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的花季》:70後、80後對愛情最美好的想像,都藏在這裡了

2020-12-15 罐頭往事

對於70、80後來說,如果要選一部最好的校園劇,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十六歲的花季》。

這部1990年上映的電視劇,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畫質很渣、情節不算曲折、服裝也不時尚,但傑出的現代意識和表演水平,依然影響了好幾代人對校園和初戀的想像和回憶,令它成為了不朽的經典。

1、一段青春

「你以為這是故事,那麼你錯了。你以為這是生活,那麼我錯了。這是綜合成千上萬個十六歲的孩子的經歷編織的一曲歌、一首詩、一個夢。」

凡是觀賞過《十六歲的花季》的朋友,都不會對這段出現在每一集開頭的念白感到陌生。

《十六歲的花季》由上海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聯合拍攝製作,共有12集,故事以上海一所重點中學為背景,描繪了八十年代一群中學生們的成長故事。

1989年播出後,火遍大江南北,無數少男少女為之痴迷,盛況空前。此後,幾乎每年的寒、暑假該劇都在全國各電視臺重播,「花季」這個詞成為十五、十六歲青少年的專用代名詞。

白雪、陳非兒、歐陽嚴嚴和韓小樂等十六歲的少男少女,在高中校園裡的生活故事,仿佛就發生在我們自己身邊。

雖然時隔近30年,十一哥依然能想起劇中的一些片段:

期中考試後,學校張貼了紅白兩種考試成績榜,傷害了許多學生的自尊心,個性開朗,勇敢正義的白雪一怒之下,撕掉了紅白榜,引起了軒然大波。

90年代健美操風靡一時,《十六歲的花季》裡多次出現白雪和陳非兒婀娜的身姿在練健美操,歐陽嚴嚴在外面等著。

還有戴隱形眼鏡的童老師,他對學生的殷殷期望,她那全新的教育觀念,成為多少學子們心中的偶像老師! 「瘦子」彭瑜、「胖子」何大門、「眼鏡」、「青春痘」……這些不正是我們學生時代裡每個校園都有的外號嗎?當然,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是韓小樂同學和他勇闖女浴室的壯舉:陽光明媚的一天,酷愛洗澡的陳菲兒端著盆進入集體浴室,好巧不巧,門上的牌子在撞擊之下,從「女」變成了「男」。而粗心大意的韓小樂喜滋滋的推門而入,撞見了正在洗澡的陳非兒。

雖然其實什麼也看不到,但那個畫面對於年幼的我們思想衝擊是巨大的,也算是我們的性啟蒙之一了。

《十六歲的花季》之所以成為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不只是從裡面,我們能看到自己和同學的影子,更重要的是,在那個年代,此劇出現的早戀情節,觸動了我們心底最甜蜜的回憶,成為了我們的愛情啟蒙。

2、一對戀人

高三轉校生原野跟著高一補軍訓,要辦軍訓黑板報的陳非兒跑來找他借墨汁,一段朦朦朧朧的愛情故事就此展開。

陳非兒身上打著那個時代的鮮明烙印:父母是知青,她一人從新疆回到上海讀書,寄居在親戚家。

內心孤獨的她驚喜的發現,原野竟然同樣來自新疆,共同的經歷拉近了兩個人的距離。

原野同樣也被溫柔青春的陳非兒吸引,為了「撮合」他們倆,袁野的同學拔了陳非兒自行車的氣門芯,希望袁野上演一出「英雄救美」。

慢慢的,兩個人開始公開交往,他們經常上學下課一起並肩走、聊聊天。

坦白的說,陳非兒和原野一起並肩推車回家的畫面,真的挺養眼的。

在那個年代,他們的「親密」來往在學校掀起了軒然大波。

《十六歲的花季》比大多數校園劇高明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對早戀這個事情表明任何態度,劇情並沒有圍繞原野陳非兒的愛恨糾葛展開,實際上,整個劇集裡連一次牽手、擁抱甚至告白都沒有出現過。

劇裡很多男女關係的都處於曖昧狀態,這才是那個年代中學生感情狀態的真實再現。

比如,劇裡除了原野和陳非兒公開交往外,韓小樂、彭瑜也多少表現出了對陳非兒的好感,這其實也是這哥倆一直對著幹的主要原因。

另外,喜歡白雪的又是哪幾個?除了歐陽嚴嚴以外,有人認為何大門和青春豆也對白雪有好感。

歐陽嚴嚴應該算是本劇的男主角,小時候看覺得他長得好帥,跟同樣是班幹部的白雪真的好配。現在想想,歐陽嚴嚴或許對白雪是有點小心思的,而在白雪眼裡,歐陽不過她的好哥們罷了。

