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隊長張鳳偉:沂蒙赤子掛帥江城,情系荊楚...

2021-01-12 無線臨沂

隊員們說,張隊的眼睛剛毅灼爍,給人一種堅定的力量。

他來自蒙山沂水間,帶著傳承和弘揚沂蒙精神的夙願,用一腔赤誠與熱血踐行著沂蒙兒女在武漢疫區中心的錚錚誓言,用責任與擔當挑起了整個山東省第十二批援鄂醫療隊的大梁,他就是山東省第十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張鳳偉。 

張鳳偉,中共黨員,醫學博士,主任醫師,臨沂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兼心外科主任,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獎獲得者,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省十佳醫師。在我市援鄂工作中,他積極響應醫院黨委的號召,臨危受命,勇挑重擔,同時作為臨沂市第五批援鄂醫療隊和山東省第十二批援鄂醫療隊的隊長,帶隊出徵武漢。不僅要對40名臨醫戰士負責,還要肩負起山東省來自47家醫療機構170名醫護人員的冷暖安危。

他夙興夜寐,統籌兼顧全隊戰地黨建工作、物資供應協調、醫療感控授課、防護技能培訓、隔離病區督導、生活區域排查等各項管理任務,及時落實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委指示精神,確保醫護人員個人健康安全,援助工作科學有序進行。根據疫情需要,他迅速成立核心專家組,對每一位危重病人科學研判,多方組織會診與病例討論,力求最優治療方案。

在武漢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場上,他不僅是精益求精的醫療專家、援鄂核心專家組組長,也是24小時為隊員提供貼心服務的「大家長」。他主導員工關愛,創新黨員「一對二定向幫扶」工作制度,身體力行解決隊員實際困難,營造親情有愛的團隊氛圍,他主動關愛武漢當地醫護人員、班車師傅、運送人員,是武漢人的好朋友,是山東援鄂戰線上一面迎風獵獵的旗幟。

掛帥出徵,守護武漢,越是艱險越向前

還未收到援馳武漢指令之時,時任臨沂市人民醫院新冠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副組長的張鳳偉已駐守抗疫一線30餘天。2月19日,接到馳援武漢任務那一刻,他顧不得疲憊,沒有一絲猶豫,第一時間請纓帶隊出徵。2月20日早上8點,張鳳偉帶領著40名臨醫援鄂隊員,在一片殷殷祝福和不舍淚光中,義無反顧踏上了馳援湖北的徵途。

張鳳偉陪同山東省衛健委副主任左毅檢查指導工作。

2月20日下午,山東省第十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從濟南遙牆機場出發,支援湖北疫情防控一線。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書堅受省委書記劉家義、省長龔正委託到機場送行,並為醫療隊授旗,張鳳偉隊長代表第十二批援鄂醫療隊向省委省政府做出慷鏘有力的表態:「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能夠代表全省一億多人民奔赴疫情一線,我們感到非常榮幸。感謝省委省政府交給我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堅決做到: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努力擔負起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神聖使命,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和人民!」隨後張鳳偉帶領全省170名援鄂隊員光榮宣誓,那錚錚誓言響徹齊魯,穿越蒼穹。

張鳳偉說,隊長就要帶頭幹,事無巨細親力親為。

抵達武漢後,張鳳偉不顧舟車辛苦,當天深夜在物資倉儲區召開現場會議部署工作任務,傳達醫院黨委的關心關懷,強調隊員要提高防護意識,提升防護技能,做好崗位培訓,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全力以赴,科學規範地參與治療救治工作,發揚好沂蒙精神,塑造良好戰隊形象。從來武漢的第一天起,張鳳偉就開啟了「三頭六臂」模式,每當隊員都休息了,張鳳偉的大腦總還在飛速旋轉:各個環節還有沒有疏漏?物資儲備還有哪些需要補充?隊員們的衣物夠不夠?工作能不能再優化、細化一點?前後方和當地醫院如何協調?分隊組建是否符合當地醫院需要?如何彈性排班給隊員們更多的時間休息……在前線的微信群裡,張鳳偉24小時在線,隊員們遇到的各種問題,他都第一時間給予解決。來到武漢的前3天,張鳳偉只休息了不到6小時。

