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發展便宜進口肉肥水卻流外人田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剛剛吞下「大象」三年,且在去年隨著國內豬價上漲才凸顯併購效果,如今又斥資10億元收購另一家海外公司,這對雙匯發展母公司萬州國際的消化能力是一大考驗

  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000895.SZ,下稱「雙匯發展」)。作為國內最大的肉製品生產企業,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生鮮製品(鮮肉)、高溫肉(保質期較長的火腿腸等)、低溫肉(即食火腿、培根等)業務。早在2013年,雙匯發展上演了一場「蛇吞象」的跨國併購,花71億美元收購了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這場國內最大的跨國併購在公司日後的經營中起到多大作用?

  不久前,公司又發布公告稱,史密斯菲爾德又欲以1.45億美元(按當日匯率計算約等於人民幣10億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綜合豬肉產品生產加工商Clougherty,交易預期於2016年末之前完成。公司本次收購的目的又是什麼呢?之前的大型併購已被公司完全「消化」了麼?近日,《投資者報》記者與公司相關負責人聯繫並詢問以上問題,但並未得到合理解釋。

  進口肉自用比例小

  毛利率壓力仍很大

  2013年,頂著巨大的內外部壓力,公司控股股東萬州國際董事局主席萬隆力主上演了一場「蛇吞象」的併購大戲,將美國最大的屠宰加工企業史密斯菲爾德納入麾下。但此後,這一併購併沒有為雙匯發展帶來多大優勢,當時國內的豬價也在下跌,這讓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後的整合效應無法發揮。因為對於雙匯來說,鮮肉銷售收入佔總收入60%,也就是說鮮肉價格下跌對雙匯整體上不利。只有中國鮮肉價格上漲,而進口鮮肉價格下跌時,在海外有公司的雙匯才具有獨特優勢。

  知情人士稱「在2014年,依靠控股股東,雙匯發展從美國進口豬肉僅7萬噸左右。此時中國豬價比美國豬價便宜,進口肉進入中國市場的過程推進較慢。」

  這種局面在2015年二季度以後開始改變。當時中國豬肉價格經過長期低迷後開始上漲,但美國本地豬價卻開始下跌。雙匯發展趁機加大了美國進口肉的採購,當年,公司進口肉翻倍,達到16萬噸左右,共計17億元。

  這個數字隨著國內豬價大漲也不斷擴大,今年前三季度,進口肉金額已達到31億元,公司預計2016年整年將進口30萬噸豬肉。

  據業內人士稱,「今年4月前後,美國的生豬價格為每公斤8元,但在中國高達18元左右,美國豬肉到岸後加上成本費用,每噸達到2.2萬元左右,但在國內的價格達到2.7萬元。」

  如此看來,從美國大舉進口是筆很划算的生意。不過,奇怪的是關於這些進口肉的用途,據知情人士稱,僅20%用於自己肉製品的原材料,80%用於外銷或以生鮮凍品的方式售賣。但是,生鮮凍品毛利率在這幾類業務中,毛利率最低,據半年報數據顯示,生鮮凍品毛利率僅有4.8%,高溫肉製品和低溫肉製品毛利率都在30%左右。所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為18.22%,同比下滑了3%。如此看來,低成本的進口肉並沒有緩解多少毛利率下滑的壓力。

  此外,在大舉進口的同時,進口肉的質量也拉響了警報。近日,質檢總局發布了進口食品安全風險預警通告黑榜,雙匯、雙匯的子公司史密斯菲爾德、大股東羅特克斯均赫然在列。近一年來,雙匯申報進口的多批次來自美國的史密斯菲爾德出品的帶骨豬肉、豬蹄、豬胸軟骨等凍品因貨證不符、標籤不合格等原因被予以銷毀或退貨處理,總計數量還不小。

