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找房重籤美股 大概率以VIE結構上市 平臺模式被質疑

2020-12-14 中華網

對於貝殼找房計劃上市各種猜測終於有了明確消息,據貝殼找房向《國際金融報》證實,貝殼近期重籤了美股,因此上市路徑大概率是以VIE形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1月7日,鏈家啟動A輪融資,復星昆仲、鼎暉投資融資數億元;2016年鏈家的B輪和B+輪融資通過華興資本旗下的華晟資本的等資本方融資60億元;2017年1月9日C輪孫宏斌的融創中國融資了26億元;2019年的D輪則由騰訊領投8億美元。

如今從傳言到實錘,對貝殼找房上市的眾多消息,從未間斷。

自從鏈家2016年4月,獲得由華晟資本領投,高瓴資本、新希望、騰訊、百度作為戰略方參與,共同注資60億元完成B輪融資開始,就有曾經媒體報導稱,鏈家已經同投資人籤訂「對賭」協議:若鏈家未能在B輪交割日後5周年內完成IPO,投資人有權在該情形發生後的任何時間要求回購。回購價格為基本投資價格+每年8%(單利)作為回報。

上市!似乎已經是鏈家的必選項。

對賭協議的規定的時間日益臨近,鏈家加快了相應的節奏。

為上市做業務嘗試,這一切似乎都不是空穴來風。在成立貝殼之前鏈家就有意加大了投入,但在瘋狂擴張的勢頭下,鏈家的營收等指標卻不升反降。然後由於內外部因素的倒逼,左暉重新回到平臺上考慮問題,他需要一個新的平臺出現來接替鏈家上市,這樣貝殼就誕生了。據天眼查,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其平臺的企業主體出現,左暉持股94.38%,對外投資四家公司。

去年4月,由鏈家網升級而來的「貝殼找房」全新上線,定位於技術驅動的「新居住」服務平臺,涵蓋二手房、新房、租房、裝修和社區服務等眾多類目。

至此,對於在選擇上市主體上的考慮已經定音。或許是重資產的鏈家受行業影響過大,上市或存在難度,而打上網際網路標籤的貝殼找房或更有想像空間。或許考慮還有其二,待鏈家董事長左暉現持有貝殼94.38%的股份,在海外上市後,再將原有股東再漸次入股,可免去上述VIE模式海外上市時可能面臨的複雜步驟。

而這也正好解釋了:貝殼找房的業務範圍,幾乎與鏈家完全一致,但左暉為何全力推進的原因了,但這也是業屆人士存有質疑的地方,新換的平臺打上標籤就能上市?

為上市準備的事實,從另一方面也得到進一步證實,在今年3月,鏈家房地產經紀公司22家股東通過協議鏡像平移至貝殼找房曾一度引發輿論關注,當時有猜測指此舉或為通過VIE架構設計,將貝殼及鏈家的線上線下業務打包到海外上市做準備。(如下圖,涉及股東變化工商信息)

雖然後來,貝殼找房對此回應稱,「本次減資目的在於企業發展所需,原投資方在鏈家的股份將通過協議鏡像平移到貝殼找房。」

然而,外界認為,這無疑進一步印證了貝殼找房上市的猜想。更有有消息稱,貝殼找房或先於鏈家上市,鏈家將會成為其二級子公司。

而今,根據貝殼的回應重籤了美股來看,其更有可能以VIE的形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了。

上市的重任落到了剛剛成立的貝殼找房平臺上,的確是用重任在肩形容不為過,不過,貝殼找房從面世那天起就一直被業界質疑聲不斷。

首先,便有貝殼找房App被安全主管部門曝光「存違規行為」

今年9月媒體報導,從廣東省公安廳獲悉,全省公安機關持續開展超範圍收集用戶信息App清理整治專項行動,今年8月共監測發現250餘款App存在超範圍收集用戶信息行為,並曝光其中42款存在違規行為App,其中就有貝殼找房App。

其次,便是複製線上鏈家模式的質疑,無疑是一心二用了。

在今年5月份,貝殼找房要建一個中介公共的買賣資料庫平臺的消息也曾引起業界注意,貝殼找方的目標是打造一個美國MLS的中國版,這也再一次引發了業界對貝殼找房模式的質疑。

眾所周知,鏈家是一家傳統的房地產經紀公司,2001年由左暉創立,業務覆蓋租房、新房、二手房、資產管理、海外房產、網際網絡平臺、金融、理財、後房產市場等領域,線下無疑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另外,在黑貓投訴上針對「貝殼找房客服」投訴自4月份至今有46起。

投訴貝殼找房涉及虛假信息、保證金退還不及時、洩漏信息遭到騷擾、貝殼虛假承諾、違規收取定金等。

不僅如此,貝殼找房App多地爆出被住建部門點名信息違規等。

(中華網財經綜合 作者:唐風林)

