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壹刀:臺灣也和大陸「脫鉤」?它知道有多危險嗎?

2020-12-12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補壹刀:臺灣也和大陸「脫鉤」?它知道有多危險嗎?

執筆/胡一刀&刮鬍刀

當華盛頓政客推動美國與中國「脫鉤」的時候,它的屁股後面,還有一個跟屁蟲——民進黨當局。有樣學樣,民進黨也正陸續推出與大陸「脫鉤」的舉措。

問題是,民進黨當局知道這有多危險嗎?

如果說美國與中國「脫鉤」是兩敗俱傷的話,那麼臺灣要是與大陸「脫鉤」無異於自殺。

01

18日,臺當局發布通告,稱即將發布一份「在臺灣地區從事商業行為禁止事項項目表」,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OTT TV(流媒體平臺)服務。

直白點說,這份通告就是針對愛奇藝和騰訊的。因為在公告中,臺當局就直接點明了:「為防止大陸地區OTT-TV(如愛奇藝、騰訊等)通過代理或經銷等迂迴方式在臺灣『非法』經營」。

根據報導,愛奇藝曾在2016年計劃赴臺投資設立子公司,但被民進黨當局拒絕申請,其後愛奇藝繞道香港在臺由歐銻銻娛樂代理。騰訊旗下影音平臺We TV也效仿,通過香港子公司在臺灣上架。這一新規一出,等於宣告這種代理活動非法。

然而,據今年4月臺灣調查機構數據顯示,「愛奇藝臺灣」在臺灣的使用率超40%,僅次於Youtube,排名第二,甚至比Netflix在臺灣使用率還高。

不讓臺灣民眾看受歡迎的大陸視頻APP,這波操作是不是蜜汁熟悉?

民進黨當局的騷操作還不止。稍早之前,臺「經濟部長」釋放了臺將嚴格審查陸資投資管理的信號,稱預計將在8月修正《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新的條例會對陸資投資審查更嚴,範圍更廣。

據專業人士分析,像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可能都會成為新規的限制對象。

事實上,淘寶早就被盯上了。民進黨當局日前駁回了港商淘寶國際展覽產業聯盟申請投資3千萬設臺灣「淘寶」、「天貓」等在地化電商平臺;另外,阿里巴巴授權英商克雷達成立「淘寶臺灣」也飽受攻擊,民進黨當局要調查陸資對淘寶臺灣是否具控制力。

這熟悉的一波又一波,臺灣綠媒都激動了:「終於要與大陸脫鉤了!」

看起來似乎是這樣的。19日,最新消息傳出,又有一家臺企準備從大陸撤離。iPhone的主要金屬框架供應商、臺灣企業可成科技已同意將在中國大陸的兩個部門出售。

一個月前,臺灣的電子品組裝商緯創資通也已同意出售其在大陸的iPhone生產廠。

對於這兩筆交易,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可成科技可能會失去蘋果供應鏈內的市場份額」;「藍思科技則可能會提高其未來贏得iPhone和iPad組裝訂單的機會。」

而至於臺企緯創將大陸生產廠出售給立訊精密,分析人士則認為這為後者成為首家大陸的iPhone組裝商鋪平了道路。

但是民進黨當局卻很得意。「副總統」賴清德還說,「現在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業界要選對的戰略位置,加速臺企回流。

事實上,民進黨當局為「脫鉤」做的「努力」還遠不止經濟方面。隨著疫情形勢趨緩,民進黨當局在針對大陸人士來臺方面設置了諸多令人不解的限制。

19日上午,國民黨籍「立委」陳玉珍與多名陸配在臺「立法院」外,就陸配子女「小明」回臺的問題舉行記者會,抗議民進黨當局針對陸配子女的政策。

按照民進黨當局的規定,自8月13日起,開放臺灣民眾的2至6歲以下的陸籍子女申請入境。

但是9月新學年開學在即,6歲以上、正值求學階段、最急需返臺與家人團聚的「小明」卻被民進黨當局拒之門外。

這些臺灣政客們嘴上說著是為了「疫情防控」,但眾所周知目前大陸的疫情防控狀態和復工復產情況,顯然他們只是在刻意拖延,所謂的防控「只講政治,不講專業」。

就像此前關於返臺求學的問題,陸生同樣受到民進黨當局的政策歧視。8月5日,臺灣「教育部」稱開放所有國家、地區的在讀生申請來臺,並沒有排除大陸學生。但當天傍晚「教育部」負責人接受媒體聯訪時,中途被幕僚請出,回來就改口說,因兩岸事務主管機關有不同的意見,陸生還是先開放到應屆畢業生。

