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修行也是虛幻的

2021-02-08 以智見佛

佛陀在聽了普賢菩薩,關於圓覺修行的四個問題以後,立即回答普賢菩薩到:禪修者要明確地知道,自己的所有修行都還是虛幻的。

要不斷努力實證,除了要去除自己原有的所有虛幻,還要把所有佛法修行上的虛幻也要去除,直到證悟淨覺隨順的圓覺。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永離諸幻範,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佛陀首先肯定了普賢菩薩提出的修行問題,都是非常好的,都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是在為圓覺法會在座的諸位大菩薩提問,也是在為末世一切眾生,所有的禪修者,提出的非常重要的禪修問題。

禪修者要如理了解所有修行的漸次,要依序把自己內心的欲望、分別和念頭等等諸幻全部永遠去除,才能得到圓覺的徹底解脫。

同時也要知道,自己的一切修行,都還是虛幻不實的,它們還是如幻三昧。我們今天就來理解,佛陀所說的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指的是什麼。

圓覺法門的修行目的,是要去除我們內心的所有虛幻。我們的虛幻就是自己目前的各種欲望,對世間萬物的分別,以及自己腦子裡連續不斷的念頭。

要把這些虛幻去除,我們還得依靠自己現有的虛幻之心進行修行。在還沒有徹底實現淨覺隨順的圓覺境界時,我們的前期修行和所有修行都還是虛幻的。

相關焦點

  • 佛教文化,為什麼「虛幻」二字是鞭策我們前進的動力?
    就如我們的中國文字,許多文字在東西方的文化中,都起了莫大的作用。如古印度佛教傳入我國以來,也一樣的給我們中國文字添加了莫大的色彩,好比如「世界」二字,原出自佛教的「楞嚴經」,世,即遷流之義;界,指方位。即於時間上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遷流,空間上有東南西北,上下十方等不同定位場所。受友之感,本文小編就來探討佛教文化,為什麼「虛幻」二字是鞭策我們前進的動力?
  • 修行的人如何斷除「虛幻之見」?
    很多人修行,學習佛法,往往會遇到障礙,不明白什麼是「虛妄見」。如是我們眼睛明明見到了,手也摸到了,怎麼會說是虛幻的呢?本文大茶經就依據佛教經典《維摩詰經》維摩居士說法,來探討學佛修行的人如何斷除「虛幻之見」?
  • 什麼是虛幻?
    什麼是虛幻?這一點在伏天氏這部小說中曾多次的提到過,那麼今天在小說內容中又被提到了,因此懟懟就將之拿出來說一說吧。最開始的時候,真實的世界這個詞是神行宗的禿驢說出來的,在原界,那個時候其實針對於原界是有過說明的:「那麼,為何是虛界、虛帝宮,為何?」葉伏天問道:「道尊破境之時稱天道有缺,缺在哪裡?」
  • 為什麼我們喜歡沉溺於一些虛幻假象的東西
    為什麼我們喜歡沉溺於一些虛幻假象的東西計算機使很多事情都更加容易,但也使更加容易的大部分事情都沒有必要去做。——安迪幾年前,某一個作家曾與科幻小說作家拉維·泰德哈爾討論過什麼是「未來」。但讀那種催人淚下的科技寓言故事,可能比我們想像中要更具有誤導性。更加仔細地閱讀之後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可以在情感上編程的機器時代,關於身份、目的和親密關係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社會互動、成癮,以及一些人如何能處理這麼多現實問題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們古老的大腦沒有很好的設備用以區分真正的關係、準社會關係或者想像中的社會關係。
  • 佛教:為什麼要禮佛修行?如何開始呢?
