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產業用兩極分化 預計全年國內需求指數達57.9

2021-01-09 全球紡織網
一季度產業用兩極分化 預計全年國內需求指數達57.9

2020-05-02 12:53:15 來源:中國紡織

  一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對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產生了深刻影響,更是對紡織服裝行業帶來巨大衝擊。面對外貿受阻、內需不振、銷售下滑等一系列挑戰,行業、企業在頂住巨大壓力的同時,也開始了不同方式的自救與突圍,臨危尋機。

  如何應對百年未遇之變局,在迷霧中尋找出路,重新激發活力?此刻,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識變明勢、堅定信心,善於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是疫情之下中國紡織工業創新再出發的逆襲之路。

  戰勝疫情,再踏徵程,信心不能減,紡織強國目標不能變。

  為了更好地幫助企業透過變化看本質,遵循趨勢找方向,《中國紡織》雜誌特推出「抓機遇定信心」系列專題報導,著眼外貿和內需兩個市場,從行業、企業不同維度出發,把脈當前紡織行業發展現狀,好對症下藥,提早籌劃,蓄勢高質量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我們前所未有的感受到產業用紡織品的重要、不可或缺性。疫情爆發後,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克服諸多困難,竭力保障原輔料的正常供應。在不少人認為,當前唯一不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就是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了。那麼,這場疫情到底對產業用行業有沒有影響?如果有的話,影響究竟有多大?這些影響又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一季度行業運行平穩

  疫情導致兩極分化

  為了及時了解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在一季度的運行情況,特別是新冠疫情下企業的訂單、生產和銷售情況,以及企業對全年的發展預期,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於3月底在行業內開展了問卷調查。據了解,此次調查,共有240家企業提交了問卷,其中有效問卷233份。有效樣本企業來自醫療衛生、安全防護、非織造布卷材、過濾與分離、線帶、軍民融合、專用纖維和裝備、繩網等領域,涉及到產業用紡織品的整個產業鏈條。分析樣本企業,2019年的主營業務收入(企業規模)主要集中在1~5億元人民幣,佔總量的近40%,近10%的企業超過10億元人民幣,12.45%的企業是規模以下企業。

  樣本企業領域分布

   

   對於一季度企業的經營情況,11.16%的企業表示非常好,30.47%的企業表示比較好,38.63%的企業表示一般。近20%的企業表示經營情況不好,其中近4%的企業表示非常差。將經營情況指數化處理,一季度行業的景氣指數63.7,醫療衛生、安全防護、過濾與分離、非織造卷材、裝備及配件領域的景氣度較高,其中從事抗擊疫情物資生產的醫療衛生領域的景氣指數達到79.2,而土工建築、繩網、襯布等領域的景氣指數在榮枯值(50)以下。

  一季度樣本企業景氣指數圖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疫情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影響趨向兩極。一方面,生產抗擊疫情物資的企業經營狀況良好,需求大幅增長,訂單飽滿;另一方面,從事其他領域生產的企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企業普遍預期在二季度後隨著生產恢復和重大項目開工,以及國家支持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行業在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安全防護方面的需求將會恢復,全球範圍內對醫療防護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企業對全年經營情況依然保持一定樂觀。

   

    需求方面。31.33%的樣本企業表示新冠疫情的發生刺激了需求的增長,而21.03%的企業則表示疫情降低了需求,4.12%的企業表示疫情推遲了公司的需求和訂單,但預計在年內能夠恢復,6.44%的企業表示疫情對公司的需求沒有影響。

  海外訂單方面。34.43%的企業表示海外訂單穩定,但32.79%的企業表示部分訂單取消,還有8.2%的企業表示訂單大量取消,但也有9.84%的企業表示訂單有所增長。問卷表明行業目前整體上對海外市場的依賴程度不高。

  轉產抗擊疫情物資情況。20.6%的樣本企業在疫情前就已經從事口罩、防護服以及其原輔材料生產業務,31.76%的企業表示在疫情發生後開始轉產上述物資,另外47.64%的企業表示沒有生產抗擊疫情相關物資。

  固定資產投資情況。66.09%的樣本企業表示在2020年有新項目投資計劃。受疫情影響,在有投資計劃的企業中,67.53%的企業將按計劃實施投資項目,29.87%的企業表示將延期實施,視疫情的影響再做決定,只有1家企業表示已經取消投資計劃。