  精細加工仍需提升

  新品培育效果不明

  對進口肉不採取精加工就大量外銷,大大縮小了利潤空間。這也與公司目前的精加工技術水平有很大關係。雖然,公司在多次投資者調研會議上,都提到了欲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不過目前看來效果還不是太突出。目前,公司的低溫肉製品等新產品在公司整體銷售收入中佔比僅有10%。且雙匯試圖將史密斯費爾德作為品牌打入中國的計劃並未成功。儘管在高鐵、機場、商超的廣告頗多,但是也難以改變史密斯費爾德這個純正美國味在中國銷售遇冷的情況。而且,2015年2月,公司推出的「非常系列」等新產品,但最終由於這些新品質量不夠穩定,也未受到消費者認可。

  針對上述問題,公司管理層曾稱,「截至今年10月,雙匯發展在新產品和渠道上都做了大量工作。目前美式產品與西式產品處於新產品推廣階段,收入佔比不是很高。但此類新產品是未來產品結構的發展趨勢。而隨著這些新產品和低溫製品逐步放量,預計公司毛利率下降的局面會有所緩解。」不過,後續效果如何,是否能更充分利用進口肉,還需市場檢驗。

  再次海外收購

  能否消化暫未可知

  剛「吃下」全球最大的肉製品生產公司三年,今年11月22日,公司又發布公告稱,將再次收購美國一家綜合豬肉產品生產商及加工商Clougherty,並公布資料稱,這家標的公司日屠宰生豬約7400頭,年銷售額約5億美元。其產品主要在美國西南部出售,包括熱狗、培根、早餐肉腸、生鮮豬肉、火腿、午餐肉及煙燻香腸。

  對於本次收購的原因,萬州國際公告稱:「與美國東岸工廠相比,西岸對亞洲的出口更具時間優勢,因而具有戰略意義。」

  某業內人士稱,「今年,雙匯發展從美國進口的豬肉量預計會同比翻番。以此來對衝公司面臨的成本壓力和毛利下滑壓力。收購Clougherty對今後加大從美國進口生豬更具有了空間和時間上的優勢。」

  不過,剛剛吞下「大象」且在去年隨著國內豬價上漲才發揮出更大優勢,又再次斥巨資10億元收購另一家海外公司,不知公司是否有能力消化。且海外整合無論在管理還是程序上都會更加複雜,國內外豬價行情波動較大,不斷收購海外公司是否能在根本上改善雙匯發展長期面臨的淨利潤增幅放緩及毛利率壓力,需待時間檢驗。提高產品精加工技術及培育更多穩定的新產品,看似是一個更加長久之計。

