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小雪至,腊味俏」。
雲南火腿作為西南腊味的代表之一,深受廣大食客的寵愛。
據說雲南有十八個種類之多的火腿,本期選擇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給大家普及一下。
火腿:醃製或燻制的牛、羊、豬動物的腿,是經過鹽漬、煙燻、發酵和乾燥處理的醃製後腿,中國傳統特色美食。原產於浙江金華,現代以浙江金華和江蘇如皋,江西安福與雲南宣威出產的火腿最有名。
雲腿:一種菜品,雲南省著名特產之一,素以風味獨蜚聲中外。
雲腿特點:營養豐富,肉質滋嫩,油而不膩,香味濃鬱,鹹香回甜,有19種胺基酸、11種維生素、9種微量元素。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適中;切開斷面,香氣濃鬱,色澤鮮豔,瘦肉呈鮮紅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顯桃紅,似血氣尚在滋潤。
宣威火腿
產地:宣威火腿又叫雲腿,因產自滇東北的宣威而得名。
肉品:採用當地的烏金豬、膘厚肉細。
製作:每年霜降到次年立春之前,是製作火腿的最佳季節。宣威火腿製作,是將切割成琵琶形的豬後腿洗淨,以鹽反覆用勁搓揉,使之滲入肉中,然後醃製讓其自然發酵,歷半年方成熟。
食譜:【燉煮火腿】
火腿用溫水泡洗5分鐘左右,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煮30分鐘,倒出鍋中湯水,重新加入清水燉煮,煮至筷子可以輕易穿透皮層即可出鍋,這樣煮出來的火腿不鹹,且味道香醇可口,拿出來切片即可食用,原汁原味,不需要多餘的配料。煮熟切片或者切塊之後可以和土豆,藕,竹筍,蘿蔔,白芸豆等一起煮食,味道鮮香可口。
諾鄧火腿
產地:諾鄧火腿產自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諾鄧村。
肉品:選擇本地養殖歷史悠久的諾鄧黑豬,肉質細嫩味美。
製作:諾鄧火腿醃製火腿有兩個特殊條件:一是醃製火腿的諾鄧鹽含鉀;二是諾鄧村有特殊的環境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可晾掛較長時期,三至五年的可生吃。鮮腿修割定形,使用雲龍包穀酒、諾鄧鹽進行傳統手工醃製、堆碼翻壓、洗曬整形、上掛風乾、發酵成熟等工藝製作而成。
食譜:【火腿涼片】
將雲南諾鄧火腿洗淨去骨切成塊,鍋內放入火腿、姜、蒜,加入開水,煮1-2小時,切片裝盤即可。
撒壩火腿
產地:撒壩火腿產自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肉品:使用當地原生態養殖的撒壩豬為原料。
製作:撒壩豬後腿,經選腿、修割成琵琶形,低溫冷涼、排血,將配製好的鹽料分三次上鹽、堆碼、清表面,上掛通風陰涼處6個月左右自然熟化。
食譜:【青椒炒火腿】
皺皮青辣椒200克,火腿100克。將青辣椒火腿清洗切片備用,入油,火腿片下鍋拌炒,隨後往鍋中放一點點沸水,倒進青椒片,蓋上蓋子悶一兩分鐘,水汽收幹出鍋即食。
三川火腿
產地:產自麗江永勝縣三川壩,是滇西火腿中的名產。
肉品:選用臘月土著黑毛豬。
製作:土著黑毛豬,宰殺之後,用快刀割成邊緣整齊的「琵琶腿」,剔除油膜、擦掉血水,即可用炒過的食鹽、料酒加入少許葡萄糖及火硝揉搓,再置入木缸或甕缸中「蜜醃」數日,再取出敷上綿紙,風乾後捂在慄炭灶灰中保存,時間越長、香氣越足、味道越厚。
食譜:【火腿雞湯】
火腿 100克、水 1000克、雞 500克、姜 10克、蔥 5克、蒜 5克、鹽 5克、油 10克。
整雞汆水後備用,全部材料放入湯煲裡,大火煮開,轉中小火煲2.5-3個小時即可。注意火候,耐心燉煮。鮮美無比,是最基礎的高湯。
景東火腿
產地:普洱市景東縣,位於橫斷山脈南端。
肉品:景東山地散養的生態豬,餵食玉米及甘蔗渣,飲山泉水,所以肉質細、油脂薄、瘦肉多。
製作:選用新鮮的豬後腿,洗淨後用適量的食鹽搓揉,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燻幹,再放置在通風的房屋內晾乾。
食譜:【無量山火腿木瓜雞】
木瓜片,蔥姜蒜和小米辣備用。土雞切塊洗淨;放鹽、白醋、姜,醃製10分鐘。用高溫火焰將火腿表皮燒糊,放入清水仔細將燻黑的火腿洗淨,用刀斬開。熱油,放胡辣椒和火腿臘肉爆香,放入雞肉,大蒜,小米辣,不停翻炒,雞肉炒幹至出香味。炒熟後放鹽和草果粉,加入冷水,燉煮半個小時左右。出鍋後放蔥即可。
火腿是雲南菜的靈魂。祖輩們憑藉著雲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氣候,做出了各種各樣的醃腊味,火腿算是最具代表的,也是雲南菜的靈魂所在。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未做商用,僅供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搜索關注云遊侶紀,一起發現更美好的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