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街頭變身音樂廳 電話亭裡彈琴吹笛

2020-12-12 臺灣頻道

原標題:宜蘭街頭變身音樂廳 電話亭裡彈琴吹笛

  宜蘭縣府昨天(14日)在礁溪湯圍溝公園前廣場舉辦音樂會,結合「電話亭」大型裝置藝術,吸引遊客欣賞。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冬戀宜蘭溫泉季活動」結合溫泉、文化與音樂,昨天下午在宜蘭礁溪湯圍溝公園前廣場舉辦生活藝術音樂會,廣場的大型電話亭裝置藝術,化身成「音樂廳」,在地的20名青少年學生在電話亭裡彈鋼琴、吹陶笛,美妙的音符,吸引遊客駐足聆聽。

  參與演出的宜蘭東光初中一年級學生林揚,從小學二年級就學鋼琴,表演的經驗不少,卻是首度在街頭當著一群陌生人演出,他笑說,彈琴的時候「腳都在發抖」,但是表演結束,周邊響起熱烈掌聲,讓他覺得很開心。

  「樂在其中」音樂會採用生活化的方式,由音樂老師顏麗婕與當地20名學音樂的孩子,輪番進入「電話亭」裝置藝術內演出,以鋼琴為主,也有陶笛、直笛等,最年輕的才7歲。據悉,「電話亭」旁就是泡腳池,遊客可以邊泡腳,邊聆賞表演,相當愜意。