相關焦點

  • 豬肉下遊龍頭——雙匯發展
    可見市場對白馬股的關注情況,而雙匯發展就是被納入明晟指數的一隻白馬標的,現在就來說說雙匯發展為什麼能夠被看上。產品優勢雙匯的產品主要分為高溫肉製品、低溫肉製品和生鮮三塊。相對於高溫肉的優勢,低溫肉的優勢要小些,現在的低溫肉價格整體向上,貨齡跟市場的競爭品牌相比略高,近期像雙匯火腿切片、雙匯三文治香腸、雙匯午餐方腸、雙匯培根等產品價格是略有上漲;而雙匯火腿切片與荷美爾貨齡大致相當,雙匯香腸與方腸類貨齡比市場競爭品牌略高10天左右,雙匯培根貨齡跟市場產品貨齡相當,並不具有優勢。
  • 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下聯經典到爆!值得細細品味
    說到這裡,本人也想出一個上聯,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有朋友可以對出下聯嗎?想要對出下聯,必須要搞清楚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這話是什麼意思。顯而易見,從字面上理解,「肥水」指有價值的東西,「不流外人田」就更好理解了,就是有價值有利益的東西,絕對不可以流進別人的田裡!(指利益絕對不會讓他人均沾!)
  • 雙匯-受益於屠宰業和肉製品加工業的提升,品牌更具競爭優勢
    雙匯——行業集中度提升目前高豬價期間,不僅是雙匯全行業都面臨成本壓力,而雙匯憑藉品牌優勢可以適當提價,憑藉規模優勢有便宜的儲備豬肉,以及渠道優勢可以藉助進口美國豬肉平滑成本,受到的影響反而是比較小的總的來說雙匯發展的生意模式並不複雜:上遊主要是豬肉、雞肉,豬肉為主,豬肉除了生豬屠宰,還有在低價時期進行庫存,以及海外進口渠道,基本上可以平滑成本。
  • 廣東人真的是肥鵝不流外人田!你吃過四大名鵝之首「馬崗鵝」嗎
    廣東人真的是肥鵝不流外人田!你吃過四大名鵝之首「馬崗鵝」嗎中國人是非常會吃的,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連老外都知道。很多老外到了中國,品味到中國美食,也會覺得非常好吃,甚至吃完就離不開了,還很害怕回到自己國家吃不到怎麼辦。
  • 雙匯火腿問題頻出 安全發展如何實現
    火腿腸裡吃出各種異物 把關嚴格在哪裡據雙匯集團副總經理劉金濤介紹,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當天,邀請全國100名媒體記者、100名消費者代表參觀鄭州雙匯生產線,展現了雙匯「鐵腕抓質量、鐵心保安全」的決心,以此來警醒所有雙匯集團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把關,將食品安全放在生產的第一位,從源頭把好安全關,著重將食品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中。
  • 雙匯推出植物肉,素食有望成為未來食品行業巨頭!
    就在上個月,就連以肉類加工為主的大型食品集團雙匯,也進入了」素食界「! 雙匯蛋白素肉戰略大品類正式登場,與此同時,雙匯&吃豆人跨界聯名創意短視頻,在抖音平臺上線推廣,與千萬粉絲互動,好看、好吃、又好玩,吊足了公眾胃口!
  • [公告]雙匯發展: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有限公司關於對《河南雙匯投資...
    其中雙匯發展增資1.8億元,雙匯集團增資1.2億元,本次增資後財務公司註冊資本由5億元增至8億元,雙匯發展、雙匯集團持股比例仍為60%、40%。由於雙匯集團具有悠久的行業歷史,「雙匯」已成為我國肉製品加工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代表的是值得信賴的產品質量,使得雙匯集團產品擁有最為廣泛的客戶基礎,為雙匯集團未來市場開發和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黎平:整合資金送肥入田 肥水肥田暖人暖心
    黎平:整合資金送肥入田 肥水肥田暖人暖心 發布時間:2020-06-11 15:52:51      來源:貴州網   時值芒種時節,稻秧正陸續插秧進田
  • 雙匯火腿腸-主業突出、行業配套,形成國內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
    公司簡介雙匯發展的前身出自漯河市肉聯廠(老國企),1998年10月15日,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獨家發起,以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屠宰和肉類加工業為核心,向上遊發展飼料業和養殖業,向下遊發展包裝業、物流配送、商業、外貿、金融(2016年6月河南雙匯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成立)等,成為中國最大的肉類供應商,形成了主業突出、行業配套的產業群,是國內目前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萬洲國際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在中國、美國市場及歐洲的主要市場均名列首位。
  • 萬洲國際旗下美國Smithfield、中國雙匯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
