20年前,良渚文化村還是遠離主城區、名副其實的「村」。

為設計這個佔地約1萬畝、一半是自然山水的項目,良渚文化村最初的開發者南都找來加拿大CITIVAS城市規劃設計事務所,給文化村做概念性整體規劃。CITIVAS總裁約瑟夫·胡達花了3個月時間,爬遍良渚每一座山頭,又用了整整3年,畫下一幅美妙藍圖:文化村將被打造成一個擁有5個湖泊、6個公園,居住著三五萬人,樓高限制在四五層,以步行5分鐘的距離建立配套服務體系,以每小時5公裡的步行速度建立的宜居小鎮。

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如此超前、具有實驗性的規劃設計,已經到了開發賽道的「無人區」:此前鮮有開發運營商會如此規劃,也不見成功的先例。它的要義,在於以人為本。最近,瑟夫·胡達在接受訪問時,述說起當年的「初心」:「於我而言,良渚表達了城市應該如何從個體的『人』的尺度與體驗出發去思考,並且基於已有的文脈信息去創造真實的、人與人彼此聯結的場所。」

2019年初,浙江省率先提出「未來社區」理念,在其頂層設計「三化九場景」中,也將「人本化」放到了第一位。是巧合,也是必然。

因為這個大寫的「人」字,良渚文化村俘獲了一眾「粉絲」。

2006年,萬科與南都開展戰略合作,同時獲取了良渚文化村項目,並保留了原班人馬,延續了總體規劃。坊間傳聞,當年王石就是因為太鍾情文化村,才收購了南都。王石在為一本良渚文化村專著作序時寫道:「有一段時間,要是到杭州,我必去良渚文化村。第一天在西湖劃完船,晚上住在良渚君瀾酒店。第二天一早去村民食堂,吃大餅、油條,喝豆漿。」食堂價格實惠,餐具用的是天竺筷、搪瓷碗,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每天早上要賣出1500根油條,大眾點評裡遊客們都說「得早點到才能吃到」。

「每次到訪我都能發現一些美妙的變化——良渚食街、村民食堂、《村民公約》、村民圖書館、垃圾分揀站、良渚文化藝術中心……我看著大師的作品在這裡破土,健康的社區文化在這裡生長。我們不僅建設了理想的環境,也播種了一種理想的生活。」王石說。

所以,當浙江省提出「未來社區」的「三化九場景」頂層設計時,良渚文化村人心裡是有些自豪的:你瞧,未來社區的「九大場景」,不少在我們村裡早已是觸手可及的日常。

只要在文化村裡轉上一圈,都能找到「九大場景」的探索與雛形。

如未來健康場景,早在2009年,萬科就在良渚文化村核心建設了「隨園嘉樹」,它被喻為「當代中國高端養老裡程碑式的作品」,不僅開發出基於長者行為模式特點和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適老化產品,還為長者提供24小時管家式服務、完善的「親仁安享」服務體系,讓長者過上有品質、有尊嚴的美好生活。

再比如未來創業場景,在良渚文化村的中心腹地,「玉鳥流蘇」創意產業園被創業者稱為「讓夢想生長」的地方,形成了以文化藝術類企業為主導的文創企業集群。

還有未來交通場景,良渚文化村已構建「5/10/30分鐘出行圈」的未來交通場景,通過統籌車位資源、共享單車等,實現5分鐘取停車;通過道路分級、慢行交通便利化設計,實現在10分鐘內到達對外交通站點;運用智慧數據技術,集成社區快遞、零售及餐飲配送等物流需求,實現30分鐘配送入戶……

這絕不是巧合。早在2015年,杭州萬科就在思考這個命題。2015年,杭州萬科提出面向良渚未來的「五大社區主張」,即:人文山水旅居社區、國際親子教育社區、綠色運動複合社區、文藝復興標杆社區、產業人居共生社區。

對萬科來說,良渚文化村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房地產開發和運營項目,而是躬身入局,實踐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先行探索,它從一開始就致力於打造了一個有歸屬感、舒適感和未來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引領生活方式變革。

這是一場已經持續了20年的「未來社區」試驗。良渚文化村用了20年時間,將未來的設計變成了現實的樣本。

最美的風景 是社區精神

今年,是良渚文化村20周年。20年來,文化村伴隨整個良渚的開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有些東西卻始終保持如一,比如社區裡濃濃的人情味。

