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場存量改造大合集,靠什麼突破同質化的魔咒

2020-12-24 騰訊網

隨著一線及眾多強二線城市存量時代的到來,「城市更新」正成為中國商業不動產新的發展主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核心城市有1億㎡左右的存量物業需要改造。上海作為國內商業創新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城市,一直以來就是中國存量商業經營的核心市場。2018年,由淮海路商圈「牽頭」的上海商業持續煥新,2019年的魔都存量改造期待值依舊滿滿。

一種是以新天地改造為代表,局部保留、修舊如舊並新增體量,使舊建築在保留歷史性的同時更新使用功能。第二種是以雲南路凱騰大廈為代表的存量升級,植入新功能。

除此之外,港匯恒隆廣場、上海世茂國際廣場、東方商廈等購物中心或百貨的存量升級也是城市更新的一種表現,已開業多年的零售商業在建築形態、空間布局和業態品牌等方面進行調改,以適應現代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港匯恒隆廣場

港匯恒隆廣場為地鐵上蓋項目,交通便捷使其盡得人流之利。當然,好地段有些時候並不意味著就有好生意,港匯恒隆廣場在當時建築空間創新且超前的設計方式,讓其作為上海標杆性項目稱霸了近二十年。

而隨著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港匯恒隆廣場從2017年起,便開啟了規模最大的改造升級。本次歷時3年的大改造,投入高達10億人民幣,改造工程包括外立面、天花、地坪、動線、硬體設施等方方面面,可以說本次的工程量和資金投入不亞於再重建一個購物中心。

項目外立面的改造則是拆除原本封閉的牆面,大面積採用玻璃幕牆,不僅為街鋪提供了十分醒目的廣告價值,更使項目外立面更為現代化,在徐家匯商圈中充滿視覺衝擊力,達成「吸睛」目的,進一步提升人氣,以及租金。

港匯恒隆廣場在項目策劃之初,為確保商業地產資產效益最大化,採取了「分期分區」開發的策略。而在本次改造中,為將租金損失最小化則採取了邊改造邊運營的策略。不僅可以調節資金的投入,以及隨著時間的發展將效益再轉為投入,而且還可以根據未來市場發展變化,預留變化調整的彈性空間。

儘管在改造期間商場租金收入數據有所下降,但改造的成果也在逐漸展現。自開始改造以來,為減少客流損失,港匯恒隆廣場在主題展覽和活動中投入了不小精力,比如:迪士尼樂園新年奇妙主題展、《美女與野獸》電影主題展、《權力的遊戲》主題展等。

儘管大改造確實影響了項目業績,但港匯恒隆廣場在主題展及節日營銷活動上的發力,提升了項目的吸客能力並向外傳達自身獨特品味與格調。

2018年10月,蓄勢待發滿載眾多首店、潮店、概念店盛大回歸,其中北座率先迎客亮點眾多,lululemon港匯新概念店為亞太區第一家F&B體驗店、上海面積最大的lululemon店鋪,Lady M在上海面積最大的門店港匯店,喜茶全新店型HEYTEA LAB等吸引了眾多目光。逐步揭曉的優化面貌,將進一步鞏固港匯恒隆廣場作為21世紀上海地標的地位。

第一百貨商業中心

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南京東路、西藏中路東北角的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曾是當時全國百貨公司之首,曾創下中國百貨公司單日和年接待顧客數量最多的記錄,無比風光。

然而,第一百貨因老百貨商業性質而缺乏競爭力、消費客群單一、項目團隊成員則對非零售、新零售業態缺乏相關經驗,因此在百貨業面臨電商衝擊、同質化而進入寒冬期時,第一百貨也危機四伏。

第一百貨商業中心改造項目既是經典重現,同時又是打造一個跨世代的商業購物體驗中心地標,是自1930年至2020年之後,跨越百年的城市中心。

項目的定位是通過改造六合路,在第一百貨商店與毗鄰的東方商廈中,打通四個樓層的空中連廊,合併為「第一百貨商業中心」,帶動全客群,形成集購物、餐飲、文化、休閒於一體的全新城市綜合體,在南京路步行街入口之首,打造南京東路「文化休閒新地標」。

作為百聯集團「十三五」規劃創新轉型重點項目之一,第一百貨商業中心在改造之初便以「讓年輕人駐足、讓中年人光顧、讓老年人懷舊、讓遊客記憶」為創新轉型升級方向,從傳統百貨更新迭代為現代百貨。