  非防護用品產業集群影響較大

  中小企業不容樂觀

  疫情對對以餐飲、旅遊、製造業等為代表的中小民營企業受到造成的衝擊較大,同樣某些類非防護用品集群地企業也不同程度地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工程類企業

  因疫情影響,由於工程類企業受到當地政府的要求推遲復工直接導致工程推遲開工,將直接影響項目的整體工期無法預期實現;工程所需勞務和物資所在地採取停工停產或限制人員物資流動等措施,間接地影響到工程實際建設進度;同時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務和物資緊缺及相關和費用上漲,導致了成本大幅增加。如江蘇支塘的設備、山東陵城的土工項目。江蘇支塘的設備生產企業較多,因其產品與疫情無關,故其受市場和停工停產影響較大。山東陵城的土工企業多,但大多是工程企業,實施的是交鑰匙工程。

  服務生產類的運營型企業

  服務企業往往以輕資產的中小企業為主,行業專業特點突出,目前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倍增,面對當前疫情整體抗風險能力不強,受所服務企業的停產影響較大。如河北安平,集群內的運輸企業、監測平臺企業、展覽等由於受疫情影響延遲或不能開工造成主要企業效能發揮不足。

  通用類的裝備生產型企業

  裝備生產型企業屬勞動密集型的裝備生產型企業,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大多數通用類的裝備生產型企業都停工放假。不開工就是坐吃山空,各種開支包括房租、設備折舊、貸款利息、人員工資等壓力巨大。這些廠家企業面臨著資金短缺的風險,如江蘇支塘的機電企業、鑄造企業和鋼材加工企業,會受非主業的影響。

  警惕疫後產能過剩

  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2019年,中國口罩最高日產為2000多萬隻,產量50億隻左右,產值高達102.35億元,最快的口罩生產速度1000隻/分鐘,截止到2020年2月28日口罩,特別是駐極類或非駐極的熔噴醫用口罩仍然短缺。對於國內的口罩生產類企業,短期內通過採購生產線、擴招生產工人等方式擴大口罩產能。此次疫情將使很多人提高對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意識,短期內市場仍存在較大缺口,適當調整產業結構有助於滿足市場需求。但因為口罩不是生活必需品,疫情結束後口罩的市場需求量便會趨於穩定,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弱,突然調整產業結構或造成庫存積壓、佔用現金流等現象。醫用防護服和隔離服同樣面臨這一問題。

  此次疫情危機對行業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整體而言正面影響大於負面影響。

  從短期來看,疫情給行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最根本是資金問題、人員短缺,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現金流困難的增加持續放大。集群企業可通過應收帳款保理、資金拆借、同時適當增加出口等形式可解決短期資金周轉資金問題,疫情期間生存下來就是勝利。

  從中期發展來看,疫情促使得行業在水環境、大氣環境、應急監測、應急處理、醫療汙水治理、醫療廢物醫廢處理處置、環衛服務等領域規範化、標準化建設,甚至於國家儲備體系建設,這些子行業的未來在深度、廣度將上的提標、升級勢在必行。因此,集群行業企業應該視此次疫情危機轉變為成行業升級發展的機遇。

  從長期戰略來看,現階段全國90%以上是中小微型企業,由於競爭環境的影響,企業發展難以得到持續創新技術的支持,有的加工業技術含量不高,也制約了行業的投資價值。此次疫情後勢必要加快行業併購重組進程,其次是要建立國家應急儲備,加大收購力度,兼顧收儲和產能釋放,第三是完善產業鏈配套,形成自我完善的更大規模的產業集群,這是集群地政府和企業需要提前考慮的問題。

  市場、資金是難關

  企業對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

  對於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52.36%的企業認為海外市場拓展困難,46.78%的企業認為市場需求下降,近30%的企業認為現金流緊張,面臨的其他困難還包括交通物流受限,用工短缺和原輔料採購困難,但市場需求和資金是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不過,對於行業全年的預期發展,有30%的企業表示全年的國內需求將會增長10%以上,17.6%的企業認為將會增長3%~10%,22.32%的企業表示需求將基本持平,但31%的企業表示需求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將企業的國內需求情況指數化處理後,企業全年國內需求指數57.9,高於一季度的國內需求指數。企業海外市場的需求指數43.6,高於一季度海外需求指數,但仍處於收縮區間,表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蔓延,企業對全球經濟的復甦持比較悲觀的看法。

