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腦是天生的?源於童年「依戀關係」,爸爸影響女兒擇偶觀

2020-12-11 騰訊網

育兒事.無小事!事事需謹慎,

教育事無小事,事事皆育人!

育兒是一門「藝術」需要父母長期的學習,終身的修煉.

沒有什麼最好的教育,

只有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分享是一種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時,明白了存在的意義。

——— ——— · The Beginning · ——— ———

戀愛腦:是一種愛情至上的思維模式,一旦陷入戀愛就把全部的身心和精力放在愛情和戀人身上,極度敏感也同樣自卑,經常付出一切。

最近和朋友們聚餐,餐桌上大家聊起最新的八卦,都為某姓女星的情路歷程唏噓不已。雖然這個時代已經不乏個性獨立的「大女主」人設,但也有大把諸如琦琦子這樣,條件極好的女明星,情路坎坷總是遇到渣男。正如她自己說的:「我看男人眼光,不是很好。」

一位朋友說:「只要不是戀愛腦,還是有機會翻盤的。」

另一位附和:「對,戀愛腦外加渣男吸引體質,才真的要命。」

席間一位剛剛當爸爸的朋友搖頭嘆息:「想想要是我的女兒,拼了命的要護著一個渣男,還以為自己撿到了寶,我該多心碎。」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寶,但是終有一天他們會長大成人,選擇伴侶建立家庭。很多「女兒奴」想到這層心口就隱隱作痛,自己的寶貝可別變成一個「戀愛腦」。其實親密關係上的種種,跟童年時期親子關係有深刻的聯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防止女兒長成戀愛腦這件事兒上,爸爸能做什麼努力?

「戀愛腦」和童年情感依戀有關

曾經有位閨蜜,大學時認識了男友,雖然對方到處撩妹,像使喚丫頭一樣使喚她,還經常開一些我們都無法接受的玩笑。我們都看不下去,幾次明示暗示這樣的男人不值得依靠。但她依然不以為然,吵架歸吵架,還是會努力工作、兼職,幫男友還信用卡。這一切我看起來不可思議,但對於她本人而言,這正是為愛情犧牲的表現。那到底為什麼有些人會變成「戀愛腦」呢?

神經科學家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對比了戀愛中的大腦和注射古柯鹼的癮君子大腦,發現獎賞迴路頗有相似之處。

這或許就是愛情讓人著迷和沉醉之處,然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隨著相處之間的增加,激情漸漸減退,愛情也會回歸理智。

可對「戀愛腦」們來說,往往還有更深層的心理要求,而且普遍跟「焦慮型依戀」有關,對待伴侶的關係並不是愛和信任,而是一種被拯救和變得「完整」的需要。就拿閨蜜來說,她實際上需要一個人來證明她的「付出」,同時男友四處撩妹、若即若離的行為,讓她充滿童年時期就熟悉的「不安全感」。

我們都知道,孩子對這個世界、對他人最初的信任感和依戀感來自嬰兒和照顧者的互動。從餓了有媽媽喂,困了有人哄,無聊有人陪這種小事兒中逐步建立對世界的信任。

如果在童年時期,照顧者提供了穩定的情感連接,那麼她就能發展出「安全型依戀」,獲得正常的親密關係。

爸爸如何影響女兒自擇偶觀?

雖然媽媽在嬰兒的依戀發展上佔有重要地位,但隨著孩子年齡漸長,逐步融入家庭生活,父子,尤其是父女之間的互動,對於女兒的依戀類型也具有相當深遠的影響。不誇張地講,父親的行為模式構築了女兒和異性相處的基礎。那么女兒和爸爸的互動,又是如何影響女兒擇偶的呢?

美國密西根大學曾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9%的女孩,認為自己的自信心更多來自父親的讚揚與鼓勵。

見過妹妹的人,都會對我說:「你閨女怎麼那麼自信啊!」其實這都是爸爸「誇」出來的,在老公眼裡女兒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有一次,女兒回家說:「我們芭蕾班來了一位特別漂亮的女孩。」老公馬上問:「難道比你還好看?」平時更是「彩虹屁」不斷。

作為女兒生命中的第一個男性,爸爸對女兒的態度和評價,對她的自我認同感影響極大。即便美若天仙的姑娘,如果爸爸總認為自己女兒不夠好看,不夠優秀,吝於讚美。那即便收到全世界的恭維,也會覺得自己不是很好。在親密關係中,經常會萌生「我不配」的想法。

