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篇一)——傣族潑水節

2020-12-12 時間隨行

文 | 時間隨行

中國現有五十六個民族,同做為中國華夏兒女,各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演化出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節日,共同構成了五彩繽紛的中華文化。各民族後人也在傳承歷史文化的過程中,將民族文化傳承和發揚光大。

傣族——一個以孔雀做為象徵的古老民族,素有孔雀之鄉的美譽,主要分布在雲南境內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景頗族傣族自治州,以及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等地。傣族文化豐富多彩,食物以酸辣口味為主,好檸檬和小米辣;傣族人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傣族也有自己的古老曆法,分為「大傣歷」和「小傣歷」;傣族也有自己的民族語言;且傣族流傳的民間故事很多,其中潑水節的傳說尤為經典。

潑水節

「潑水節」做為傣族的傳統節日,又名「浴佛節」,在傣語中俗稱「桑堪比邁」,是為了祭祀傣歷新年發展而來的傳統節日,在西雙版納和德宏等地區,此節日又被稱之為「尚罕」或者「尚鍵」,寓意新的一年開始。所以,做為傳統的節日潑水節,在傣族文化裡是極其重要的存在。

潑水節的起源

潑水節起源於古印度,做為古婆羅門教的古老祭祀儀式,後由小乘佛教由緬甸傳入中國傣族聚居區,後做為一種傳統的民族節日流傳幾百年至今,也成為了傣族的節日象徵和民族文化精髓,並在2006年5月20日,由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申請成為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意義。

潑水節的傳說

潑水節做為傣族的傳統節日,至今流傳著很多傳說,但最為經典和為人們所熟知的,是為了紀念傣族七個姑娘為拯救人民而消滅危害莊稼和田地的「火魔」而誕生的節日,七個傣族姑娘英勇地用水衝洗「火魔」身上的汙穢直至「火魔」化為泥土,故潑水節也寓意為洗盡汙濁,也體現了傣族人民依水而居、喜好沐浴的民族文化,以及對於英勇事跡的歌頌和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後逐漸演變為沐浴神佛,祈求神明佑護和人們相互之間潑水以表示祝福,並以聖潔之水洗盡疾病的災難、換取美好生活的的美好寓意。

潑水節傳統活動

潑水節象徵著吉祥、健康和相互祝福。在每年的農曆清明節前後十天左右,也就是4月13—15日左右舉辦潑水節,歷時3到7天,此時正值傣歷新年。1961年4月13日,人民好總理周恩來曾親自參加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做為民族一家親的象徵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潑水節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曆除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準備年飯和節間的各種活動。第二天稱為"惱日",也叫「空日」,傣族人民認為這一天既不屬前一年,也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第三天是元旦,人們習慣把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第四天是新年,為新的一年的開始,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此外,潑水節來臨前,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裡食用。

做為潑水節的傳統活動,除了潑水浴佛外,還有划龍舟、放高升、放孔明燈、丟包、趕擺和跳孔雀舞等節日活動。

放高升和放孔明燈寓意著光彩吉祥,放得越高,所得到的喝彩越多。「丟包」做為未婚青年的專屬活動,象徵著對於愛情的美好嚮往。「趕擺」為舉辦文藝活動,傣族人民身著傳統民族服飾聚集一堂,觀看民族文化表演和賽龍舟等活動表演。人們歌舞狂歡,跳著民族特色的孔雀舞、象腳舞等傳統舞蹈,一起載歌載舞,迎接著新的一年到來。

此外,潑水節做為傳統的節日,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民族也在過著這一節日。做為傣族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的潑水節,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文化交流作用。潑水節裡,傣家人民辭舊迎新,是對新生活的美好嚮往,以及對民族文化精髓的不斷弘揚和傳承!

