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零售業蕭條,海港城門口羅雀
香港「莎莎」快撐不住了?
日前上市零售企業莎莎國際發盈利預警,8月銷售同比下滑近三成。伴隨著銷售下降,公司同時面臨股價下跌、營業利潤減少的局面。
在香港事件的持續影響下,卓悅、周大福也不好過。截至今年6月30日,卓悅營收8.25億港元,同比下滑11.5%;報告期內虧損2950萬港元,去年同期則盈利740萬港元。
2019年第一季度,周大福在港澳市場零售值同比下跌6%。據披露,周大福在當季淨開設115個零售點,其中在香港、澳門及其他市場,新開設的周大福零售店僅為3個(均位於港澳以外的其他市場)。
香港特區政府8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零售業總銷售額臨時估計為344億港元,同比大幅下跌11.4%,創下近3年半以來最大跌幅。扣除價格變動後,7月零售業總銷售額同比跌幅則達到13%。
與去年同期比較,今年前7個月香港零售業總銷售額下跌3.8%,總銷貨量亦下跌4.4%。
一向人流量爆滿的海港城近日也傳來多家店鋪關門的消息。
十一黃金周期間,雖然海港城整個商場還在對外營業,但實際開門的店鋪卻只有30%左右。負一樓的Dior、Whoo等化妝品專櫃都大門緊閉,耐克、阿迪、NB等知名的運動品牌也沒開。
一樓沿街的GUCCI專賣店貼出了,「本店今天休息,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的告示。LV、CHANEL旗艦店雖然沒有貼出關門的告示,但是店裡面除了銷售之外卻沒有一個客人。
原本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的廣東道,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個人。
不僅僅是零售業,香港事件對房地產同樣產生了致命性影響。
2
樓價指數連續3個月回落
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10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89.8,環比下跌1.37%。而自今年6月起,該指數已連續下跌3個月,8月跌幅明顯擴大。
香港土地註冊處10月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送交土地註冊處註冊的所有種類樓宇買賣合約共4090份,較8月份下跌20.7%,同比亦下跌14.8%。其中,住宅樓宇買賣合約數量較8月份下跌15.6%。
而對比6月份,送交註冊的所有種類樓宇買賣合約共6211份,再往前一個月,樓宇買賣註冊量高達10353宗。
從交易總值來看,9月份樓宇買賣合約總值364億港元,較8月份下跌14.2%,同比下跌20.0%。其中,住宅樓宇買賣合約為277億港元,較8月份下跌24.4%,同比下跌25.4%。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第3季樓市再現一二手額量齊跌,二手成交量更是有記錄以來同期最差,甚至差過2003年非典期間。
3
地產代理生意腰斬,地產中介要「爭飯碗」
10月10日,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向港媒表示,受持續的示威衝突影響,地產代理生意減少一半以上,但他強調業界暫時未有裁員計劃,他認為,大環境不好雖無法賺錢,但此時是擴大市場佔有率的好時機,大部分業主均對本港後市持樂觀態度。
香港龍頭地產代理中原集團8月28日公布上半年業績顯示,上半年促成總體物業成交額5378億港元,佣金收入92億港元,按年倒退16%,稅後盈利5.04億港元,減幅為21%。同日,另一龍頭代理美聯集團(1200.HK)亦公布,截至6月30日半年股東應佔溢利為9360萬港元,按年跌37.8%。
公司業績不佳,地產中介也面臨「爭飯碗」的就業危機。美聯集團住宅部門執行長布少明此前向港媒介紹,該公司在香港大約有4萬名房產中介,而其中20%將面臨「淘汰」。美聯集團副主席黃靜怡則估計,根據下半年預測一手房7000宗交投,折算上半年平均持牌代理人數,則平均每34名代理爭1單買賣。
樓校長綜合整理自南方都市報、獨角Mall、大國能量
轉載請註明來源
·END·
買房之前(ID:maifangzhiqian):有用有趣不作假,歡迎掃描下面左方二維碼關注。另外,歡迎各位意向購房者和業主加樓校長新號私聊(識別下右方二維碼即可添加樓校長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