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南農村,9旬老夫妻,相伴70年,長壽之道和別人不一樣

2020-08-17 黃河灣

中條山坐落在山西南部,黃河從自北向南流淌而來,在它和華山的中間拐了個直角彎向東流去,這裡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這裡最早叫中國,堯舜禹都曾在這裡留下足跡,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在這裡留下了很多傳說故事,當地人依據地理位置喜歡把中條山永濟市段稱作南山,在南山靠近黃河邊的部分古稱首陽山,首陽山的山腳下的農村田園裡植被茂密,自然風光優美,頗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南山下的意境。

近日和影友相約來到這裡採風,聽小山村裡的人說,村裡隱居著一對9旬老人,被人稱為「長壽夫妻」,他們都身體健康,相伴走過了70多個年頭,一生有著一個共同愛好,可能與長壽有極大的關係,這個愛好聽起來很有意思。

順著村裡人的指引和一路的打聽,我們找到了老人居住的地方,一進門就看到他們正在躺在門房下當地搖椅上休息,大爺一邊看報一邊讀給大娘聽,幸福溫馨的場景讓我們趕快舉起了相機抓拍了下來,一見面才知道原來是老熟人,互相問好後,老人家問吃問喝,為了拍下兩位老人家悠然的樣子,影友告訴老人家該幹啥就幹啥,就當我們不存在。圖為,大爺在給老伴讀報紙。

大爺姓李,今年89歲,李大爺說,按當地農村算虛歲自己應該是90歲了,老伴今年86歲,他們生有3兒3女共6個孩子,老大、老二兒都在農村務農,小兒子上學出去了,現在在市裡工作,娃子們對他們都很孝順,生活很幸福,現在住的這個院子是二兒子的,二兒子兩口子去城裡看孫子去了,他們給娃子看家,老兩口身體健康,生活能夠自理,農村裡像他們這樣的老夫妻不多,這都是社會好娃子孝順的結果,當然和他們的心態也有關係。

聊起長壽之道,李大爺非常開心打開了話匣子,他說自己一輩子喜歡喝酒,喝酒離不了吃肉,直到現在每天都還要和老伴對飲幾杯小酒,現在的日子就是好,無憂無愁,每天有酒又有肉,日子過得賽神仙,你們說是不是?圖為,老人拿出了一瓶老酒。

李大爺說起自己的喝酒經歷,他說很早以前當地農民家家戶戶都有自釀柿子酒的傳統習慣,每年到了冬季上凍後,大家就聚在一起支起爐灶燒制柿子酒,他舅舅在村子裡就是個燒酒的高手,冬天大部分時間都在酒坊裡度過,他還記的第一次喝酒是5歲的時候,那天晚上他打著紙糊的燈籠到酒坊裡找舅舅,同在酒坊裡的大人們看到他打著燈籠來了,都哈哈笑著說:「外甥打燈籠照舅啊,來來獎勵一盅就嘗嘗。」他接過酒盅喝了一口,嗆得直流眼淚。

打那以後他經常在舅舅的燒酒鍋邊轉悠,一次一點慢慢學會了喝酒,隨著年齡的增長酒量越來越大了,他記得喝的最多的一次到外村趕攤子,是從頭一天天剛剛擦黑一直喝到第二天天亮,外村的人一撥一撥的輪流和他喝,把他們全部喝的不敢上了,一看天亮了要回生產隊上工掙工分,這才作罷,他喝酒從來沒有醉過,頂多有點頭暈,喝幾杯水,用涼水擦一把臉,就沒事了,繼續喝。

咱黃河邊上的男人都是漢子,俗話說,能吃能喝才能幹,能喝酒說明你的身體好,說明你能幹,說明你是條漢子,他就是當時村裡有名的「好漢子」靠著自己能幹還當上了村幹部,一幹就是幾十年,喝酒歸喝酒,但是正事從來不耽誤,管好集體的事情,村裡誰家遇到紅白喜事他都是總管,為村民們服務了一輩子,他說自己從來不坐席,把大家都安頓好了,廚房拿個煮好豬尾巴,端上一大碗酒,圪蹴在邊上就把一頓飯解決了,隨後事情辦完了再好好喝。