男孩總把女孩的友情當做愛情,女孩總把男孩的愛情當做友情--這種狀態對於很多少男少女來說,真的太真實了。

跟獨立要強的白雪相比,歐陽嚴嚴應該算是個有點懦弱的小男人。

最明顯的例子是「紅白榜事件」當白雪、韓小樂一起撕掉教室裡的紅白榜時,歐陽嚴嚴膽怯了,他沒有跟著一起行動,遭到了白雪的鄙視。

那時候,還沒有「女神」一詞,我們只知道白雪和陳非兒都很完美,最喜歡聊的是哪個女孩更好?最喜歡哪個女孩?

長大後我才知道,只有小孩才做選擇。

3、一陣唏噓

比起劇中人,主演們的命運更讓人唏噓不已。

白雪的扮演者吉雪萍,演完該劇考上了上戲,畢業之後沒有進影視圈反而走上了主持人崗位,後來成為東方衛視當家花旦。丈夫是富豪黑立德,婚後生活幸福,兒女成雙。

陳非兒的扮演者池華瓊,之後參加上海兒藝培訓班和陸毅成為同學。可惜的是她放棄了去考上戲的機會而是直接走上了職業演員的道路。她之後大部分角色都是龍套花瓶為主,陳菲兒成為她難以逾越的角色。

歐陽嚴嚴的扮演者楊曉寧,拍此劇之前他已經進了銀行工作,之後試圖走影視圈,不過拍電視劇時得了一場大病,差點喪命。病癒後放棄了影視圈回到金融行業發展,現為廣發證券某營業部總經理。

韓小樂的扮演者戰士強,連續出演過幾部知名電影電視劇之後,他選擇了下海擔任某科技公司廣告部經理,因貪汙罪入獄(金額不過11650元而已),出獄後經營一家傳播集團,也算是浪子回頭的典型了。

原野的飾演者何威,之後在36集電視劇《封神榜》飾演哪吒,堪稱經典。後來何威做起了生意,沒想到卻血本無歸,最困難的時候還擺過地攤、站過櫃檯,幸好沒放棄,終於東山再起,生意越做越大,成為了富豪。

童老師的飾演者楊昆,因《十六歲的花季》而走紅,因出演《洋行裡的中國小姐》和《媳婦婆婆小姑》,兩度拿到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得到業內很大肯定。2014年國劇盛典,楊昆憑藉《生活啟示錄》,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童老師的男友陳老師的飾演者何政軍,是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的一名年輕演員,陳老師一角讓他被觀眾認識,後來出演了數不清的電影電視劇,最為觀眾熟知的當然是《亮劍》中的趙剛了。

沒想到吧,在年幼時就感受到了被趙政委支配的恐懼,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

如果說白雪、陳非兒、歐陽嚴嚴、韓小樂們陪伴我們走過了年幼無知的青蔥時光,那麼這些演員,則用他們各自的經歷演繹著真實的人生,告訴了我們社會的殘酷。

當70、80後們參加同學聚會,渴望見到當初那個暗生情愫、偷偷傳紙條的異性同學,結果卻發現翩翩少年已成為大肚油膩男中年、嬌小少女變身成市儈水桶腰歐巴桑,多少人立馬崩潰。

