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局兒
曾經火遍中國的志高空調——除了還不上的幾千萬的欠款,還有深陷虧損泥潭的母公司。
2020年9月11日,因為拖欠供貨商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貨款3960多萬元及其利息,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一則限制消費令,限制了志高空調及其法定代表人李興浩未來的高消費行為。
回想2010年,那時的志高控股(00449.HK)便實現營收了84.68億元,是空調行業第二梯隊的佼佼者,緊隨格力之後。
同樣是2010年,志高控股董事會主席李興浩曾這樣對志高進行展望,十年內志高空調躋身千億元強企。如今十年之期降至,而李興浩卻食言了。
隨著時間流逝,志高空調留給消費者的只是一聲嘆息。
李興浩出山只帶來曇花一瞬
志高控股自2020年5月15日上午暫停在聯交所買賣,如今看來,志高控股復盤時間並不確定。
2020年10月13日,志高控股發布未經審核財務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實現營收6.34億元,同比下滑67.91%;期內虧損進一步擴大至7.22億元。
這是志高空調母公司交出的年中成績單。
根據奧維雲網(AVC)數據,2020年上半年國內家用空調零售量同比下降14.3%、零售額同比下降26.9%。格力電器半年報顯示,營收同比下滑28.21%。
不可置否,志高空調的業績下滑不排除大環境使然,因為畢竟業績不佳是空調行業的上半年的整體表現,只是志高空調下滑要比同行更加嚴重,形勢更不容樂觀。
志高空調歷年財報顯示,2011年-2019年間,志高控股多次陷入虧損狀態,而在往期的營收中,空調業務一直是貢獻營收的大主力,佔比近九成的貢獻率。換句話說,志高控股的數據報告是反映志高空調的一面鏡子。
公開資料顯示,志高空調創辦於1994年,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算得上空調行業中的老牌企業。2009年,其母公司志高控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後的第二年,創始人李興浩便宣布「退出江湖」。
據《2014年度中國中央空調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014年度,格力以16.7%的市場佔有率蟬聯行業第一,美的以10.9%屈居第二,而志高以0.7%的市場佔有率墊底。
上市後志高控股的經營狀況非但沒有起色,反而每況愈下,於是,退居二線的李興浩不得不在2015年高調復出重新掌權,甚至釋放出「2020年時間千億銷售額」的信號。
2015年的李興浩充滿了自信,他立志將帶領志高控股重新回到行業前三。
在李興浩的帶領下,志高控股一度有了起色——2016年和2017年出現了微薄的盈利,扭轉了2015年巨額虧損的局面。
2017年營收同樣增長明顯——2017年,志高控股實現期內總經營收益高達人民幣107.4億元,同比增長15.4% ,這是上市以來志高股份唯一一次營收突破人民幣100億元,然而,同期股東應佔溢利也僅為0.29億元。隨後情況在2018年急轉直下再次出現虧損。2019年未經審計的財報數據顯示,志高股份全年錄得營收33.97億元,同比下滑62.96%;實現期內虧損14.08億元,創下上市以來最高虧損記錄。
可以說,李興浩復出帶來的轉機對於志高控股而言僅是曇花一現。
被外界戲稱是在「賣地求生」
身處高債壓身的境地,志高控股開始「變賣」自身資產和土地。
2019年3月,志高控股發布公告表示,為補充一般運營資金需求,擬以2.04億元的價格出售旗下子公司廣東志高暖通設備股份有限公司40%股權,預計實現出售事項未經審核收益1.23億元;2019年5月,又以4.5億元的價格出售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的物業,並獲得3.58億元的拆遷補償,預計實現出售事項未經審核收益6.57億元。
2020年上半年,疊加新冠疫情的衝擊,志高控股不堪一擊,開始了加速「賣身」。
2020年7月8日,志高控股發布公告表示,將以12.15億元的價格將位於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工業用地「賣給」佛山市南海區聯勝置業投資有限公司,獲得的資金預計將補償款中約6億元用於減少總負債,其中包括償還銀行借款及清付應付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以減少集團財務成本;約4億元將用於購買及安裝新設施的新生產設備;餘額約2億元將用作集團的一般營運資金。
當志高控股「賣地」解壓的時候,家電行業內暗流洶湧,競爭壓力只增不減——看看親自上陣帶貨的董明珠就能明白,如果企業不努力,哪怕是一場直播,也有可能丟失得來不易的地位。
據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家用空調龍頭集中度略有下降,將格力、美的、海爾、TCL、海信、長虹以及志高等七家家用空調品牌的總銷量佔比做對比,其中格力家用空調總銷量佔比從32.53%下降至30.87%,志高空調以1.54%的市佔率排在最末位。
志高空調是一個反面教材
「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調」,這曾經是志高空調的口號和目標,但有著大大的夢想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實力卻是志高空調的現狀。
曾經李興浩「諷刺」董明珠說,格力電器只是營銷做得好。如今這句話用在志高空調身上也是同樣適用。
說到底,空調行業只是科技領域的一分子,除了軟實力營銷的加持,強大的技術實力才是支撐企業在未來歲月中堅實前行的踏板。
在這方面,志高空調是一個反面案例。
2013年,志高控股創下了最高淨利潤,但同期研發投入佔比總收益不到1%。
2013年志高控股實現收益91.84億元,實現股東應佔溢利2億元,銷售費用7.27億元,研發投入為0.85億元,隨後幾年,志高控股的研發費用逐年下滑,2017-2019年,分別為1.83億元、1.93億元和1.07億元;而同期的銷售及分銷費用分別為8.80億元、8.60億元、5.37億元。
與此同時,其質量問題也開始爆發——研發動力不足直觀體現在產品上最容易發生的就是質量問題。
2020年6月,據《佛山本地資訊》報導,佛山一藥店內使用的志高空調在關閉狀態意外自燃。據當事人市民龍女士反映,在自己的藥店裡,空調在未啟動的情況下自燃,機身大半被燒毀,價值一萬多元的藥物被煙塵汙染,與志高空廠家售後協商兩個多月無果。2020年6月10日,志高空調品牌工作人員回應,該空調安裝及售後由外包公司負責,安裝不符合規範。考慮此事持續時間較長,基於人道主義及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廠方願無條件承擔全責並給予賠償。
來源:微博截圖
寒冬將至,志高空調未來將走向何方。
對此,GPLP犀牛財經也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