  顏麗婕說,孩子們以往都在室內、臺上演出,臺下的聽眾都是家長,這次的街頭表演,大不相同,孩子們演出的意願很高,是一種很棒的演出體驗。

  主辦的宜蘭縣府工商旅遊處表示,溫泉季持續到1月4日,今年首度導入大型街頭裝置藝術創作,像是電話亭、浴盆等,營造「礁溪就是一座大浴場」的概念,很受好評,這次音樂會更讓這些藝術品和音樂結合,接下來在28日下午2時,在湯圍溝公園九號咖啡前方小廣場,還有1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宜蘭街頭變身音樂廳 電話亭裡彈琴吹笛(圖)
    宜蘭縣府昨天(14日)在礁溪湯圍溝公園前廣場舉辦音樂會,結合「電話亭」大型裝置藝術,吸引遊客欣賞。圖:臺灣《聯合報》原標題:宜蘭街頭變身音樂廳 電話亭裡彈琴吹笛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冬戀宜蘭溫泉季活動」結合溫泉、文化與音樂,昨天下午在宜蘭礁溪湯圍溝公園前廣場舉辦生活藝術音樂會,廣場的大型電話亭裝置藝術,化身成「音樂廳」,在地的20名青少年學生在電話亭裡彈鋼琴、吹陶笛,美妙的音符,吸引遊客駐足聆聽。
  • 「失寵」的公共電話亭該變身了
    日前,上海市徐匯區發布消息,該區域的街頭電話亭將在保留通話功能的基礎上,變身「共享悅讀亭」,為市民提供閱讀相關服務。提起公共電話亭,估計現在很多小年輕已經「無感」了。畢竟他們沒經歷過電話亭的輝煌過往——那時候,公共電話亭遍及大街小巷,成為街頭一景,人們打電話都會買IC卡,使用時常常要排隊,如果裡面的人嘮叨個沒完,亭外的人可能還會有意見……現在呢?很多電話亭幾乎已成擺設。有的經長年日曬雨淋,斑駁不堪;有的早已損壞,無法使用;還有的被「小廣告」瞄上了,貼滿了各種兼職、包車、辦證等「牛皮癬」,從當年的街頭一景淪落為「煞風景」,影響城市形象。
  • 變身悅讀亭 上海公共電話亭能否獲得"新生"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微信號:cewenhua)記者了解,上海徐匯區文化局與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將在保留公共電話亭的外形和通話功能基礎上,將徐匯區現有263個可正常使用的電話亭進行改造,變身為民眾在城市中歇腳時的「悅讀亭」或「借書亭」,作為推廣城市文化的窗口。變身為悅讀亭,街頭電話亭能否獲得新生?
  • 電話亭變身「廣告亭」,誰在利用過時公用設施牟利?|荔枝特報​
    近日,荔枝特報記者在南京、蘇州、鎮江等城市街頭調查發現,公用電話已陷入「基本沒人用」、「故障無人修」、「IC卡難買到」的尷尬境地;而不少電話亭則變身為「商業廣告牌」,公用設施多出了一絲商味兒。      南京:半條街公用電話成擺設   南京太平南路是通往著名景點夫子廟的主要道路。該道路南北長2公裡左右,道路西側沿線分布7座電話亭。
  • 電話亭圖書館現身紐約街頭
    紐約街頭有一些特殊的電話亭,它們吸引的不是來換裝的超人,而是愛書者。    約翰·H·洛克相信,把公共電話亭改造為袖珍圖書館的最佳施工時間是星期天清晨。他家住曼哈頓,本職工作是建築設計師,腦子裡永遠不缺乏稀奇古怪的創意。
  • 街頭電話亭不能「一拆了之」
    那麼,幾乎被人遺忘的街頭公用電話亭現狀如何?(11月25日北京青年報)在通訊不便的曾經,街頭電話亭滿足了市民撥打電話的需求;而在全民用手機的當下,街頭電話亭又幾乎成了擺設,可以說,街頭電話亭經歷了時代的變遷,是時代發展的「見證者」。
  • 徐匯區改造舊電話亭 變身家門口的「悅讀亭」
    「悅讀亭」亮相徐匯衡復歷史風貌保護區 /徐匯區文化局供圖  名人亭  多種形式展現名家風採  隨著手機高度普及,曾是申城街頭一道風景線的紅色公用電話亭似乎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據承擔電話亭更新改造的徐匯區文化局副局長傅曉介紹,徐匯區域內共有超過500個電話亭。差不多半年前,他們有了更新的計劃:即在保留公用電話亭原有外形和通話功能的基礎上,注入形式多樣的閱讀元素,把傳統的電話亭改造成「悅讀亭」,探索城市微更新,提升徐匯文化溫度,對接上海智慧城市建設。
  • 街頭家具(3):電話亭的秘密
    在上海,有一件街頭家具已經悄悄陪伴了我們近百年,那就是——公用電話亭。上海最早的公用電話亭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從有人值守的電話亭向半有人值守、無人值守慢慢過渡。到了改革開放後,大家對於電話通訊的需求越來越高,1984年,上海的金陵路上設立了最早的七座投幣式電話;1992年,最早的磁卡式電話亭誕生於外灘。
  • 街頭電話亭如何實現「變廢為寶」
    「前幾天,我走在北池子大街時,有個電話需要打,但手機快沒電了,本想搜一下附近哪裡有可用的移動充電寶,沒想到地圖導航APP上居然能查到公共電話亭!」讀者張先生向記者講述著他的經歷,「當時真是喜出望外。但按地圖找過去,根本就沒有啊!」那麼,幾乎被人遺忘的街頭公用電話亭現狀如何?
  • 雙語閱讀: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圖書館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閱讀: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圖書館 2013-01-21 15:1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巴西街頭超酷造型電話亭,燈火通明真讓人想馬上回家吃晚飯啊
    1當超人不再依賴電話亭變身的時候(因為案子都被別的英雄搶走了XD),就該電話亭自己變身囉!在巴西現正舉辦一項藝術活動,請來一百名設計師幫電話亭換換造型,將公共電話轉變成一尊尊「可交互式」的街頭藝術!2這項名為「Call Parade」的電話亭改造活動是由巴西最大的電信商 Vivo 所發起,地點選在巴西大城聖保羅(So Paulo),廣邀一百名藝術家來參加這項活動,並且沒有任何設計風格的限制,讓藝術家們可以在盡情發揮創意3像之前那座由 Mariane Borgomani 的設計,將電話亭的殼從裡到外塗了個徹底,變成一幅縮小版街景,外殼是白天,內殼是夜晚,窩在燈火通明的電話亭下
  • 【變身】老舊的公共電話亭沒用了?這個突發奇想可能讓它們獲得...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上海徐匯區文化局與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將在保留公共電話亭的外形和通話功能基礎上,將徐匯區現有263個可正常使用的電話亭進行改造,變身為民眾在城市中歇腳時的「悅讀亭」或「借書亭」,作為推廣城市文化的窗口。變身為悅讀亭,街頭電話亭能否獲得「新生」?
  • 百年公用電話亭正在變!變!變!
    如果把城市比作公共客廳的話,那麼遍布於街頭的公共設施必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點綴。在上海街頭,有一樣公共設施已經靜靜陪伴了我們近百年,那就是"公用電話亭"。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公用電話亭,似乎漸漸成了擺設。但最近,它們正悄然變身。
  • 電話亭遊泳場變身英國大選投票站
    電話亭遊泳場變身英國大選投票站9) "← →"翻頁 當地時間6月8日,英國大選投票站花樣繁多,電話亭
  • 英國電話亭變身迷你博物館 申請吉尼斯紀錄
    英國約克郡一家博物館也許是世界上最小的博物館,因為博物館建在一個電話亭裡,只能容納一名參觀者。    紅色電話亭曾是英國標誌性街景,但由於手機的普及逐漸失去通信作用。約克郡沃利村的一些村民想,何不把當地一座被廢棄的電話亭改造成介紹村史的博物館?
  • 上海:街頭公用電話亭擴充成「共享悅讀亭」
    新華社上海3月26日電(記者李榮)25日,6個由電話亭擴充而成的「共享悅讀亭」出現在上海市徐匯區街頭。這些電話亭將保留原有的通話功能,同時新增公共閱讀的「新元素」。公用電話亭曾遍布城市街頭,為市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便捷。
  • 城市公用電話亭不妨來個華麗「變身」
    曾經,公用電話亭是城市的一個標誌,滿足了人們的通信需求。可如今,它卻成為城市中小廣告的棲身地、「牛皮癬」的集中地。公用電話亭會不會退出城市設施的歷史舞臺,諸多探索正在進行。(據中國經濟網8月29日報導)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手機成為人們的「標配」。
  • 倫敦街頭的一抹紅——英國電話亭的復古範
    倫敦紅色電話亭是由英國建築師Giles Gilbert Scott所設計.1924年由他所設計的K2版型的電話亭獲得了當時英國郵局所承辦的競賽,並於1926年這一版的紅色電話亭第一次被搬上了倫敦街頭.Gilbert所設計電話亭大膽的使用了鮮豔的紅色,凸顯了當時大英帝國的高傲氣質,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共度晨光]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辦公室
    [共度晨光]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辦公室 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辦公室。
  • 英國經典紅色電話亭變身:上班族大愛
    IT之家訊 5月14日消息,移動通信時代已經到來,固定電話大都已經被手機替代。發達國家更是如此,許多城市的電話亭基本上已經廢棄,只有在電影電視上才能看到還有人用它來打電話。不過這些廢棄的電話亭怎麼處置是個問題,尤其在歐美電話亭曾經風靡一時的國家,一度成為一個城市的風景線,直接拆掉未免可惜,因此,像英國倫敦政府,曾想方設法改造電話亭,此前政府將電話亭改造成太陽能手機充電站,而現在,又有一個想法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