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家具(3):電話亭的秘密

2020-12-21 看看新聞Knews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街頭家具,直譯自英文「Street Furniture」,泛指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公共環境設施。在上海,有一件街頭家具已經悄悄陪伴了我們近百年,那就是——公用電話亭。

上海最早的公用電話亭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從有人值守的電話亭向半有人值守、無人值守慢慢過渡。到了改革開放後,大家對於電話通訊的需求越來越高,1984年,上海的金陵路上設立了最早的七座投幣式電話;1992年,最早的磁卡式電話亭誕生於外灘。在90年代,公用電話亭作為市民重要的通信工具,打電話要排隊的情況司空見慣。

不過,時代已經改變了,對比1992年同一位置的上海火車站南廣場,擁擠的電話亭不在了,現在的電話亭幾乎很少有人停留。

從2006年的最高峰10000座,到2020年的5000座,對於留守街頭的公用電話亭,很多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電話亭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本期《行走上海》就告訴你關於電話亭的秘密。秘密1:火車站 機場三分鐘免費通話作為上世界90年代公用電話使用頻率最高的上海火車站,現在依然擁有全市最多的公用電話亭——66座。它們和機場的電話亭有一個特別針對旅客的應急功能,就是三分鐘免費通話。

當你剛到上海的時候,不論是下火車還是下飛機,如果你的手機沒電了或者暫時無法通話,你都可以找貼有上圖標識的公用電話,摘機後先撥接入號5877-3456,然後根據語音提示可以免費撥打任意本市或國內電話,通話三分鐘。並且,這項人性化的措施,目前正在考慮向全市推廣。秘密2:100個5G微基站從2011年開始,公用電話亭就已經承擔起了城市無線網絡微基站的作用,而到了5G時代,今年上海電信率先將100個公用電話亭升級改造成了5G微基站,用以彌補室外宏站信號覆蓋的不足。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現場實測,在5G電話亭信號覆蓋範圍內,5G的下載網速超過800兆/每秒,是同位置4G下載網速的十幾倍。秘密3:創意無限 功能多變部分閒置的公用電話亭目前已經有個更加有創意的形式——愚園路上的3個藝術亭,改變成了時尚的外觀,同時自帶USB接口可供休憩的市民給手機充電;淮海中路上的悅讀亭,成為了可以借書還書的圖書漂流亭;四平路社區的10個公用電話亭,被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的老師學生們改造成了中國第一個電話亭美術館,半年一次辦展,將學生和藝術家的作品搬上街頭,放在電話亭裡供市民參觀、甚至互動。

秘密4:應急功能依舊強大雖然很多人覺得電話亭會用到的情況不多,但是數據顯示,3年內,市民使用公用電話撥打110的次數達到27萬;撥打120的次數2.9萬;撥打119的次數1.7萬。並且電話亭撥打110、120、119可以直接定位位置,在緊急時刻提供一個安全的庇護所。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昱)

