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內連續出手調控樓市 成都為購房者「兜底」

2020-12-13 鳳凰網房產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

在半個月內,成都已經兩次出手調控樓市。12月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成都市商品房預售款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監管措施從嚴進行了升級。依照《辦法》規定,成都商品房預售款將全部直接存入監管帳戶,開發企業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違規收取購房款。《辦法》自2021年1月7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關於商品房預售款監管,成都在2009年就已經出臺相關政策,並於2015年做過修訂。這一次發布的新版《辦法》,監管力度很強,措施也很細緻、到位,能有效保障購房者買房之後的權益。

半個月前,成都政府相關部門針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手段頻繁,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下手,連續打出「限地價+限房價的雙限地」、「修訂商品房搖號規則」等組合拳。

成都近期為何收緊樓市調控?綜合業內人士反饋,近期成都房價上漲苗頭凸顯、消費者買房熱情高漲;土地成交價格上漲,房企買地熱情也高漲。樓市基本面向好的背後,市場基礎是否牢固?

今年9月,一則關於成都金融機構禁止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提供新增融資、貸款的新聞引發轟動,同時也撕開了房企此前在成都「囤地」、「捂盤惜售」等賺取高額利潤的冰山一角。和記黃埔將其在2014年的一幅土地轉給禹洲集團,直接獲利38億。

這一事件引發了業內對成都樓市的關注,調控或許也因此埋下伏筆。

進一步保障購房者權益

今年國內疫情平穩後,成都也加入了樓市回暖大軍,不少樓盤開始出現購房者排隊進售樓部看樣板房的現象。多個樓盤開始搖號,甚至出現「萬人搖」。

成都對中籤率有劃分,分別是拆遷、剛需、普通等分類。在普通類的搖號中籤率裡,最低只有0.62%。熱銷樓盤基本都是一二手倒掛的盤。比如,青羊區外光華的綠地新裡城,均價1.74萬元/平方米,54套房源吸引了3000多人排號,普通中籤率只有0.62%。

天府新區恆大天府半島,360套房,均價1.25萬元/平方米,網上報名第一天就有超過3000組客戶,最後參與搖號人數達11129人次,平均中籤率3.23%。

東二環的首創天禧,均價2.1萬元/平方米,共321套房,吸引1000多組客戶參與搖號。

疫情過後,被壓抑的需求噴湧而出,雖然成都也有部分因報名人數不足而取消搖號的樓盤,但因為有一二手倒掛的樓盤存在,樓市成交依然是向上的態勢。

在這樣的市場現狀下,市場亂象也頻頻發生,「收茶水費」「全款不備案」、「開發商自主搖號舞弊」等還會出現於一些監管不嚴的項目裡。實際上,不公平的市場環境就是對消費者利益的最大損害。

同策研究院分析師謝夢嫻認為,2015年的時候,成都政府也出臺過關於預售款監管的相關政策,要求房企需被監管的工程建設資金達總額的1.1倍,且在取得《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之前,只能用於項目建設必需的建築材料、設備購置等土建工程費用、設備安裝工程費用以及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不得挪作他用。

新推出的商品房預收款監管辦法,將對預售款監管實行銀行專戶監管制度,預售款監管額度與開發企業信用等級掛鈎。對於信用良好的大房企,預收款監管更為寬鬆,在工程建設各進度節點上對於預售款的使用也更加靈活。對於購房者來說,預收款監管將最大限度減少期房爛尾的可能,減小了購買期房的風險,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據成都住建官方發布的信息,為保障預售商品房工程建設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成都相關部門將對預售款進行全程監管。預售款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且未完成工程並聯竣工驗收的房屋預先出售給承購人,由承購人按商品房預售合同約定支付的全部購房款。「預售款全部進入專管帳戶,監管額度內的預售款支取實施節點餘額管理」,這一條對於成都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是最直接的。

「尾款」制度倒逼閒置土地開發防爛尾

對預售款進行全程監管,簡單來說,就是針對期房銷售的樓盤,為了防止開發商隨意支配挪用預售款、保障商品房工程建設防止「爛尾」、維護購房者的權益,行政部門和金融機構對開發商收取的預售房款進行的監管。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被監管的資金,房企還是能使用,這相當於給企業上了一個緊箍咒。在2015年出臺的政策中,住建部門只負責制定監管規則,對商品房預售款監管工作只進行「指導、督促」;此次《辦法》明確規定了監管協議須由開發商、住建局和銀行三方共同籤訂。

住建部門的強力介入,銀行基本上就變成了一個保管資金的「工具人」,須得到住建部門的授權才能向開發商撥付監管資金。這個操作,能有效避免開發商隨意挪用預售款,減少開發商因資金斷裂而出現樓盤「爛尾」的風險。