02

民進黨當局想搞與大陸「脫鉤」,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而無知的選擇,也是一種危險的選擇。

從經濟上來看,雖然民進黨當局有這個意圖,以及綠營一些人士叫得很兇,但是臺灣與中國大陸「脫鉤」根本不可能。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過去的上半年大多數國家與地區經濟都表現欠佳,中國大陸經濟在第一季度也出現了極為罕見的負增長。相對而言,臺灣經濟表面看起來還不錯,島內相關部門統計顯示,GDP第一季度增長1.59%。

由於疫情在全球的擴散,負面影響急速擴大,新加坡、韓國在今年5月工業生產指數皆出現負增長。而臺工業生產繼續保持增長勢頭,5月同比增長1.51%,1-5月同比增加6.51%。島內媒體特別是綠營媒體趁機鼓吹臺灣經濟「表現優異」。

甚至,還有島內綠媒鼓譟臺灣應抓住機會「趁疫脫鉤」,加速與大陸「經濟脫鉤」。

臺灣經濟之所以沒有受到重大影響,一方面受於島內對新冠疫情的控制,確診病例較少,民進黨當局並未採取嚴厲封鎖措施限制經濟活動。另一方面是因為篩查數量偏少,想營造「抗疫成功」的形象。

外部市場對電子產品需求旺盛,強力帶動臺相關產業出口。新冠疫情蔓延使得居家辦公、遠程在線教學、網路遊戲等「宅經濟」需求迅速增強,直接拉動筆記本等資通訊產品出口大增,加之5G基礎建設等「新經濟」需求上升,帶動半導體出口大幅增長。

據臺省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月到6月,電子零配件(包括半導體)出口增長20.2%,增速創10年新高,通訊類相關產品出口增長10.3%,兩者出口佔臺出口總額52.1%,使臺總體出口在上半年維持了0.5%的正增長。

但是,這只是靚麗的一面。臺省其他產業如紡織、機械、塑料橡膠製品等表現慘澹,出口普遍下跌一成左右,航空、旅遊業更是哀鴻遍野。這使得各界在預測臺經濟未來走勢時都較為保守,預估2020年經濟增速為1.67%,並不會出現顯著「V」型增長。

所以,有不少分析認為,臺省在2020年只能維持2%左右的「平庸增長」態勢,且下半年還可能面臨失業人數大量增加的艱巨挑戰。

如果我們進一步深入分析臺省過去幾個月的出口數據,還能發現,其在新冠疫情衝擊下之所以還能維持正增長,關鍵因素仍在於兩岸經濟密切合作。

比如,今年上半年的6個月,臺對大陸的出口增長9.8%,增速相比2018、2019年大為提高,其中電子零組件(包括半導體)出口「一枝獨秀」,增速高達25.9%。

尤其是3月份大陸率先復工復產後,對臺出口帶動效應更為明顯,4、5、6月臺對大陸出口增速分別為14.0%、10.3%和13.8%,將臺對大陸出口依存度拉升至6月的46.1%,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大部分臺商依舊看好大陸發展前景, 今年1月至5月在大陸投資26.7億美元,同比大漲40.30%。這充分表明,民進黨當局基於「臺獨意識形態」所實施的「兩岸經濟脫鉤」政策路線,根本無法扭轉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大勢。

而蔡英文上臺之後,為推動「兩岸經濟脫鉤」而實施的「新南向政策」卻瀕臨破產,臺對東協出口連續下降,2018、2019年增速為-0.7%、-7.2%,2020年1-6月再下降4.8%,出口佔比下降至15.7%,創下十年來新低。

因此,民進黨當局如果硬推「兩岸經濟脫鉤」,只會碰得頭破血流。而受損失最大的,當然是臺灣民眾。

03

從安全上說,為什麼民進黨當局推動「與大陸經濟脫鉤」是個危險的舉動?

