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照片述說幸福故事 復旦大學320多對老夫婦收到金婚紀念冊

2020-12-12 東方網

  東方網通訊員吳荃雁、汪曉芸、劉東興10月17日報導:「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翻開一本由厚重銅版紙印製的A4尺寸冊子,從前最美的愛情模樣,就記錄在一段段由照片述說的幸福故事裡。重陽節來臨之際,320多對復旦大學金婚夫婦收到了一份在全國高校中尚屬首例的特別禮物:一本精心籌劃的金婚紀念冊。

  一句情話道出結婚50年最大「衝突」

  「老兄:你一回到家,關好門放下鑰匙後的第一件事,千萬別忘記呦!!!——老太」在金婚紀念冊上,秘燕生給夏乾豐寫的50年情話尤為引人注目。

  回家第一件事究竟是什麼呢?「洗手。」秘燕生說。秘燕生是復旦大學中文系1964屆的畢業生,夏乾豐則是國際政治系首屆畢業生,1965年畢業。畢業後,秘燕生留在復旦大學中文系任教,首先在復旦大學「外國留學生辦公室」,擔任越南留學生漢語教師。夏乾豐則在復旦黨委內部資料室工作,後在幾個系黨總支工作,之後到新聞系總支工作,併兼任美學教師。

  夫婦倆的初遇,源自夏乾豐的一見鍾情。他的宿舍正對操場,常常看見秘燕生領著外國留學生走向教室,一路說著漢語。秘燕生一口標準的漢語普通話迴蕩在馬路上,她的氣質深深吸引了夏乾豐。經朋友介紹,兩人正式見面。「他人帥,腿又長。」秘燕生抿嘴笑著說。初次約會,兩人工資都不寬裕,夏乾豐買了減價的水蜜桃和碎麻花招待。秘燕生覺得這樣很好:「說明他勤儉,不會浪費。人又實在。」

  洗手,被秘燕生戲稱為兩人結婚50年最大的「衝突」。秘燕生說自己可能有一點潔癖,每天要多次洗手,而夏乾豐卻經常忘記洗手。「她每次都會因為這件事嘮叨很久,我有時候就不敢跟她說沒洗,故意跟她說洗了洗了。」夏乾豐坦白,直到現在,他還是經常忘記一回到家就要洗手。

  生活就在柴米油鹽中繼續

  張月萍和史濟烈的愛情在50多年的平淡中回歸本真。相識於初中的他們共同度過了6年中學歲月。高中畢業後,張月萍考上上海醫科大學(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史濟烈則去了海軍工程學院。畢業後,張月萍留在上海醫科大學人事處任教,史濟烈則分配到上海59123部隊。

  輾轉中,1967年,這對相識12年的年輕人終於結成夫妻。婚禮現場,沒有婚紗西裝,沒有豪華酒席,只有甜蜜和祝福,史濟烈和張月萍花了5塊錢就完成了整個婚宴。

  就像這場簡單的婚宴,在史濟烈看來,51年的婚姻生活平淡卻真實。「她其實很懂我。」史濟烈說。1996年,史濟烈參加了在安徽舉行的全國鄧小平理論學習班,順道去黃山遊玩,拍了許多照片。回到家,打開行李卻發現尼康相機不見蹤影。史濟烈回憶,「當時我整個人腦袋都是懵的。」

  而一向節儉的張月萍沒有責怪他,她拉著史濟烈去跳舞:「跳完舞回來,我就從那個懵的狀態走出來了,心裡也好受多了。到現在為止,她都沒怪過我當時弄丟了相機。」

  說起這一段故事,張月萍在一旁微微點頭,表示著贊同和理解。相互陪伴、相互扶持,是張月萍和史濟烈對於愛情的理解。「平常生活中,她負責燒飯做菜,我就負責洗碗;如果哪天我燒飯做菜了,那她就很自覺地去洗碗。」史濟烈說,生活就在這一天天柴米油鹽中繼續。

  像這樣的故事,在金婚紀念冊中還有許多,復旦的金婚夫婦和睦恩愛、互為依靠、風雨同舟、白頭偕老,完整走過了改革開放的整個歷程。在他們身上,「復旦」二字是數十年沉澱的濃情歲月。

  家風值得年輕人學習

  「這一次用了紀念冊的形式。我們以院係為單位,收集老人們的結婚證、結婚照和現在照片,做成『金婚三件套』放在紀念冊中。我們還為近100對老人製作了單獨的個人紀念冊。」據復旦大學退管會常務副主任周桂發介紹,事實上,復旦大學早在2005年就舉行過金婚紀念活動,溫情的傳統,自此延續。

  經過徵集,復旦全校有744對結婚50年及以上夫婦,其中50周年整的金婚夫婦105對,時間最長的夫婦結婚81周年。尊重本人意願,全校今年有320多對夫婦提供結婚證、結婚照、金婚照等三件套製作集體冊,99對夫婦製作個人冊,全部成品紀念冊疊起來有近3層樓高。紀念冊設計完成後,校黨委書記焦揚、校長許寧生寄語作序,濃濃溫情送到了每一對金婚夫婦手中。

