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如何帶飛淮海經濟區:加快打造國際陸港,提升城市輻射力

2020-12-24 澎湃新聞

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徐州近幾年正處於轉型發展、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加速期,也日漸成為江蘇新晉「明星城市」。

「努力做到徐州之於淮海經濟區,如同上海之於長江三角洲。」

3月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在江蘇代表團全體會議上作審議發言時,再次提到這句話。

去年10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國家發改委制定的《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意味著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規劃中的「北部淮海經濟區」部分,明確提出:

「著力提升徐州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發揮連雲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東方起點和陸海交匯樞紐作用,推動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這是「淮海經濟區」的概念首次出現在國家重點區域規劃。

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內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是當仁不讓的「帶頭大哥」,新的一年它將如何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提升中心城市的首位度,進一步輻射帶動區域發展。

在2019全國兩會現場,我們見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針對這些問題他這麼說……

交通樞紐優勢「變現」圖片來源:攝圖網

「把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徐州的發展優勢。」在江蘇代表團全體會議的審議發言時,周鐵根如是說。

有著「北國鎖鑰、南國門戶」之稱的徐州,襟帶長三角,坐望京津冀。位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京滬鐵路和隴海鐵路交匯點、京滬與徐蘭客運專線交匯點,徐州五省通衢,蘇杭大運河穿城而過,從徐州高鐵站可以通達全國180多座城市。

「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從徐州交通的區位優勢來看,我們最有條件建設國際陸港,充分發揮徐州交通樞紐的作用。」周鐵根告訴我們。

確實,如果放大視野來看,徐州不僅是所在區域的中心城市,也是江蘇向西發展的重要支點,承東啟西。

早在今年1月3日,江蘇召開全省對外開放大會,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就曾明確表示,支持徐州加快打造國際內陸港。

1月14日,在參加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徐州代表團審議時,婁勤儉再次強調,徐州要把做大做強樞紐經濟作為今後發展的重點任務,並就徐州加快建設國際陸港、打造東西雙向開放的內陸型國際中轉樞紐港提出了明確要求。

究竟對於一座城市而言,擁有國際陸港意味著什麼?近年來,包括成都、西安、長沙等多座內陸城市將目光聚焦在國際陸港建設。

舉例來說,成都地處西南腹地,距最近的沿海港口1700公裡,而從成都出發的國際班列卻聯通了境外24座城市和國內14座城市。從成都青白江駛出,到歐洲大陸腹地——波蘭羅茲運輸時間僅為海運的1/3,運輸成本僅為空運的1/8左右。

提高進出口物流效率、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加之跨境電商、融資租賃等特色產業集群,在國際陸港的強烈吸引下加速集聚……一個完善的開放平臺為城市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助力不言而喻。

交談中,周鐵根告訴我們,目前淮海國際陸港建設正在規劃完善的階段。

「我們按照公、鐵、水、空國際多式聯運的港區,進行規劃建設,爭取在前期基礎之上,在鐵路物流園區、億噸大港的園區建設上能夠有新的突破。」

中心城市輻射力提升圖片來源:攝圖網

儘管徐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一直是全國鐵路樞紐城市之一,但在婁勤儉看來,「樞紐」特徵表現地並不夠。他認為,徐州要以更大的視野建設中心城市,「勇於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提升區域競爭力和首位度。

「以建設現代化國際陸港為依託,加快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這是周鐵根給出的解題思路。

據了解,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項目位於泉山區的西北部,距萬寨港9公裡,距高鐵站17公裡,距觀音機場45公裡。項目內上海鐵路局蘇山貨場佔地1244畝,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鐵路貨場,也是上海鐵路局重點打造的六大一級全國性鐵路物流基地之一。

「我們充分發揮綜保區、保稅物流園區的作用,能夠使徐州真正成為』一帶一路』交匯點的重要支撐城市,為江蘇及周邊地區提供通向中亞、中歐的通道,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周鐵根說。

此外,在這次全國兩會期間,江蘇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周鐵根還提出建議,國家大力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在產業升級改造、生態保護修復、規劃布局調整、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加強政策支持。支持省際交界地區中心城市建設發展,構築區域協同發展的增長極。

文字:梁宏亮楊歡

(原標題:《「帶飛」淮海經濟區,徐州從何起步?》)