江城點兵,我們的目標是:打勝仗、零感染!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敵人是看不見的病毒,危險隱匿於無形。為儘快打開工作局面,張鳳偉根據工作需要和防治關鍵點,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健全制度體系,優化醫療工作流程。不到36個小時的時間,著手成立了醫療、護理、院感、宣傳、保障和隊員關愛專班,全面履行隊部崗位職責。張鳳偉根據人員專業結構將隊部人員分成12班,進一步明確了醫療隊伍統一管理、醫療救治統一流程、醫療服務統一質量的工作原則。在每個醫療分隊設置分隊長一名,接管病區的科主任和護士長在分隊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並確定了醫療隊隊部例會、科主任護士長例會和班長例會等一系列常規工作制度,制定了每個崗位的崗位職責,明確了相關責任,嚴格實施「駐地-醫院」兩點一線封閉式管理,為「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提供了嚴密的組織和制度保障。

張鳳偉率領「尖刀班」挺進金銀潭醫院。

在張鳳偉的果斷決策和有力組織下,醫療隊勇挑重擔,積極請戰。根據武漢指揮部的命令,大隊兵分三路進駐3家醫院開展援助工作。2月25日下午,張鳳偉抽調大隊15名護理骨幹進駐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開展危重患者救治工作,這是大隊派出的第一支援助力量。在前往金銀潭醫院報到的班車上,張鳳偉隊長為小分隊冠名「尖刀班」,希望他們能像尖刀一樣直擊病魔的心臟。張鳳偉為隊員加油打氣的視頻在武漢駐地顯示屏上滾動播出一個多月,並被多家媒體轉載。「尖刀班」不負張鳳偉隊長囑託,30餘天來竭盡全力連續工作,奮力搶救危重患者,受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定宇院長的充分肯定,張定宇院長表示:「尖刀班的護理隊員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中技術過硬,吃苦奉獻,加班加點,任勞任怨,感謝你們在關鍵時刻伸出的有力援手。」

深入一線指揮救治,展現山東醫療水準

隨後醫療隊相繼託管了武漢市第三人民醫院首義院區和光谷院區的四個新冠隔離病房和一個重症監護病房以及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個新冠肺炎重症監護病房。面對艱巨的工作環境,張鳳偉說:「我們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盡最大努力救治更多的人,一定要做好準備,頑強地打好一場責任重大、持續的攻堅戰。」他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

張鳳偉在武漢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患者的醫療查房。

為快速高效組織醫療救治工作,張鳳偉聯合受援醫院醫務科和護理部組建「聯合醫務部」和「聯合護理部」來統籌醫療救治工作,固定時間召開院區疑難危重病例討論會,組織隊內專家參與討論,不斷提升醫療隊員處理複雜病例的能力。通過病例討論,加深對疾病的認識,並迅速實現了醫療隊同質化、規範化診療。張鳳偉深入臨床一線,與隊員並肩作戰,強化病區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督導,重點監控危重症病人,及時發現並解決救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堅守危重症病人救治「最後一道防線」。

張鳳偉參加武漢三院危重型患者遠程專家會診。

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癒率,張鳳偉要求醫療隊員精準施策,科學救治,最大限度地減少患者的痛苦。充分發揮多學科聯合診療優勢,為患者帶來不斷優化的治療方案和中西醫結合療法,充分發揮中醫療法的獨到優勢,為病人提供手診、穴位貼敷、耳穴壓豆等中醫特色護理治療項目,輔助效果明顯,成為醫療隊的一大工作亮點。

張鳳偉說,工作中最讓他感動的是醫療隊員們快速進入角色,並表現出極強的責任心和專業的工作態度。雖然大家來自幾十家不同的醫院,以前素不相識,層層防護下每一項醫療護理操作都很辛苦,每天要頂著壓力和焦慮去參與救治工作,但是大家卻在這裡結下了火熱的戰鬥情誼,所有人都是「生死之交」,沒有小我,沒有計較,大家都是擰成一股勁兒,用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專業技能全力救治了一個又一個患者,充分展現了臨沂乃至山東的醫療水準。