在未來社區「139」的頂層設計中,「1個中心」最為關鍵,即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中心。在今年9月24日舉行的全省未來社區建設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上,省委主要領導在批示中指出:開展未來社區建設,是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內在要求,是構建以人為核心的城市現代化平臺、滿足對人民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舉措。

未來社區「以人為核心」「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目標,再次被強調。

「浙江未來社區的內涵,不僅在於物質環境,還在於人文氛圍。」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毛其智指出,「生活在同一個社區的人們對自己的社區有著高度認同感。大家願意互相扶持,為創造社區的美好未來而共同努力,期盼社區可以改善得更好,這其實就是社區精神的培育。」

在良渚文化村,社區精神正是這裡最美的風景。

良渚文化村的業主,自稱「村民」。在「玉鳥流蘇」廣場,矗立著刻有良渚文化村26條《村民公約》的鐵鏽板,這是全國首個居民社區自治公約。你或許不知道,如今名聲在外的《村民公約》,最初源於社區論壇上的一篇小帖子。

2007年11月,業主「海老大」在社區論壇寫了一篇《竹徑茶語村志》,其中有言:「村有村約,但村約無字,無字則雋永,唯自省自重自愛自尊也。共樂樂,地位無高低,學識無深淺,身份無貴賤,崇平等,踐和諧。」這篇不足400字的《村志》,引發了很多業主的共鳴,反響熱烈。杭州萬科就出資在竹徑茶語村口,用巨石鐫刻。這不僅體現了業主的文化修養和社區認同,也體現了開發商與業主共同探索社區文化與社區共洽的決心。

但由《村志》引發的對社區精神的探索,並沒有就此結束,業主又向開發商提議制定一份《村民公約》,用於社區的自我約束。「每一條都由業主自發提出、討論、通過。」在《村民公約》制定過程中,萬科客戶關係部門連同業主志願者訪問了3653戶、超過90%的村民。相比傳統的村規鄉約,《村民公約》多了不少現代元素,比如「車頭向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使用牽引帶遛狗」;在行文措辭上,也將「不可以」「禁止」等否定性表述變為「我們會」「我們樂於」這樣的主動性表述,讓人備感親切。

2011年2月27日《村民公約》正式發布。以此為起點,良渚文化村不斷推進社區建設,組織起各種社團、村民學堂,著力營造文化村良好的人文藝術氛圍;並通過一次次的迎新會、鄰裡節、村集、村民日等活動,將原先彼此陌生的業主,迅速融合成一個熟人社會。剛入住的新業主,會發現鄰居送上的新鮮菜蔬或家鄉特產;意氣相交的人們,相約去跑步、爬山、騎遊;地鐵通了,但是最後一個地鐵站離小區還有一段距離,村民們又發起了「北歸」鄰裡搭車行動……據不完全統計,文化村2萬常住居民中,目前活躍志願者超過500名,有30餘個公益社團,10個小鎮節日,100餘位「村民學堂」講師。而在上百個居民微信群裡,大家共議社區大小事,還一起團購、討論生活話題,鄰裡間「親上加親」。

萬科也致力於為良渚自治社區提供更好的運營探索。本次良渚文化村20周年「大慶」,萬科在10月24日~27日舉辦文化周系列活動,包括匯聚全國一流專家、學者、政企領導代表、知名媒體的4大城市論壇,展現文化村風貌與發展歷程的村史展,以及「奇妙家年華」「勸學薈奇妙市集」「隨園久久節」「樸裡節」「社區運動會」等。同時,針對居民痛點,萬科又投入數百萬元對良渚文化村的公共區域進行了「煥新計劃」:對籃球場進行升級,增加了熱身基地和新國標籃球畫線,為老年活動場地更新運動器械,更換了標識和座椅,在大郡南區塊增加智能車輛管控系統,破解停車難題……萬科運用其最新的產品力成果,通過公區微更新,提升村民居住體驗、激發社群活力,營建更具溫情感的社區。

良渚文化村社區黨委書記徐一峰經常說:「擁有17個小區的良渚文化村,是良渚街道的一個大型社區,村裡有來自全國34個省(直轄市)、世界16個國家的近2萬名村民,無論是動員資源還是在社區開展服務,都需要有一種文化凝聚力,讓居民對社區有認同感、歸屬感。」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江山舞指出,良渚文化村通過多元主體的積極參與,塑造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形成了共商共建共治的新型社區文明。

下一個20年 未來可期

那麼,下一個20年,良渚文化村將呈現怎樣的芳華?