慘遭社會毒打,最美好、最朦朧的初戀記憶被毀於一旦,無疑是最殘忍的一種方式。

這時候回頭再看《十六歲的花季》,無疑是更加珍貴的。

因為我們自己和自己愛的人,最美好的樣子,都藏在裡面,而且,永遠不會變色。

相關焦點

  • 時隔30年《十六歲的花季》重回熒幕,當年的他們現在如何
    對於70、80後來說,如果要問記憶中哪部校園劇最好看?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畫質略渣、情節不算曲折、服裝也不時尚,但傑出的現代意識和表演水平,依然影響了好幾代人對校園和初戀的想像,可以說許多70後、80後對愛情最美好的想像和青春回憶,就藏在這裡,誇一句經典,絕不為過。
  • 《十六歲的花季》主創30年後重聚
    這是綜合成千上萬個十六歲的孩子的經歷,編織的一曲歌、一首詩、一個夢。」30年來,凡是看過《十六歲的花季》的觀眾,都不會對每集開頭的這段念白感到陌生。   1990年,由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共同攝製,富敏、張弘執導,吉雪萍、池華瓊、楊曉寧、何威等主演的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首播。短短12集,卻始料未及地盛況空前,掀起了當年的討論熱潮,成為一代人的「回憶殺」。
  • 30年後,再回首《十六歲的花季》,逝去的不僅僅是「青春」
    30年後,再回首《十六歲的花季》,逝去的不僅僅是「青春」上世紀80年代有那麼一部片子,也是非常受大家喜歡的,這個片子主要講述的就是青春校園裡的一些小故事,這個片子在當時來講可以說是起了非常大的轟動。因為在當時那個年代的人,就很少有人沒有聽說過這部片子,因為在當時那個娛樂方式非常匱乏的年代,這麼一部電視劇應該是家喻戶曉,它就是《十六歲的花季》。就是在一九八幾年的時候,人們對於這個青春校園題材的片子,也不是非常的敢於觸碰。
  • 桂花苑|《十六歲的花季》重回螢屏
    30年前,一部中國最早校園青春劇《十六歲的花季》在上海誕生,「白雪」「陳非兒」等一群花季少年給人留下了難忘印象。日前,修復版《十六歲的花季》重回螢屏,在東方影視頻道假日劇場播出,集數由原來的12集變為14集,這讓打造這部電視劇的編導富敏、張弘夫婦十分高興。
  • 《十六歲的花季》重播 主演導演時隔三十年再聚首
    來源:新浪娛樂《十六歲的花季》重播《十六歲的花季》劇組重聚「吹著自在的口哨,開著自編的玩笑……」三十年前,由上海原創出品的《十六歲的花季》綜合成千上萬個十六歲的孩子的經歷,為他們編織了一曲歌、一首詩、一個夢……三十年後
  • 阿拉「滬產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嗎?開始重播啦!30年...
    他們是滬產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的主角 從本周末起 該劇經過高清格式轉換等技術處理後 將在東方影視頻道播出 《十六歲的花季》又回來了!
  • 時隔30年,《十六歲的花季》今晚...
    > #十六歲的花季#肯定能霸佔熱搜至少一季!《十六歲的花季》裡是有戀愛CP元素的 但它並沒有像時下一些校園劇那樣 添加車禍、失戀、墮胎這種「味兒衝」的環節 所謂「官配」也就是同框多一點,距離近一點 再有就是被同學們起鬨時的一點青澀 連一次牽手、擁抱都沒有出現過
  • 《十六歲花季》續集原班人馬再聚首
    》續集原班人馬再聚首2003年02月17日16:40:58 網易社區 裴豔   每日新報報導,十幾年前,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因為真實反映了中學生的生活,準確地把握了青少年心理而深受觀眾的喜愛。「花季」這個詞也成了十五六歲孩子的代名詞,頻頻見諸報端。白雪、陳非兒、歐陽嚴嚴們長大後是什麼樣子呢———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的續集《走過花季》會告訴你答案。日前記者獲悉,《走過花季》將於近期在央視黃金時間與觀眾見面。   1998年春節,上海東方電視臺播出了專題片《回首花季》,《十六歲的花季》的主要演員及編導與觀眾再敘「花季」,當時,有許多觀眾表示期望看到該劇的續集。
  • 從60後、70後、80後到00後都被這三張圖扎心了!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2018年,60後50多歲,70後40多歲,80後30多歲,90後20多歲,我們都在努力工作,可生活的壓力和焦慮感卻時時襲來,有可能現實的焦慮來自於對未來的擔憂,而未來真的有什麼需要擔憂麼.....
  • 動漫經典之作,70後、80後、90後的童年,滿滿的都是回憶!
    說起動漫,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段青澀而又美好的童年回憶,動漫永遠都是青少年所追捧的話題。但動漫可不只屬於年輕人,對於我們70後、80後、90後來說,動漫更是他們永遠的回憶。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談談70後、80後、90後的童年時代的經典動漫,可以說每一部都是動漫的經典之作,滿滿的都是回憶!動漫經典之作,70後、80後、90後的童年,滿滿的都是回憶!