李大爺說年輕的時候在村子裡和鄉親們喝,年紀大了就在家裡和老伴喝,做人你要明智,年齡大了不能和年輕人去爭強好勝,萬一有個好歹,給家裡人動下活,每天吃飯老伴弄2個小菜,自己多喝點老伴少喝點,邊吃邊飲,自己舒服就好,這才是「神仙」生活,現在喝酒也沒有啥「哈數」,想喝隨手就來,圖的就是個心情好。

說起老伴,老大爺說這是老爸給他撿了個媳婦,原來是這樣的,解放前;李大爺的父親被抓到垣曲給日本人支夫,老伴的父親也在那裡支夫,有一天老伴的父親病倒了,躺在窯洞裡沒有人管,他父親看他是同鄉,每天給他端水、端藥、送吃的,老伴的父親病好了和父親聊天得知自己和他女子年齡差不多,為了表示感謝就把女兒許配給了自己,一晃老伴照顧自己70多年了,你們說是不是撿了個好媳婦?

李大爺說現在社會好,農村生活條件也好多了,城市農村基本上沒有啥區別,家裡有冰箱,裡邊從來不斷肉,好酒自然就不說了,娃子們都很孝順,都知道我們好這口,時常給自己送好酒,幾百元的酒在家裡都很普通,娃子、孫子、外孫子一大堆,每人回家來帶的都是高級酒,其實自己喝酒不講究,飲酒就是一種習慣,喝了就心情好、心態就好,人只有心態好了身體才會健康,這就是我們的長壽之道。

兩位老人的家隱沒在山腳下的樹林裡,自然環境頗為幽靜,空氣十分新鮮,是非常適合養老的絕妙之地,大爺說飲酒只是他生活的小細節,在農村幹了一輩子農民,勞動才是最大的快樂,雖然現在年紀大了,可是身體好,幹點力所能及的活還是沒有問題,當然下地是不去了,和老伴在門前種點蔬菜,家裡栽花種草,就是鍛鍊身體。散步聊天,形影相隨,不是神仙神似神仙。圖為,攝影師十年前拍攝的李大爺在自家院裡編竹筐的場景。

和老人家告別的時候,李大爺叮囑我們說,酒這東西有利有害,離不了卻也多不了,每個人體質不同,要量力而行,小飲怡情,暴飲傷身,健康長壽最主要是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啥事都不要忘心裡去,只要不關生死都不是大事。老年人喝酒是喝心情,千萬不敢過量。朋友們,您覺得李大爺說的有道理嗎??歡迎分享留言。【黃河灣原創作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右上角關注「黃河灣」。

