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海關按照海關總署統一部署,重點關注民生領域與消費者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關的侵權防疫物品,把重拳打擊進口侵權防疫物品行為作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戰場。通過重點加強對進口防疫用品侵權風險的研判,發揮大數據資源優勢,明確重點航線及商品,實施精準布控;依託口岸海關實地巡查、視頻聯網核查等手段,加強對口罩等防疫用品的實物現場巡查,構築起「現場重點巡查+風險精準布控」相結合的立體化侵權防控體系。
3月12日,上海海關立案調查全國海關進口貨運渠道首起侵權口罩案件,通過綜合應用「現場重點巡查+風險精準布控」手段,發現東莞某公司自烏幹達申報進口的8000個8210型N95口罩存在侵權嫌疑。
根據報關單信息顯示,這批2萬隻口罩產地為韓國,卻要從烏幹達運輸往中國,引起海關關員的注意。在現場開箱查驗後,工作人員發現,這些口罩不僅數量與申報的不符,僅有8千隻,而且同一產地同一型號的口罩,「長相」和包裝都不一樣,甚至還有部分口罩和包裝上,都帶有黴斑。
經權利人3M公司鑑定確認,這批口罩系侵權商品。3M公司已向海關提出智慧財產權保護申請,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該案也是上海海關推進「龍騰行動2020」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根據海關總署統一部署,自2月15日起至年底,上海海關組織開展代號為「龍騰行動2020」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進一步強化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工作,有效打擊上海口岸進出口侵犯智慧財產權貨物的違法行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自2017年起,上海海關已連續4年組織開展「龍騰」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通過集中執法力量和執法資源,重拳打擊進出口侵權貨物違法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進出口貿易秩序。截至目前,上海海關在歷年「龍騰」專項行動中共查獲涉嫌侵權商品355萬餘件,案值合計人民幣近2600萬元。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吳海平 編輯: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