  • 「十六歲的花季」南京、新北、臺東中學生校園體驗營開營
    5月18日上午,「十六歲的花季」——南京、新北、臺東中學生校園體驗營在南京市金陵中學正式啟動。本次活動在江蘇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的指導下,由南京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南京市金陵中學、臺灣新北市金陵女子高級中學、臺灣臺東女子高級中學聯合主辦。來自臺灣的中學生將在金陵中學度過一段校園生活,並體驗南京豐富的城市文化。
  • 70後80後集體回憶"最愛的明星" 當年最紅DJ今安在?
    後、80後們帶來輕鬆和快樂。  70後、80後  「最美麗的記憶」  「中午睡不著,想著想著就想到以前中午聽電臺的習慣,我記得最瘋狂的時候是初中到高一,那時電臺最紅,熱線真叫熱啊,當時我就在想,自己要是主持人該多好。」網友「leeshienyung」在帖中表示,和一群「聽友」一同去直播室,是自己最大的夢想。
  • 70-80後回憶 90-00後聽歌《一生有你》總會有一瞬打動你
    90年代應該是大陸校園民謠發展到鼎盛的時代,很多音樂人在這個時代創作出了很多經典歌曲,很多作品直至今日都無可替代,除卻耳熟能詳,更多的是帶給一代人的關於民謠的記憶。電影《水木年華》通過水木大學建築系男生歐洋與外語系女生方瑤的愛情故事,不僅呈現了青春時代愛情美好的樣子,更大的意義在於,盧庚戌用一部電影的時間把整個民謠時代鼎盛的模樣串聯了起來,片中從插曲到故事,到最終電影完結時對民謠音樂人們的致敬,處處都是回憶和感動。或許這是盧庚戌對自己創作歌曲的最好紀念,亦是給那個年代人們重回青春記憶的一部最好的電影作品。
  • 這十首歌會讓70後聽了麻木,80後聽了傷感,90後聽了直接想哭!
    不管是70、還是8090後,都有自己追星的記憶,每天反覆聽著偶像的歌曲,憧憬著美好的明天和愛情故事。本應該這三個年代的人在音樂上沒有太大的交集,但是只要這十首歌旋律響起,他們肯定會有這樣的反應!許多70後的偶像都是四大天王和張國榮、譚詠麟,但進入新世紀以後,他們已經過了而立之年。
  • 70後80後90後動漫記憶最後一個最經典
    動漫伴隨著我們70後,80後,90後的的童年記憶,七龍珠記得第一部動漫就是七龍珠那時每天都在追這個動漫,變身超級賽亞人,賽亞人2,賽亞人3,賽亞人4,灌籃高手,相信很多,70後,80後,90後都不會忘記,那個愚笨但是又很上進,自稱天才的櫻木花道,那個為了晴子而選擇了籃球的灌籃高手。還有那個迷倒萬千少女,籃球技術高超的流川楓,那個又胖,又圓的安西教練,那個為了籃球而痛哭的三井壽。
  • 70後的遊戲「藏貓侯」您玩過嗎?這是我們童年裡最美好的記憶!
    「藏貓侯」的遊戲,你小時侯玩過嗎?「藏貓侯」是魯南方言,也就是抓迷藏,不知道用您們當地的方言怎麼說。成哥作為一個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70後,「藏貓侯」是兒時最常玩的遊戲之一。特別是在夏天的晚上,用我們的當地方言說那是「侯黑裡」,喝完晚上的湯(吃完晚飯),三五個小夥伴就會一起玩「藏貓侯」!月光下,村莊的犄角旮旯成為我們這些孩子的遊樂場。我們用「將軍寶」(剪子包布錘)來定輸贏。贏了的孩子就躲藏起來。,輸了的孩子就負責找人。
  • 再讀《霍亂時期的愛情》:婚姻沒有想像中美,卻遠比想像中更美好
    當時,這本書也被稱為是「我們時代的愛情大全」。馬爾克斯說過:「有兩部書寫完後使人像整個兒被掏空了一般:一是《百年孤獨》,一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據說馬爾克斯寫《霍亂時期的愛情》最直接的靈感,就是自己父母的愛情歷程。母親出生在官宦家庭,是出了名的大美人。
  • 十六歲花季少女回家途中遭遇車禍,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原標題:十六歲花季少女回家途中遭遇車禍,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11月26日下午六點鐘左右,石家莊市元氏縣李友英年僅16歲的女兒杉杉,在實習回家的路上發生了車禍,直到現在女兒還沒有脫離生命危險。
  • 拒絕長大:70後、80後和90後懷舊玩具展
    為了迎接六一兒童節,在「大朋友攝影」張鵬的策劃下,利用「渭南王能吃」王克楠收藏的一些玩具,這裡僅用三天時間便推出了這個精彩的懷舊玩具展。這是一場70後、80後和90後不可錯過的展覽,早已消失多年的經典玩具,再一次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時光深處,歲月靜好,不知不覺,我們都已經長大了。曾經身邊的小玩意兒,也已經快成「文物」了!
  • 90後、80後、70後外國草根階層的就業觀
    今晚80後全球最火訂閱號生活、婚姻、情感、創業、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