對於房價,《辦法》規定以商品房預售掛牌價款總額為基準,當工程達到正負零時,監管額度不低於25%,其餘階段,監管額度不低於15%。以商品房預售掛牌價款總額為基準的規定,可以起到防止樓盤掛牌價虛高的作用。據透露,目前成都市面上有些商辦項目實際上賣1萬元/平方米,但開發商卻在住建部門以5萬/平方米甚至更高的價格登記掛牌。

《辦法》規定了預售款的監管期限,要從樓盤拿預售開始,到集中交付時才結束,覆蓋了購房者從買房到交房的全過程。由於要到集中交房才能結束預售款監管,這就倒逼開發商不得不把包括景觀、公區、裝修等工程質量和細節做得更好。如果做出來的產品「貨不對板」,遭到業主的普遍投訴,開發商想拿到「尾款」就沒那麼簡單了。

成都業內資深人士分析,《辦法》規定了行政部門參與監管的具體執行,更好地保證開發商專款專用,減小樓盤爛尾的風險;監管期限延長至樓盤集中交付,相當於開發商壓了一筆交房尾款,倒逼開發商把好工程質量關,這對於未來三年,拿了高價地的房企來說非常重要,一旦粗製濫造,則有拿不到尾款的風險;監管額度與開發商信用等級掛鈎,將減少市場亂象,有利於建立更公平的市場交易環境;對於外來開發商在成都設立分公司的情況,分公司的建設資金能有效運用到本地項目中,防止集團總部剋扣、挪用成都項目的建設款項。一些因「分公司沒錢而不得不偷工減料」的情況將得到很大的改善,最終也將利好成都購房者,減少購房者的後顧之憂。

更為重要的是,成都此次在預售款資金監管中祭出「尾款」制度,對於房企現金回流影響非常大,這就像通過設置「條件」倒逼房企加快開發節奏、強化內部運營體系、提升工程高質量管理。也意味著房企捂盤可能性將大大減少。

三道紅線之下的風險把控

一名深耕成都多年的房企相關人士表示,三道紅線之後,行業去槓桿化將是趨勢,迫使開發商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以期提高單個項目的收益率。

從近期成都土地市場來看,市場存在供需失衡的現狀。中指院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成都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同比均上升,成交199.8萬平方米,環比上升59.1%,同比上升7.6%。成都市中心城區卻略顯供應不足,中心城區供應面積為97.3萬平方米,環比下降3.6%,同比下降60.3%。中心城區商品住宅庫存面積為1591.1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9%,同比下降16.3%。出清周期為10.2個月,較去年同期縮窄5.5個月。放到大成都區域來看,去化周期也在10.5個月,較去年同期縮窄3.6個月。

但成都土地供應開始上漲,成交量卻開始走低。11月,成都推出涉宅用地33宗,約139.8萬平方米,同比上升2.8%,環比上升83.8%;成交涉宅用地20宗,約89.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2.7%,環比上升66.0%。這個時候,土地價格是環比上升的。

究其原因,「成都有一些捂了很久的地,一直爛著;新拿的地又貴得嚇人。」一名房企人士認為,「作為西南中心城市,成都早已是各路房企兵家必爭之地,招拍掛的高價地實在是賺不到錢,尤其是主城,開發商舉牌到最後大多放棄了。」

過去房企通過大量囤地,降低持有成本,如今恐怕隨著開發模式的轉變,手中的土地就會轉化成風險。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監測65家規模房企,囤地最多的房企總土儲已超過2.4億平方米。業內人士認為,成都新政對於房企開發模式的敲打,並不亞於杭州。

與杭州市場一樣,近兩年成都市場土拍價格水漲船高,房企利潤也被壓縮,但不少房企在成都拿地就像在杭州拿地一樣,「只要進軍成都,整個四川都知道我進成都、進四川、進西部了,省去多少廣告費。」一名成都外來房企相關人士說。

成都這個市場不只外來房企瞄準,當地國資也積極參與到土拍市場。12月1日,成都推出4宗純住宅土地出讓,全部位於主城區成熟區域,出讓面積合計113畝。其中錦江區共推出2宗地,起拍樓面價均為16800元/平方米。競拍最為激烈的是錦江區二號宗地,最終被錦江統建聯合華發競得,競拍對價為「19300元/平方米+無償移交23%統籌住房」。啟信寶數據顯示,錦江統建為成都市錦江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100%控股企業。