  「我們在收集中可以看到許多感人的故事,比如夫婦倆節儉的品德,舊的東西一直捨不得扔、比如一起做科研,追求學術,或者是在當時艱苦的歲月中堅持自己的理想和本心。」周桂發說:「這其實是一種家風的傳承,也是一種復旦文化的傳承,值得年輕人學習。」



相關焦點

  • 株洲36對老夫婦參加金婚慶典,攸縣這個村擺起了「百叟宴」
    重陽節裡慶金婚36對老夫婦參加金婚慶典。 劉平 攝最美夕陽紅,浪漫重陽節。10月25日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由市民政局主辦、湖南盛康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重陽節金婚慶典活動暨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投入運營啟動儀式在蘆淞區盛康·國際頤養苑舉行。活動現場,喜氣洋洋。36對金婚夫婦身穿紅色唐裝走紅毯,許願綁紅絲帶、領婚書,拍攝金婚照,歡慶重陽節。參加金婚慶典活動的36對夫婦中,年齡最大的92歲,最年輕的71歲,婚齡最長的已有70年。
  • 第八屆金婚夫婦相聚鳳凰嶺大型公益活動在京舉行
    9時58分,伴隨著浪漫的婚禮進行曲,金婚伉儷身著婚紗禮服相互腕臂走進主會場,接受嘉賓和親人的祝福,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溫暖又甜蜜;籤名牆前,老人們攜手籤下愛的約定,在同心樹上印入獨一無二的掌紋「花瓣」,寓意和和美美、永結同心;男嘉賓為最美的「女神」送上愛的紅玫瑰,眼神中充滿著深情和羞澀,仿佛回到了初戀時光;正在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小朋友們為爺爺奶奶帶來了精心排練的匯報演出,獻上最真誠的祝福,用小小行動踐行著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 弘揚傳承中華孝道文化——第八屆金婚夫婦相聚鳳凰嶺大型公益活動
    9時58分,伴隨著浪漫的婚禮進行曲,金婚伉儷身著婚紗禮服相互腕臂走進主會場,接受嘉賓和親人的祝福,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溫暖又甜蜜;籤名牆前,老人們攜手籤下愛的約定,在同心樹上印入獨一無二的掌紋「花瓣」,寓意和和美美、永結同心;男嘉賓為最美的「女神」送上愛的紅玫瑰,眼神中充滿著深情和羞澀,仿佛回到了初戀時光;正在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小朋友們為爺爺奶奶帶來了精心排練的匯報演出,獻上最真誠的祝福,用小小行動踐行著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 校園之旅:上海復旦大學——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這裡是旅你相行的旅行紀念冊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正值考研季,上海復旦大學是你的夢想嗎?未來的某一天,光華樓前草坪坐的人中,會有你的身影嗎?復旦大學老校門,建於1921年。復旦大學在2004年最後一天舉行老校門復建竣工落成儀式。白牆、黑瓦,飛簷、翹角、獸吻為飾,大門正中是圓形銅質復旦校徽。復旦老校門建於1921年,後曾一度關閉、50年代初拆除。
  • 小學老師6年拍1000多張照片 制學生《成長紀念冊》
    原標題:小學老師6年拍1000多張照片 制學生《成長紀念冊》 學生們的照片。  距離六一兒童節還有 4天,達州市通川區二小六年級6班的班主任馮浪老師異常興奮地翻看著照片,這是學生們在挖紅薯,這是孩子們在體驗當媽媽……從孩子們一年級開始,馮老師就有意無意的用照片記錄他們的學習生活,6年的點滴碎片,6年的風雨成長,1000多張照片,完整的記錄著班上70多名學生整個童年故事。
  • 【金婚】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金婚】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2020-11-25 0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師6年拍1000多張照片 製作學生成長紀念冊
    距離六一兒童節還有4天,達州市通川區二小六年級6班的班主任馮浪老師異常興奮地翻看著照片,這是學生們在挖紅薯,這是孩子們在體驗當媽媽……從孩子們一年級開始,馮老師就有意無意的用照片記錄他們的學習生活,6年的點滴碎片,6年的風雨成長,1000多張照片,完整的記錄著班上70多名學生整個童年故事。
  • 攜手半個世紀 廈門集美70對老夫婦同場秀恩愛
    老夫婦開心「領證」 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東南網10月27日訊(本網記者 李霖)「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10月26日下午,廈門市集美區杏林街道70對老夫婦同場秀恩愛,共同慶祝銀婚、金婚和鑽石婚。
  • 深圳羅湖:鹿丹村社區開展金婚攝影活動,為12對長者定格幸福瞬間
    社區通過為12對牽手相伴50餘載的「金婚」老人拍攝紀念照,用鏡頭定格半個世紀的愛情美麗瞬間。在老一輩人的那個年代,受經濟發展、文化環境等條件的限制,很多老人連結婚照都沒有,為了彌補這種遺憾,鹿丹村社區特此組織開展金婚攝影活動,用相片記錄「金婚」老人相互扶持、攜手與共、相濡以沫的甜蜜愛情,為他們留下最美好的記憶。
  • 10對金婚老人重慶園博園「曬」幸福
    4日,「福彩同行感恩父母——2017重慶好家風潤萬家暨金婚祝福禮(第四季)公益活動」金婚盛典在重慶園博園舉行,全市15個區縣的1500名金婚老人代表共同見證了金婚溫情祝福。活動現場,喜慶的禮樂奏響,十對金婚老人身著大紅的禮服,手牽著手緩緩走上紅毯,接受大家的祝福。