未來是可期的。良渚文化村的精神內核和地理版圖,還在不斷生長中。

「良渚因萬科而名,萬科因良渚而鳴。」有人這樣總結萬科集團與良渚文化村之間相互成就的關係。

良渚文化村,為杭州萬科乃至萬科集團多元發展的試驗田。因為已先人一步地在良渚文化村,對住宅物業、城市產辦、居家養老、商業運營、文化空間、文旅酒店等多維度的價值能力進行探索和實踐,杭州萬科發展出了複合的業務板塊和運營能力。在萬科集團轉型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後,這種大型、綜合、複雜項目的能力落地為杭州萬科的「超級底盤」,並將在杭州亞運村項目、未來天空之城等未來社區項目中,展現出超強的影響力。

良渚文化村或許無法複製,但在良渚文化村成長起來的板塊和能力,良渚文化村20年開發所積累的汗水與經驗,結合萬科「未來城市理想單元」的創新理念,將通過浙江省未來社區的探索,不斷與城市共成長。

同時,在地理版圖,良渚也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2013年,杭州萬科就競拍下玉鳥路旁良渚新城的一塊土地,啟動了「人」字形發展戰略。從地圖上看,良渚文化村區塊是人的「一撇」,毛家漾河以東的古墩路和玉鳥路沿線,正是人字的「一捺」。

此後,杭州萬科陸續拿下人的「一捺」未來城二期、三期、「未來之光」 TOD產城融合綜合體等,良渚的未來在此漸漸展開。相比「一撇」,「一捺」跟城市的關係更緊密,也更具國際視野。萬科為「一捺」提出三大目標願景:「文明聖地、現代中國」的國際門戶、「別樣精彩、創新活力」的產業標杆和「全域美麗、智慧生長」的城市樣板。這背後,也凝聚著文化村20年開發所積累的汗水與經驗。

「作為政府,最希望看到的是整條古墩路沿線區域能呈現一種複合型的產城融合。」負責規劃工作的良渚新城管委會相關領導坦言,2.0時代的良渚,將不再是文化村式的封閉存在,而是開放的,通過多家合力、多元業態,培育區域的內生動力,實現永續發展,共同打造杭州北部新的城市節點。

隨著良渚申遺效應的逐漸顯現,夢棲小鎮創新平臺的不斷升級做大,美院良渚校區、未來之光的加速興建,以及更外圍火車西站的建成、雲谷的落地等帶來的整體板塊賦能,可以預見,更多的人會來到良渚,在「夢想居住的地方」放飛夢想。