相關焦點

  • 半個月內連續出手調控樓市,成都為購房者「兜底」
    高周轉開發模式生變,成都全面整頓樓市,出招為防開發商「跑路」。 在半個月內,成都已經兩次出手調控樓市。12月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成都市商品房預售款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監管措施從嚴進行了升級。
  • 樓市重磅!剛剛,成都出手封堵「網紅盤」,熱點樓盤無房居民優先...
    來源:e公司成都市終於再次出手完善調控政策,推出了新一輪的搖號購房政策,核心即為熱點樓盤優先向無房居民家庭銷售。針對上述情況,11月24日,成都市終於再次出手完善調控政策,推出了新一輪的搖號購房政策,核心即為熱點樓盤優先向無房居民家庭銷售。按照新政要求,登記購房人數在當期準售房源數3倍及以上的,全部房源僅向已報名登記的無房居民家庭及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銷售。
  • 樓市調控發力 成都二手房價格出現鬆動
    成都樓市限購政策升級之後,二手房交易現場的人氣明顯減少。圖為消費者在成都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房產分中心現場查詢相關信息。  本報記者 文強 文/圖  二手房市場一直被稱為樓市走向的「晴雨表」,在「5·15」成都樓市限購政策升級之後,反應最快、最直接的就是二手房市場的表現。
  • 又一城出手!樓市調控再加碼:提高二套房商貸首付比例
    繼成都、深圳等地後,另一個樓市調控熱點城市寧波,半年內再度升級了調控政策。寧波市住建局稱,由於7月出臺的調控政策在落實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個別樓盤投資客較多、部分特殊群體以落戶和離婚為手段投資炒房、利用贈與規避限購限售政策等,影響了房地產市場交易秩序的公平和穩定,亟須管理部門予以明確監管規則。
  • 這一城再次加碼樓市調控!7月以來已有超30城出手
    今年7月以來,全國已經累計有杭州、東莞、寧波、內蒙古、鄭州、深圳、南京、長春、海口等超過30個城市紛紛出臺調控政策,為樓市降溫。為維護調控政策的有效性和嚴肅性,《補充通知》規定「除配偶或者直系親屬之間、產權共有人之間贈與外,屬於限售範圍的住房在限售期內不得辦理房產贈與交易」。對於寧波加碼樓市調控,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寧波此次政策打了四個「補丁」,一是嚴管戶口投靠炒房行為,二是規範離異炒房行為,三是規範房產更名和贈與行為,四是調整信貸首付比例。
  • 成都出手封堵「網紅盤」 熱點樓盤無房居民優先
    來源:證券時報網樓市重磅!剛剛,成都出手封堵「網紅盤」,熱點樓盤無房居民優先!專家解讀來了成都市終於再次出手完善調控政策,推出了新一輪的搖號購房政策,核心即為熱點樓盤優先向無房居民家庭銷售。針對上述情況,11月24日,成都市終於再次出手完善調控政策,推出了新一輪的搖號購房政策,核心即為熱點樓盤優先向無房居民家庭銷售。按照新政要求,登記購房人數在當期準售房源數3倍及以上的,全部房源僅向已報名登記的無房居民家庭及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銷售。
  • 成都樓市:2020年多個城市調控,房價為何還上漲?
    不含糊不囉嗦,一字一句詳細為你解答,成哥是通過直接實戰,將最有用的方法傳授給你們,讓你們成為最會買房的人。以下是「成哥說房」微信公眾號的粉絲提問精選提問:成哥,今年這麼多城市出臺樓市調控措施,為什麼房價還在漲?
  • 樓市再傳大消息!又一城加碼樓市調控:商貸最低40%
    灼灼房天下重磅,寧波樓市再次加碼調控!呵呵,離婚兩年內都得守規矩。寧波戶籍,離異前家庭成員,在市五區只有一套或沒房的,可以在限購區裡買一套。非寧波戶籍,離異前,在市五區沒房的,滿足連續兩年社保或個稅,可以在限購區裡買一套。市六區戶籍,離異前,家庭成員在市六區無房,可用無房戶;非市六區戶籍,離異前,家庭成員在市六區無房,滿足連續兩年社保,可以用無房戶。
  • 成都出手!封堵「網紅盤」 熱點樓盤無房居民優先!專家解讀來了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 唐強 成都市終於再次出手完善調控政策,推出了新一輪的搖號購房政策,核心即為熱點樓盤優先向無房居民家庭銷售。針對上述情況,11月24日,成都市終於再次出手完善調控政策,推出了新一輪的搖號購房政策,核心即為熱點樓盤優先向無房居民家庭銷售。按照新政要求,登記購房人數在當期準售房源數3倍及以上的,全部房源僅向已報名登記的無房居民家庭及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銷售。
  • 又一城出手調控樓市:​二套房首付變6成,4年才可交易!
    在「金九銀十」下,又有一城頒布樓市新政,收緊購房條件!9月11日晚間,常州日報報導稱常州樓市新政出臺,主要變動為,市區新購商品住房取得產權證後4年方可交易;已擁有一套住房且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家庭,再次貸款最低首付60%,於9月12日開始執行房地產調控政策。
  • 寧波半年內三度加碼樓市調控 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至40%