  • 香洲區這40戶金婚家庭可以告訴你
    、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婦聯和區文明辦、區平安辦等部門共同籌劃和努力下,在全區各級婦聯的具體組織推動下,在活動總顧問復旦大學劉建軍教授的精心指導下,面向全區徵集,尋找出了40戶金婚家庭。在奧園集團黨委贊助支持、森島攝影等9家愛心企業的協作支持下,活動為每戶家庭梳理了金婚故事,拍攝了結婚照,並繪製成精美的紀念畫冊,創作了《國之本 愛為家》主題歌,攝製了《國之本 愛為家》MV,定格了金婚伉儷們的幸福時刻。
  • 今天,復旦大學2019級研究生新生報到!
    輸8月31日,復旦大學迎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019級研究生新生。今年,復旦大學共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9000餘名,其中包括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餘名外國留學生。
  • 108對金婚夫婦重溫甜蜜時光 現場大膽秀恩愛
    由安徽省蕪湖市婦聯、蕪湖市老年協會聯合10家單位共同舉辦的九九重陽真愛永久大型金婚慶典在該市萬達廣場隆重舉行,共有108對金婚夫婦參加了此次的慶典活動,現場重溫甜蜜時光,更是大膽秀恩愛。(本組圖片拍攝於2017年10月21日)來自蕪湖的108對金婚伉儷,像明星一樣走過幸福地毯,來自各界佳賓和民眾及社會團體數百人到場祝賀,並向老人們衷心獻言,為他們祈禱、祈福。圖為安徽省蕪湖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段玉嘉致金婚慶典賀詞。當天,蕪湖豔陽高照,秋高氣暢,萬達廣場,彩旗招展,喜氣洋洋。巨大的金婚照片展示牆,歡慶的樂曲,鮮豔的幸福地毯,分外引人注目。
  •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復旦大學校訓背後故事
    原標題:「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復旦大學校訓背後故事   于右任書寫的復旦大學校訓。資料圖片  復旦大學校園,梧桐樹環拱的光華大道,筆直幽深。鐫刻著「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牆,靜立在這條路的盡頭。
  • 復旦大學上新啦!
    今天,復旦大學迎來2020級本科新生,來自全國各地的3600多名新生步入他們嚮往已久的校園,開啟求學生涯。為營造更多元而豐富的迎新氛圍,提供更高效而周到的報到體驗,復旦大學各部門聯動,推進信息化、人性化服務。為減少聚集、減少流動,本科生的線下迎新調整為五大書院在各自住宿園區內迎新。
  • 復旦大學:日月光華 旦復旦兮
    課程·似是而非·復旦大學 「漢字是象形文字嗎、比特幣-技術革新還是龐氏騙局、用簡單數學發現謬誤、人體健康 校訓·自由而無用·復旦大學 「來復旦求學,你可以跟著賴聲川的故事穿梭在古代與現代之間,和劇中的人物一起哭
  • ...收到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這支復旦大學黨員志願服務隊做了些什麼?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勉勵他們繼續講好關於理想信念的故事,並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楊浦區國福路51號,是復旦大學老校長陳望道1956年—1977年的寓所。2018年5月,由上海市委宣傳部和復旦大學發起,上海教育委員會和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支持,陳望道舊居被修繕成為復旦大學校史館專題館的《共產黨宣言》展示館。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是一支怎樣的團隊?
  • 畢業生紀念冊,有你,有我!
    當你從團建的學弟學妹手中接過傳單,才想起原來那份喧囂,是最美時光。能和你相遇,就像夢一場。明年那個時候,誰還來陪我看秋冬春夏,落日朝陽?——來源於2014屆畢業生紀念冊 2011年盛夏,我們來到大工,開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到現在已是千餘個日日夜夜。回望過往,有多少當時的新鮮事成了青春的珍貴瞬間?
  • 在北航,遇見幸福!愛情與理想,都是最美的模樣!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2020年北航離退休教職工中90對白金婚、鑽石婚、金婚夫婦雲端相聚共同見證半個多世紀的浪漫與幸福、53對鑽石婚、35對金婚夫婦風雨兼程,一路攜手,走過大半人生校黨委副書記趙罡代表學校向他們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和祝福趙罡代表學校祝願前輩們永結同心、幸福綿長。
  • 考研院校說 | 復旦大學: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說到中國的高校,也有這樣的說法「想當官,北大清華和人大;想賺錢,復旦浙大和財大;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名牌大學夢,可惜小編不才,與名牌大學無緣。復旦大學,號稱南方「小清華」的這所學校多少莘莘學子嚮往的地方,也是小編失之交臂的學校,所以小編就代替廣大研友來看看這家喻戶曉的學院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