隨著治癒患者的出院,醫療隊託管的病區一個個關閉,張鳳偉代表醫療隊不斷地向國家援鄂指揮部請戰,主動承擔救治任務,張鳳偉說:「讓我們多替替班,讓當地的醫護人員好好休息休息……雖然時間短暫,但醫療隊員們與當地醫院的同行們配合默契,互相體恤,取長補短,並肩作戰,抗疫鬥爭取得節節勝利,也錘鍊了深深的戰地友誼!」截止3月27日最後一批隊員撤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全隊累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419人,其中武漢市第三人民醫院救治患者299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救治患者99人,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救治患者21名,圓滿完成救治任務。

用心關懷,精準施治,全力救治危重病人

張鳳偉介紹說:在日常的救治過程中,大家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和體會,特別是合併複雜基礎病如新冠肺炎合併急性心肌梗死、合併腎功能不全、合併心力衰竭、合併偏癱、合併精神性疾病、高齡失能老年新冠病人等,在每次的例會上,醫療護理專家組都踴躍發言分享經驗,彼此相互提醒避免走彎路。更為重要的是山東援鄂醫護團隊中各專業高手雲集,如重症、呼吸、感染、中醫、心內、急診、神經內科、心外科、胸外科等,通過組建各學科核心專家組,每次專家的病例討論都達到了多學科會診MDT的作用,體現了科學和精準的救治,明顯的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病死率。

張鳳偉對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危重患者說:「我們來了很多人,都是山東隊的專家,你要有信心,相信我們能給你治好病!」

在救治工作中,高齡、失能失智患者是醫療隊救治工作的另一難點,僅在武漢三院收治的病人中,年齡最高患者102歲,90-99歲的7例,80-89歲的7例,70-79歲的50例,各病區共計65%的患者為老年人。在老年新冠肺炎群體中,一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數較多,二是患者自身的基礎病較多,再加上隔離病區的特殊性無法提供家庭陪護。所以,對於這些老齡患者,除了貼心的治療和護理服務,人文關懷也非常重要。

張鳳偉參加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中醫遠程會診。

為此醫療隊根據患者病情程度和自理能力,科第規範地進行分組管理,在高齡老人方面強化專科護理,尤其是要通過醫醫合作、醫護協作,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患者的人文關懷上,雙管齊下,做到有的放矢,完成對老齡患者較為全面的醫療和診治。張鳳偉介紹說:我們經手診治的高齡病例,在我們完成託管任務時均已全部治癒出院!

戰地黨建分外紅,打造有溫度的援鄂黨支部

抓好戰地黨建,張鳳偉讓黨旗在抗疫陣地高高飄揚!

出徵前,張鳳偉被臨沂市人民醫院黨委任命為臨醫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來到武漢後,他又被山東省醫療隊臨時黨委任命為山東省第十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副書記。

作為臨時黨支部書記,他帶領支部黨員分區包片,推行職工關愛,打造精細化戰地互助小組。有隊員稍有不適,他都會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有深夜在金銀潭醫院單獨值班的護士下班,他在凌晨2點趕去接回駐地;每次在發往醫院的班車上,他都會千叮嚀萬囑咐個人安全防控的重要性;每有隊員過生日,張鳳偉都會細心準備有團隊籤名的紀念品;他悉心關注青年醫務人員成長,聆聽他們的心路歷程和成長經歷……3月18日晚,當醫療隊員徐成下班返回駐地,張鳳偉隊長親自將生日蛋糕和禮物送到門前,這時徐成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生日,他說:「這個生日真得終身難忘,每天看張隊晝夜操勞,還細心安排我的生日,真是既感動又心疼。」在這場特殊的戰役下,臨時相聚的戰友們在黨支部的引領下,凝聚起並肩作戰的無窮力量。

醫療隊群眾隊員積極提交入黨申請書。

作為臨時黨支部書記,張鳳偉時刻用自己的言行感召著全體隊員,大家凝心聚力,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他要求黨員同志們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鼓舞了全隊所有群眾醫務人員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熱情,先後有73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山東省第十二批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援鄂期間共有12名隊員火線入黨,其中臨沂市人民醫院隊員佔了6名。張鳳偉說:「能親眼見證這12名隊員在援鄂工作中黨性修養進一步提升,在救治工作中勇於擔當表現出色,並且被組織火線吸收為黨的一員,我感到無比欣慰。」