相關焦點

  • 浦江·中國水晶產業指數 2020年一季度指數運行報告
    ,直到3月價格已有小幅回暖,一季度期間價格指數整體上漲3.64%;其次水晶燈柱,價格指數得益1月環比上漲5.98%,一季度期間總體漲幅達1.85%。 價格走跌產品中,水晶背景牆跌幅最為顯著,1月價格指數下跌23.39%奠定一季度走跌基礎,最終一季度跌幅達到22.03%;其次是水晶拉手/手柄,價格指數跌幅同樣集中於1月份,季度末跌幅達9.80%。 其餘產品,值得一提的有水晶立柱、水晶羅馬柱和水晶馬賽克。
  • 一日募集超百億,「日光基」頻發 市場兩極分化愈演愈烈
    然而,新發基金市場的兩極分化也愈演愈烈,記者梳理發現,年內有15家基金公司募集規模不足5億,另有29家基金管理人「顆粒無收」。「今年前兩個月,市場行情較好,再加上人們的理財需求爆發,入市熱情高漲,而公募基金因其公開、透明及專業成為大眾理財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從而推動了新發基金爆款頻出。」6月16日,嘉實基金一位不願具名的內容策劃經理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稱。
  • 美股道瓊指數大漲3%,A股下周一能「突破平臺」,實現大漲嗎?
    一.行情分析:美股再度大漲,隔夜道瓊工業指數漲幅接近3%,收盤上漲2.99%,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38%,標普500指數上漲2.68%。美國或在五月一日之前「重啟」,利好信息也帶給了美股更多的信心。周二至周五分別淨流入165.11億元、50.98億元、57.12億元、103.36億元,共計淨流入376.57億元。美股自企穩以來,外資也是不斷的加碼A股的投資額度,預計未來會繼續加碼。美國「大放水」,當然也就會有著資金外溢到美國以外的其他經濟體。
  • 交行:預計2021年全年經濟增長9%左右 一季度增速或高達15%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梁敏)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10日發布最新經濟展望報告稱,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顯著快於全球經濟增長,特別是在2021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兩位數,仍將在全球一枝獨秀。  報告指出,2021年經濟增速將顯著回升,預計全年增長9%左右。
  • 機構策略:市場兩極分化 有收入支撐爆雷股或先反彈
    (原標題:盤後機構策略:市場兩極分化,有收入支撐爆雷股或率先反彈)
  • 預計2020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30萬 遠超預期
    今天選車網為您帶來關於2020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最新消息,請點擊關注選車網,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汽車資訊。近日,在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國家工業部相關人士表示: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達到130萬輛,增幅接近8%,遠遠高出年初預測水平,同時還樂觀表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會繼續保持增長,產銷有望達到180萬輛。
  • 「黑色系」期價觸底反彈,新基建能否拉動用鋼需求?
    4月9日,國內期市收盤多數上漲;黑色系多數上漲,鐵礦石漲逾3%,螺紋鋼、焦炭漲逾2%,錳矽跌逾1%。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的推進,下遊需求回升支撐黑色系價格短期反彈。不過,近期受疫情影響,黑色「五兄弟」螺紋、鐵礦、焦煤、焦炭、動力煤都市場表現不甚理想。
  • 金田夏驥:疫情後園區產業端兩極分化成必然
    4月8日,樂居財經攜手《安家》傳媒,共同舉辦線上論壇,探討後疫情時代辦公空間需求新趨勢。金田影視產業園投資總監 產業運營負責人夏驥出席論壇並做主題分享。夏驥指出,從我們自身運營的經驗來講,產業園區的核心還是產業。作為產業園區,支撐經營收入的核心,就是產業。
  • 一季度長江航運景氣指數季節性回落 預計二季度迎來復甦
    原標題:一季度長江航運景氣指數季節性回落 預計二季度迎來復甦 摘要 【一季度長江航運景氣指數季節性回落 預計二季度迎來復甦】長江航運指數辦公室近日發布的長江航運景氣調查報告顯示
  • 11月份我省物流景氣指數為57.1%預計後期將繼續保持平穩適度增長
    原標題:11月份我省物流景氣指數為57.1%預計後期將繼續保持平穩適度增長   省工信廳12月7日發布消息,2020年11月份我省物流業
  • 國內首個集成電路指數發布,產業風向標誕生
