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留學生廣西歡度新年潑水節 著民族服飾參加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東協留學生廣西歡度新年潑水節 著民族服飾參加

  中新社南寧4月13日電 題:東協留學生廣西歡度新年潑水節

  作者 黃豔梅 甘露

  4月13日是東南亞國家一年一度的新年潑水節。已來到中國五年的泰國學生龐文麗穿上自己最漂亮的禮服參加廣西高校留學生潑水節活動。她說,潑水節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參與,在廣西與各國朋友共同慶祝節日,非常開心。

  當天,來自中國、越南、寮國、緬甸、印度尼西亞、柬埔寨、韓國等國數千名大學生身著風情各異的民族服飾齊聚廣西大學,以文藝演出、文化展示、美食體驗、潑水祝福等活動歡度潑水節。東協多國駐南寧總領事館官員也出席活動。

  東南亞潑水節是代表新舊交替的節日,又稱「宋幹節」,一般在每年公曆4月13日至15日之間舉行,慶祝活動長達3至7天。節日期間,人們互相潑水祝福,寓意清除罪惡,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開始新的一年。

  緬甸《埔甘舞》、泰國南部舞蹈《TARIKIPAS》、印尼舞蹈《INDANG》、中國民族舞蹈《花兒》、中國武術、太極拳、詠春拳……一場具有濃鬱民族風情的文藝展演在廣西大學禮堂上演。美麗的宋幹小姐為現場嘉賓灑水、抹香粉送祝福,中國大學生則以廣西壯族地區特有的拋繡球方式送上東道主的節日問候。

  各國留學生還在校園搭建文化展示館介紹本國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特色工藝品等。東協留學生精心準備的越南糖果、緬甸烏梅、泰國沙拉湯、寮國咖啡等各式美食吸引眾人品嘗。中國學生現場展示的剪紙、書法創作、古箏彈奏、京劇臉譜、中國結製作等也吸引東協學生參與體驗。

  最為刺激的潑水「大戰」在廣場一旁的草坪上進行,水槍偷襲,水盆還擊,眾人「狠狠地」向身邊的同學、老師送福氣,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作為交流使者,留學生們不僅共享潑水節的歡樂,還讓不同國家的學生藉此機會深入了解更多國家的民俗風情,加深彼此認識和友誼,這對增強國家間的民族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泰國駐南寧總領事館總領事琶奼妮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

  廣西教育廳副廳長楊偉嘉表示,作為中國與東協交流合作的前沿,廣西已成為中國吸引東協國家留學生最多的省區之一,2013年共有8332名東協國家學生到廣西留學。今年是中國—東協文化交流年,廣西將與東協各國建立更緊密的經貿人文關係,推進雙邊教育、文化等領域合作。(完)