紅極一時的女星葉璇,曾經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袒露心聲:「我在戀愛上總忍不住討好別人,還曾經為了證明自己愛,大晚上跳進河裡。」這種「付出型人格」同樣可以在她童年時期的父女關係中找到影子。葉璇從小由父親單獨撫養,一方面她必須依賴父親,另外一方面爸爸卻沒有給過真正的關心和足夠的陪伴。

因此,即便她想要尋找一段跟父親不一樣的關係,但是潛意識裡還是會不斷複製這種關係:為一個並不珍惜自己人,拼命付出、索求表忠心。這其實很好理解,孩子都是看到什麼學什麼,我們不僅會複製父母的關係,也會從和父親的相處中習得親密關係的模式。

家有女兒,父親要做的三件事

相信全天沒有一個父親希望女兒是「戀愛腦」,在愛情中奮不顧身,甚至不惜傷害自己。那麼在女兒年幼時,給她提供什麼樣的成長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下面這三件重要的事兒爸爸們要記好咯!

第一件事:讚美鼓勵女兒

身為父親,要通過讚美和鼓勵,讓自己的女兒看到自己的價值所在,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這樣她才能自信地成長,對自己產生認同感,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親密關係。朋友笑言:「世界上有一種瘦,叫做你爸覺得你瘦。」她大學時因為患病,幾個月內體重暴增,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她差點抑鬱。還是爸爸不斷陪在她身邊鼓勵她,讚美她逗她開心,陪她走過了那段灰暗的日子。她說自己後來遇到的老公和爸爸是一類人,產後她有點抑鬱,老公不但承擔了很多家務,還總講段子讓她笑。

第二件事兒:高質量的陪伴女兒

有位爸爸說:「我也很愛自己的女兒,努力給她掙錢買最好的玩具最漂亮的裙子,但是總是抽不出時間陪她。媽媽陪她是不是也一樣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孩子成長中,既要學會和同性(媽媽)相處,又要學會和異性(爸爸)相處。

在心理學中,我們總會強調一個概念「父親在位」,這個"在位"並不僅僅是空間上的存在,更是心理上的依靠,需要爸爸及時提供幫助,並且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如果缺乏和爸爸之間的交流,孩子女性化的一面就很難得到發展。比如我們身邊一些女孩,缺乏女性魅力,無論待人接物還是跟親人相處總是硬邦邦的,但自己卻很辛苦。因此建議爸爸們,多抽出時間陪伴女兒玩耍,你們可以玩一些媽媽平時不參與的項目,比如戶外運動、桌遊棋類,或者出門去探險。

第三件事兒:愛她的媽媽

曾經有一則廣告刷屏朋友圈,說的是老父親來結婚後的女兒家中做客,發現女兒在家簡直就是一個「保姆」,而女婿只會躺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抱怨。這讓這位父親深深反思自己對待妻子的態度,並且留下一封信向女兒和妻子道歉。

就像上文中所說,父母之間的婚姻現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親密關係。如果你對妻子的態度不好,即便再疼愛女兒,也難免會讓她重複這種婚姻,認為婚姻就應該是這樣。

和父親的相處、父母之間的關係,是女性成長的一面鏡子。從父親對自己的愛中,女兒們能汲取到深刻的自信。而從父親對母親愛的表達上,她會學到真正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就不會輕易被好意感動,才會懂得什麼是健康的親密關係!

——— ——— · THE END · ——— ———

一個人無論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

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

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家教有關。

老師只是傳道受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

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大於老師45分鐘的課堂教育。

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育兒事.無小事!事事需謹慎,

教育事無小事,事事皆育人!

我是青島育兒,一名育兒網站的站長每天和大家分享優秀的文章.