相關焦點

  • 晉南農村,8旬老兩口住黃土溝邊老房子,相伴60年還和黃河作伴
    近日,北方受寒流影響,大面積降溫,在黃河岸邊的山西晉南中條山地區迎來了一場小雨,和影友相約冒雨上山,來到了山裡的一個小村莊,走在村裡的水泥路上,一邊是深深的黃土溝,一邊是村民的房子,舉目望去,不遠處的溝裡一棵柿子樹上還掛滿了紅紅的柿子,遠遠看去像一個個的小紅燈籠,甚是好看。
  • 農村9旬老人身體和60歲一樣好,40年喜歡吃一樣東西,看是啥
    夏日的一個周六,攝影師一人行道過山西省芮城縣陌南鎮農村,因為臨時基建道路受阻,我們便在村中巷道裡繞道,路遇一位老人家我們向他詢問路徑,他熱情的給我們說明方向,影友很禮貌的感謝過老人家,並且和他聊了起來,得知大爺今年已經90高齡,看他步履矯健樣子,讓人十分吃驚,隨後決定向老人家求教長壽之道。
  • 9旬老人生日早飯極簡,滿鍋沒有一片肉,老妻相伴吃的很暖心
    周日早上,攝影師在山西省稷王山農村採風,9點鐘我們一行人在山村外黃土大溝邊上遇到了這位老人家,他正坐在木棍上抽著煙,腳下放著一幅扁擔和兩個籃子,看樣子應該是幹活後在休息,大家上前向老人家問過好,聊天中得知老爺爺今年已經整整90高齡了,不由得讓我們大吃一驚。
  • 11張老夫妻的照片,告訴你什麼才是愛情最好的模樣,催人淚下
    十年修得同窗度,百年修得共枕眠,時光荏苒飛似箭;素什錦年日如梭,我曾羨慕過青春年少時「執子之手」的怦然心動,也曾羨慕過「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志同道合。但每次看到這些老夫妻時,我對「老伴兒」這個詞有了更深的愛意。
  • 8旬老夫妻住山溝,1間小屋生活60年,過得咋樣
    老爺爺姓薛,今年80歲了,奶奶也姓薛,今年78歲,他們和影友L老師是老熟人,彼此相當的熟悉,大家自然也不必過多的客氣。來到老人的小屋裡,他們問吃問喝,倒開水拿蘋果,讓大家覺得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樣,雖然小屋裡沒有啟動取暖的設施,可是感覺一樣溫暖。
  • 江蘇一對老夫妻相伴80載 秀恩愛秀到100歲(圖)
    共度百歲壽辰  80年結髮夫妻雙雙迎來100歲  2月22日,農曆正月初四,在揚中市八橋鎮永興村一家村辦廠裡,範子喬、範杜氏這對老夫妻共度100歲壽辰,吸引了近千名親友前來賀壽。  範氏夫妻走進婚姻長河整整80年,整個家族總人口近270人。
  • 山西晉南農村10種美食小吃,1種大蔥主料是特色,吃著很香
    李氏一族曾經是清後期到民國時期的晉南首富,200多年前開始建造的李家大院現今已經成為當今一個著名的景區,平時遊客已經是絡繹不絕,節假日更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名不經傳的閆景村也熱鬧了起來,來此地遊李家大院品萬榮美食小吃也就成了一個必須的程序。今天我們就來在國慶期間才能吃全的10道萬榮小吃,能否吸引到你。
  • 7旬老夫妻守500年古樹不離開,言說「龍蛇繞樹」,咋回事
    山西省垣曲縣地處中條山腹地,這裡山高林密生長有原始森林,山區農村裡的古樹隨處可見,更有一些奇觀景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演繹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這個叫薛家堡的農村裡,就有一對古稀老人守著門前的500年古樹不離開,保護著「龍蛇繞樹」的景色奇觀。
  • 農村老夫妻隱居密林50年,培養出4個大學生,如今生活成啥樣
    山西省晉南中條山區雖算不上名山大川,但也是歷代隱士高人的棲身之地,佛家道家在此留下眾多廟宇道觀和無數民間傳說,河東人習慣把這裡稱為南山,隱居南山就更為神秘。今天我們不盤點歷史的天空過客,只看一位現代的農民老夫妻,他們隱居在山中密林50多年,生下5個兒女,培養出1個博士3個大學生,如今放棄城裡的好生活不享受卻堅守此地不離開,究竟是何原因,看看他們的生活是啥樣。
  • 晉南大爺離婚50年,如今70歲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看他活成啥樣子
    眼下正是踏春好時節,幾個好友相邀在山西晉南農村遊玩,在一個村口看到了一位老人家領著兩隻羊在路邊走走停停,老人家的兩隻羊很有特色,個頭一般大,一隻白色一隻黑色,就站在路口和老人家拉起了家常。老人姓梁,,我們問老人家,別人放羊都是成群的,你咋就放兩隻,兩隻羊的顏色還不一樣。
  • 河南8旬老夫妻下雪天在地坑院裡做午飯,大爺連吃三大碗,吃的啥