相關焦點

  • 電話亭圖書館現身紐約街頭
    紐約街頭有一些特殊的電話亭,它們吸引的不是來換裝的超人,而是愛書者。    約翰·H·洛克相信,把公共電話亭改造為袖珍圖書館的最佳施工時間是星期天清晨。他家住曼哈頓,本職工作是建築設計師,腦子裡永遠不缺乏稀奇古怪的創意。
  • 街頭電話亭如何實現「變廢為寶」
    「前幾天,我走在北池子大街時,有個電話需要打,但手機快沒電了,本想搜一下附近哪裡有可用的移動充電寶,沒想到地圖導航APP上居然能查到公共電話亭!」讀者張先生向記者講述著他的經歷,「當時真是喜出望外。但按地圖找過去,根本就沒有啊!」那麼,幾乎被人遺忘的街頭公用電話亭現狀如何?
  • 街頭電話亭不能「一拆了之」
    那麼,幾乎被人遺忘的街頭公用電話亭現狀如何?(11月25日北京青年報)在通訊不便的曾經,街頭電話亭滿足了市民撥打電話的需求;而在全民用手機的當下,街頭電話亭又幾乎成了擺設,可以說,街頭電話亭經歷了時代的變遷,是時代發展的「見證者」。
  • 長安街「城市家具」換裝主打「古樸厚重」 電話亭今年減撤1000組
    日前,長安街沿線的公用電話亭完成了變身,主打「古樸厚重」。同樣的變化也體現在沿途的公交站牌,金色底座、雲紋造型的站牌替換了三角造型的老式站牌。電話亭今年減撤1000組公共設施又被稱為「城市家具」,共有9大類20種,包括護圍欄設施、廢物箱、行人導引類指示牌、公交車站設施(含站牌和候車亭)、郵政設施(含郵筒和報刊亭)、公用電話亭、自行車存車設施、座椅、活動式公共廁所等,目前全市大概有近50萬件。對現有設施進行提升的同時,長期閒置、廢棄不用的公共設施將被清理撤除。
  • 上海:街頭公用電話亭擴充成「共享悅讀亭」
    新華社上海3月26日電(記者李榮)25日,6個由電話亭擴充而成的「共享悅讀亭」出現在上海市徐匯區街頭。這些電話亭將保留原有的通話功能,同時新增公共閱讀的「新元素」。公用電話亭曾遍布城市街頭,為市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便捷。
  • 英國電話亭再設計 感受各式各樣的電話亭
    這項全民設計活動邀請了來自英國及全世界的知名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在原有的英式紅色電話亭基礎上進行創作,最後的作品都安放在倫敦街頭。在拍賣中,7號作品《長頸鹿破亭而出》和波普藝術教父Blake爵士的作品拍出1.7萬英鎊,同列當晚最高拍賣價。其他作品也各有打動人的理由。
  • 南寧街頭電話亭閒置多年破敗不堪 去留如雞肋
    原標題:南寧街頭電話亭閒置多年破敗不堪 去留如雞肋   南寧市一些閒置多年的電話亭破敗不堪,影響市容;由於各種困難,電信公司對電話亭的修復情況不盡理想  街頭電話亭 去留如雞肋南寧街頭的IC卡電話亭,大多數已不能使用。
  • 街頭IC 卡電話亭淪為「公廁」(圖)
    市民馮先生網上留言 @華西都市報官方微博「華西都市報」官方微信華西都市網(www.huaxi100. com)華西都市報新聞客戶端  曾幾何時,各式各樣的公用電話亭是城市的一道風景線,為市民提供便利。近年來,隨著手機的迅速普及,過去風光一時的街頭電話亭慢慢走向衰落,有的更是面臨著破敗不堪的窘境。
  • 宜蘭街頭變身音樂廳 電話亭裡彈琴吹笛
    原標題:宜蘭街頭變身音樂廳 電話亭裡彈琴吹笛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冬戀宜蘭溫泉季活動」結合溫泉、文化與音樂,昨天下午在宜蘭礁溪湯圍溝公園前廣場舉辦生活藝術音樂會,廣場的大型電話亭裝置藝術,化身成「音樂廳」,在地的20名青少年學生在電話亭裡彈鋼琴、吹陶笛,美妙的音符,吸引遊客駐足聆聽。
  • 法國街頭公用電話亭僅剩下100座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和手機普及率的提高,公用電話亭正在逐漸從街景中消失。到目前為止,法國街頭已僅有100座公用電話亭在運作,其使用率極低,一旦手機網絡能夠覆蓋所有地區,這些僅存的電話亭也將功成身退。
  • 倫敦街頭的一抹紅——英國電話亭的復古範
    但在英國人的心中,紅色的公共電話亭卻極為重要,它不僅成為了英倫文化的代表標識,更是所有訪問英倫的遊客必定合影的景觀之一。倫敦紅色電話亭是由英國建築師Giles Gilbert Scott所設計.1924年由他所設計的K2版型的電話亭獲得了當時英國郵局所承辦的競賽,並於1926年這一版的紅色電話亭第一次被搬上了倫敦街頭.Gilbert所設計電話亭大膽的使用了鮮豔的紅色,凸顯了當時大英帝國的高傲氣質,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宜蘭街頭變身音樂廳 電話亭裡彈琴吹笛(圖)