    在新冠肺炎疫情深度衝擊和全球技術價值鏈調整的大背景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正在經受前所未有的外部衝擊和挑戰,價值鏈重塑也為自主可控留下了可以想像的巨大產業空間。市場亟需一個基於中國自身的集成電路指標全景圖,對投資機會、市場需求和前景趨勢進行研究和研判。
  • 2019上半年二手車交易量686萬輛 累計增長3.93%:低價車需求旺盛(附...
    到了2018年,全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保持增長,全年二手車累計交易達1382萬輛,同比增長11.5%;累計交易金額達8603.57億元,同比增長6.3%。數據顯示,二手車市場中,二季度3萬元以下的二手車需求增長至35%,較上一季度增長10%。但與擴大的需求量相比,3萬元以下的二手車供應量仍存在大缺口。
  • 券商江湖的動蕩與分化:兩大門派券商經紀巨頭一季度錯失良機,那些...
    隨著3月月報出臺,一季度業績數據也逐漸浮現。(本次記者簡單加總1-3月業績數據得出一季度排名,統計口徑為母公司報表)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35家上市券商實現營業收入659億元,淨利潤301億元。券商今年有多掙錢?可比較的29家上市券商,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57%與78%!
  • 一季度股市回眸|全球「股崩」,歐美股市慘不忍睹,俄羅斯RTS「熊冠...
    亞太市場中,韓國成分指數、日本日經225指數、中國香港恒生指數分別暴跌了20.16%、20.04%、16.27%。美國股市三大指數標準普爾、納斯達克、道瓊分別暴跌了18.70%、13.36%、21.7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數據反映的是整個一季度。
  • 綠化苗木行業兩極分化加劇 你是哪一級?
    狄更斯的這句話放在很多地方都具有強大的可適性,包括當下的苗木產業。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筆者參加了大小不少展會,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在會上體現清晰。有些苗圃整體水平不斷升級,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也有些苗圃原地踏步,寄希望於行業形勢的好轉。苗圃間分化愈發明顯,差距也越來越大。
  • 疫情對國內滑雪場造成短期收入損失達66.8億元
    以下為《報告》的部分內容: 滑雪場館與滑雪人次   滑雪場館與滑雪者是整個滑雪產業的兩極,滑雪產業的全部業務和活動都圍繞著這兩極展開。因此,滑雪場館數量與滑雪人次構成了滑雪產業最核心的兩項指標。其中,河北、吉林兩省全年滑雪人次突破200萬大關。同時,國內滑雪市場在2019年明顯出現分化的現象。2019年,共有13個省份的滑雪人次出現下跌。另外,融創集團接盤萬達的「融創雪世界」系列陸續開業形成了持續的熱點,廣州、無錫、昆明均有不俗的表現。
  • 一季度中國航運景氣指數跌至62.95點
    一季度中國航運景氣指數跌至62.95點 2020-04-01 09:01:20 來源:央視財經 2020年3月31日,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航運景氣報告。
  • 國內機票8月均價達全年峰值
    國內機票8月均價達全年峰值 2016-08
  • 長榮股份預計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36%-57%
    公司預計2019年1-3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30萬-3051萬元,同比下降35.6%-57.15%。預計一季度非經常性損益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1665萬元。  對於業績變動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系公司一季度產品發出較少,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一季度銷售凹印機數量較多但其生產周期較長,故導致一季度發機量較少。
  • 新發基金募資額環比大降67.6%:股權投資行業兩極分化持續發酵
    在多位PE業內人士看來,新發起基金募資之所以環比大幅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股權投資募資市場兩極分化狀況依然嚴重,即行業頭部PE/VC機構根本不差錢,絕大多數中小PE/VC基金卻少人問津。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向好與企業科創板上市賺錢效應凸顯,國內股權投資募資市場正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