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為黛影,襲為釵副」,《紅樓夢》裡的戲子芳官是誰的側影

2021-01-20 值得易讀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裡細論過芳官的身世來歷,這篇文章中我們就再看看,芳官這個人物還有什麼樣的淵源。

都說「晴為黛影,襲為釵副」,那麼芳官有沒有可能是誰的側影呢?

1 戲班被遣散後芳官的去向

在原著第五十八回裡清楚地交代了因為國喪,賈府的戲班就被遣散了,而十二官也各有各的去處:「賈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將正旦芳官指與寶玉,將小旦蕊官送了寶釵,將小生藕官指與了黛玉,將大花面葵官送了湘雲,將小花面豆官送了寶琴,將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討了老旦茄官去。當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鳥出籠,每日園中遊戲。」

按照我們的常理推斷,似乎「小生」藕官應該分配給寶玉——因為原著當中藕官和蕊官是一對兒,既然蕊官給了寶釵,那麼按照《紅樓夢》的結局,藕官的去處應該是怡紅院,而芳官不應該去服侍寶玉。可是藕官偏偏是去了黛玉的瀟湘館服侍。

曹雪芹為何要這樣安排呢?

2 《紅樓夢》人物關係

在賈寶玉心中,他心心念念的「女神」、「女主角」最終只有一個,那就是林黛玉。而芳官在十二官裡是唱正旦的,也就是青衣,她在戲臺上演繹的是杜麗娘、崔鶯鶯這樣的「女主」。

被派去服侍寶釵的蕊官是菂官死後新替補上來的小旦角色。菂官生前常常在戲裡跟藕官是夫妻,二人之間就有了「假鳳虛凰」的情意,誰料到菂官生病去世了,藕官一直非常悲痛,直到蕊官替補上來以後才慢慢平復悲痛之情。

而在第五十八回裡,寶玉看到藕官燒紙祭奠,心中不解,而芳官為他揭開了其中謎底。芳官道:「 『那裡又是什麼朋友?他竟是瘋傻的想頭。說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作夫妻。每日裡那些曲文排場,皆是真正溫存體貼之事,故此二人就瘋了。雖不做戲,尋常飲食起坐,兩個人竟是你恩我愛。菂官一死,她哭的死去活來。至今不忘,所以每節燒紙。後來補了蕊官,我們見他一般的溫柔體貼,也曾問他得新棄舊的。他說,這又有個大道理。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弦者,也必要續弦為是。便只要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只是因死的不續,固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說可是又瘋又呆?說來可是可笑?』」

那麼黛玉那裡為什麼是藕官呢?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藕也好,菂也好,都跟蓮花有關:藕是蓮花的根莖,菂在古代指的是蓮子。而黛玉抽到的花籤是什麼呢?正是「芙蓉」。藕官在戲臺上扮演的又是小生,是不是能理解為讓藕官代替寶玉去陪伴著黛玉呢?

通過以上分析,很多讀者也認為:芳官應該也是黛玉的側影之一。

3 芳官身上也有一金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曹雪芹是如何描畫芳官的面貌的?「頭上眉額編著一圈小辮,總歸至頂心,結一根鵝卵粗細的總辮,拖在腦後。右耳眼內只塞著米粒大小的一個小玉塞子,左耳上單帶著一個白果大小的硬紅鑲金大墜子,越顯的面如滿月猶白,眼如秋水還清。」

芳官身上佩戴著一個鑲金大墜子,外號又叫「金星玻璃」,這種玻璃裡面有很細密的結晶顆粒,金光閃閃。而在《紅樓夢》裡,除了寶釵有金鎖以外,還有誰身上佩戴金飾?是湘雲,她有一個金麒麟。所以,湘雲的側影有沒有可能是芳官呢?

