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人啊
你來自哪裡
你是如此美麗
讓人這樣著迷
——《鳥語》
山人樂隊
瞿子寒
山人樂隊主唱
小不點
山人樂隊民樂
小歐
山人樂隊鼓手
斯告阿臘
山人樂隊貝斯
夏天
山人樂隊打擊樂
山人樂隊成立於遙遠而神秘的雲南,是一支有著不同民族背景的樂隊,成員包括(漢族、布依族、彝族、英國人),成軍十餘年來參加了國內幾乎所有的大型音樂節,上千場次的大小演出。
近年來全力進軍國際市場,足跡踏遍四十多個國家,已成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國際化民族搖滾樂隊,對民族音樂的傳承和傳播起到了重要的領軍作用,尊重傳統文化且創造出了別具一格的音樂風格。
山人樂隊有著山的純真質樸,卻沒有山的偉岸孤傲,他們的音樂一如他們的性格:質樸內斂,靈性輕揚還攜有一絲狡黠。
沒有鋼筋水泥、人情涼薄,沒有痴男怨女,只有雲貴高原山人最簡單的衝動,最質樸的憧憬和最本能的困惑,還有對身後山的眷戀。
《鳥語》以一聲清亮的鳥鳴開篇,輕巧地劃破山林的寂靜。若隱若現的電子旋律緩緩撥開山林間的迷霧,萬物的輪廓在朦朧中依稀可辨。主唱子寒的歌聲隨之響起,質樸而悠揚。
作為山人樂隊新專輯的第二首單曲,《鳥語》以更具深度的世界音樂自覺,與沉澱多年曠達心性,託出一派靈秀而瑰偉的渾然之境。
古老的佤族民間曲調譜寫著對愛情的嚮往,而在山人的改編中,卻多了分遼闊、肅穆的感覺。在人聲與鳥鳴的交相呼應之間,他們跳脫出詞曲之中的小情小愛,將這首古老情歌轉譯為歌頌自然的宏大樂章。曲末的彝語念白深沉而莊嚴,在「愛」的語境之下,傳遞著另一種心系蒼生的普世之愛。
而在不久之前,山人樂隊剛推出了另一首新專輯單曲《三十年後》,這首歌以自嘲口吻講述了近年來生活及心態的變遷,三十年前的煩惱似乎遠去,而三十年後也面臨著新的困惑,這亦是山人的蛻變和成熟。
廣播中激昂的宣傳口號,摻雜著老鄉們看熱鬧式的嘲弄,融於電氣化的迷幻合成器迴響。一幅充滿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山寨生活蒙太奇,在各種反差之間鋪展開來,將現實的荒誕,反覆無常展露無遺。
成家、立業這兩件人生大事的終極解決辦法,三十年後,只是在生活的放大鏡下變得更加具象,卻依然無解。困惑與焦慮中掙扎的人們不斷陷入「達標式人生」的死循環。曲中現代性與民族性素材的交替穿插,正影射著當代青年們回歸與逃離的輪迴。
民族音樂傳播者
中國民族音樂存在了數千年,隨著歷史的變遷以及各個歷史時期人們的意識形態不斷發生變化,民族音樂也隨著變化和發展。
它不僅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精神面貌,也用音樂這個特殊的方式記載著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
拉祜族古寨採風
從2009年起,山人樂隊便開始了系統的民間採風之旅。順著怒江大峽谷一直往南,採集了傈僳族、怒族、佤族、彝族等多個民族的音樂標本。
從充滿荊棘的音樂路上一道走來,山人們知道搖不搖滾其實早已變得不再重要,脫離形式上的束縛而深入生活讓自己熟悉的民族文化深切自然的融入到自己的血脈中,探索和突破音樂本身才是關鍵所在。
與拉祜族古寨村民攜手共舞
回望山人的過去,他們將音樂與民族情懷完美融合。那些發自內心深處的音符,一次又一次激蕩你我的心靈,回到大山,回到孕育出這些寶貴精神財富的土地上,找尋那些神秘而動人的音樂。
拉祜族古寨採風
復歸山林重新出發
經歷了多次採風後的迅速成長後的山人樂隊,從山中出逃,最終又回到了真正的山裡。山人,並不是一個靜止不動的姿態,他們也在不斷尋找內心那個真正的山人,和周遭的環境真正做到大融合。
如今的山人,似是少了分對於得失的糾結,而是以更為開闊的心境,寄情於「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的自然,與世間萬物和諧共鳴。
從出走到歸來,山人樂隊經歷了二十餘年的起伏變遷。回到雲南,讓他們在自然純粹的山野間更深切地投入內向探索。如今,他們帶著群山的迴響再度出發,將以全新的世界音樂表達,傳遞根源文化質樸的價值觀,釋放西南民族音樂最悠遠之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