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歡迎您!□本報記者 孫揚

2020-12-12 湘湘愛旅行

大興安嶺,地處黑龍江省西北部,是中國最北、緯度最高的國有林區,總面積8.3萬平方公裡,素有「神州北極」之美譽。 她重巒疊嶂,林莽蒼蒼,是中國十大最美森林。雄渾八萬裡的疆域,是松嫩平原和內蒙古草原的天然屏障,是國家生態安全重要保障區和木材資源戰略儲備基地,是我國唯一的寒溫帶針葉林區和國內僅存的寒溫帶生物基因庫,被譽為「綠色寶庫」和「金雞冠上的綠寶石」。 厚重的人文歷史 大興安嶺古稱大鮮卑山,是中華古文明發祥地之一。 往事越千年,興安有遺篇。嘎仙洞鮮卑祖庭,十八站舊石器遺址,黃金古驛站,雅克薩古戰場……星羅棋布的巖畫,大興安嶺的逶迤山嶺,銘刻著前人跋涉的足跡。 獨特的旅遊資源 神奇北極,國家5A級景區,全國唯一觀賞北極光、極晝、極夜的最佳地點——北極村,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造物主的神來之筆。 魅力興安,鍛造出「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溼地、大氧吧」等得天獨厚的絕美奇觀。開發了「找北探源遊、森林康養遊、極寒挑戰遊、浪漫愛情遊」等十條精品旅遊線路。 北極村、聖誕村、映山紅滑雪場、南甕河溼地、多布庫爾漂流、興安之巔大白山、原林園、鄂倫春風情小鎮、黃金古驛十八站、畫山景區、龍江第一灣等精品景點,編織成了大美興安生態旅遊業的璀璨星網。 「中國最冷小鎮」「愛情小鎮」「北極小鎮」「藍莓小鎮」「界江小鎮」等一個個特色奇觀,點亮了大美興安生態旅遊業的五彩光環。 這裡的吃,讓人最放心。純天然山野菜、無汙染野生菌、龍江源冷水魚、林下飼養的「溜達雞」、野外放養的森林豬都是難得的有機食材,形成了「山八鮮、河八鮮、土八鮮、菌八鮮」的「興安八珍」飲食品牌,珍奇佳餚數不勝數,饕餮盛宴任人盡情享用。 這裡的住,讓人最舒心。自由呼吸的地氣,天然氧吧的仙境,或親身體驗原始住所「地窨子」,或親密接觸特色民居「木刻楞」,或尊享中國最高端的木製別墅,無不讓人擁抱天人合一盛世桃源的美妙時光。 這裡的行,讓人最稱心。一個地區兩個機場的便捷航空,鐵路、公路的安全暢通,馬拉雪橇、界江豪華遊船的特色交通,構建了綜合性、立體化的運輸網絡,實現了順暢而來、便捷而走的輕鬆出行。 這裡的遊,讓人最順心。閒庭漫步於大美興安的極致美景中,找北、找冷、找奇,感受世外桃源的絕妙意境。賞心悅目於神奇北極的真山真水,盡情陶醉於興安林海的至純至美。 這裡的購,讓人最安心。萬裡興安林海孕育的山珍寶物數不勝數,藍莓、紅豆、猴頭、山菇、黃芪、靈芝等山野果、山野菜、山藥材堪稱世間極品。以樹木、樹皮為原料製作的紀念品獨具林區特色,是不可多得的收藏、饋贈佳品。 這裡的玩,讓人最開心。來大興安嶺不止有北國風光,還有森林康養、極寒冰雪、低空飛行、森林自駕、穿越探險和激情漂流,更有極度誘惑的北極光節、冬至文化節、國際冰雪汽車越野賽、藍莓節、開江節等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讓人在遠離都市喧囂的閒情逸緻中擁抱自然,返璞歸真。 優良的生態環境 大興安嶺天藍、水淨、空氣清新,森林覆蓋率高達84.21%,大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釐米3.8萬—5萬個,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0度左右,PM2.5接近於「零」,真正達到了空氣、天氣、水汽和地氣「4Q標準」。 這裡是一片遠離喧囂的人間淨土,是中國寒溫帶首席避暑養生、森林康養、休閒度假和冰雪體驗的勝地,獲有「中國最佳生態旅遊目的地」和「中國低碳旅遊示範區」稱號。 迷人的四季風光 這裡典型的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塑造了景色迥異、特色鮮明的四季風光。 春季,冰雪消融,碧空如洗,百裡杜鵑; 夏季,林海飛浪,綠滿山川,百花吐豔,是「中國森林氧吧」; 秋季,風輕雲淡,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其美景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秋色」; 冬季,銀裝素裹,冰雪連天,神奇壯觀,有「中國寒極」之稱。 這裡潛藏著人間的大美,每個季節都會讓人視覺震撼,流連忘返。 方向決定成敗,找北非去不可。國色林香興安嶺,神奇自然北極村,大興安嶺歡迎您。

