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來臨
到處都是人人人人人我人人人人人
不用著急
在家門口
也能享受旅遊的樂趣!
小開已經規劃好了六條「一日遊」線路
快來看看吧!
提起橫林鎮
第一反應是不是
地板、地板、地板?
NO✘
今天
小開想帶你玩一個不一樣的橫林
早上8點
秦園小籠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龍
一鍋又一鍋的小籠包新鮮出爐
麵點師傅們,用一雙巧手
滿足所有慕名而來的食客
橫林因與無錫接壤,對小籠包總是有著不一樣的感情,新鮮的小籠包皮子,近乎透明,一眼就能瞧見底部的湯汁。輕輕一咬,一口湯汁入口,完全是不油不膩無負擔的清湯口感,濃濃的鮮味漫上舌尖,只留鮮甜。路上人來車往,這個小鎮的一天就在這熱氣騰騰中醒了。
「WINGBASE—橫林」雙創基地於2017年4月正式啟動,因橫林鎮電子商務發達,雙創基地中也集聚了一批電商項目和電商人才,首批入駐企業有19家並於2018年創成首批江蘇省鄉鎮電子商務特色產業園區。同時基地擁有一套完整的創業服務體系,圍繞當地生態產業鏈,聚焦網際網路與智能設備領域,為企業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優越的投資資源。此外,平臺服務還囊括創業諮詢、導師輔導、風投對接、項目申報等。目前,橫林雙創基地還與常州高校達成了產學研合作。
穿過集鎮區沿橫林大道往東,我們可以看到常州奧體橫林全民健身中心、江蘇省橫林高級中學、安置小區瑞豐花苑、宋慶齡新槐幼兒園、橫林實驗小學。「砸鍋賣鐵,也要把教育辦好。」這是橫林鎮的一句名言。特別是近幾年來,通過拓容量、優模式、濃氛圍、亮品牌,逐步實現了學校提檔、教育提質、文化提升、氛圍提優,開啟了橫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宋慶齡新槐幼兒園邊上有一片溼地公園,碧水清清,沿河小徑一路蜿蜒、寬敞幹。這就是與橫林鎮古稱「古槐灘」由來息息相關黃橋港溼地公園。
昔日荒灘變糧田
黃橋無人吹玉笛
牧童遠去留舊影
最憶當年牧歌甜
橫林十景之一的「黃橋玉笛」便坐落於此。橫林原稱古槐灘,相傳,大運河尚未開浚之前,本地僅有一條南北走向的黃橋港,河港無橋,依靠渡船聯繫兩岸,而渡口有株古槐,歷經千年,枝繁葉茂,碩大無比,數人才能合抱。鄉民自此設攤興業,遂成集市,久而久之,又成小鎮,裡人便以古槐為名,將鎮呼稱古槐灘。多年來,黃橋港片區工業開發強度較高、生態環保欠帳較多,通過清淤、截汙、岸美三大工程,從一年前的「黑臭河道」,到如今的「江南水鄉」,黃橋港舊貌換新顏,展現出「水清、岸綠、景美」的新圖景。
降溫後的常州帶來得絲絲涼意,這個時候沒有什麼比吃一頓涮羊肉更能讓人充滿暖意了,熱騰騰的蒸氣伴隨著羊肉的香味讓全身的細胞瞬間甦醒,一股暖流隨著喉間的吞咽遍布全身。
每年一到冬天,特別是寒意愈濃的開始,鑫元涮羊肉就開始忙碌了,絡繹不斷的人走進這家店就為了尋求舌尖上的滿足和一份溫暖。
老式的銅鍋,用的是炭火,鍋底很清淡,吃的就是那股羊肉本身的味道。涮羊肉離不開麻醬,幾勺芝麻醬、一塊醬豆腐、少許韭菜花,一點一點地加入清湯,使之與芝麻醬融合。撒上香菜和香蔥末,堪稱完美!用筷子夾著肉片一片一片涮著吃,隨涮隨吃,標準是夾肉的筷子不鬆開,肉片一泛白就好。
什麼食物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快速升溫?前三名裡一定有火鍋!全家人或三五好友圍坐在火鍋邊,熱氣騰騰的湯底翻滾著,誘惑著。大家爭先恐後地將食材丟進鍋裡,邊吃邊聊,一頓飯吃得熱火朝天又其樂融融。
吃完午飯
總想找個「世外桃源」小憩一會兒
讓我們一起來解鎖
美麗鄉村的「幸福密碼」
漫步在狄坂村
粉牆黛瓦,清風徐來
儼然是風光旖旎、風景如畫的
江南美麗鄉村
作為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村,狄坂村自1991年便啟動了中心村建設,現已規劃建造農民別墅204幢,並全部通上天然氣。
經過多年的努力,狄坂村社會事業迅速發展,全村道路硬化率達100%,主要道路亮化率達100%,自來水普及率達100%。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老年人意外傷殘保險、村民家庭財產保險等參保率達100%。狄坂村真正成為了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粉牆黛瓦、風光旖旎的美麗鄉村。
近年來,狄坂村大力推進中心村建設,現已規劃建造了農民別墅204棟,今年還將繼續拆舊418戶,讓全村百姓住上小洋房。此外,狄坂村還聯動周邊的順莊村、餘巷村,以當地特色林果產業為基礎,打造農旅觀光遊基地。
玩了一天累了
找個農家樂切切~~
犒勞下自己的胃
小開推薦的「三妹農家小吃」
雖藏身於犄角旮旯
卻依舊擋不住
被美味佳餚吸引蜂擁而至的食客
生意十分火爆
「三妹農家小吃」,由一家老廠房改造而來,還延續著十多年前的裝修風格,穿過大廳走到後堂,先是經過冷菜間,白切雞、滷豬肝、拌馬蘭等十幾種土家涼菜已經擺盤裝好,再往前就是活貨區,各種鮮魚活蝦一格一格區分養著;最裡面是開放式廚房,廚師們正在忙著備菜,一片忙碌。
無論是綠色家居產業園打造
還是美麗鄉村建設
橫林都在努力譜寫新的藍圖
歡迎常來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