4 再論芳官身世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裡討論過「惠泉酒」。寶玉過生日那天,芳官說了一句話:「若是晚上吃酒,不許教人管著我,我要盡力吃夠了才罷。我先在家裡,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

這個惠泉酒在清代時,是進貢皇宮的名酒,而芳官以前在家裡,能吃「二三斤」,可見她的家世不一般,可能是富商或者官宦人家,因為普通百姓一般消費不了這麼名貴的酒。

而史湘雲是金陵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裡史家的千金小姐,是賈母的內侄孫女。剛出生不久,父母雙雙亡故,由叔叔嬸嬸幫忙養育她長大。

這樣一看,芳官和湘雲的身世頗有相似之處。

5 「不愛紅裝愛男裝」

湘雲非常喜歡扮成男兒,這一點我們作為讀者都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原著第三十一回當中,史湘雲來榮國府小住幾日,寶釵就講了這麼一件趣事:「姨娘不知,她穿衣裳還更愛穿別人的衣裳。可記得舊年三月裡,她在這裡住著,把寶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額子也勒上。猛一瞧,到像寶兄弟,就是多兩個墜子。她站在那椅子後面,哄得老太太只是叫『寶玉,你過來』。」

無獨有偶,被眾人認為像寶玉的還有誰?自然是芳官,寶玉生日宴上,芳官那樣的裝束「引的眾人笑說:『他兩個倒象是雙生的弟兄兩個。』」

在性格上,湘雲是出了名的大方、樂觀與豪爽。她穿著男兒的衣服到處跑、喝醉了酒就直接在青石板上睡著了,還寬慰黛玉說:「你是個明白人,何必作此形象自苦。我也和你一樣,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

而芳官呢,愛喝酒,不喜歡拘束,裝扮成男子形象時非常俊俏。在第六十三回裡有這樣一段描寫:「湘雲素習憨戲異常,他也最喜武扮的,每每自己束鑾帶,穿折袖。近見寶玉將 芳官扮成男子,他便將葵官也扮了個小子。那葵官本是常刮剔短髮,好便於面上粉墨油彩,手腳又伶便,打扮了又省一層手……湘雲將葵官改了,換作「大英」。因他姓韋,便叫他作韋大英,方合自己的意思,暗有「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語,何必塗朱抹粉,才是男子。」

我們不妨再回憶一下第二回裡冷子興的一段話:「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痴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世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僕,甘遭庸人驅制駕馭,亦必為奇優名娼。」 如此一看,出生於公侯富貴之家的,有賈寶玉,有史湘雲;而生於薄祚寒門的,最終變成了奇優名娼的,有蔣玉菡,有芳官(後來家道中落)。這段「正邪兩賦」論裡,似乎也暗示了湘雲的側影就是芳官。

6 「醉臥山石之中」

原著第六十二回裡有一段非常美的描寫。在寶玉白天的生日宴席上,湘雲跟眾姐妹一起飲酒,席間多喝了幾杯,就一個人在大觀園的山石上睡著了:「果見湘雲臥於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裡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穰穰地圍著。」

而緊接著在後一回裡,群芳夜宴時,芳官喝多了,襲人「就將芳官扶在寶玉之側,由她睡了」。我們都知道,寶玉銜玉而生,一直佩戴的「通靈寶玉」正是女媧補天剩下無用的一塊頑石,對吧?這樣的巧合,不是無意為之,而是有心安排的。

由此可見,芳官是湘雲的側影,這種理解也是很貼合原意的。儘管也是一個出場不多的「小人物」,可是她的身上,藏著多少玄機與奧秘。如果將來有機會,我們還會另起一篇再講一講芳官。