張鳳偉問候志願者班車師傅:堅守崗位的你們是武漢的英雄,是抗疫的功臣。

鐵的隊伍需要鐵的紀律,「打勝仗,零感染」是我們的基本目標,為此張鳳偉制定了嚴格的戰地工作生活紀律,每天從醫院到駐地,各班次嚴格兩點一線,在武漢駐地期間不私自外出、串門和扎堆聚集,不得因個人非必要需求增加武漢方面保障負擔。因疫情需要,無法組織人員線下學習,所有黨組織的工作和交流都以電話、微信和釘釘視頻會議進行,儘量避免多人碰面。張鳳偉也會根據隊部工作需要,實時發布通知公告與流程規範,要求黨員同志們要帶頭遵守,做好引導監督,並自覺接受駐地工作人員和群眾隊員監督。

返回山東前,張鳳偉帶隊將大隊節省下來的醫療物資捐獻給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張鳳偉說,我們醫療隊個個鬥志高昂,迎難而上的決心是很堅定的,救治工作是科學嚴謹的,大家都希望能堅持到最後一例病人出院,對醫者來說,那才是莫大的榮譽。需要強調的是,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沒有黨的領導和各級政府的管理調配,沒有足夠的物資和後勤保障,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齊心協力,這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在這裡,我們要向駐地管理人員、人民警察、駐地的廚師、志願者司機師傅以及千千萬萬支持關注前線的愛心人士表示感謝,沒有他們的支持,僅靠醫護人員,是無法打贏這場戰「疫」的。因此,這是一場全社會的戰鬥,英雄屬於全體中國人,正是因為有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才能打贏這場總體戰和阻擊戰,讓我們國家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3月6日中國攝影家協會為援鄂隊員拍攝群像時,為張鳳偉隊長留下的個人照,當張鳳偉摘下口罩的那一刻讓在場的臨醫戰士眼眶溼潤,縱使目光矍鑠,卻難掩16天來滿臉的憔悴。

出徵武漢前,作為山東省第十二批援鄂醫療隊個人防護和醫療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張鳳偉曾許下承諾,「我會把隊員們一個也不少地安全帶回去!」在今年這場註定要載入史冊的抗疫戰鬥中,張鳳偉帶領山東省第十二批援鄂醫療170名隊員勇挑重擔,奮力迎敵,嚴守防護底線,確保醫療安全,圓滿完成了醫療隊「打勝仗、零感染」的援助任務。

40天彈指一瞬,張鳳偉卻記錄下了永恆,他是援鄂隊員、班車師傅、駐地服務員和患者口中心中可愛可親的「張隊」,他讓更多在江城奮戰的人們記住了這位給予他們溫暖與心安的山東隊長,他用沂蒙赤子的豪情與擔當,溫暖著兩座英雄的城市!