1秋季五花山。

2冰雪杜鵑。

3亞洲最大島狀林溼地——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百泉谷景區。

5早冬晚春滑雪——映山紅滑雪場。

6最北坐標點。

7愛情坐標點。

8白山春色。

9龍江第一灣。 本版圖片由關衛宏提供

【來源:大興安嶺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武曉慧:做困難群眾的貼心人 □郝朝霞 本報記者 孫揚
    原標題:武曉慧:做困難群眾的貼心人 □郝朝霞 本報記者 孫揚她是脫貧工作的「多面手」,是村民群眾的「貼心人」。武曉慧自2004年7月參加工作後,就一直紮根於呼瑪縣三卡鄉工作。
  • 孫揚和他的水鄉畫
    孫揚和他的水鄉畫 文/朱孔芬中國畫地域性風格的增強在當代是一個重要的美術現象。晴嵐湧雲圖68x137cm 2020一樹成林45x68cm 2018孫揚作為一個從小生長於上海的畫家,對水鄉題材情有獨鍾。龍華古寺100x60cm 2017秋韻33x33cm 2019孫揚和他的水鄉畫放棄了文人畫傳統中的對江南山水的描繪,而是直取江浙之地的民居、河道、溪橋等風物,使他的作品更加貼近當代人的生活。
  • 林下養雞「孵」出創收新思路 □本報記者 高靈
    基地主任劉景平告訴記者,這些雞運動天賦極強,如果不是下雨天,它們根本不會在地上待著,特別喜歡上樹,一撲稜翅膀就「飛」到了樹上,簡直就是土雞中的「戰鬥雞」。 「森林雞肉質鮮美、緊實,非普通雞可比,具有綠色、健康、營養、美味的特點。」說起這群「溜達雞」的優勢,劉景平更是誇讚不已。 每天,負責人陳力國都要細心查看這群「寶貝雞」的成長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 婚宴上,您會選用什麼酒本報婚宴酒調查,歡迎您繼續參加
    5月13日,本報刊登了一份婚宴酒調查問卷。兩周來,不斷有熱心的讀者將答卷寄到報社。不少熱心讀者在交回問卷答案的同時,還給我們提了不少寶貴的建議。  家住杭州淺水灣城市花園的曹先生說,他喜歡參加一些品酒活動,如果我們舉行這樣的活動,他很想參加,到時候不要忘記通知他。
  • 本報記者李正乾榜上有名
    本報訊  第二屆「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評選結果近日在北京揭曉,100名記者、編輯、評論員和主持人、播音員獲得這一榮譽。本報青海記者站記者李正乾榜上有名。本屆獲獎者中,記者佔56人,編輯35人,評論員3人,新聞節目主持人、播音員6人。這次評選仍堅持重人品、重實績、重貢獻的原則,要求評選出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優秀新聞工作者。
  • 本報記者街頭與群眾面對面
    本報記者在活動現場認真傾聽群眾反映問題。記者楊力實習生王非攝  本報訊(記者呂華莫瑞寧劉振)在3月5日學雷鋒日到來之前,西安日報社團委組織《西安日報》《西安晚報》的青年記者進行崗位學雷鋒活動,昨日在鐘樓飯店門前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幫助群眾解決煩心事,4小時共接待了200多名群眾。
  • 「葉帥故裡歡迎您」
    ●本報記者 劉 巧 通 訊 員 傅江平 「葉帥故裡歡迎您——一來感謝家鄉人民的關愛,二來想讓武漢的新冠肺炎患者知道梅州人民的好客之情,歡迎他們康復後到梅州遊玩。」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內,一名廣東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隊員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寫下「葉帥故裡歡迎您」七個大字,在千裡之外的武漢為家鄉梅州「代言」。
  • 大興安嶺歡迎你
