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這麼一座城市,歷史原創成語多達五百多個,中國的豆腐發源地,境內有保存完好的楚國古都遺址(部分修復),佔據華東地區30%多的地下煤炭儲值,並享有「中國能源之都」美譽,華東工業糧倉……,一系列的頭銜相信您也能想到是中國的安徽淮南市-- 1984年國務院公布認定與青島、無錫、唐山、大連等13座城市齊名並有地方立法權的全國較大的市,也是一座被歷史記憶,遭現實遺棄的中部城市。
說到淮南,學過歷史的基本知道淮南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有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淝水之戰;有西漢時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淮南王劉安組織撰寫的《淮南子》等名著;有先後發掘出蔡昭侯、蔡聲侯、楚春申君黃歇墓等十幾座古墓;有古壽州窯遺址;有洞山八景、壽塘關、茅仙洞、硤山口等風景名勝,加上近現代的新四軍紀念林,侵華日軍遺留古炮樓、萬人坑遺址,八公山國家森林公園,上窯國家森林公園,焦崗湖影視城,令人流連忘返。
位於淮南市西南方向的矗立一座千年古城,經過近現代修復,城牆完好展現於世人面前,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的古壽州(壽春)-壽縣,名勝古蹟景區更是數不勝數,有明天啟年間-清真寺、始建於宋重建於北宋熙寧年間-壽縣古城牆、唐貞觀年間-報恩寺、淮南王劉安墓、楚相孫叔敖所造著名的中國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神州第一塘」安豐塘、蔡昭侯墓等。
壽縣悠久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壽縣大地上留下了大量的成語典故,女媧補天、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葉知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樂極生悲、臨水羨魚,兔死狗烹、迅雷不及掩耳、淮橘為枳、塞翁失馬、巋然不動、至高無上、終而復始等等五百多個成語典故,給壽縣 也添上了許多神秘的光環,故此淮南具備爭創「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條件。
現如今淮南也由能源型城市向大數據時代邁進,同時國務院在今年的國函【2018】46號文件批覆了淮南山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期待淮南的明天越來越好。
您要是來過淮南或是想了解更多的淮南,可在下方留言,針對問題我會為您一一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