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恐成常規 內地房企股急謀對策

2021-01-17 中證網

   8月17日消息,據香港信報報導,內地上半年曾現放鬆銀根端倪,刺激樓市成交一度反彈,惟內房普遍預計調控難望放鬆,近期更積極尋求對策。雅居樂(3383)表示,短期內不會提升價格,以加快資產周轉;富力地產(2777)則不排除未來會到中國以外的城市發展,如考慮參與發展新界有潛質地皮。至於以往主要銷售商業項目的SOHO中國(410)亦表明將告別「散售」模式,冀5年後自持物業年租金收入超過40億元(人民幣。下同)。

  近年,多家開發商紛紛計劃到外地發展,如碧桂園(2007)(馬來西亞)、雅居樂(本港南丫島),而萬科在港成功「買殼」,更表明欲投資美國市場。

  調控政策恐成常規

  富力董事長李思廉表示,目前暫未有成熟計劃,早前曾獲投資者接洽,亦視察過東南亞市場,但強調只是初步想法。至於會否來港發展,他笑言:「香港地價太貴,可是新界區一帶若有較大規模而發展潛力佳的地皮,也會考慮參與。」

  李思廉又指,集團未來將加大投資物業比重,並會積極於二、三線城市尋找發展機會,目前旗下商用物業佔銷售比例約30%。

  而早年已購入南丫島地皮的雅居樂,未來則繼續積極發展旅遊地產業務,希望長遠佔銷售比例可達25%,同時會加快銷售及住宅開工量,以加快資產周轉。

  主席陳卓林認為,中央對樓市的調控政策已見成效,預計政策仍將持續,不認為中央會放鬆調控,但若下半年情況與上半年相若,應不會有更嚴峻措施出臺。

  李思廉相信,調控已成內地常規,預期城市間將實行差別化政策。但他認為房產稅難以推行,不會成為主要調控手段。

  雅居樂劉華錫︰房價見底未敢加價

  雅居樂副總裁劉華錫認為,現時房價已經見底,儘管最近樓市有回暖跡象,但也不是提升價格的好時機,因為除了政府嚴防價格反彈外,率先加價的地產商或會招致銷售量大減,顧客湧向購買沒有加價的樓盤。雅居樂今年上半年合約銷售均價為每平米9939元,同比下跌約10%。曾認為不受調控影響的SOHO中國,上半年銷售急速放緩。董事長潘石迄稱,將從「開發—銷售」轉向「開發—自持」,將在北京和上海持有辦公樓和商業物業約150萬平米,分別約38萬及112萬平米,冀三年後租金收入成主要盈利來源,五年後物業年租金收入超過40億元。