相關焦點

  • 東協留學生廣西歡度佛曆新年宋幹節
    東協留學生廣西歡度佛曆新年宋幹節 2017-04-14 20:39  當天,陳建國和500多名來自泰國、寮國、柬埔寨等東協國家的留學生一道,齊聚廣西華僑學校,歡度佛曆新年宋幹節。他們身穿傳統國服,為現場嘉賓和老師敬獻花環、潑水祝福。在「東協之星」才藝比賽中,陳建國組合獲得一等獎。  「宋幹節」是東協國家的傳統新年節日,一般在每年公曆4月13日至15日之間舉行,慶祝活動長達3至7天。
  • 柬埔寨駐華大使赴南寧參加廣西民大潑水節活動【5】
    柬埔寨駐華大使赴南寧參加廣西民大潑水節活動【5】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3年04月13日14:48 ——「高棉的微笑」等活動在位於廣西南寧的廣西民族大學舉行。柬埔寨駐華大使凱·西索達夫人、中國—東協中心秘書長馬明強、廣西民族大學黨委書記鍾海青等嘉賓出席了當天的活動。 「我的東協和中國」多媒體藝術系列展——「高棉的微笑」,由中國—東協中心和廣西民族大學主辦,取材自攝影師趙麗塔女士在柬埔寨的攝影作品,並結合油畫、文字、視頻、音像等多媒體藝術形式展示了柬埔寨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
  • 傣族新年,溼身歡慶,版納民族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
    今天是傣族的新年——潑水節的第一天。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在傣語中潑水節稱為「比邁」(意思為新年),就如我們的春節一樣,傣族的新年就是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通常是公曆4月中旬左右,今年是4月13日—4月15日)。
  • 少數民族非遺節日,潑水節比春節隆重,傣族的新年
    在旅行中,最幸運的可能是正好碰上當地少數民族的節日吧,這時候和熱情好客的少數民族同胞歡度佳節,無疑是一件開心的事,而且還能更好領略到他們的風俗習慣和民族文化,因為節日是一個民族展示文化的窗口。潑水節原先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宗教儀式,後來被佛教吸收,隨著南傳佛教在中南半島地區和雲南南部、西部傣族地區的影響力大增,潑水習俗也融入到民族文化中,成了他們的新年,在國外,潑水節最火熱的地方是泰國;而在我國,潑水節人氣最大的地方是西雙版納,而且是西雙版納最先把傣歷新年潑水節申請到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 潑水節的來歷由來 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是我國少數民族特色傳統節日,到了潑水節這一天,大家可以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那麼關於潑水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呢?  潑水節的由來50字  1、潑水節源於,時間約在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初印度,距今有700年歷史。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增大,潑水節的習谷也日益廣泛。
  • 16個少數民族同胞在檳榔谷歡度潑水節
    中新網海南新聞4月15日電 (潘達強)七彩雲南跨越大海之南,川滇民族同胞戲水狂歡!4月15日,一場歡快熱烈的節日盛會在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隆重舉行。上千名遊客與雲南、四川少數民族同胞載歌載舞,歡度雲南傳統節日「潑水節」。  上午9時,三月三廣場人頭攢動。
  • 寮國留學生在通迎接潑水節
    中國江蘇網4月11日訊 4月10日,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海門實訓基地舉辦「中老學生文化交流節」,該校寮國留學生相互潑水,迎接即將到來的潑水節。中國學生也表演了舞龍舞獅、漢服秀、民族樂器等精彩的文藝節目。
  • 2018年中華一家親•相約美麗廣西——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
    4月12至27日,臺灣臺北、花蓮、苗慄、南投、臺東、宜蘭等市縣基層民眾、少數民族和青年學生代表近700人,應邀赴廣西參加「2018年中華一家親—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其中,連美惠所在的花蓮縣秀林鄉「壯太錦」展示團與廣西織繡專家探討織繡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
  • 2019年「越友趣」活動為中越人文交流添彩,南職院與東協共享高職...
    為進一步加強中越兩國學生交流,感受兩國民俗文化,傳承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親手締造和培育的傳統友誼,2019年「越友趣」中越學生文化交流活動於6月13日在廣西南寧舉行。來自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藝術學院、廣西華僑學校等院校的越南留學生約100人,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和留學生共5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參加這場中越文化交流盛會。