    宜蘭縣府昨天(14日)在礁溪湯圍溝公園前廣場舉辦音樂會,結合「電話亭」大型裝置藝術,吸引遊客欣賞。圖:臺灣《聯合報》原標題:宜蘭街頭變身音樂廳 電話亭裡彈琴吹笛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冬戀宜蘭溫泉季活動」結合溫泉、文化與音樂,昨天下午在宜蘭礁溪湯圍溝公園前廣場舉辦生活藝術音樂會,廣場的大型電話亭裝置藝術,化身成「音樂廳」,在地的20名青少年學生在電話亭裡彈鋼琴、吹陶笛,美妙的音符,吸引遊客駐足聆聽。
  • 廣州街頭一公用電話亭在「哭泣」(圖)
    廣州街頭一公用電話亭在「哭泣」(圖)     昨天,筆者在東風中路看到一個公用電話亭被人從根部撞斷,如此毀壞公共財物實在可惡。
  • 南寧街頭電話亭閒置多年破敗不堪 去留如雞肋(圖)-廣西新聞網
    南寧市一些閒置多年的電話亭破敗不堪,影響市容;由於各種困難,電信公司對電話亭的修復情況不盡理想 街頭電話亭 去留如雞肋 南寧街頭的IC卡電話亭,大多數已不能使用。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陶海華 文/圖 近日,有市民反映,南寧市街頭一些閒置多年的電話亭破敗不堪,影響市容。南國早報記者調查發現,曾經遍布南寧市大街小巷的IC卡公用電話亭早已失寵,大多數遭破壞,而貼在電話亭上的廣告卻時常更換。電信部門表示,目前南寧街頭電話亭數量約500多個,其中1/4有撥打量。
  • 夜幕下的電話亭
    北京3月的夜晚,燈火繁華卻仍然寒冷。這天是母親67歲的生日,做了5年電焊工人的趙振雨走進西城區的一座公用電話亭,他連續撥了4次,卻始終未能接通百裡外老家的電話。這是他平生頭一回為過生日的母親拿起話筒。
  • 廈門街頭電話亭成"被遺忘角落" 大多不能正常使用
    黃勁超 製圖海西晨報訊(記者陳佩珊)廈門街頭的公共電話亭現狀究竟如何?昨日記者走訪了呂嶺路、蓮花、廈禾路、嘉禾路、輪渡等處,試過了30餘座電話亭內的公用電話,亂象確實不少。街頭電話亭曾給廈門市民帶來了不少方便,可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它已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因為長期無人使用、沒人維護,不少電話亭成了藏汙納垢之地。電話亭何去何從,市民十分關注。對於它的未來,更是充滿期待,希望賦予它新的功能、新的使命。
  • 溫州街頭IC電話亭成擺設 去還是留?你怎麼看
    「街頭中國電信的IC卡電話亭閒置,成為擺設,應該好好改造提升。」近日,有市民撥打熱線反映此事。IC卡公用電話亭是許多人抹不掉的記憶。上世紀90年代,在大街小巷都能見到它的身影。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和通信行業的發展,IC卡公用電話亭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如今溫州街頭的IC卡公用電話亭現狀如何?日前,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一些道路上還可見IC卡電話亭 電信工作人員稱早已停用記者在市區解放街、府前街、人民路等人流較多的道路走訪發現,這幾條道路上有十幾個IC卡電話亭。
  • IC卡幾乎沒人用,街頭電話亭要不要拆了?
    那麼,幾乎被人遺忘的街頭公用電話亭現狀如何?記者分別走訪了天安門、東四、龍潭湖等旅遊者或居民比較集中的幾條代表性街道。多個導航APP可查電話亭定位但也可能是「一場空」記者按照張先生提供的線索,在手機上查找北池子大街附近的公用電話亭,導航上顯示400餘米的大街上,竟然有4個電話亭。
  • 恩平街頭這些電話亭該何去何從?
    恩平街頭這些電話亭該何去何從?記者今天走訪我市城區發現大部分街道上的公用電話亭已經變得破舊不堪【新聞視頻】記者在錦茂路與錦安街交界處見到,一個公用電話亭因許久沒有清理,話機的表面和按鈕上布滿了灰塵,電話亭的頂部也積滿樹葉。
  • 激活公用電話亭 「悅讀亭」或於3月亮相徐匯衡復地區
    6座由公用電話亭改造而成的悅讀亭有望於3月亮相徐匯衡復地區。昨日(2月1日),在徐匯區「匯悅讀書香聯盟」年度大會上,悅讀亭模型的首次亮相即引發關注。傳遞書香 各有妙招 第一批試點投放的悅讀亭共有3類6座:漂流亭、一本亭、名人亭,分別位於淮海中路和復興西路。昨日揭開神秘面紗的為漂流亭,通身紅色,有著濃濃的英倫風。亭子長寬各0.85米、高約2米,三面鑲嵌透明玻璃,一面張貼徐匯公益廣告,銅製門把手附近有徐匯漂流亭logo,地板則印有書籍圖案。亭內有三層書架,將擺放百餘本書籍供讀者取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