相關焦點

  • 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的優勢在哪裡?
    專家指出,濟寧提出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說明他們有向中心城市發展的理念,這是個目標。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要靠產業項目、經濟總量、區位優勢、城市規模等綜合要素奠定。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參加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徐州代表團討論時提出,徐州要在蘇北決勝全面小康的徵程中發揮領軍作用,在推動淮海經濟區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在更好地營造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濃厚氛圍中發揮先行作用。
  • 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五大戰略定位,高起點謀劃陸港建設
    通訊員供圖 據了解,今年7月30日,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正式成立。 發布會上,港務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蔡前鋒介紹,《淮海國際港務區發展戰略規劃基本思路》已通過省發改委審核,並報省委、省政府同意。確定了內陸國際化樞紐經濟新高地、「一帶一路」交匯點高質量發展區域樣板、全國東西雙向開放重要節點、淮海經濟區崛起引領區、開放型經濟改革創新示範區五大戰略定位,以及發展目標和行動方案。 △發布會現場。
  • 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陸港控股投資集團與中國林場集團舉行籤約儀式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鄔政)11月4日,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陸港控股投資集團與中國林場集團舉行籤約儀式,共建中國林場集團淮海(徐州)基地,標誌著中國林場集團與徐州市的合作邁上了新的臺階,徐州淮海國際陸港在發展臨港產業、打造樞紐經濟方面取得了又一重大進展。市長莊兆林,副市長徐東海,中林集團副總經理李留彬等出席籤約儀式。
  • 淮海國際陸港最新建設進展!
    介紹了組建淮海國際港務區、建設淮海國際陸港的總體情況,以及下一步打算。 建設好這個「港」 徐州很努力! 陸港建設,高起點謀劃 01編制戰略規劃 《淮海國際港務區發展戰略規劃基本思路》已通過省發改委審核,並報省委、省政府同意。
  • 淮海國際陸港最新建設進展!
    建設好這個「港」徐州很努力!陸港建設,高起點謀劃1編制戰略規劃《淮海國際港務區發展戰略規劃基本思路》已通過省發改委審核,並報省委、省政府同意。平臺載體,高標準打造年初,市委市政府梳理排定6大類68項重點任務目前,各項任務總體進展順利1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陸港行政商務區項目加快建設;海關聯檢大樓已完成輔助工程;總部經濟區項目中商業辦公及酒店項目已完成總承包及監理招標和施工圖設計;人才公寓項目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徐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陸港新城...
    近年來,江蘇徐州把建設淮海國際陸港作為城市發展的重大機遇、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和牽引全局發展的重大戰略,舉全市之力推進落實,一個以鐵路貨場片區、億噸大港片區為「雙核」帶動產業發展,加速構建「一心、雙核、多組團」的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 徐州淮海國際陸港建設進展順利 陸港集團組建完成
    人民網徐州12月11日電 (閆峰)11日上午,江蘇徐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淮海國際陸港的組建及建設情況。目前,陸港在規劃編制、平臺載體建設、招商運營等方面均取得初步成效,各項任務總體進展順利。現已完成陸港集團組建,並獲授信3.1億元。
  • 徐州方特樂園開工,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再添砝碼
    徐州市委宣傳部供圖一個徐州樂園並不能讓徐州滿足。5月18日,徐州方特樂園項目正式開工,目標打造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加碼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徐州市委宣傳部獲悉,該項目集聚了方特最新創意成果與徐州特色元素,將充分體現漢文化、紅色文化及區域文化。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徐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陸港新城...
    近年來,江蘇徐州把建設淮海國際陸港作為城市發展的重大機遇、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和牽引全局發展的重大戰略,舉全市之力推進落實,一個以鐵路貨場片區、億噸大港片區為「雙核」帶動產業發展,加速構建「一心、雙核、多組團」的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 淮海國際陸港起航 宜居之城正在崛起
    淮海國際港務區正式成立 徐州淮海國際陸港位於泉山區的西北部,距萬寨港9公裡、距高鐵站17公裡、距觀音機場45公裡,交通區位及發展多式聯運的優勢顯著。項目內上海鐵路局銅山貨場佔地1244畝,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鐵路貨場,是上海鐵路局重點打造的六大一級全國性鐵路物流基地之一。
  • 踐行囑託開新局④ | 徐州:通「江」達「海」 揚帆再起航