眾所周知,在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不突破底線的情況下,密切的經濟交往和人員往來,對臺海和平是非常有益的因素。

如果臺省真的「與大陸經濟脫鉤」,必然是民進黨當局通過強制性的政策和力量,人為割斷了兩岸之間的經貿聯繫和人員往來。因為,在自然發展的狀態下,兩岸經濟如此高的依存度是不可能斷裂的。

那樣的話,臺海距離戰火必然更近。

兩天前,臺國民黨一個政策研究基金會舉行了一場主題是中美激烈對抗,臺省面臨著什麼樣的機遇與挑戰的座談會,並邀請專家學者發表看法。

該基金會「防衛安全組」召集人、前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表示,非洲有句古老諺語:兩隻大象打架時,無辜的小草受苦。他認為以此來形容臺目前的處境,無比貼切。

林郁方說,華盛頓與北京鬥爭激烈,固然讓臺有機會買到更多先進武器,能夠提升自己的戰力,但是臺海爆發戰爭的概率也將升高而非降低。臺島必然是戰爭的主戰場,解放軍也會增加對臺的軍力部署。

這些對臺省來說,無疑是不想面對的。

所以,林郁方稱,期盼民進黨當局能善用政治智慧,「積極向對岸提出有創意的方案,恢復雙方正常的溝通管道」。

一些臺學者認為,民進黨主政下的整體策略,就是「臺灣要站在世界抵抗北京的最前線」。尤其是疫情開始之後一連串的發展,甚至包括陸生、小明(陸籍子女)都受到波及,兩岸關係真的不是民進黨很關切的事情。

這樣的結果只會讓臺海的局勢更加糟糕。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19日上午證實,一艘美國海軍「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馬斯廷」號(USS Mustin DDG-89)18日穿行臺灣海峽。而且,美艦這次是沿所謂「海峽中線」以西一側航行。

就在「馬斯廷」號後方,解放軍海軍一艘052D級驅逐艦對其進行著跟蹤監視。這是美軍首次通過臺海中線以西,並且與大陸沿岸最逼近的一次。

此外,18日臺網絡上還流傳美軍一架EP-3E電子偵察機進入北臺灣空域穿梭飛行,更疑似在松山機場降落。19日,臺軍方官員緊急否認昨天(18日)有美軍電子偵察機降落在臺北松山機場。

聯繫到臺媒日前透露,臺軍內部嚴厲警告空軍一線飛行員不得擅自打響「第一槍」,違者軍法處置。可以看出,臺軍也知道川普借著在臺海展示軍事強硬,給自己的競選拉抬支持率。一旦「擦槍走火」,付出最大代價的必然是臺灣。