相關焦點

  • 貝殼已籤美股,大概率以VIE結構上市
    然而,《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悉,貝殼近期重籤了美股,因此上市的話大概率是以VIE形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近年來,鏈家系上市的傳言從未間斷。2016年4月15日,鏈家B輪融資由華興資本旗下的華晟資本領投,高瓴資本、新希望、騰訊、百度作為戰略方參與,共注資60億元。
  • ...貝殼找房赴美上市只差「臨門一腳」 左暉再次站在十字路口
    不過,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由瑞幸引發的中概股信任危機,以及在阿里、京東、網易等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回歸港股二次上市的大背景下,讓美股市場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風險因素倍增。這是否會影響貝殼找房的上市進程?「公司的目標肯定是希望在今年三季度完成IPO,但在內部並沒有明確一個最晚的時間點。」
  • 貝殼找房上市 「運動員」左暉走上裁判臺
    公開資料顯示,貝殼起於鏈家,但不同於鏈家網的垂直自營模式,其使命是締造平臺。同年9月25日—10月30日,貝殼找房攜全國眾多房企傾力打造的「全民新房節」登陸全國60多個城市。   目前鏈家已成為貝殼的入駐品牌之一,除了鏈家,其他商家也可以在貝殼找房平臺上發布房源,貝殼找房與鏈家最大的區別在於貝殼找房主要負責的是線上業務,而鏈家主要負責的是線下門店業務。
  • 翻完貝殼找房457頁招股書,我們發現了它選擇去美股上市的秘密
    來源:投中網文 | Ellie 晨曦 開浩編輯 | 李曉麗前有全球估值最大的萬億級獨角獸螞蟻金服選擇A+H上市,作為地產行業年入460億的最大獨角獸,貝殼找房為什麼還要堅持去美股上市?持股12.3%僅次於創始人左暉招股書顯示,貝殼找房高管團隊合計持有51%的股份,其中,貝殼找房創始人左暉為貝殼找房第一大股東,通過Propitious Glob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28.9%的股份,但享有46.8%投票權。
  • 貝殼找房上市:居住巨頭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貝殼找房於2018年4月成立,脫胎於中國最大地產經紀公司鏈家,由鏈家網升級而來。在鏈家18年線下發展的基礎上,貝殼找房一路狂奔,短短兩年,即拉開了赴美上市的徵程。也許很多人會對貝殼找房上市前的成長速度感到驚訝。然而,仔細研究過貝殼找房上市前的經營模式和相關財務數據就會發現,此刻上市對貝殼找房來說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
  • 貝殼找房上市!我們獨家專訪了紅杉中國合伙人劉星:貝殼是第一家把...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肖芮冬 北京時間8月13日晚間,貝殼找房(以下簡稱貝殼)正式上市,成為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股票代碼「BEKE」。
  • 貝殼找房商業模式分析
    商業模式(怎麼掙錢):依據貝殼找房在IPO招股書上的商業模式披露,貝殼的盈利模式來源包含以下三類:一、在二手房版塊的收入,三年的收入:185億、 202億、 246億(2017-2019)收入類型: 1
  • 貝殼找房赴美上市:計劃募集資金18.41-21.19億美元
    貝殼找房赴美上市:計劃募集資金18.41-21.19億美元 貝殼找房赴美上市啦!8月8日凌晨,貝殼找房在美國SEC更新招股書。
  • 歷經兩年 貝殼找房的網際網路平臺之路走得並不順
    確實,自兩年前成立以來,貝殼找房一直朝著網際網路平臺的方向努力,但兩年下來,種種跡象顯示,它和一個合格的網際網路信息平臺正背道而馳。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 貝殼模式飽受質疑2018年4月,貝殼找房正式上線。根據官方口徑,截至目前,貝殼連接了2.1萬家門店主要包括做直營模式的鏈家的全國直營門店約8000家;鏈家孵化的加盟品牌——德佑的7000家加盟門店,平臺上匯集的全國房產經紀公司門店數超過20萬家,佔全國市場的十分之一。按照貝殼最初的承諾,它希望平臺上的門店共同分享資源和收益,但是在實際運作中,貝殼找房仍屬於鏈家體系。
  • 貝殼找房上市加速房產中介變革,非貝殼系中介可以從這兩點突破