    蔡大爺已年近8旬,如今還和老伴沿襲著十分傳統的農耕生活,養著一頭騾子耕種著近二十畝地,居住在這個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地坑院裡。正在清理積雪的蔡大爺看見我們的時候,感到十分的突然,怔了一下才笑著說:下這麼的雪你們咋還過來拍照了,真是辛苦。
  • 晉南精華~晉南四日(9月19日,正在報名!)
    2020年,「晉見」精彩繼續!2019年,豐富多彩的晉見人文活動備受好評,探尋三晉人文,看美麗山西,嚴謹的學術視角、專業的行程策劃、別具特色的民俗體驗,是「晉見」的特色,晉見,山西見!2020年,我們在山西等您!
  • 山西晉南農村10種美食小吃,1種大蔥主料是特色,南方人沒吃過
    說起北方農村的美食小吃自然繞不開「炸據這位7旬的大媽說以前人就是用個小鐵板烙制,是招待客人的美食,平常是很難吃到的,現在農村經濟發展了隨時都可以吃上,她已經在景區賣了5年多了,2元錢一個,生意很火爆。稷山,臨猗,河津,鹽湖區相鄰,餅子的形狀受到鄰居的影響,有圓形和月牙形,可是製作方式基本一樣,金黃色的外皮,外焦裡嫩,加上特製的滷肉,咬上一口滿嘴香味,很受民眾喜歡,吃了數千年,餘香不斷,代代相傳。
  • 山西8旬奶奶20隻下蛋雞被偷,她不罵人,在巷道說了這樣的話
    圖片上這位老奶奶姓趙,今年88歲,生有8個兒子1個女兒,家住山西省晉南中條山區,如今雖然獨自生活在大山之中的小山村,可是身體健康,精神矍鑠,是方圓幾十裡的壽星老人之一。周六早上我們進山採風的時候遇到了她,今天我們看看老奶奶的養老生活是啥樣,長壽之道又是啥?。
  • 9月才成熟,農村人稱它「長壽果」,30塊一斤,真有這麼好?
    被譽為「花青素之王」,9月才成熟,農村人稱它「長壽果」,30塊一斤,真有這麼好?在我國農村地區,日常生活中除了糧食作物和地裡各種蔬菜之外,山中還有各種各樣的野菜、野果、野生蘑菇可以吃。說起野果來,對農村小孩子尤其是70後、80後的農村人來說,野果是最熟悉不過的美味了。
  • 大雪天偶遇8旬農村老夫妻,拿出家裡大饅頭招待陌生人,感動落淚
    接著昨天的那對老夫妻往下講,圖中就是80歲的蔡中華大爺和老伴住的地坑院,院子的四周已被白雪覆蓋,我們就是被院子上面的兩顆掛滿紅柿子的柿子樹吸引過來的。老人家告訴我們,他和老伴有個閨女就嫁在這個村,女兒家是用磚蓋的新房子,一直喊他老兩口搬過去住到磚房子裡,他和老伴死活都不去,因為他家的住的地坑院土窯洞冬暖夏涼,冬天不燒暖氣夏天睡覺還要蓋被子的神仙洞府,而且住著還接地氣,對身體好。大娘在後面聽到我們說話,插了一句我閨女可是孝順,我老兩口住慣了土窯洞,哪都不想去,你就是給我個樓房我也不去。
  • 廣西巴馬旅居養老,10天9晚,享受晚年生活,探秘長壽之道
    巴馬瑤族自治縣,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巴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土地顯得很珍貴。10天9晚廣西南寧巴馬的行程安排根據全球旅居養老多年經驗,小編為老人設計旅居+旅遊模式,既不讓您身心勞累,既有社交時間,又有遊玩的時間,還能真正享受到旅居的美妙!廣西南寧巴馬旅居,10天9晚。
  • 晉南農村,6旬老兩口獨居窯洞,蒸菜卷留陌生人吃飯,看看啥情況
    攝影師一行到晉南中條山裡採風,在一個小山村的巷子了遇到一位正在劈柴的大爺,說明來意後,大爺熱情的邀請我們到家裡坐坐喝口水,跟隨大爺走進他家的窯洞,一股暖意撲面而來,當天室外溫度只有二三度,大爺說他窯洞裡有20多度。
  • 晉南黃土地滴水成冰,看看住在土窯洞裡的8旬老夫妻生活成啥樣子
    今天小編冒著刺骨寒風帶你走進一戶8旬老夫妻的土窯洞。我們來過他家幾次,和大爺老兩口早都成了熟人。進到窯洞裡,裡面的溫度和外面就是兩個世界,屋外寒風刺骨屋裡卻暖洋洋的。大爺正在窯洞裡做午飯,看到我們過來大爺笑著讓我們趕緊進屋暖和暖和,就繼續忙著做飯,他說中午飯是炒南瓜泡饃和蒸紅薯。
  • 遊玩山西之晉南地方美食和土特產
    山西的南部分為南部和東南部,南部包括臨汾和運城,東南部包括長治和晉城,山西從地圖上來看是個豎放的平行四邊形,高度跨度大,晉北和晉南不僅氣候上差異大,產業支柱和生活風俗上也很大,晉南氣候比晉北要暖和許多,適合種植更多的農作物,在一個從生活習俗上來講,特別是運城和晉城,從吃的和方言上都和河南和陝西都有一定的關聯,一些美食小吃都是從河南和陝西那邊傳過來的進行山西化的改進,和傳統的晉菜很不一樣,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美食和特產吧高平十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