    曾有一個修行開悟後的人,在開悟後感嘆:「我眼本明,因師固瞎!」,自己本來可以很順利開悟的,可因為遇到了不具備真知灼見的老師,反而走了很多彎路。走彎路還是比較慶幸的,如果你遇到了更差的老師,把你領入歧途出不來了,毀了法身慧命,你找誰哭去?所以,首先必須踏踏實實去了解佛法。比如先去了解佛法的導師釋迦牟尼佛,看看佛祖當初講法的因緣,為什麼講法。
  • 我們為什麼要修行?修行對眾生有什麼意義?
    然而,在我們轉瞬即逝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權勢地位、榮華富貴、物慾情愛等,而是抓緊時間修行,早日解脫生死,從此不再輪迴!可說這世俗的財色名利,無一不是害人的毒藥,只會導執著魔入邪,讓你慾壑難填,憑空添煩惱,枉造諸惡業,埋下百千億劫的輪迴種因。而修行則讓你開智慧、斷煩惱、解脫得自在,時處安樂,永無生死!
  •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是因為意識到生命無常,意識到輪迴險惡,這就需要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所以,信仰不僅是解決現實問題,還要解決未來的歸宿問題。那麼為什麼三寶才是我們的究竟皈依處?世間的人,往往將家庭、事業、財富作為依賴,但這些依賴是會變化的,是不可靠的,還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煩惱。因為這些依賴是建立在沙灘上,依靠得越緊,就會摔得越重,傷得越狠。當我們透徹世間本質,意識到這些依賴的脆弱和虛幻,所以才選擇三寶作為歸宿。
  • 為什麼說修般若才是真正的修行?怎樣才是在修般若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般若經典呢?什麼是般若呢?為什麼說真正的修行是修般若呢?般若為梵文音譯,意思是"終極智慧″"辨識智慧″,指如實觀察認知一切法及萬有本源的智慧。後又逐步延伸發展出幾種般若的分類,主要是,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的三分法。和,文字般若,方便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眷屬般若,境界般若,的六分法。
  • 為什麼我們喜歡沉溺於一些虛幻假象的東西
    為什麼我們喜歡沉溺於一些虛幻假象的東西計算機使很多事情都更加容易,但也使更加容易的大部分事情都沒有必要去做。但讀那種催人淚下的科技寓言故事,可能比我們想像中要更具有誤導性。更加仔細地閱讀之後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可以在情感上編程的機器時代,關於身份、目的和親密關係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社會互動、成癮,以及一些人如何能處理這麼多現實問題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們古老的大腦沒有很好的設備用以區分真正的關係、準社會關係或者想像中的社會關係。
  • 什麼是虛幻?
    「因為相對,或許相對另一片時空,這裡是虛界,外面是真實的世界,但對於我們生存於此的人而言,這裡才更真實。」神落雪凝視葉伏天道:「以前我曾看過神族的一些典籍記載,傳聞三千大道界獨處一方空間世界,可能和另一個世界是重疊的,沒有距離,也並非是橫跨空間距離而來。」
  • 我們說《絕地求生》是虛幻4開發時,到底是在說什麼?
    其實《絕地求生》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其使用的「虛幻4」引擎功不可沒。現在有朋友肯定要問了。「虛幻4」是什麼?別急,待筆者慢慢道來。首先「虛幻4」是一種叫做「遊戲引擎」的東西,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大型遊戲都會使用「遊戲引擎」這種東西。那麼問題又來了,「遊戲引擎」是什麼?也不用急,繼續看下去。