相關焦點

  • 下一站是幸福:兒女的擇偶觀,源於青春期父母的滲透
    無論哪一方面,其實分歧背後最根本的是兩代人擇偶觀上的差異。如果父母與兒女的擇偶觀能統一,是不是就能有效避免彼此的意見不合?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向子女灌輸自己的擇偶觀呢?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做伴侶麥子的兩個好友小楊和小真都不是初婚,小真甚至已是三婚。
  • 父親是女兒對異性關係的啟蒙,好的爸爸,教會女兒如何選擇另一半
    特別是對於女兒來說,父親將會長久地影響他的價值觀,特別是擇偶觀的形成。 陳女士結婚之後的生活常常讓她感到身心俱疲:丈夫和她都是工薪階級,白天在外面奔波工作,然而晚上回到家之後,自己要負責做飯、洗衣、洗碗這些家務,承擔起教育女兒的責任,丈夫卻常常在外面各種應酬直至深夜才到家,偶爾幾次正常下班回來,也是對家裡事不聞不問。
  • 養育孩子,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當我跟隨凱蒂進入到治療階段,關係進入到安全穩定的狀態時,我發現自己也進入到自我療愈的階段。我通過心理學習自我成長走過十年,開始階段是在充滿共情陪伴溫情的團體中成長,然後開始接受精神動力的分析,當我逐步回到童年,我發現所有的問題來自於幼年時期的依戀關係。
  • 金晨女兒們的戀愛擇偶標準完全匹配鄧倫 與金晨約會的第二位男嘉賓...
    金晨女兒們的戀愛擇偶標準完全匹配鄧倫熟悉金晨的小夥伴都知道,雖說她的顏值、身材都是頂級的,可出道的這些年裡,始終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屬於標準的「每個人都認為你有人追,可現實孤單寡人」的那種類型!
  • 長大後會遇渣男的女兒,大多有這樣的爸爸,準確度八九不離十
    都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這話準確與否不知道,但在女兒的教育上,爸爸的缺席會對女兒的未來造成嚴重後果。就現實而言,長大後會遇渣男的女兒,大多有這樣的爸爸,準確度八九不離十。看她這番態度,我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感慨原生家庭影響至深。當年我和她同住一個寢室,曾經聊到過家庭環境,她的爸爸就是不懂得尊重女性的人,經常打老婆,婚姻裡互相咒罵更是家常便飯,好好的夫妻倒過得像是仇人。
  • 她分享 | 如何建立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這將影響孩子一生~
    她分享 | 如何建立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嬰幼兒時期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尤其是形成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對一個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至關重要。怎樣的嬰幼兒親子關係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 爸爸能多寵女兒?老爸為女兒打造「玩具王國」,手工玩具超120件
    這位老爸姓張,他是一名手工大佬,而他的作品則是一系列給女兒做的玩具。2年前,張爸爸看到了一則視頻,內容是爸爸給女兒製作玩具,他因此受到了啟發,從此開始做玩具。
  • 女兒多大時該和爸爸分床睡?育兒專家;不能晚於這個時間
    文文今年20多歲,與爸爸的關係一直很好。但是,在戀愛問題上卻很令父母擔心。媽媽說,文文已經談過5、6個對象了,但總是覺得不合適。問她為什麼,女兒甚至回答:「我要找像爸爸這樣子的。」後來,媽媽回憶起來,才發覺文文在小時候有一段時間經常跟爸爸一起睡。
  • 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爸爸要出差的時候,接下來的舉動暖化了
    都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爸爸對女兒各種寵愛,女兒對爸爸也是無限的一臉。這天,麗麗的爸爸要吹拆一段時間,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在要出門的時候,跟麗麗進行最後的道別。小傢伙緊緊地摟著爸爸的脖子,爸爸跪下來方便她站到地上,在戀戀不捨的離開爸爸之後,爸爸最後看了小傢伙一眼,於是她又很暖心地撲了上來,根本捨不得爸爸的離開,鏡頭也把這個很溫馨的瞬間記錄了下來。都說孩子對自己的媽媽有著天然的依戀,一旦分開了,就會焦慮到無法自拔,號啕大哭久久不能停止,可是對爸爸又何嘗不是這個樣子呢。
  • 為愛情失去了自我——心理學:戀愛腦的3大症狀
