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 湘 湖 南
湖南簡稱「湘」
湖湘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是中華文化中獨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脈
人文湘楚,山水湖南
十四個地市州,貫穿千年時光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湖南14個地市州的「古名稱」
湘 東 篇
長沙 | 潭州
長沙,古稱「潭州」,別名「星城」,作為城市,長沙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約2400年。
▲
它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
▲
經過歲月沉澱,它凝練出「經世致用、兼收並蓄」的湖湘文化,是中國歷史上保持城址不變最長時間的城市之一。
株洲 | 建寧
株洲,湖南省轄地級市,古時候是楚地重要城池,現在是長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之一。
▲
株洲古稱建寧,後又名櫧洲,「株」字取自株田之「株」,株洲、株田相距數裡,五代時株田已較著名。
▲
株洲聯綴而成地名,因地多櫧木,因「櫧」、「株」同音,故又名「櫧洲」。自南宋紹熙元年正式定名株洲後,株洲之名沿用至今。
湘潭 | 蓮城
湘潭市,簡稱潭,因盛產湘蓮而別稱「蓮城」,又稱」潭城「,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
「湘中靈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湘潭偉人、巨匠燦若星辰,晚清重臣曾國藩,文化名人齊白石,一代領袖毛澤東等都誕生於此。
▲
湘 中 篇
雁城 | 衡陽
衡陽,湖南省轄地級市、湘南地區中心城市。衡陽位於湖南省南部,別稱「雁城」。
▲
衡陽地處南嶽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為「陽」,故稱衡陽。
▲
湖南衡陽市南有回雁峰,回雁峰為壽佛源頭,集「大雁文化、宗教文化、船山文化」三大文化於一身,因此而得「雁城」之雅稱。
邵陽 | 寶慶
邵陽,南宋理宗登基,改年號為「寶慶」,因其登基前在邵陽做防禦史,故把邵州改名升為「寶慶府」,自此邵陽有「寶慶」之稱。
▲
邵陽是一座歷史古城,西周召伯,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壘土築城,距今已有2500餘年了。
▲
婁底 | 星城
婁底,據傳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婁星」和「氐星」在這裡交相輝映,故而得名「星城」。
▲
婁底是湖湘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它位於湖南地理幾何中心,是湘博會永久舉辦地,被譽為「湘中明珠」。
▲
湘 北 篇
嶽陽 | 巴陵
嶽陽,古稱巴陵、又名嶽州,傳說古時候帝派勇士后羿來殺一條巴蛇,此蛇死後,屍骨就堆集成了一座小山,「巴陵」的叫法便因此誕生。
▲
夏商時期嶽陽為荊州之城,三苗之地,春秋戰國時代屬楚,它是湖南唯一的國際貿易口岸城市,也是中國著名的港口城市。
▲
常德 | 武陵
常德,古稱「武陵」,別名「柳城」,因為常德的柳葉湖是中國城市第一湖,常德的市區主幹道都以柳樹為主,所以被稱為柳城。
▲
它是湖南省省轄市,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是一座擁有二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
▲
如今的常德城名源自《老子》「為天下溪,常德不離」,浪漫主義情結貫穿了常德城二千多年的歷史,開創了常德獨有的「善德文化」。
張家界 | 大庸
張家界,原名大庸市,屬武陵山區腹地,史書記載,秦統一六國時,劃全國為三十六郡,當時的大庸與慈利便屬於黔中郡。
▲
它是湖南境內第一個行政區,比省會長沙還早,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和中心區域。
▲
益陽 | 銀城
益陽,別名「銀城」、「麗都」,春秋時為楚地,戰國時隸楚黔中郡,益陽地處資江下遊,河網密布,水資源非常豐富。
▲
益陽自古是江南富饒的「魚米之鄉」。由於水陸交通的便利,益陽因為繁榮的商業貿易,銀子就像流水一樣滾進益陽人的口袋中,因此益陽被人們稱為「銀城」。
▲
湘 南 篇
郴州 | 福城
郴州市,別名「福城」、「林城」,因郴州的蘇仙嶺被收入72福地中,排行第十八,「天下第十八福地」由此得名。所以被稱為「福城。
▲
「北瞻衡嶽之秀,南峙五嶺之衝」,自古以來為中原通往華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素稱湖南的「南大門」。
▲
永州 | 瀟湘
永州,位於湖南省南部,瀟、湘二水匯合處,所以雅稱「瀟湘」,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
▲
此外,永州還是懷素、黃蓋、周敦頤、李達、陶鑄等歷史名人的故鄉。
▲
湘 西 篇
懷化 | 鶴城
懷化,別稱「鶴城」,古稱「鶴州」、「五溪」。自古以來這裡就有「黔滇門戶」、「全楚咽喉」之稱。
▲
宋代以「懷柔歸化」之意設懷化砦,懷化之名由此得來。瀟、湘二水匯合處,故雅稱「瀟湘」。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湘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別稱「湘西、湘西州」。
▲
湘西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州內人文古蹟眾多,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