相關焦點

  • 紅樓夢:釵黛之爭的意義何在?背後反映的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
    如今,在若干重大紅學問題上,各家各派仍舊是各執一詞,誰也不能輕易說服誰,這些爭論將會一直持續下去,百年紅學,亦復如是。毛佩琦教授認為「歷史是大家的歷史,每個人都有解讀歷史的權利」,這種觀點也同樣適用於文學,紅樓夢不僅僅是紅學家的紅樓夢,更是每一個讀者的紅樓夢。《紅樓夢》裡最具話題性和爭議性的女性角色莫過於林黛玉和薛寶釵。
  • 自《紅樓夢》誕生,黛派和釵派掐了二百多年,根本癥結是什麼?
    因為「襲為釵副、晴為黛影」,所以殃及池魚,晴雯和襲人也就成為對方陣營口誅筆伐的對象和炮灰,我就親見過一個紅迷朋友討論起來,說到襲人時,這位兄臺激動氣憤的站將起來、渾身亂顫、面紅耳赤一頓批判,那語氣神態就像是襲人掘了他家祖墳似的。舉目世界,估計還沒有哪部文學作品可以讓讀者顛狂到如此。
  • 紅樓夢是宮鬥劇嗎?
    我每次看到有人說,花襲人處處提防林黛玉,就覺得可笑,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紅樓夢成了宮鬥劇,釵黛襲晴,賈母王夫人,薛姨媽鳳姐等等都是宮鬥高手,兩派之間明爭暗鬥水火不容。更可笑的是,有不少讀者,都支持黛玉晴雯,認為這一派是正統,或者說這就是電視劇裡的正面人物,至於薛寶釵襲人等輩,成為反派。如果這麼讀紅樓夢的話,或許也有一番風味。可是如果一直這麼讀紅樓夢的話,只能說很幼稚。紅樓夢雖然是全景式地描寫豪門貴族的生活,但大體上描寫的是家長裡短的生活。絕非是三國演義,今天苦肉計,明天連環計,後天反間計。
  • 一樣的文字,多樣化的解讀——淺析釵黛之間的一次午間互動
    一樣的文字,多樣化的解讀——淺析釵黛之間的一次午間互動魯國富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在他的作品《發條橙》引言中說:「徹底善與徹底惡一樣沒有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選擇權。惡必須與善共存,以便道德選擇權的行使。人生是由道德實體的尖銳對立所維持的。」
  • 《紅樓夢》:詩書俊逸,風流婉轉,黛玉致死早有預兆
    黛玉人物形象脫胎於《西廂記》《牡丹亭》,熟悉《紅樓夢》的讀者都多少能看出《西廂記》對它的影響,元春省親時點的《離魂》一齣戲下批註:《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離魂》為《牡丹亭》二十回《鬧殤》之舞臺版,這說明黛玉人物形象跟《牡丹亭》也有著深厚淵源,這個批註進一步證明了《紅樓夢》本身是個創作。
  • 紅樓夢:為什麼誰都不認識的雀金裘,只有晴雯會補?
    麝月笑道:「孔雀線現成的,但這裡除了你,還有誰會界線?」晴雯道:「說不得,我掙命罷了。」雀金裘和鳧靨裘,可能是史家陪送賈母的嫁妝。因為不光晴雯認識雀金裘,鳧靨裘也是史湘雲一眼認出來,反倒別人都不認識。「界線」是縫紉、刺繡手工裡的一項術語,指特殊的縱橫線織法。費工,費力考驗技能。普通人做女紅根本用不著界線,一定像晴雯這種專門學習過的才會。所以,麝月說:「孔雀線現成的,但這裡除了你,還有誰會界線?」
  • 紅樓夢:天上掉下一個林妹妹,她長著一雙大腳還是長著一雙小腳?
    林黛玉是公認的美人,她前世是西方靈河岸邊的一株仙草,為了還報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所以轉世投胎為女兒身。有了神仙背景的她,長得風流漂亮,其個人魅力無人能比。
  • 賈探春為何「厚黛薄釵」?因為400兩銀子和10吊錢的差距太大了
    本文由大愚小涵原創,每天陪你品讀不一樣的紅樓夢紅樓夢裡有人擁護薛寶釵,也有人擁護林黛玉。在擁釵派和擁黛派之間,精明的賈探春堅決的站在了林黛玉這一邊,為何會這樣?林黛玉和薛寶釵於她而言都是親戚,她為何不一碗水端平?
  • 《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談及電視劇《紅樓夢》,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關於林黛玉的片段不能不提。電視劇中黛玉焚稿斷痴情一節,雖然是原著裡沒有的,但卻拍攝的相當成功,通過一些精緻到位的細節成功打動觀眾的心,成為87《紅樓夢》電視劇後半段難得的經典之處,令人難以忘懷。我記得電視劇裡這一段有個細節,黛玉病逝前對紫鵑說自己在大觀園裡只有兩個真正貼心的人,一個是賈寶玉,另一個就是紫鵑。這句話令我猶為感動。