無怪乎良渚文化藝術中心(大屋頂)的設計師、普利茲克獎得主安藤忠雄會說:「閉目想像50年後、100年後良渚將呈現出一副怎樣的風景,成為我現在的快樂之一。」


相關焦點

  • 萬科積極探索實踐未來社區
    與會嘉賓就未來城市規劃及未來生活方式展開探討,重點關注人本化、生態化、數位化與和睦共治、綠色集約、智慧共享等重要議題,並對未來社區建設提出獨到見解。推進未來社區建設,企業的市場主體角色不可或缺。會上,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萬科上海區域事業集團執行長張海從企業角度出發,結合過去經驗、著眼未來需求,分享了萬科對於未來城市單元的探索與思考。
  • 萬科:迪士尼首入杭州社區,米奇米妮驚喜現身良渚文化村
    這次,陪伴大家長大的 「好朋友」——米奇和米妮從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出發,來到了萬科杭州良渚文化村「奇妙家年華」現場,與村民們一起共度一段美好時光。這也是米奇、米妮首次來到杭州社區,帶來迪士尼奇妙體驗!  在這次萬科良渚文化村20周年「奇妙家年華」杭州站中,米奇和米妮將驚喜現身,參加奇妙的萬科社區巡遊。在巡遊中,村民們看到米奇、米妮乘坐領航車,熱情洋溢、元氣滿滿。
  • 杭州良渚文化村在不斷成長中迎來了弱冠之年
    理論來自於實踐,又將指導實踐。已發展了20周年的良渚文化村,在諸多的實踐、探索上與浙江省未來社區的諸多理念不謀而合。「作為進一步向未來城市、未來社會推進的大膽探索、實踐,未來社區對城市發展和建設有重要意義。」萬科杭州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良渚文化村發展歷史和脈絡中,不難看出未來社區中關於鄰裡、教育、健康、創業、建築、交通、低碳、服務和治理等九大場景的身影。
  • 良渚文化村 | 城市裡的詩意生活
    萬科的「第五食堂」脫胎於良渚的村民食堂,它是萬科在產品、物業管理及豐富社區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先驅,不僅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還成為米蘭世博會萬科館的主題。 第三就是良渚文化村開放、包容,而且越來越多元的社區文化,這傳遞了萬科「創造健康豐盛的人生」的價值觀。
  • 王石高度讚揚良渚文化村 稱其是「萬科一個代表未來的設計」
    他在演講中高度評價了萬科良渚文化村,認為良渚文化村充分展現了萬科的企業理念,是萬科的標杆項目,也是一個代表未來設計的作品。十年深耕,還在繼續前進的良渚文化村,萬科以它堅持著的健康豐盛人生價值觀,讓這片8平方公裡的土地最大化地保留著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態環境,在世人面前展示著這裡的五千年歷史足跡。更難能可貴的是,可以讓這裡可納1.5萬戶家庭的人們,得到最合適的生活方式。  作為萬科在全國範圍內的獨特項目,良渚文化村從一開始的迷茫,漸漸找到自己的方向,生產出一些自己特有的標籤。
  • 萬科·良渚文化村美麗洲教堂落成
    萬科·良渚文化村的美麗洲教堂在聖誕節正式落成。這是萬科·良渚文化村的又一道風景線,同時也是繼良渚博物院、大雄寺之後的又一座精神地標。  與此同時,古墩路通車直達,村民公共自行車投入運營,安吉路良渚實驗學校開學,知味觀·味軒與良渚食街的營業,菜場的主體工程結頂,國際著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開始主持設計文化藝術中心……今年以來的一系列大手筆的配套工程,使萬科·良渚文化村在經過十年的開發歷程之後,終於迎來了根本性的躍升。
  • 「三好四有社區」良渚文化村的「雙料」冠軍如何煉成?
    作為萬科在杭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萬科良渚文化村歷經12年的發展如今已進入成熟期。不同於其他項目的是這個「小鎮」地默默耕耘,不斷推陳出新。而今,「小鎮」的配套還在不斷升級著。  如果說,萬科成就了良渚文化村,那麼良渚文化村同樣也成就了萬科。
  • 萬科·良渚文化村建成村民書房·杭州日報
    記者 章嵐    9月28日,杭州萬科在國內首批VK-Learning Center(直譯為「萬科學習中心」)的代表項目——「村民書房」在良渚文化村正式開放。中國僅有的兩檔衛視讀書節目主持人——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主持人梁文道、浙江衛視《華少愛讀書》主持人華少齊聚在良渚文化村的村民書房。
  • 安藤忠雄第二次考察萬科·良渚文化村
    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9月24日消息 五年前,安藤忠雄第一次到訪萬科·良渚文化村,專程為良渚文化藝術中心的設計踏勘現場基地。時隔五年,良渚文化藝術中心已正式落成,安藤忠雄於9月21日晚第二次抵達萬科·良渚文化村,下榻良渚君瀾酒店。
  • 萬科·良渚文化村生活配套體系又要升級了