    房產說理第193篇原創北京時間8月13日,有「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稱號的貝殼找房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市值超400首先,貝殼找房上市之後會有哪些動作?(個人預測)1.加大線下擴張步伐,連接、延伸更多城市公司上市之後要做利潤,利潤來源無非兩個:一是規模、二是效率。
  • 貝殼找房準備上市是怎麼回事?背後詳情介紹
    2019年,貝殼找房計劃完成B+輪或C輪融資,在新一輪的融資中,騰訊的股份份額會上升。時代周報記者獲悉,貝殼找房或已做好上市準備,原先各個投資方在鏈家的股份將會通過鏡像協議平移到貝殼找房。從股權結構上看,貝殼找房將高於鏈家。騰訊會增持貝殼找房,並向貝殼找房導流。
  • 貝殼找房成功上市:從陌生到熟識,貝殼在長春已經紮根並開花
    北京時間8月13日晚,中國領先的線上線下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貝殼找房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為「BEKE」。貝殼找房開盤價35.06美元,較發行價大漲75%,最終收漲87.2%,報37.44美元,總市值超422億美元。受新冠疫情影響,貝殼找房在國內採用視頻連線方式進行「雲敲鐘」。
  • 復盤2020美股IPO:累計融資額破紀錄,上市後估值上演「冰與火之歌」
    貝殼找房:新房+二手房業務「疫」外增長,成網際網路線上房產服務「頭牌」網際網路線上房產服務也是2020年火熱版塊之一,先有騰訊注資貝殼找房,後有阿里巴巴入股易居,科技巨頭們紛紛入局線上房地產交易賽道,這表明該賽道在未來的發展前景。截止發稿,貝殼找房的最新股價為67.66美元,最新總市值為797億美元。
  • 金手指講:貝殼找房之謎
    2019年,長春房地產圈重磅新聞:貝殼收購房房網、58收購帶客通,可以視為貝殼與58的對抗,延續到二三線城市的資源整合。業界對貝殼找房的最大爭議:「房地產網際網路平臺」,做中介經紀的鏈家,屬於重度垂直平臺,即「運動員」;做行業開放平臺的貝殼找房,則被認為「裁判」。
  • 貝殼上市左暉身家大漲760億人民幣,站在背後的包凡成為最大贏家
    包凡本人也在多處場合表達出對貝殼找房的欣賞和信任,他曾談到,貝殼找房是這五年以來自己所知道的產業網際網路領域內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它真正從線下開始改造整個行業,「我們肯定賭它贏」。不過上市立即大漲的高光背後,貝殼模式仍存在不少質疑的聲音。
  • 居住平臺巨頭的貝殼找房壟斷市場,底氣來自於哪裡?
    重構行業的主角則是剛剛成立兩年多的貝殼找房。貝殼找房脫胎於鏈家,從誕生之日起就飽受質疑,說貝殼找房壟斷市場,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想要一家獨大等等。對於業界同仁指責貝殼找房壟斷市場,姑且不說貝殼找房是否真的壟斷了市場。從另外一個角度探究下:貝殼找房壟斷市場是否有實力做到?底氣來自於哪裡?答案是:數據、流量。
  • 貝殼找房赴美 IPO 背後,還有幾處「隱秘角落」
    7 月 24 日晚,貝殼找房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開遞交招股書,擬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 "BEKE",高盛、摩根史坦利、華興資本等為貝殼找房 IPO 的聯席主承銷商。自貝殼誕生,爭議與質疑不斷。在過去幾年,貝殼找房一直是資本青睞的寵兒,一級市場長袖善舞,現在貝殼將紐交所作為上市地,試圖在二級市場上再撥弄出水花。但疫情仍在反覆、且國際關係緊張的現在,真的是上市的最佳窗口嗎?亦或者,左暉已經不能再等了?
  • 視角:孤獨的貝殼找房
    貝殼找房是孤獨的。從成立之初,貝殼就伴隨著種種質疑,成立之後與同行的競爭不斷伴隨著各種話題上熱搜。你來我往的公關辭令的交鋒,對於貝殼找房的爭議由來已久,一方面是「運動員」與「裁判員」的質疑,另外一方面這個行業,虎狼環伺,數十萬億市場的爭奪大戰。
  • ACN模式背後,貝殼能否「一統天下」?
    在房產交易的賽道上,8月份赴美上市的貝殼卻「一路高歌」,僅僅4個月市值已經接近760億美元,直到美東時間12月28日,貝殼美股盤後收跌4.5%,市場才稍稍恢復理性。跳過行業的短期波動,把目光放長遠,不難發現房產交易市場將進入供給側變革的新階段,對於脫胎於鏈家的貝殼而言,IPO之後也將迎來新的挑戰。ACN模式背後的「供給決定論」,得經紀人者終得「天下」?
  • 貝殼找房成功掛牌上市,已進駐全國103個城市
    昨日晚間,貝殼找房在紐交所成功掛牌上市,證券代碼為「BEKE」,發行價為20美元。首日開盤價為35美元,較發行價大漲75%,收盤報37.44美元,較發行價大漲87.2%,市值422億美元。在公開募資中,騰訊、高瓴、紅杉、富達等均表示有意願以首次公開募股價格參與認購貝殼此次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