相關焦點

  • 海口樓市供需兩側調控升級 百億房企市場份額保持領先
    4.進駐海口樓市的百億房企在近幾年海口樓市的高溫催化下,多家全國大型房企陸續進駐海口。在中指研究院2017年12月29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額百億企業排行榜」中,21家百億房企已打入海口市場,其中有深耕海口多年的綠地、恆大、魯能、富力,有2017年第一年在海口樓市推出房源就創造多項銷售紀錄的碧桂園、華潤、融創,有即將於2018年在海口先後開盤的首開、寶龍、金地,也有海南本土龍頭房企海航地產。2017年這些百億房企總銷售額佔據海口樓市的大頭,市場分化明顯。
  • 股市一曝十寒:監管風暴盤旋 樓市休整恐引池魚之災
    摘要 【股市一曝十寒:監管風暴盤旋 樓市休整恐引池魚之災】深滬股市遭遇去槓桿式調控已逾15個月,中國樓市才迎來拐點,再遇限購限貸的監管風暴。當樓市調控轉向微觀化甚至碎片化之時,房價上漲預期難以扭轉。
  • 樓市危機下,流血上市成自救出路?
    今年2月底以來,已有鵬潤控股、金輝控股、上坤地產、領地控股、中國文旅、三巽控股、港龍中國地產、實地地產、大唐地產等十餘家內地房企紛紛遞表申請在港上市。房企赴港IPO熱情高漲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深刻含義?
  • 深圳樓市懸念:調控何時來?房價如何走?
    深圳樓市熱度不減,調控的靴子被業內認為即將落地。「可以預計調控政策的出臺已經進入倒計時,最近深圳樓市的確有點過熱,寧波、杭州、東莞等地都已經推出一些調控政策,深圳應該快了。」 7月10日,一家前三十強房企的執行董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 內地房企大舉入港 業界預警「淘金」風險
    此外,香港樓市以高度壟斷著稱,以新鴻基地產、長江實業為首的少數財團掌控著大多數市場份額。內地房企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姿態進軍香港,背後隱藏著什麼風險?內地房企的動作,已經引起港資地產商的警覺。在今年3月3日舉行的新鴻基地產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新鴻基聯席主席郭炳聯直言,由于越來越多內地開發商到香港拿地發展,預計香港土地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公司於同日宣布擬向股東發行紅利認股權證集資最多222億港元,務求以更雄厚的資本參與土地市場的競爭。
  • 深圳房價直追香港 內地房企赴港「撿便宜」
    曾經被亞洲金融危機暴捶的香港樓市是在2004年開始復甦的,而2016年以前,香港辦公和商業樓的價格已經超過了1997年的峰值,住宅價格也與當時持平。但在香港特區政府的調控措施下,去年前7個月的樓價累計跌幅達到了近11%。隨後內地買手紛紛「慷慨解囊」,特區政府採取了調高印花稅等方式阻擊回暖的樓市。
  • 成都樓市蝶變:房企從「賭政策」到「練硬功」
    多年來,限購、限價等行政化色彩濃厚的調控手段密集出臺,卻讓房價陷入「屢調屢漲」的怪圈。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中國經濟改革方向,明確提出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意味著將更多地發揮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減少政策「有形之手」的幹預。實際上,新一屆政府對樓市調控的「雙軌」思路已較為明顯,即保障房歸政府,商品房歸市場。
  • 樓市觀察|疫情之下幾近「零成交」 樓市調控鬆綁預期升溫
    【財新網】(記者 王婧)受疫情衝擊,房企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關閉售樓處,樓市近乎「零成交」。這是中國樓市史無前例的「冰點」。極度悲觀之下,業內人士多預期,自2016年9月以來發起的樓市調控政策,或將在近期有所鬆動。
  • 樓市調控繼續從嚴 7月以來已有逾30城收緊樓市政策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樓市調控繼續從嚴,7月以來已有逾30城收緊樓市政策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央反覆強調「房住不炒」,地方調控政策不斷。中指研究院上海研究總監方頏指出,新房價格漲幅放緩最重要的還是持續的政策調控,7月以來從中央到地方調控都在收緊,穩定市場預期。中央強調發現問題快速反應和處置,及時採取針對性政策措施。出臺調控政策的城市也從三季度的熱點二線城市逐漸擴大到部分三四線城市。同時,在市場短期供應較為充足的背景下,房企為了衝業績免不了在價格端採取促銷打折的動作,以價換量。
  • 調控下的石家莊樓市
    據了解,對於如今石家莊樓市,購房者的觀望情緒的確在不斷增強。從去年的2017年3月17日至今,經歷了一年多史上最嚴格樓市調控,讓石家莊樓市退去了虛火,逐漸回歸理性。新房市場成交量下跌,特價房不斷推出,營銷活動不斷;二手房市場冷清,成交價格也在經歷了最初的慣性上漲、保持平穩後,開始出現回落,二手房普遍下跌了10%,可以說市場已經降至冰點。