    沒錯,我們說的就是傳說中的戀愛腦啦。一戀愛就把全部心思放在愛情和戀人身上,俗稱為戀愛腦。雖然它還沒有一個嚴格心理學上的定義,但戀愛腦,在我們的生活裡,卻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戀愛腦常見於兩種類型的親密關係:一是缺乏足夠的情感經歷,二是雙方條件不對等,比如年齡差距、經濟差距等。因此,戀愛腦「患者」也常常會落入PUA達人的手中,成為他們獲取情感或經濟利益的工具。
  • 在確定戀愛關係之前,為何一定要看對方的人際關係?答案都在這了
    「戀愛中的擁抱如糖,甜蜜妙不可言」,可安迪無法享受魏渭的擁抱,取而代之的是恐懼、不安,她沒有辦法和別人親密接觸,恐懼一切的親密與依賴。陳嶼、安迪有一個共同點:人際關係、親密關係處理的都不好。難道人際關係對親密關係有直接的影響?
  • 重門第,為聯姻——從《清平樂》談宋代官宦階層的婚姻及擇偶觀
    時人的婚姻關係與擇偶觀,無不圍繞著彼時社會環境下的價值觀而展開。那麼在宋代這樣的背景之下,人們,尤其是佔據古代社會較高地位的官宦階層(文章以官宦階層泛指文官、武將、外戚等古代享有一定特權的貴族階層。)的婚姻和擇偶觀又是怎樣的呢?本文將結合劇中人物與歷史背景,談談宋代官宦階層的婚姻及擇偶觀。
  • 十二星座「奇葩擇偶觀」: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
    這就是「擇偶觀」的力量。很多讀者朋友都說:「能不能談談我們的星座呢?」別急,每個星座都會說!今天,咱們繼續來談「擇偶觀奇葩說」,今天的主角就是「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但是,天秤女「擇偶觀」的奇葩點,也在於此。女生一般的觀點,是隨著環境不斷改變的。有的時候,身邊的朋友,自己渴望「物質」,她們就會說:「還是找個有錢人比較好!衣食無憂多舒服!」
  • 安全依戀的重建,蘊藏在每一次斷裂的修復當中
    在這個互動中,雙方都接受了彼此的影響,感受到了關係帶給自己的愉悅,在這個互動中,雙方都獲得了滿足和成長。正是這種互通互惠的體驗分享,使得個體能夠在親密關係中茁壯成長,而不失去自己的獨特性。這種主體間性的交流,是安全依戀的根基。在主體間性的體驗中,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能發現自己的獨特性,當家庭缺乏這種主體間性的體驗時,家庭就喪失了讓每個成員都可以得到滋養而發展的使命。
  • 你的依戀類型決定戀愛中的表現
    在情感諮詢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在戀愛中太過於患得患失了」,「我的女朋友太作了,讓我很苦惱「,」為什麼別人談戀愛一談就是兩三年,而我只能談到兩三個月……」其實這些行為問題都可以歸咎於依戀類型。下面七月給大家講一講依戀類型,相信大家了解後,對戀愛,朋友關係和自身,以及如何與對方相處會有一定把握和幫助。那麼我們開門見山,依戀類型是指什麼呢?依戀理論最初是由英國的一位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提出,用來解釋嬰兒與養護者之間的情感聯繫,後來研究者將其擴展到成人關係中。
  • UNINE隊長李汶翰公布擇偶標準,女友必須喜歡他的爸爸和媽媽
    這六個人分別是梁家輝的雙胞胎女兒,信的女兒,徐錦江的兒子,吳剛的兒子,UNINE的隊長李汶翰。除了李汶翰,另外五個人都是星二代,但都不是很有名氣,算是半個素人,所以他們可以公開討論「擇偶標準」這個問題。輪到李汶翰回答這個問題時,他卻很為難,因為他是愛豆,是不能談戀愛的。
  • 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三種最「奇葩」的「擇偶觀」!
    談到「擇偶觀」,再談到星座。估計大家最不了解的,就是「摩羯座」。所以,在筆者最近的文章留言區,最多看到的讀者留言就是:「說說摩羯座吧!」為什麼這麼多人,對「摩羯座」的擇偶觀那麼感興趣呢?在這裡,摩羯男的奇葩擇偶觀就來了。
  • 3年過後,趙本山女兒的擇偶觀,早就變味了
    「普通人沒錢也行」 這是3年前,趙本山小女兒球球公開宣稱的擇偶標準。3年過後的今天,球球再爆金句「結婚不要彩禮錢」。那麼,這樣的霸氣宣言究竟有幾分可信度了?她父親趙本山會同意嗎?
  • 焦慮型依戀人格如何更好的戀愛?
    焦慮型依戀人格往往很容易成為挽回的那一方。因為時常處於焦慮與不安當中。今天錦鯉我講下焦慮依戀人格的特點。焦慮型依戀的特點:1、特別沒有安全感 ,總是懷疑自己即將被拋棄。2、會過度關注伴侶的一舉一動。這種依賴關係一旦形成,就會加深加強這個孩子在親密關係裡對於另一半的關注力度。就會演變成一種過度的依賴。中途一旦發生變故,這種依賴的狀態就會變得非常不穩定。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這也就是為什麼焦慮依戀的人,一方面非常的依賴伴侶。一方面又害怕依賴伴侶。焦慮型依戀的人應該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