所以,無論從經濟上看,還是從安全上看,臺島若推動「與大陸經濟脫鉤」,形同自殺。

相關焦點

  • 臺灣也和大陸「脫鉤」?它知道有多危險嗎?
    執筆/胡一刀&刮鬍刀當華盛頓政客推動美國與中國「脫鉤」的時候,它的屁股後面,還有一個跟屁蟲——民進黨當局。有樣學樣,民進黨也正陸續推出與大陸「脫鉤」的舉措。問題是,民進黨當局知道這有多危險嗎?但當天傍晚「教育部」負責人接受媒體聯訪時,中途被幕僚請出,回來就改口說,因兩岸事務主管機關有不同的意見,陸生還是先開放到應屆畢業生。02民進黨當局想搞與大陸「脫鉤」,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而無知的選擇,也是一種危險的選擇。
  • 【補壹刀】讓我們用鍋貼來反攻大陸吧……
    一周前,「補壹刀」(buyidao2016)為您推送了「一篇不適合在吃飯時間閱讀的文章」——又出現「問題肉」,刀哥有些掏心窩子的話想說。那篇文章不錯的,有興趣的可以點開看看。今天這篇文章,是一篇特別適合在吃飯時間閱讀的文章。我們從鍋貼,哦不,從臺灣的「鍋貼」,哦不,從臺軍的「鍋貼」說起。請注意,這是一個「事關祖國統一大業」的問題。
  • 補壹刀:美軍艦要訪臺灣?美國人知道這有多危險嗎?
    眼看著軍艦沒法停靠香港,美國國會有議員竟打起了臺灣的歪主意,鼓動五角大樓考慮讓美艦訪問臺灣。這個名為裡克斯科特的參議員還稱要「盡一切可能支持臺灣」,把美國海軍補給的機會更多給臺灣。湊巧的是,斯科特正是「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發起人之一。
  • 臺灣經濟沒有本錢和大陸「脫鉤」
    臺灣旺報社評說,臺灣上半年(1-6月)出口表現不減反增,微幅成長0.5%,亮眼的出口數據為低迷的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當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都還深陷衰退泥淖之際,臺灣預估今年仍有1.67%正成長,推動力量不只是政府支出與投資,出口增長才是關鍵角色。
  • 與大陸「脫鉤」? 民進黨自尋末路(日月談)
    處心積慮鼓吹「兩岸脫鉤」的民進黨當局,最近又搞小動作。臺經濟和外事部門近日攛掇美國在臺協會以及日本、歐洲駐臺代表,討論「重組供應鏈」,意欲「擺脫對其他國家的過度依賴」。有臺灣媒體稱,這是向大陸發出「產業脫鉤」的強烈信號。那麼問題來了。兩岸「經濟脫鉤」,可能嗎?
  • 要和大陸脫鉤?臺美討論「重組供應鏈」,專家:想脫鉤「是萬萬難做到...
    有臺灣媒體稱,該論壇將向大陸發出產業脫鉤的強烈信號。臺灣「中央社」4日援引論壇聲明稱,AIT和臺灣「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宣布,雙方將強化供應鏈重組,包括將聚焦於強化「理念相近夥伴」的攜手合作,根據共享價值和標準發展新的供應鏈;確保供應鏈不受政治壓迫;在理念相近的「優先區域」強化供應鏈的韌性,例如印度、東協以及捷克、匈牙利、波蘭及斯洛伐克等,也將配合鞏固臺灣的「新南向政策」以及美國的「印太戰略」。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無法與大陸「脫鉤」
    導語:民進黨當局為了早日實現與大陸的經濟」脫鉤」,提出了一項往東南亞市場進軍發展的「新南向計劃」。民進黨是非常看好這一計劃的實施,並信心滿滿地認為,這項計劃一定會成功。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
  • 臺灣經濟無法與大陸「脫鉤」
    導語:臺灣地區對大陸有著極強的依賴性,臺灣地區極其依賴出口貿易,而大陸是臺灣地區最大的出口地。毫不誇張地說,大陸對於臺灣經濟的貢獻可以說是居功至偉。然而民進黨當局卻始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不斷地呼籲「兩岸經濟脫鉤」,想要謀求經濟上的「獨立」。
  • 跟大陸「脫鉤」?臺灣慘遭「3連敗」
    從這兩者對比可以看出,臺灣對大陸的依賴是非常明顯的,就算民進黨當局不肯承認,但事實就是如此。臺灣壓根就離不開大陸,民進黨當局所奉行的「新南向政策」是完全行不通的,臺灣想與大陸脫鉤也是不可能的。
  • 妄圖跟大陸脫鉤,臺灣對外貿易正走入死胡同
    11月20日,美臺在華盛頓和臺北同步啟動首次「美臺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並籤署備忘錄,民進黨當局將對話稱讚為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卻隱藏了臺灣對外經貿的現實——臺灣由於違背市場規律和經濟發展趨勢,對外貿易正逐漸走入死胡同。
  • 大陸有底線!ECFA的主動權在大陸手中,而不在臺灣!
    「脫鉤」的環境下,今年上半年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金額逆勢上漲,同比增加9.8%。事實證明,民進黨當局期待一邊搞「聯美抗中」,另一邊繼續狂賺大陸的錢,這被也外界稱為民進黨版的「政經分離」。民進黨這樣的期待勢必落空。大陸有底線,而且ECFA是否續約的主動權掌握在大陸手裡。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地區召開了「重組供應鏈論壇」,在媒體分析中,此論壇無疑是針對中國大陸而來,更是向外界發出「脫鉤」的信號。
