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一個周六,攝影師一人行道過山西省芮城縣陌南鎮農村,因為臨時基建道路受阻,我們便在村中巷道裡繞道,路遇一位老人家我們向他詢問路徑,他熱情的給我們說明方向,影友很禮貌的感謝過老人家,並且和他聊了起來,得知大爺今年已經90高齡,看他步履矯健樣子,讓人十分吃驚,隨後決定向老人家求教長壽之道。
老人家說他叫張光子,老伴已經去世20多年了,他們生有3兒2女5個孩子,現在3個兒子輪流養活著自己,每家1個月,這個月輪到三兒子管,所以住在了三兒子的家,兒子在運城市一個單位退了休,以前跟著他在市裡生活,今年自己覺得年紀大不方便,就不想去市裡了,兒子決定回農村照顧他一個月,剛剛一起在街道上吃過飯,現在回家休息一會。我們在老人家門前看到了一個「光榮之家」的牌子就此又打開了話題。
張爺爺說這是自己的榮譽,聽到這話我們大吃一驚,莫非老爺爺是個老革命?果然不出我們的所料,老人家坐在小椅子上給我們講起了他的人生故事。他說很小的時候父親參加了八路軍,跟著陳賡將軍打日本,10多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家中留下他和弟弟無法生活,他把弟弟託付給親戚,然後一個人去晉中投奔父親,因為抗戰時期部隊行蹤不定,很難尋到,16歲那年輾轉多地後他參加了八路軍。
到了部隊上張爺爺還是四處打聽父親的下落,解放戰爭開始後他跟隨彭總的部隊到了大西北,4年後一次戰鬥中他受傷住進了醫院,在傷病員中遇到了父親的一位戰友,他說抗日戰爭中曾和父親在八路軍部隊醫院養過傷,出院後再無他父親消息,多半是父親犧牲了,張爺爺出院以後身體受了很大的傷害,受累就吐血,首長們考慮到他的情況,批准他復原回到了家鄉。
老爺爺說尋找父親從此再無消息,他復員後回到了陌南農村,後來聽說自己的部隊跟著彭總赴朝參加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現在想起來還有點後悔,自己沒有機會去繼續報效國家。上個世紀80年代老人家還曾去西安市找過父親的戰友,想讓他證明父親是為國家犧牲的,但是人家說只能證明和他父親是戰友,不能證明父親是抗日犧牲的,這是他一輩子最大的遺憾。
老人家說回到農村經人介紹,自己找到了對象,結婚成了家,本本分分的在農村當了一輩子的農民,種了一輩子莊稼地,從來沒有因為父親的事情上訪要求國家照顧,更沒有因為自己參加過抗戰而提出非分要求,作為一名八路軍老戰士,始終要以人民利益為重,不能給黨和國家添麻煩。
張爺爺說復原回家的幾十年來,國家對自己一直很照顧,以前在人民公社年代一月補助3斤肉,後來每月補助6元錢,慢慢增加到了現在每月1000多元錢,逢年過節民政部門還帶著禮物登門慰問,國家沒有忘記他們這些個抗戰老兵,自己打心眼裡高興,他非常滿足,和自己犧牲了的父親還有那些個戰友相比,他感覺到自己很幸福。
老爺爺說自己健康長壽也沒有啥秘訣,就是心情好,遇事不鑽牛角尖,幾十年堅持在部隊養成的好習慣,每天早上都要鍛鍊身體,吃喝不講究,都是農村的家常飯,有啥吃啥,半輩子只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就是喜歡吃羊肉,40多年一直是這樣,以前自己買,現在是孩子買或者帶著自己去街上吃。
老人家說現在社會好,國家富強,兒女孝順,自己活的也高興。每天早上起床先要去野外走上三五裡路,然後回家吃飯,中午再午休一會,下午在巷道裡聊天,生活很規律。3個兒子3家人輪換著照顧自己生活挺好的,這樣彼此都輕鬆,還沒有啥意見。圖為小兒子專門給老人房間裝上的空調。
張爺爺的一家四代人都是軍人,父親當年和他參加過八路軍,為國家抗戰流血犧牲,小兒子參加過對越自衛還擊戰,孫子也在部隊服役,去年退伍復員,說到這裡老人家非常驕傲。
老人家說現在祖國強大了,我們從來不欺負任何人,但別人也別再想欺負我們,我和村子裡的年輕人說過,如果有戰爭只要國家召喚我還能參戰,雖說不會操作現代化武器,但是出謀劃策還是很有戰鬥經驗的,看看我現在的身體就和60歲的人一樣好,如果上了戰場年輕人三四個不一定是我的對手。
臨走的時候老爺爺告誡我們,要想長壽就要保持樂觀心態,其次邁開步子,管住肚子,不要喝酒不要抽菸,多吃羊肉。紅紅的對聯,紅紅的光榮牌 ,紅紅的大門裡坐著一位紅色老戰士。我們祝福老人家健康長壽,安度晚年。【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