文 | 時間隨行

相關焦點

  • 傣族潑水節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大展演」
    在這特殊的節日裡,西雙版納州文化館、《西雙版納群文》特別為您介紹—傣族潑水節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大展演」,祝大家節日快樂!如哩金灣!以往慣例,每年的4月14日,景洪城區主要街道鋩鑼聲聲、鼓聲陣陣,來自鄉鎮、社區、村寨的各族兒女載歌載舞齊聚潑水廣場,在這個歡樂聚集的地方,共同跳起幸福歡樂的舞蹈,共同唱響各民族團結向上的凱歌。
  • 民族常識 | 傣族的潑水節
    這跟節日的來源有關,潑水節來源於印度,由於佛教在傣族地區的流傳,影響不斷地加深,就這樣傣族的潑水節作為民族習俗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在節日當天,傣族當地居民會挑一擔清水為佛像洗塵,象徵著求佛保佑。關於傣族潑水節的傳說有很多版本,版本一:潑水節是為了紀念傣家漢子李良英勇保護傣族村民。
  • 五十六個民族中,這九個民族是其他國家的主體民族,你還知道哪個
    我國歷史悠久,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經國家正式確認的民族有五十六個,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在這五十六個民族中,朝鮮族、俄羅斯族、蒙古族、傣族、烏孜別克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京族、柯爾克孜族這九個民族是其他國家的主體民族。
  • 潑水節:傣族的文化魅力
    每逢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人們用各樣的容器盛水,湧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象徵著吉祥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人們盡情地潑灑,笑聲朗朗,全身溼透,興致彌高。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是傣族的「新年」。由於傣族有著自己的紀年法,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多在公曆4月中旬左右舉行。
  • 潑水節的來歷由來 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是我國少數民族特色傳統節日,到了潑水節這一天,大家可以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那麼關於潑水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呢?  潑水節的由來50字  1、潑水節源於,時間約在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初印度,距今有700年歷史。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增大,潑水節的習谷也日益廣泛。
  • 你知道傣族潑水節的由來嗎?看看這部《潑水節的傳說》
    你知道傣族潑水節的由來嗎?看看這部《潑水節的傳說》我們中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小編作為漢族人,也會經常了解一些少數民族兄弟的歷史文化。事實證明,他們的文化中也含有不少藝術等人文的瑰寶,單純作為藝術去欣賞也是很好的。今天小編就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傣族人民「潑水節的傳說」,它以動畫的形式展現。不過單純以圖文解說的形式是無法體會到動畫本身的藝術性,也聽不到傣族人「以歌敘事」的習慣的魅力。所以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後還是能自己去看看動畫,你不會後悔的。
  • 傣族新年,溼身歡慶,版納民族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
    今天是傣族的新年——潑水節的第一天。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在傣語中潑水節稱為「比邁」(意思為新年),就如我們的春節一樣,傣族的新年就是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通常是公曆4月中旬左右,今年是4月13日—4月15日)。
  • 傣族潑水節習俗風俗 雲南潑水節有什麼傳統活動
    傣族潑水節習俗風俗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傣族潑水節為期三至四天。每到潑水節,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採集一些鮮花和樹葉,到了節日這天,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著採集的花葉沾水,開始互相潑水,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它象徵著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裡明亮晶瑩的水珠,還象徵著甜蜜的愛情。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
  • 傣族文明的璀璨果實潑水節
    中國傣族是一支有著悠久文化歷史傳統的少數民族,人口近百萬,主要居住在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等自治縣,其他散居於雲南各地。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源於任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
  • 潑水節竟有如此美麗的傳說!傣族同胞是怎麼度過潑水節的呢?
    今天就帶領大家了解傣族的潑水節。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各個民族都有自己專屬的節日,如果說讓大家現在迅速地說出一個少數民族的節日,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的恐怕都是傣族的潑水節了吧。每個節日而的由來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接下來就跟著慧妹來看看潑水節的傳說吧!
  • 潑水節走進「中緬第一寨」勐景來 感受傣族傳統文化
    勐景來景區的傣族傳統工藝 畢芃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畢芃)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打洛鎮的勐景來村,是一個典型的傣族傳統村寨。屆時,僧侶布施、千蓮供佛、繞塔祈福、古寨浴佛等傳統儀式將在這座邊境小寨舉行,為遊客展示原汁原味的傣族潑水節習俗。
  • 傣族潑水節:水塑的文明
    穿著華麗民族服飾或者搖曳長裙的仙女肌肉發達膚色健康的小哥哥美麗的西雙版納、迷人的熱帶雨林著名的孔雀之鄉、別致的傣家竹樓濃鬱的民族風情……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是一種令人難以抵擋的誘惑西雙版納的傣家潑水節自然更是神秘而又別有風致擁有幾千年的獨特的水文化底蘊傣族是個愛水、戀水、惜水、敬水的民族傣族人以水表示潔淨
  • 「水花放,傣家旺」——傣族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的傣族也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源於梵語,意思是周轉、變更和轉移,是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的時候。所以浴佛家在傣語裡稱為「桑堪比邁」——意為新年。
  • 彩雲之南裡的傣族風情,可不只有潑水節!
    雲南是一個少數民族的匯集地,雲南有二十五個少數民族,分別是: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布依族,傣族,德昂族,獨龍族,哈尼族,回族,景頗族,基諾族,拉祜族,滿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怒族,水族,藏族,佤族,瑤族 彝族,壯族,普米族,傈僳族。其中傣族,壯族,回族,白族,苗族較為突出,人口相對其他少數民族也較多。
  • 2017傣族潑水節是幾月幾號在哪一天?傣族潑水節放假時間安排
    2017年潑水節是幾月幾號?潑水節是在哪一天?潑水節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傣族潑水節時間。  潑水節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 少數民族非遺節日,潑水節比春節隆重,傣族的新年
    雲南是多民族省份,民族風俗文化豐富多彩,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節日,不是所有民族都過春節的,有民族只過自己的新年。說起雲南,就會想到傣族,在我國,傣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所以想在旅途中更好的了解傣族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和文化,就要來到雲南。在雲南。傣族也分為不同的支系,西雙版納傣族是傣泐,德宏傣族是傣訥,而花腰傣是傣雅,此外還有居住在不同縣市的傣族有不同的自稱。
  • 潑水節在傣族眼裡就是「春節」
    在我國有著一個叫傣族的少數民族,是一隻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人口近百萬。主要散布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等自治縣。明天也是四月12號在雲南瑞麗市就要舉辦潑水節了,這也是傣族人的「春節」。
  • 東航空姐穿上傣族服裝 扮靚民族文化傳播窗口
    民航資源網2016年4月15日消息:為迎接一年一度盛大傣族潑水節,傳承雲南少數民族特色文化。4月13日至15日,東航雲南有限公司在昆明前往西雙版納的12個航班上,空地聯手共同開展多樣特色服務活動,讓旅客在乘坐航班時就能感受傣歷新年節日氣氛。
  • 2018雲南潑水節是幾月幾號 傣族潑水節來歷習俗
    雲南民族村位於昆明市西南郊的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內,景區有旖旎獨特的雲南26個村寨風光、精美饕餮的民族美食、豐富悠久的民族文化、風情濃鬱的民俗展示。作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潑水節與火把節是雲南民族村最富盛名的兩大品牌節慶活動。  潑水節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
  • 【一起雲潑水】「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大展演」
    2020年4月14日,傣歷1382新年節的第二天,特別為您介紹—傣族潑水節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大展演」,祝大家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