    中國搜索鄭州10月26日訊 當地時間2017年10月24日 ,全球最大豬肉食品企業萬洲國際旗下美國知名肉製品公司Smithfield、中國最大豬肉製品企業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收入規模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京東集團在紐約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 又到了吃肉的季節,教你分辨進口肉和國產肉,避開來自遠方的病毒
    據悉,多家豬企淨利潤在2020年上半年猛增,其中,新希望集團、雙匯發展、溫氏集團、牧原食品、正邦科技漲勢最為兇猛。嗯?其中一個有點眼熟?沒錯,就是之前那個不惜佔用耕地也要大建養豬場的牧原兄,牛羊逐水草,商人追利潤,沒毛病。豬企是高興了,但終端零售商可就未必了,怎麼講?原先肉便宜,薄利多銷,現在肉昂貴,厚利少賣,賣不動啊!
  • 雙匯跨界入局速食粥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雙匯2019年收入保持增長,但主要原因是價格驅動,並非銷售增長所致,因此雙匯積極拓展新領域,既可以發揮產業鏈優勢,也可以尋找新的增長點。不過,消費者對雙匯的認知仍主要是肉製品,非肉製品發展可能受到制約。據了解,八寶腸的原料包括缸豆、紅棗、薏仁、枸杞子、橘皮、百合、黃桃、甜玉米、荸薺,通過煮製,做成了香腸的形狀,可直接食用,也可用開水衝泡。
  • 廣東:肥鵝不流外人田
    原標題:廣東人,從來不讓肥鵝流入外人田!還記得城君之前推出的三部曲系列之雞鴨嗎?今天,終於到了三部曲的終章:鵝。廣東作為美食大省,廣東人是真真用實力在證明對美食的狂熱。沒有一隻鵝能遊過珠江,廣東不僅是全國最大的鵝產區,吃鵝的戰鬥力同樣爆表,一年1.7億隻鵝都不夠吃!
  • 入局速食粥 雙匯的「護城河」在哪
    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雙匯主要產品的肉製品銷量並未增長,其中鮮肉銷量甚至是減少。雙匯正在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不過,消費者對雙匯的認知仍主要是肉製品,同時,雙匯拓展的領域門檻較低,容易被模仿。入局速食粥雙匯入局速食領域,仍是以其擅長製作的香腸為載體。
  • 發黴、變質、生蛆雙匯火腿腸頻遭投訴
    最近,記者獲悉,近兩月來多名網友投訴雙匯品牌幾款火腿腸產品存在發黴、變質、發臭、生蛆等問題。而且記者注意到,雙匯多次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被通報,也曾被檢出禁用獸藥「氧氟沙星」;據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雙匯發展.000895.sz)近期發布的半年報,雙匯發展上半年財務方面出現了增收降利的情況。
  • 央視調查"健美豬"黑色產業鏈 雙匯被曝收購"有毒"肉
    養殖:養豬戶不吃「加藥」肉   在南京建鄴的迎賓市場裡,有一種瘦肉型豬肉由於肥膘少、脂肪低而大受歡迎。在這種豬肉的來源——南京市建鄴區沙洲村興旺屠宰場,這種豬能佔到80%至90%。據屠宰戶介紹,這種瘦肉型豬體形較好,行內戲稱為「健美豬」。
  • 田麻乃羊羔肉簡介
    田麻乃羊羔肉簡介    田麻乃羊羔肉在蘭州已有五、六年的經營歷史,經營品種主要以黃燜羊羔肉、爆炒牛犢肉為主,配以各種時令蔬菜。牛羊肉用料全部是從老家寧夏運來的優質羊羔肉,無論從肉質上,還是烹調技術上,都堪為上乘,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 雙匯發展「中招」非洲豬瘟
    當時,雙匯發展並未將這與罕見的非洲豬瘟聯繫到一起,當天下午在互動易平臺上還表示,非洲豬瘟對公司影響不大。但隨著30頭病豬被確認因非洲豬瘟死亡的消息的散播,16日下午,雙匯發展放量跌停。至15時40分,農業農村部發布了「河南省鄭州市經濟開發區某食品公司屠宰場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的消息,雙匯發展也成為了首家因非洲豬瘟受到直接經濟損失的A股上市公司。
  • 雙匯火腿腸-攜手楊紫碰撞出絢麗多姿的火花
    辣&楊紫明星代言發布會在北京中國電影導演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消費者、銷售商、投資者、媒體等各界代表匯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雙匯「辣嗎?辣」產品代言人的重磅官宣。此番,雙匯牽手90後實力小花楊紫,將引爆「辣有引力」年輕化衝擊波,酷辣CP的組合將碰撞出炫辣多姿的火花。
  • 雙匯從養豬到養雞 有望成肯德基麥當勞供應商?
    國內外肉製品市場環境不佳,造成「肉老大」雙匯發展業績下滑,似乎並未出乎市場的預料;而創新力度不夠,營銷體制及銷售渠道有待推陳出新等亟待破解的問題,才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記者獲悉,雙匯內部在未來發展戰略、事業部運營模式改革及自建電商渠道等變革舉措上尚存在爭議,如何平衡內部博弈,也將關係到雙匯的未來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