    原標題:寧波半年內三度加碼樓市調控 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至40%   半年內,浙江省寧波市第三次發布樓市新政。
  • 【最新完整版】2016~2019年成都樓市限購調控政策匯集,成都...
    在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範圍內購房:居民家庭有1套住房未結清相應貸款,再次申請貸款購房,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70%;居民家庭購買第三套及以上的,暫不提供貸款支持。相關調整自2016年11月18日起執行。
  • 十餘城市紛紛出手 這輪樓市新政什麼意思?
    據小編統計,自9月30日至10月4日,短短五天時間,北京、天津、蘇州、成都、鄭州、無錫、濟南、合肥、武漢、深圳、廣州、佛山共計12個城市先後發布新樓市調控政策,多地重啟限購限貸。這些陸續出臺的樓市新政,各地的著重點在哪兒?小編為您一一盤點!
  • 樓市風向變了!深圳之後,又一城出手:圍堵假離婚,明確支持剛需!
    由於市場升溫、部分區域房價上漲過快,近期,樓市調控政策正出現新一輪升級。其中,圍堵類似「假離婚」的政策漏洞、限制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支持無房戶購房,成為重要的政策方向。
  • 又來了,成都樓市新政策
    上月,成都對於購房政策有了先規定,一時間引起激烈討論,朋友圈都刷爆了,上次主要是針對無房人群的福利,剛需人群優先購房,本次是對於購房人群權益的保障,主要以預售房為主題。
  • 樓市調控繼續從嚴 7月以來已有逾30城收緊樓市政策
    12月樓市調控繼續從嚴,多城加碼樓市調控僅12月上半月就有多個城市加碼樓市調控。浙江省寧波市則於12月10日印發《關於進一步保持和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補充通知》,《通知》從強化住房購買資格管控、加強購房合同更名及住房贈與交易管理、調整住房信貸首付比例等四方面對7月6日調控新政進行了補充完善。其中,明確離婚不滿2年買房要查離異前家庭住房,而對於貸款未結清再次購買住房申請商業性貸款的購房者,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六成。
  • 對樓市「打新」說再見,成都出手猛抬炒房成本!
    若登記購房人數在當期準售房源數1.2倍以下(不含1.2)的,由開發企業自行組織有序銷售;這一次的政策其實並不突然,我認為只是對9月份的樓市調控進行補充和升級。《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保持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的政策解讀》則進一步明確,對無房居民家庭購房有如下傾斜:為切實解決無房居民家庭的居住問題,《通知》進一步提高了公證搖號中向無房居民家庭提供房源比例,無房居民家庭優先最低比例由棚改優先後剩餘房源的50%提高到60%。
  • 西安出手為樓市降溫背後:新房價格連漲55個月 頻繁上演「千人搖」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潔)訊,繼去年6月升級樓市調控後,西安再度出手為樓市「退燒」。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指出,西安房價持續上揚,是引發本次調控的重要原因,「西安新房價格同比去年漲幅較明顯,通過政策進行適度調整,有利於當地房價平穩運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0月西安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為0.5%,較去年同期上漲7.6%。而自2016年3月以來,西安房價已連續上漲55個月。
  • 寧波再次加碼樓市調控:提高二套房商貸首付比例
    繼成都、深圳等地後,另一個樓市調控熱點城市寧波,半年內再度升級了調控政策。寧波市住建局稱,由於7月出臺的調控政策在落實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個別樓盤投資客較多、部分特殊群體以落戶和離婚為手段投資炒房、利用贈與規避限購限售政策等,影響了房地產市場交易秩序的公平和穩定,亟須管理部門予以明確監管規則。
  • 深圳樓市升級調控已過半月 新房現按「積分」誠意登記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距離「715」樓市調控升級已經過去半個月的時間,深圳市場的反應明顯,特別是二手房網籤量大幅減少。上周,深圳全市4個項目預售審批,包含3個住宅項目,在「715」調控政策之後住宅推盤反而提速,有些出乎市場預料。市場信息顯示,備受關注的華強城項目在30日發布了銷售公示。方案顯示,本次共推出556套房源,將採用線上誠意登記,線下公證搖取選房順序號,線下公證選房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誠意登記「按積分」規則進行,積分排名前5560名的購房者才可以成為誠意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