臨報融媒記者 汲長良 孔令華 通訊員 於友祥 楊慧慧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人民醫院、第三醫院參與組建的國家援鄂抗疫...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參與組建的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獲此殊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發布儀式並頒發獎牌和證書。他說,廣大醫務人員在抗疫鬥爭中白衣為甲、逆行出徵,捨生忘死挽救生命,詮釋了醫者仁心和大愛無疆。
  • 臨沂市人民醫院張鳳偉等三位專家榮獲省、市「五一勞模」榮譽稱號
    臨沂市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張鳳偉榮獲2018年山東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魏延津,心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歐知宏分別榮獲2018年臨沂市勞動模範稱號。張鳳偉 臨沂市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張鳳偉從醫20餘年來,始終堅持以共產黨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忠實履行著一名黨員、一個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
  • 疫去春來 山河無恙:開封市中心醫院舉行援鄂醫療隊凱旋歡迎儀式
    禮儀獻花後,黨委書記劉靜宇為援鄂18勇士佩戴「援鄂英雄、逆行天使」獎章。他指出,援鄂醫療隊員始終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沿,在用生命守護生命的日日夜夜,以精湛醫術挽救了一個個鮮活生命,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使命擔當的醫者仁心。付出了難以想像的艱辛,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是人民的勇士、國家的功臣、中心醫院的驕傲、是大家學習的楷模,輝煌功績將載入醫院史冊。
  • 「江城登高望遠,錦繡河山萬年」——援鄂醫療隊重返湖北旅遊側記
    他們身著印有「山河無恙 鄂歡迎您」字樣的藍色、紅色上衣,以遊客的身份領略長江之畔壯麗的風景,重新認識這座「英雄之城」的人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醫生劉燁不斷地拍照留影。她說:「我酷愛旅遊,去過十幾個國家,但是湖北宜昌還是第一次來,風景如畫的三峽真是名不虛傳。」記者了解到,此次為醫療隊員專門定製的「組團遊」分為荊楚文化之旅和文化遺產之旅兩條線路。
  • 「江城登高望遠,錦繡河山萬年」——援鄂醫療隊重返湖北旅遊側記
    他們身著印有「山河無恙 鄂歡迎您」字樣的藍色、紅色上衣,以遊客的身份領略長江之畔壯麗的風景,重新認識這座「英雄之城」的人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醫生劉燁不斷地拍照留影。她說:「我酷愛旅遊,去過十幾個國家,但是湖北宜昌還是第一次來,風景如畫的三峽真是名不虛傳。」記者了解到,此次為醫療隊員專門定製的「組團遊」分為荊楚文化之旅和文化遺產之旅兩條線路。
  • 西泠印社慰問浙江省援鄂醫療隊
    浙江省援鄂 醫療隊代表接受作品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黃河 代表浙一援鄂醫療隊 接受西泠印社藝術家作品
  • 北大方正集團旗下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援鄂國家醫療隊凱旋歸院
    4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科研教學樓前人頭攢動。經過55天戰疫、14天隔離,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援鄂國家醫療隊終於凱旋歸院了。隊長秦宇紅代表援鄂國家醫療隊進行工作匯報,回憶起難忘的援鄂經歷,錚錚鐵漢幾度哽咽。他介紹,20名隊員擰成了一股繩,克服當地任務重、壓力大、人員不足、設備老化、環境惡劣的重重困難,每個人都發揮了最大潛能對抗病毒。
  • 前方戰報丨甘肅省中醫院援鄂醫療隊前線日記
    湖北疫情牽動人心,甘肅省中醫院援鄂醫療隊在緊張的救援工作間歇,這些醫護人員記錄下了疫區一線工作生活的細節,留下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援鄂戰「疫」日記。張燕琴甘肅省中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甘肅省中醫院康復醫學科護士長 2020年1月31日 大年初七
  • 援鄂醫療隊出徵19天!你們在武漢還好嗎?家鄉人民牽掛著你們!
    3月2日,記者與我市援鄂醫療隊取得聯繫。22時30分,在部分隊員下班後,記者對他們進行了電話採訪。 為方便工作剃光頭,用取暖器除護目鏡霧氣 我市援鄂醫療隊實行4班倒,每個班入「艙」工作6個小時 今年32歲的王金牆是許昌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曾參與雅安地震救援防疫工作。
  • 打卡大宜昌,援鄂醫療隊回來了
    楚楚動人這就是鄂【打卡大宜昌,援鄂醫療隊回來了!】援鄂有你赴約同行 山河無恙,靜待君還。8月9日,參加與愛同行惠遊湖北 活動的援鄂醫療隊順利抵達宜昌,開啟了為期兩天的打卡之旅。書裡最浪漫的詩人,原來如此親近!在屈原故裡遊玩時,援鄂醫療隊隊員、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錢樹森說,「荊楚文化都在這些風物裡,一定要多走走、多看看!」
  • 援鄂醫療隊回湖北宜昌打卡