  • 金陵十二釵副釵應該都有誰?如何排序?這麼排你認為合理嗎?
    原著裡明確寫到的有正冊、副冊和又副冊。關於副冊,曹雪芹在第五回裡只寫到了一位香菱,而又副冊只寫了晴雯和襲人。脂硯齋在庚辰本17-18回,介紹妙玉時寫到:後寶琴、岫煙、李紋、李綺,皆陪客也。《紅樓夢》中所謂副十二釵是也。
  • 紅學磚家重評石頭記:二月二,龍抬頭,紅樓夢大門已經為你打開!
    今天,你若有緣的話,就會看見林黛玉就端坐在「有鳳來儀」交泰殿裡。依然是兩灣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那是一幅驚豔絕倫的百鳥朝鳳圖。她將再次為紅學磚家賴曉偉作證,見證這一歷史時刻。2018年3月18日8點18分,也正是「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筆者發表了寶璽學的開山之作。
  • 錯,極可能為兩個人,《紅樓夢》為兩本書
    曹雪芹就是曹顒或曹的兒子,康熙帝就先後4次住在曹家,享盡曹家的富貴與繁華,《紅樓夢》就是以曹家為原型而創作的名著。近100多年來,研究《紅樓夢》紅學者絡繹不絕,《紅樓夢》也帶給我們很多的未解之謎。按周汝昌《紅樓夢新證》中說,即使把曹雪芹年齡提高,他又有什麼繁華可趕?他祖父在康熙五十一年去世,然後家破人亡,慘不可言。抄家時他始終是個孩子,哪裡會有」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其彼裙釵哉?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
  • 高士奇·寶釵·《紅樓夢》
    ○戴松嶽  《紅樓夢》一出便風行天下,人們對金陵十二釵的才情、愛怨、命運津津樂道,百般探究。有寧波學者在《紅樓夢》流傳初期就對金陵十二釵的本事予以研討,認為皆有所本,其原形均為康熙時重臣明珠之子納蘭性德的座上客,這開了以後紅學研究中索隱派的先河。
  • 我讀《紅樓夢》-「女媧補天」和「懷才不遇」
    練成高經十二丈、【甲戌側批:總應十二釵。】方經二十四丈【甲戌側批:照應副十二釵。】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女媧補天的神話在很多古籍中都有所記載,《紅樓夢》的作者在女媧補天神話的基礎上再創作,新增了石頭的大小和數量,這是很有深意的。石頭高十二丈,相當於40米,大石頭,為什麼是十二丈那麼高呢?
  • 說說紅樓夢裡,寶黛釵分別給丫鬟改名的寓意
    所謂「人如其名」,紅樓夢裡,曹雪芹給每個人物取的名就內涵豐富,如賈雨村、甄士隱、霍啟、嬌杏。賈府小姐,「原應嘆息」,其丫鬟「琴棋書畫」,暗含了主子們的興趣愛好,甚至命運。甚至一些小角色的名字也絕,如焦大、卜世仁、詹光、單聘仁等。
  • 紅樓夢最合適娶回家的女子,不是釵黛湘三人,是比王熙鳳還強的她
    「金陵十二釵」中,最佳妻子人選只有兩個:賈探春和史湘雲。二人性格爽直,出身名門,才情出眾,身體健康,可謂好妻子的最佳人選。與之相比,哪怕林黛玉和薛寶釵都不如。林黛玉不如賈探春的地方有很多。第一,身體是林黛玉的致命缺點。朝不保夕,生育困難的兒媳婦,誰也不敢要。第二,林黛玉的性格喜散不喜聚,這使得她懶得經營人際關係。
  • 《紅樓夢》:智通寺的一幅對聯,飽含人生哲理
    《紅樓夢》,絕對是一本千古奇書,說他是一本《百科全書》也不為過。乍一看,《紅樓夢》是一本,以寶、黛、釵的愛情為主線的愛情小說。細品之,通過寶、黛、釵的愛情,以及賈府的興衰,來諷刺封建社會的腐朽。曹公寫得又好似是一本"社會"小說。
  • 紅樓夢裡結局最好的女孩是誰?都以為是探春,其實是她
    很多朋友都以為《紅樓夢》裡結局最好的女子是賈探春,最後遠離家鄉出嫁當了王妃,和賈元春的貴妃地位有得一比,其實,在小編看來,如果站在那個兇險末落的時代的角度來看的話,其實《紅樓夢》裡結局最好的女子當屬賈惜春。為什麼這麼說呢,且看我的獨家解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