    而萬科·良渚文化村所實踐的是「先有雞,後有蛋」的原則,這裡的「雞」指的是小區的商業配套,「蛋」則是小區入住的人氣。【良渚文化村配套實景圖】  2009年,萬科·良渚文化村新增了哪些生活配套?,「知味停車、聞香下馬」的百年老店「知味觀」良渚店正式籤約,由知味觀總部直接管理;  12月份,與浙醫一院合作建立的「全國首個數位化健康服務示範社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院良渚門診部」正式開張;  再加上良渚博物院和良渚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良渚文化村的大配套骨架已經初步建立。
  • 為什麼萬科只有良渚文化村和「其他樓盤」?
    良渚因萬科而名,萬科因良渚而鳴。 「良渚文化村,傳承新田園城鎮的規劃理念,實踐了田園城市、有機疏散、複合功能、有機生長、都市村落等核心概念,創造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新田園城鎮形態。」
  • 萬科·良渚文化村,一個夢想居住的地方
    豐盛的姿態,滲入萬科·良渚文化村的日常生活。這個小鎮幾乎每周都在發生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從而把萬科·良渚文化村帶入了價值快速成長期。【良渚文化村配套實景圖】  2011年,萬科·良渚文化村日益完美的小鎮生活配套體系,仍將不斷揭開值得期待的面紗。毗鄰安吉路良渚實驗學校的親子農莊,總佔地約30畝,將於今年4月開放。
  • 良渚文化村二十年:循大道 探未來
    其從開發以來就備受關注,被王石稱為萬科「代表未來的設計」。近20年過去,良渚文化村已有2萬餘名村民入住,誕生出中國第一部「村民公約」,亦從「未來設計」變為現實樣板,成為萬科探索中國新型城鎮化之路的「範本」。
  • 《村民公約》四周年:萬科良渚文化村逐漸過渡到社區自治時代
    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3月20日消息 2011年春天,良渚文化村推出了26條《村民公約》,這是杭州大型社區第一份業主自律互助「公約」。這份《村民公約》的產生是由村民自發提出、自發討論,整個徵集、詢問過程中,通過調查問卷、電話詢問、入戶調查等方式,共向3931戶居民徵求意見,最後有3653戶村民給予了真誠反饋。
  • 城市與未來 | 田子超:良渚文化村20年隨想——時光將會銘記
    萬科良渚文化村,無論是對於中國房地產,還是社區建設、物業服務而言,都是一個值得研究分析的獨特場域。20年前,小鎮因人而生;20年後,人因小鎮而榮。良渚文化村如同一座城市開發博物館,鐫刻下中國房地產創新實踐的腳步——幾乎每個地產人都會來此打卡參觀的教科書式大盤。更為難得的是,這是一個觀察中國改革開放後社區由小到大,從單一到多元的生動樣本。當其《村民公約》提出以來,富有共建共創共享的理念就昭示著這裡與眾不同的人文精神內核,並決定了往後不斷延續的社區文化和獨特氣質。 是什麼讓良渚文化村能夠歷經20年,依然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 良渚文化村玉鳥流蘇創意產業園盛大啟幕
    轉眼間,11月15號(本周六),杭州萬科踐行「四有」的重量級代表作——良渚文化村玉鳥流蘇創意產業園在萬眾期盼中盛大啟幕。作為全國唯一鄉村創意聚落、杭州市政府重點打造的杭州市十大創意產業基地之一、杭州市餘杭區區級文創產業園、「良渚文化村精神高地」,玉鳥流蘇創意產業園將為萬科社區帶來全新的面貌,也將給萬科業主帶來「安居樂業」的生活體驗感。
  • 杭州「萬科·良渚文化村文化藝術中心」項目開建
    建築對話自然藝術傳衍文明   萬科·良渚文化村文化藝術中心開工典禮盛大舉行   5月10日,萬科·良渚文化村文化藝術中心開工典禮盛大舉行,來自杭州市餘杭區相關政府領導、杭州萬科高層,共同見證文化藝術中心的開工奠基儀式。
  • 走近良渚文化村,探尋大型國際社區運營之道
    5000年良渚文明,在新時代煥然新生,正以迭變姿態面向未來,開啟全新的理想盛景。2018年,良渚文化村以「綠色文明」、「自治文明」、「創新文明」和「文化文明」四大文明為指導思想,打造新時代下的國際推廣價值的示範社區。將歷史與現代、自然與人文交融,使公益、建築、藝術等相輝映,已然成為一個具有國際推廣價值的社區。
  • 萬科良渚特色小鎮如何做產業
    夏天中午的毒日頭下,住在良渚文化村春漫裡社區的一位村民,在路口遇到了每天都來送快遞的京東小哥,雖然沒有包裹收,他依然熱情地招呼著對方嘗嘗荔枝。這或許不足以成為以《村民公約》為代表的良渚式文明和自治的論據,但卻可以讓萬科喊出的「宜居」口號更為可信。
  • 良渚文化村:一個夢想居住的地方
    良渚文化村的十年發展,無論對萬科還是對杭州而言,都是打造理想人居社區的一次成功實踐。如果說十年前的良渚文化村,還只是一塊粗糙的玉石的話,那麼現在的良渚文化村,已然是一塊光芒四射的玉璞。正如數千年前的祖先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良渚文化村作為安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