    大興安嶺地區行署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王闖介紹了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和公眾關心的問題。漠河最大的吸引力,可以用極北、極寒、極光、極純「四個極」來概括。「北」也是最基本的方向坐標,找到了「北」,也寓意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健康、找到了快樂、找到了吉祥,因此「北」也就當仁不讓成為漠河乃至大興安嶺特殊的地域名片和文化標籤。極寒,漠河有「中國寒極」之稱,歷史最低氣溫零下52.3攝氏度,被譽為「中國冬天開始的地方」,是賞冰樂雪和挑戰極寒的絕佳之地。
  • 本報邀您到新裏海德公館看房
    本報邀您到新裏海德公館看房   本報
  • □本報記者 高靈
    本報記者 劉迪攝【來源:大興安嶺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橙黃橘綠,秋色宜人——本報記者帶您領略烏魯木齊八個賞秋打卡點的...
    橙黃橘綠,秋色宜人——本報記者帶您領略烏魯木齊八個賞秋打卡點的斑斕色彩 2019-10-25 10:40:30 來源:新疆網 閱讀:
  • 本報為您整理最美騎行線路
    市民嘗鮮綠道騎行。記者為您整理了三條最美的騎行路線。湖中道:梨園廣場起始,經由九女墩至磨山北門,全長6公裡。此間路段將開通楚風園站、九女墩站、湖心島站、磨山北門站四個站點,市民在湖中綠道騎行,可領略湖心三島的開闊美景。郊野道:由鵝咀至磨山東門,全長10.7公裡,將開通雁中咀、田園童夢、塘野蛙鳴、落霞歸雁、新武東等站。這段路上騎行最有野趣。
  • 本報開啟第二批老年特約記者招募 一起加入我們吧
    商報訊 (記者 王然) 還記得嗎,2018年的那個盛夏,本報《樂活老年》周刊面向全杭城開啟第一批老年特約記者招募。一個月內,本刊編輯部收到了近300名應徵者投出的簡歷。經過篩選,10位關注社會、熱愛寫作的中老年讀者脫穎而出,並在當年的中國(杭州)健康生活節暨杭州市第六屆老年生活博覽會上首次集體亮相,接受每日商報社頒發的聘書。
  • ...大興安嶺 「人才周」走進東北石油大學 張寶偉作主旨宣講
    ,誠摯邀請東油學子到大興安嶺施展才華、成就夢想,在新時代新徵程中展現新作為。張寶偉指出,魅力興安,綠水青山,令人嚮往。大興安嶺以「純」聞名。大興安嶺以「古」為韻。大興安嶺山脈古稱大鮮卑山,是中華古文明發祥地之一,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戍邊文化、採金文化、驛站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抗聯先烈、廣大知青和林區開發建設者曾在這裡灑下鮮血、流下汗水,「拼搏、創業、務實、奉獻」的大興安嶺精神在這裡薪火相傳。大興安嶺以「特」稱奇。
  • 本報記者赴仙臺途中午夜驚魂
    凌晨4時30分,我們終於擺脫了核電站陰影,卻發現前面的道路又因地震塌方,在氣溫零下的嚴寒中,本報兩位記者與後面那臺車的小夫妻一起下來推車,刺鼻的橡膠味中,汽車嘶吼著終於衝過塌方地段。回眸一看,如果汽車馬力過猛,稍有不慎就會墜下山谷。歷經兩個多小時的戰鬥,GPS顯示我們走回了正途。回味剛才一幕,仍然心有餘悸,唯有用一句老話聊以安慰自己:「沒事別惹事,有事別怕事。」
  • 臺客詫見『毛澤東』/本報記者 黃寶儀
    #13; 臺客詫見‘毛澤東’/本報記者
  • 本報學生記者走進安徽省歌舞劇院探訪舞劇《徽班》
    本報學生記者走進安徽省歌舞劇院探訪舞劇《徽班》 2020-08-28 15:54:43   來源:安青網
  • 本報記者親歷仙臺大撤離
    本報特派記者 柯立福島核電站接連告急,仙臺市距離爆炸地點直線距離僅78公裡。昨日,本報記者親歷了人們從仙臺緊急大撤離的全過程。退房時,酒店大堂裡聚滿了人,絕大部分都是媒體記者,大家紛紛辦理離店手續,準備撤離仙臺。CNN的記者告訴筆者:「我們會撤到北邊的山形或新潟,看形勢再決定去留。」法國電視臺的4位記者正在開晨會,他們在商量下一步撤到哪裡;一旁法國電臺的記者一邊寫稿,一邊囑咐法國同行不要丟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