    【援鄂醫療隊回湖北宜昌打卡】山河無恙,靜待君還。8月9日,參加「與愛同行,惠遊湖北」活動的援鄂醫療隊順利抵達宜昌,開啟了為期兩天的打卡之旅。書裡最浪漫的詩人,原來如此親近!在屈原故裡遊玩時,援鄂醫療隊隊員、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錢樹森說,「荊楚文化都在這些風物裡,一定要多走走、多看看!」
  • 西泠印社赴安吉慰問浙江省援鄂返浙第五、六批醫療隊
    今天,西泠印社社委會一行前往安吉慰問正在那裡休整的浙江省援鄂返浙第五、第六批醫療隊員,並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現場,西泠印社向浙江省援鄂醫療隊贈送了副社長韓天衡等藝術家精心創作的書法篆刻作品。李蘭娟院士、浙一醫院院長黃河、省人民醫院院長葛明華、浙二醫院常務副院長王偉林、邵逸夫醫院副院長虞洪、省疾控中心援武漢醫療小分隊隊長陳彬等參加慰問活動,向西泠印社藝術家們表示感謝。
  • 圓滿完成任務 金銀潭醫院最後一批外援醫療隊撤離
    昨日,漢水河畔,冠軍門前,武漢市民不舍送別江蘇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曾接管金銀潭醫院全部三個危重症病區的該醫療隊,也是金銀潭醫院最後一批撤離的外援醫療隊。時隔61天後,202名隊員踏上回家之路。 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攝昨日,漢水河畔,冠軍門前,武漢市民在漢江灣體育公園與江蘇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告別。
  • ——首批援鄂醫療隊返程紀實
    在山東省援鄂醫療隊駐地外,一位匆匆趕來的武漢市民手捧錦旗,焦急地尋找著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一位名叫王春霞的護士長。  「山東醫護仁心仁術,白衣天使愛心傾注。」由於剛剛出院,不便前來親自送行,武漢客廳方艙醫院B廳A6區的病友們想盡辦法,託人找了半天才趕製成這面錦旗,囑咐一定要在王護士長走之前交到她的手裡。  同舟共濟的歲月,生死之交的情誼。
  • 院長掛帥,多家醫院「百人團」出徵武漢!
    他們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當疫情防控需要時,全國醫護人員主動請纓,踴躍報名。 這一刻,他們選擇和武漢及全湖北的民眾站在一起。 院長掛帥!北京六大醫院664人再徵武漢 北大人民醫院百人團出徵,馳援武漢!
  • 「英雄歸來」——天津醫科大學師生鮮花迎「援鄂醫療隊」
    張道正 攝中新網天津4月5日電 (記者 張道正)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休整期滿,4日回到天津醫科大學。圖為天津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 天津醫科大學4日舉行簡短而隆重的儀式,迎接天總重症救治醫療隊凱旋。在該校主樓前,天津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姚智、校長顏華等學校領導、大學醫院負責同志、在校師生共同致敬援鄂英雄,歡迎勇士平安凱旋。副校長王耀剛主持歡迎儀式。圖為天津醫科大學師生現場歡迎。
  • 仲春出徵,桐月歸來,福建第十一批援鄂醫療隊今日返程回家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福建第十一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林建清在匯報工作情況時表示,在福建省委省政府、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泉州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福建省第十一批援鄂醫療隊
  • 河源再組17人援鄂醫療隊整裝待發,全是業務骨幹!
    繼首批10名醫務工作者馳援湖北後,河源市人民醫院積極響應省衛健委號召,由該院黨員、業務骨幹17人組成的醫療隊已經集結完畢,整裝待發。河源市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據了解,這批最美「逆行者」是來自河源市人民醫院的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感染科、血液內科、檢驗科的骨幹,分為危重症患者救治醫療隊、普通患者救治醫療隊。
  • 本期策劃 英雄團隊續寫光榮篇章——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援鄂醫療隊...
    更讓許多人沒有料到的是,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榮軍優撫醫院的白衣戰士,也成了主陣地上的主攻手。 2月11日,正當湖北武漢疫情肆虐、感染頻發、醫護力量告急之時,在退役軍人事務部的統籌指揮下,由江西、山西、浙江三省榮軍醫院4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援鄂醫療隊,及時抵達位於武漢的湖北省榮軍醫院,與該院醫護工作者協同作戰,與病毒搏鬥,和時間賽跑,全力救治生命。
  • 援鄂醫療隊隊員遊湖北:「湖北人民待我們如親人」
    8月9日,援鄂醫療隊隊員在武當山景區遊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柯皓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王理略張歆來鄂3天,收到了兩束鮮花,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陳祖輝將鮮花拍照發給家人,分享這份美麗。此次「與愛同行惠遊湖北」活動,共邀請了72位曾經支援過湖北的醫療隊隊員「回家」看看。8月8日晚,援鄂醫療隊隊員們戴上閃爍的發箍,走進襄陽唐城景區夜遊。不知誰高喊了一句:「他們是援鄂醫療隊的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