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一/文
Bluebird Story (feat. Jumelles)DJ OKAWARI - Animal Forest / Bluebird Story
雨季,溼潤,滋養,甦醒;
大地,煥然,生長,狂歡。
有這麼一句話:「七月的雲南,稻高一尺,蘑高一丈。」
這裡的「蘑」就很有意思了。
雲南在每年的這個時候,接受著雨露的清洗和滋養,無數個帶著「夢幻」的小精靈悄悄冒出頭來。它們是山之精靈,是這一滋養中產生的「夢幻」的獨特產物。
當然不只是七月。由於氣候原因,這些精靈們,早的五月就出現,晚的可能到十月。
每一次的雨水,對它們來說都是綿綿不絕的滋養,雨水過後的那一抹陽光則十分珍貴,明媚的陽光,適宜的溫度,使它們生長的更快更健康。
對!這些山之精靈就是野!生!菌!
野生菌
當然,或許很多人稱之為「蘑菇」,但是雲南本地人從來不這麼叫的。「菌」的說法也各有不同,比如,昆明人是讀「jer」,還有的地方叫「je」,大理則是叫「juan」或者「jun」,還有的地方叫「jue」。
這樣看起來可能有點抽象,總之,我們一般不會說吃蘑菇,一般都是說吃菌或者菌子,採菌子,撿菌子。
大自然真的很奇妙,這些獨特的小精靈各有各的樣貌和味道,千姿百態,變幻萬千。
一直以來,我們家人都會在每年的這個時候上山去採菌子,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和閱歷,對於菌子的品種有著十分的掌握。
即使剛開始幾次不太懂,只要跟著去山上溜達幾次,基本也就能識別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無毒,哪些有毒了。
(這裡放一張可食用野生菌的圖鑑)
當然,不懂的人最好不要吃,雖然這是一道人間美味,但是萬一因為不懂而遭罪了那就很可惜。
昨天剛起床大概上午8點,就看到我麻麻滿載而歸,一背簍的野生菌,其中見手青最多,我就決定今早要和麻麻一起去撿菌子。小夥伴們在得知我要去撿菌子之後,他們說也要參加,因此今早大家一起去了。
今早起床的時候是早上5點,天還很黑,蒼山離我家很近,我們去到蒼山上天一樣很黑,也沒有月光,所以就開著手電筒,拿著小鋤頭就開始探索。
本來感覺去的挺早了,沒想到山上有很多人都已經撿好菌子準備拿去賣了。
我們去的地方都不能稱之為山,真正進入到大山裡會很危險,非常容易迷路,而我們只是為了去體驗一下,只是跟著我麻麻學習學習,所以不慌不忙的開始找,並沒有進入到深山裡。
山裡的空氣實在太好了,樹木和土壤的味道居然散發的一種十分高貴清麗的香氣。
採菌子的人特別多,男女老少都有,還有人一邊唱著白族大本曲,一邊採菌子,時不時吆喝幾聲,雖然天還沒亮,山裡很黑,但是周圍人那麼多,也不會感覺害怕,也不會迷失方向。
我剛開始找不到菌子,實在不知道它們會長在哪裡,非常煩躁,但是過了一會兒看見我麻麻找到了好多大大小小的胖嘟嘟的菌子,我就放慢了速度,腰彎的更低,看的也更仔細,當自己在看了好幾遍的地面上發現冒出個頭的菌子的時候,簡直欣喜若狂。
我的小夥伴在看到我終於找到菌子之後,也開始更加認真的找了。慢慢的能找到一些菌子,雖然不是很大。
在一片看起來好像啥也沒有的土地上找到菌子的那種感覺,太奇妙了,很夢幻的感覺,疲憊瞬間消失。
大概到十點多的時候,感覺天快要下雨了,所以我們開始慢慢下山,一路下去,也時不時的找到了一些菌子。
如果不是許多人一起,而是安安靜靜的撿菌子,也許能找到更多,一群人一起雖然同行多了許多歡樂,但是顧著聊天也不能安心找菌。不過今天也算是滿載而歸呢。
回到家後,把菌子清洗了乾淨,就炒了菌子吃。菌子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煮菌火鍋,火腿或者臘肉炒菌,炭烤菌片,油炸或者炒飯等等,真的是舌尖上的美味,奇幻的佳餚。
食
END
圖片/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