  • 臺灣陸委會不是說大陸窮嗎?
    臺灣陸委會不是說大陸窮嗎?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補壹刀
  • 臺灣經濟持續增長,蔡英文要與大陸「經濟脫鉤」?臺灣或成孤兒
    抓住這個機會,民進黨當局開始鼓吹,臺灣在疫情中表現優異,經濟持續增長,乃是亞洲四小龍第一。還大言不慚的稱臺灣應當趕快脫離大陸的影響,獨自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臺灣經濟與大陸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民進黨當局想要實現其「臺獨」夢想,那麼他們就得把臺灣的經濟和大陸之間聯繫完全隔開,不過終究是痴人說夢而已。
  • 生聊|兩岸脫鉤?若沒大陸,臺灣貿易瞬間逆差 出口馬上轉負數
    蔡英文當局整天喊著「減少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甚至還叫囂「兩岸經濟脫鉤」,可實際上,她被經濟數據狠狠「打臉」。今天,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在廈門舉行。有學者談及今年臺灣經濟表現時指出,臺灣今年1至10月的貨品出口成長3.4%,貿易順差達478億美元。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原標題: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臺灣今年前11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8%,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
  • 你知道臺灣的廁所浴室和大陸有什麼不同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的廁所和浴室,和大陸的有相同,也有不同。  我第一個想到的不同,是臺灣的浴室絕對沒有「浴霸」。我當年第一次看到浴霸,都驚呆了,因為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在浴室放那麼亮那麼熱的燈,是要看書嗎?後來才知道,如果沒有浴霸,冬天洗澡會很痛苦的。  還有,臺灣的熱水器也完全和大陸的「圓桶懸吊式」的完全不同。
  • 臺灣各界紛紛示警:大陸已現抵制臺貨氛圍?
    臺灣的要素資源結構決定了經濟發展必然與大陸緊密聯結,試圖與大陸「脫鉤」無疑是「瘋狂而危險」的自殺行徑。民進黨近來「跟班」美國搞事情,對陸資下黑手,臺灣各紛紛界示警,「大陸開始出現抵制臺商貨品、店家的氛圍」。廈門是兩岸貿易重要港口。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 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照民進黨當局的邏輯,當家4年多時間,一向「反中」的他們豈不更「親中賣臺」?在數字前面,民進黨當局顯然現了原形,臉被打得啪啪作響。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  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曾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
  • 學者:臺灣對大陸貿易量陡升,蔡英文想兩岸經貿「脫鉤」很難
    針對後疫時代臺灣的貿易發展,臺灣暨南國際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建良教授17日在研討會中表示,當前蔡「政府」訴求貿易與中國大陸脫鉤,且不斷對外塑造臺美有望談成經貿協定。不過事實是,民進黨「執政」以來,對陸的貿易量非但未減,反而陡升,ECFA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認為,與其盼望臺美經貿,不如維繫好兩岸經貿,否則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 美臺在臺北叫囂與大陸「脫鉤」!美國圖謀難得逞
    美臺在臺北叫囂與大陸「脫鉤」  據臺媒報導,AIT和臺灣「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在論壇上叫囂,雙方將強化供應鏈重組,根據共享價值和標準發展新的供應鏈;確保供應鏈不受政治壓迫;在理念相近的「優先區域」強化供應鏈的韌性,例如印度、東協以及捷克、匈牙利等,也將配合鞏固臺灣的「新南向政策」以及美國的「印太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