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這裡是石子食為樂,我是石子。
蔥油餅到底長啥樣。
蔥油餅相信大家沒有不熟悉的吧,它不僅是我們街頭巷尾,每天都能見到的小吃。同時也是各個酒店裡面的一道常點餐。可謂上上得了廳堂,下走街串巷。可是為何有蔥油餅到底長啥樣之問呢?油蔥餅原來屬於北方地區的特色小吃,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蔥油餅也流通到了各個城市地區。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在哪都能吃到的一個重要原因,可是各地的蔥油餅除了原料差不多外,形狀早已不是最為傳統的面貌了,如今倒是成了這類原料的做出來的餅的總稱。
蔥油餅最早的面貌是那種渦輪形的,口味香鹹。之所以做成渦輪形,是方便食用,吃的時候可以隨自己的意向揪下來食用。而現在不少蔥油餅是刀切的,吃起來終究沒那麼方便自在。蔥油餅的製作並不難,但是有它非常嚴謹的技藝工序。要想吃到正宗的手藝的蔥油餅只能到北方如東北,河北,或者高檔一點的酒店。我們通常吃到的蔥油餅多半都是用簡化的方法來做的,所以外形各異,而蔥油餅要想做得好最難的地方就在於卷面,所以老手藝人不能完成。
蔥油餅的家庭做法
蔥油餅是完全可以在家自己做的,原料簡單,做法簡單,需要花費的就是時間和耐心。既然是自己在家做,那不管哪方面只要能給足的一定是要給足的,一分辛苦一分收穫。首先,我們就是和面。給麵粉開個窩,然後倒入煮開的水。這裡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用煮開的水,通常情況下我們是用常溫水的,這與我們做其他麵食不一樣。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熱水把一部分的麵筋燙掉,保證做出來的餅是軟軟糯糯的。
第二步,我們用的開水一定要保證在90度以上,然後用刮板先將麵粉抄成雪花狀。然後再加入一點冷水(常溫水),目的是為了讓麵筋再還原一部分,保證麵團的延展性。這時把整個雪花狀的麵粉塊揉成團,開始是用刮板輔助的,待水全部融進去後,就要兩隻手揉面。水溫是為了調節麵皮的軟硬度,揉面是為了讓麵筋組織排列有序。同時把麵粉的顆粒感也消滅掉,這樣就能保證麵團非常的細膩,成品吃起來口感也會非常的好。
第三步,揉好後的麵團搓成長條蓋上保鮮膜鬆弛10分鐘,千萬不要太長時間。鬆弛完成後,將長條分割成劑子。然後把每個劑子塑一下型(揉成圓球狀),再在每個劑子上面塗上一層油醒發一會。
第四步,切蔥,切得越細越好,方便後續操作。切好蔥後,拿出一個劑子壓一下,如果發現麵餅回縮那就再塗一點油讓其多醒發一會。待麵餅不回彈了,在案板上抹一點油,用擀麵棒將麵餅擀成長方形,擀到麵皮能看到一部分的案板就可以了,簡單點就是若隱若現的感覺。
第五步,撒鹽。擰高一點,如同天女散花一般,這樣鹽才撒的均勻。然後將蔥平鋪在麵皮上面,不要太緊密,鬆散一點。再來就是將麵皮由長邊向裡卷,捲成長條後將接縫處壓平,再順著接縫的一端捲成渦輪狀,同時再刷點油靜置一下。
第六步,將渦輪卷拿過來用擀麵杖擀一擀,擀成直徑約12釐米左右的麵餅。起鍋燒油,放入麵餅,煎至兩面金黃即可收工。
溫馨貼士:
1. 蔥油餅基本配比:中筋麵粉100克,開水50克,常溫水10克,蔥花50克,油20毫升,鹽適量;
2. 搞好的劑子不需要蓋上布,因為都塗了油,塗油的目的就是為了隔絕空氣的;
3. 如果你要做的很多,將麵餅疊加擺放,每個麵餅間用保鮮膜隔開放到冷凍保存。吃的時候,不需要解凍,直接下鍋煎就可以了;
4. 這是蔥油餅的家庭做法,不是很難,做出來的成品比街攤小吃要好吃。當然,家庭做畢竟用的是小鍋,如果一次做幾個的話,差不多半個小時能吃到;
這是一道簡單的美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的。按照石子的步驟來做,相信都是能夠成功的。假如您喜歡就給石子一個關注或收藏吧。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若是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謝謝大家。
文字內容原創,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