  • 民族常識 | 傣族的潑水節
    傣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我們所熟悉的潑水節就是他們的代表節日之一。傣族的潑水節又稱為「浴佛節」,傣語意為「桑堪比邁」是新年的意思。這跟節日的來源有關,潑水節來源於印度,由於佛教在傣族地區的流傳,影響不斷地加深,就這樣傣族的潑水節作為民族習俗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在節日當天,傣族當地居民會挑一擔清水為佛像洗塵,象徵著求佛保佑。關於傣族潑水節的傳說有很多版本,版本一:潑水節是為了紀念傣家漢子李良英勇保護傣族村民。
  • 五十六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篇一)——傣族潑水節
    潑水節「潑水節」做為傣族的傳統節日,又名「浴佛節」,在傣語中俗稱「桑堪比邁」,是為了祭祀傣歷新年發展而來的傳統節日,在西雙版納和德宏等地區,此節日又被稱之為「尚罕」或者「尚鍵」,寓意新的一年開始。所以,做為傳統的節日潑水節,在傣族文化裡是極其重要的存在。
  • 臺灣少數民族廣西歡度壯族傳統佳節「三月三」
    臺灣少數民族廣西歡度壯族傳統佳節「三月三」 2016-04-10 18:38:30  4月6日至15日,李中華等來自臺灣花蓮、宜蘭、臺東三縣七鄉的近200名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受邀到廣西開展「2016中華一家親——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他們與廣西各族群眾一道,欣賞並展示不同風情的民族文化和歌舞表演。  活動現場,李中華與朋友們一道,身著白色太魯閣族傳統服飾,為觀眾送上最地道的木琴和口簧琴表演,引得掌聲陣陣。
  • 泰國留學生溫州歡度宋幹節 異域風情奪人眼球
    泰國留學生溫州歡度宋幹節 異域風情奪人眼球 >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溫州僑網消息,日前,國僑辦華文教育基地——溫州大學國際合作學院的泰國留學生齊聚一堂,載歌載舞、潑水祈福,歡度一年一度的泰國傳統節日宋幹節。
  • 什麼是西雙版納傣歷新年潑水節?潑水狂歡只是皮毛
    作為傣族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狂歡其實只不過是節日中的一項活動,遠遠不是節日的全部,這歡鬧的節日是傣族的新年,被西雙版納傣族人稱為「傣歷六月新年」,已被西雙版納傣族傳承了千百年。民族傳統節日是展示民族文化的平臺,是人們了解一個民族生產生活、人文歷史和精神風貌的窗口, 透過傣歷新年,包括其中的潑水狂歡,可以很直觀地看到西雙版納傣族的百態。
  • 在昆傣族同胞歡度「潑水節」
    「潑水節」現場 雲南日報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馮永生)4月28日,昆明西雙版納大廈內鋩鼓聲飛揚,洋溢著歡樂氣氛,在昆明工作和學習的數百名傣族同胞齊聚一堂
  • 2018雲南潑水節是幾月幾號 傣族潑水節來歷習俗
    雲南民族村位於昆明市西南郊的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內,景區有旖旎獨特的雲南26個村寨風光、精美饕餮的民族美食、豐富悠久的民族文化、風情濃鬱的民俗展示。作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潑水節與火把節是雲南民族村最富盛名的兩大品牌節慶活動。  潑水節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
  • 吉祥水花中迎新年——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潑水節這樣過
    中國傣族潑水節潑水節是傣族、德昂族、布朗族和阿昌族等民族的隆重節日。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將迎來潑水節,傣語稱為「桑堪比邁」(意為新年)。2014年4月15日,數萬名當地群眾和遊客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潑水廣場上潑水狂歡。
  • 近千名泰國留學生昆明歡慶宋幹節
    中新社昆明4月11日電 (王豔龍)11日,在泰國傳統節日宋幹節到來之際,近千名泰國在滇留學生齊聚雲南師範大學,歡度節日,並為雲南旱區捐款獻愛心。  宋幹節,亦稱潑水節,是泰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每年4月13至15日舉行。人們在節日期間齋僧行善,沐浴淨身,互相潑水祝福,敬拜長輩。
  • 2018年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精彩紛呈
    廣西臺辦、南寧市、南寧市臺辦、南職院及臺灣民意代表鄭天才,花蓮縣萬榮鄉經貿文化交流參訪團、南職院學生代表共100餘人參與了「桂臺青年友誼林」養護活動,桂臺兩地同胞及青少年代表身著民族服飾共同為四季桂澆水、施肥,祈願桂臺兩地繁榮發展,兩地青年友誼長青。
  • 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為什麼要過潑水節、浴佛節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尼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