  • 普賢菩薩向佛求教:悟道以後的人如何修行?
    普賢菩薩在佛教中代表大行大願,他示現在悟道以後如何修行?所以他向佛請問道:世尊,若菩薩及一切修行大乘佛法的人,聽聞佛所說的圓覺清淨境界,如何修行?若眾生知道世界其實如同虛幻,身心也是幻相,那又如何以幻修幻?若一切幻性都消滅了,眾生也就沒有了心念,那又該修什麼呢?為何又說修行如幻?如果說眾生本就是佛,不去修行,常在生死幻境中變化,也不知道自己生在幻境裡,讓妄想心如何解脫?希望世尊講一種漸次修行的方便法門,能令眾生永遠脫離所有的虛幻。
  • 佛的這個比喻,確實是觸到了修行的重點
    就算是人死後,化作塵土,塵土的本身也是幻,我們現在所說的「幻滅」也是幻,那麼,還有什麼東西不是幻呢?當然有,那就是本心,本心能夠產生一切幻象,但本心的本身並不是幻,而是實,是實相,是我們所有學佛之人所追求的實相,換句話說,我們如果證悟本心,證悟實相,那就是覺悟成佛了。因此,佛在《圓覺經》說的除幻過程,其實就是修行的過程,也是證悟本心的過程。
  • 我們學佛修行人為什麼要恭敬僧寶?
    我們學佛修行人為什麼要恭敬僧寶我們為什麼要恭敬僧寶如果我們對僧寶不恭敬,其實就是破壞了自己的佛性,你這個人從此不可能修行成就。因為佛、法、僧三寶,它是一體的,你破壞了一個,你這個種子是不完整的。你就沒有辦法成就解脫,也沒有辦法成就佛道。這裡面的意義非常深遠。
  • 「禪」的修行正道——《楞嚴禪心》之修行2個重點
    年初筆者參加話頭禪修,有幸聽到法師關於心性及修行的開示,獲到不少啟發,但是吉光片羽,未窺全豹。現在感恩法師將多年的心得,輯集成《楞嚴禪心》一書,除了闡述《楞嚴經》的十番顯見,即真心的十大特質,最難得教導我們如何結合禪觀和生活實踐,有助真正做到活用楞嚴,走向修行的正道。
  • 力量皆是虛幻,靈魂才是真實
    而這也導致我們小說中的腦洞越來越大,力量體系越來越強。以至於幻想類小說界的作者都在這些領域暗暗較勁,似乎是誰的腦洞大誰就能贏。然而,在幻想類小說界中,也的確如此。誰的腦洞大,誰的小說有創意,誰的小說令人覺爽,誰的小說就能吸引更多的讀者。
  • 佛眼看金錢:賺錢與修行是對立的嗎?
    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溈仰宗第十代傳人濟群法師接受《財富品質》採訪,就企業經商、財富擁有方面做了詳細開示,智慧之言娓娓道來:以為學佛是消極厭世,覺得世俗生活毫無意義,是對人生責任的逃避,這是對修行的誤解。只把修行理解為念佛、拜佛和打坐、誦經,這是狹義的、形式上的修行。惟有以佛法智慧改造自己,從思想上擺脫貪嗔痴煩惱,從行為上不造作惡業,才是最好的修行。
  • 佛教:為什麼我們的修行不能離開心?能夠說清楚的人並不多
    十二因緣乃至佛陀所有的教義都不能脫離生命存在的基本事實,這也是為什麼《法華經》中佛陀有一個經典的比喻,叫空中樓閣。凡夫所認為的解脫,是建立在偏執上面的解脫,是遠離生命事實存在而存在的解脫。修行的解脫是在生命基礎上去發現的,生命之外去尋求是求不得。這個叫龜毛兔角,龜沒有毛,兔也沒有角。如果我的兔能長出角來,給他做一個雕件,就會很值錢。
  • 我們到底是為什麼而修行呢?
    他跪在地上對榮西禪師說:「我們一家現在已饑寒交迫,懇請老師幫助我們,我實在已沒有辦法了。」榮西禪師聽了,開始很為難,就極力想拯救他們的辦法。忽然看見用來塗如來佛像的金箔,心中一喜,就對他說:「把這些金箔拿去應急吧!」
  • 聖空法師答疑:我們修行就能看見瑞相嗎?
    聖空法師:我們修行,就能看見佛菩薩放光,就能騰雲駕霧嗎?我們修行修什麼?我們修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相、心相,六根清淨所現之相就是智慧。「莊嚴」,世間說的漂亮、好看、順眼,讓人家生歡喜心,這就是功德。你搞得讓人家烏煙瘴氣,讓人家生煩惱,那就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