    一輛輛往來的公交車,見證了徐州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力明顯增強。在「十三五」期間,國務院批覆明確了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定位,淮海經濟區發展躋身國家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徐州作為獨立板塊被納入全省「1+3」重點功能區戰略,徐州發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 徐州巿委書記兩會為它頻繁發聲:淮海經濟區能否「涅磐重生」?
    所處長江經濟帶北翼,淮河生態經濟帶北部,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環渤海經濟圈、中原經濟區夾於「中心地帶」的淮海經濟區,有哪些發展之困,未來又當如何紓困?而為將指向性目標描述得更加明確,在《規劃》布置給淮海經濟區和徐州的「一攬子」目標任務中,也包括了若干提升區域發展能級和徐州域內城市「首位度」的要求——「淮河生態經濟帶」重點打造的4條發展軸中,涉及淮海經濟區相關城市的就有3條;在構建立體交通網絡中,明確要求提升徐州鐵路樞紐地位;
  • 中農聯淮海(徐州)國際溫控食品和農產品貿易中心項目順利籤約
    ,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古城,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及「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擁有顯著的戰略區位優勢,是淮海經濟區區域經濟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及科教文化中心,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而作為推動徐州轉型發展的主要載體,淮海國際陸港一港雙核、港區一體、多點聯動、全域開放,則是徐州的核心功能區和重要增長極。中農聯淮海(徐州)國際溫控食品和農產品貿易中心項目的入駐無疑將極大促進徐州經濟發展,引領現代化農業發展勢頭。
  • 徐州方特樂園開工,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再添砝碼
    徐州市委宣傳部供圖一個徐州樂園並不能讓徐州滿足。5月18日,徐州方特樂園項目正式開工,目標打造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加碼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徐州市委宣傳部獲悉,該項目集聚了方特最新創意成果與徐州特色元素,將充分體現漢文化、紅色文化及區域文化。
  • 徐州:加快完善基礎設施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2020徐州廣電春季房展會即將在本周六正式開幕,房展會上,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成果展同步展出,將對徐州市近年來的發展成果進行集中展示。在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過程中,徐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功能,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輻射力持續增強。
  • 淮海國際陸港起航 宜居之城正在崛起
    淮海國際港務區正式成立 徐州淮海國際陸港位於泉山區的西北部,距萬寨港9公裡、距高鐵站17公裡、距觀音機場45公裡,交通區位及發展多式聯運的優勢顯著。項目內上海鐵路局銅山貨場佔地1244畝,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鐵路貨場,是上海鐵路局重點打造的六大一級全國性鐵路物流基地之一。
  • 徐州巿委書記兩會為它頻繁發聲:淮海經濟區能否「涅磐重生」?
    所處長江經濟帶北翼,淮河生態經濟帶北部,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環渤海經濟圈、中原經濟區夾於「中心地帶」的淮海經濟區,有哪些發展之困,未來又當如何紓困?而為將指向性目標描述得更加明確,在《規劃》布置給淮海經濟區和徐州的「一攬子」目標任務中,也包括了若干提升區域發展能級和徐州域內城市「首位度」的要求——「淮河生態經濟帶」重點打造的4條發展軸中,涉及淮海經濟區相關城市的就有3條;在構建立體交通網絡中,明確要求提升徐州鐵路樞紐地位;
  • 徐州:深入融入「長三角」,加速構建「一心、雙核、多組團」港產城...
    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江蘇徐州肩負著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區位使命。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布局、奮力打造出一個東西雙向開放的內陸型國際中轉樞紐港,就成為徐州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必須思考的一道課題。
  • 2020徐州政府工作報告:中心城市建設再發力
    高質量編制金融服務中心、大郭莊片區、北部生態新城規劃,在全省率先啟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迎賓大道高架建成通車、徐連高鐵建設進展順利、淮海國際博覽中心開工建設,大龍湖國際會議中心主體封頂……徐州中心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 爭雄隴海線,誰都有一個陸港夢?
    事實上,早在今年初的江蘇省兩會上,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就曾指出,徐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一直是全國鐵路樞紐城市,但「樞紐」特徵表現的還不夠。他勉勵徐州,打造東西雙向開放的內陸型國際中轉樞紐港。一周前,2019徐州國際物流峰會舉行,主要議題正是聚焦徐州打造淮海國際陸港、創建國家物流樞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