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著一個叫傣族的少數民族,是一隻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人口近百萬。主要散布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等自治縣。明天也是四月12號在雲南瑞麗市就要舉辦潑水節了,這也是傣族人的「春節」。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歷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乇雲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十分壯觀。
至今傣族人民中還流傳著一個神話:遠古的時候,傣族地區有一個惡魔,他作惡多端,人們恨透了他,可什麼辦法都對付不了惡魔,一個無惡不作的惡魔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後來,七位姑娘發現了惡魔的致命弱點,只有惡魔的頭髮才可置於死地。一天夜裡,姑娘們勇敢的殺害了惡魔。但惡魔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裡,火就蔓延到哪裡。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後來,惡魔的頭掉進了小河裡,七個姑娘為了不讓惡魔再危害人間,於是拿著惡魔的頭,但是惡魔頭上的髒水流了下來,於是村民們用水來潑掉七位姑娘們身上的髒東西,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後來就形成了傣族最為重要的節日——潑水節。
在「麥日」也就是節日的第一天。人們一清早就要採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但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洗浴」完畢,集體性的潑水便開始了。一群男女青年帶著清水,湧出大街小巷,逢人就潑。「水花放,傣家旺,」「潑溼一身,幸福終身」一朵朵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綻放。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