  • 近半受訪者預期未來半年樓市調控政策將趨緊 一線城市政策最緊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芳1月12日,根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調查報告,2020年下半年以來伴隨樓市調控政策由松到緊的轉向,受訪者對未來半年樓市調控政策趨緊預期始終較強。展望2021年,受訪者置業意願較前一月出現明顯提升,樓市經過一段時間回調後,消費者置業信心亦出現回升,房企應積極備貨,搶抓出貨機遇。
  • 我國現在的樓市和當年日本樓市很像,那麼,結果會不會一樣
    當年日本的樓市非常的瘋狂,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參與到了房地產的開發當中了,幾乎所有的老百姓都在爭前恐後的投身到炒房之中了,日本當年的資金幾乎全部都湧入到樓市當中了,炒房賺錢實在太容易,日本房價最高峰時,僅僅東京的房產總值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日本和歐洲。
  • 央行再次一錘定音樓市!房企不想看到的一幕出現,剛需好消息來了
    面對這種情況為了能夠讓房價回歸合理水平,讓人們能夠居有所安,在2016年9月份國家開始對房地產行業進行調控,開始出臺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調控政策。到了2019年下半年,央行開始嚴查違規資金流入樓市,這個對房地產行業的資金監管政策直接導致了房地產行業失去了大量的資金來源,從而導致了大量的房企開始出現資金緊張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房企們不得不開始了降價賣房。
  • 一二線城市樓市調控,三四城市房價上漲,房地產發展有規律可循
    在我國一線城市的樓市發展的最早,因此也發展的最快最好,現在的房價也最高。調控政策介入穩定樓市是基本操作。因為如果調控政策不介入的話,那麼最終帶給一線城市的將是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後果和影響。因此,對於一線城市而言調控政策收緊是最好的選擇。
  • 合肥樓市調控動真格:二套房首付比為50%
    21世紀經濟報導 何苗 上海報導  合肥樓市調控終於動了真格!  21日下午,合肥市土地管理委員會第五次主任會議上傳出消息,合肥將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二套房首付4成三套房首付6成  意見提出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商品房最低首付比為25%,下列情況購買商品房的首付比為40%:  1、居民家庭擁有一套住房,在本市市區範圍內,無購房貸款記錄的,包括在外地貸款的記錄。
  • 鄭州樓市:房價跌回兩年前 開發商苦盼調控放鬆
    作者 | 郭亦非 編輯 | 張慶寧  編者按:  在「因城施策」的新調控時代,歲末年初,一些城市通過下調房貸利率、放開限購限價等手段,悄然給限購鬆綁。  2019年這個春天,中國樓市註定既敏感又混沌——供求之間在博弈,土地市場在博弈,利率政策在博弈,各城小幅鬆綁樓市舉措,也是在與上級強調的「房地產調控城市主體責任」博弈。  《稜鏡》編輯部相信,此時樓市報導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實地調查和趨勢判斷。因此,我們分赴一二三線城市,希望給諸位看官提供第一手的信息。  是為「踏春中國樓市」第二篇,關於二線龍頭鄭州。
  • 半個月內連續出手調控樓市 成都為購房者「兜底」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在半個月內,成都已經兩次出手調控樓市。12月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成都市商品房預售款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監管措施從嚴進行了升級。依照《辦法》規定,成都商品房預售款將全部直接存入監管帳戶,開發企業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違規收取購房款。
  • 半個月內連續出手調控樓市,成都為購房者「兜底」
    高周轉開發模式生變,成都全面整頓樓市,出招為防開發商「跑路」。 在半個月內,成都已經兩次出手調控樓市。12月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成都市商品房預售款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監管措施從嚴進行了升級。
  • 回眸惠州樓市2020:行情從停擺到回暖,調控從平穩變深化
    樓市供需從按下「暫停鍵」到陡然走高,政府施策從全力幫扶到調控深化,房企在市場中各顯神通……這是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惠州樓市裡發生的故事,或迷惘失措,或淡然求變,或驚慌錯愕,或意外欣喜,總之,這360多個日日夜夜的市場足夠動情和激蕩。
  • 香港豪宅成交創4年新低 新鴻基「賣樓包稅」應對調控
    以此計算,天璽項目此次推盤折讓超過三成,成為目前香港樓市折扣率最大的新盤。去年10月底開始香港樓市調控效果明顯,豪宅市場首當其衝。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價值超過1200萬港元的香港豪宅無論在成交價格上,還是成交量上均有超過三成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