此次改造項目範圍還包括與原市百一店相鄰的另一棟建築——東方商廈。不同於第一百貨更新設計注重建築歷史的完整性,在東方商廈的改造中更加凸顯主題性,以與原市百一店相呼應的老上海文化為靈感,設計團隊在C館(原東方商廈南東店)打造了 「大戲院」、「梧桐庭院」和「弄堂」系列的主題零售空間,給消費者帶來耳目一新又熟悉親切的購物空間體驗。

七樓的「弄堂」亮點在於「100弄」,作為一個主打「情懷牌」的文化空間,首期展就定主題為「上海復古生活展」,120多個搪瓷杯、濃縮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上海人的生活。其中還有多媒體上海老遊戲等互動內容,讓顧客能夠用新鮮的視角來體驗「老上海」的味道。

上海日月光中心

位於打浦橋核心區域的上海日月光中心帶著「完整包裹地鐵站」的優勢,因回字動線差、商圈競爭激烈自身定位不準等問題層出不窮,靠著業態不斷調整求生求變,隨著B2美食廣場重新開業,餐飲業態佔比超60%,延續美食帶動客流,目標成為生活場景的出入口和中轉站,運營遇到困境的商業項目不妨借鑑應用。

經過精心升級的美食廣場劃分為以黃色為主色調的「金日區」和朦朧、潔淨的「月區」。金日區以溫暖的黃色為主, 以溫馨貫穿具有層次感的設計之中,加入「日」的元素, 在受眾享用美食、自拍打卡絕佳體驗的同時,也讓場景標籤化, 烙上上海日月光中心獨特的印記, 讓標籤連接用戶到消費場景,從而給場景立體感和縱深感。

由餐飲「打先鋒」,帶熱帶旺,出現聚客效益後,再用租金高的服裝、百貨所替代。與地鐵完全無縫對接的B2層完成改造,以網紅美食廣場的形式呈現,不失為突破之道。

圖片來源:周末做啥

除了B2美食廣場的多元化沉浸式場景外,日月光中心開創各式豐富多彩的夜市活動,黏住用戶,創造更多的夜市場景。例如在中秋期間開展的「潮玩中秋」活動,將1700㎡的中庭花園變身街潮ICON,平時滿滿森系感的中庭花園大玩街潮範!整個中庭花園路面被塗鴉覆蓋,明亮絢麗的大色塊,用積木、線條、波點、油漆等元素,在地面肆意揮灑創意。

上海日月光中心根據不同時間、空間,舉辦不同活動深化多元化沉浸式場景主題,用場景增加不同受眾的黏性,場景與人的邊界持續溶解。活動多元更替與品牌結合,使得受眾購物過程中保持一定的節奏,營造熟悉又新奇的消費體驗。

長風大悅城

長風大悅城位於上海市內環、中環之間的核心區域,屬於長風生態商務區。該地區內涵蓋36萬平方米的長風公園、2.7公裡蘇州河和130萬方巨幕生態景觀,是普陀發展潛力最大,規劃最完善的區域。毗鄰長風公園、長風海洋世界、成龍電影博物館等知名景點,周邊3公裡內有常住人口約84.7萬人,1公裡內有商務辦公人口11.8萬人。

改造前身是上海長風景畔廣場項目(2010年長風景畔廣場前業主英國高富諾基金管理公司以14.5億元人民幣收購了該項目,並改名長風景畔廣場)。早在2017年9月,還在調整升級中的長風大悅城B1層「了不起的地下城」就已率先開業。

項目改造後定位:「時尚辣媽逛街聖地」——穿著高跟鞋也可以溜娃的理想城池;「離塵不離城的世外桃源」——城市微度假區的中心樞紐。圍繞項目周邊白領女性客群和親子客群聚集的特徵,對「18-35歲城市新興中產階級」的目標客群進行深度解讀,鎖定都市時尚女主的AB面型格(職場工作與家庭生活)。

在客流動線方面:利用獨創的「短路徑、立體化」垂直動線,取代了原本的平層動線,進而將空間有機切分為四大區塊:社交場、美食間、女王生活圈和運動圖書館。

運用「她主題」,打造上海首個藝術暖心體驗街區「Queen’s Lane(女王小徑)」。集合上海法租界的各類業態和網紅爆品,通過藝術、音樂、文創、美體、輕食等業態,推動女性身體管理、形象管理和靈魂管理的全面提升。並且,在街區內,打造出上海首個購物中心女主藝術體驗空間Herstory。

為吸引運動時尚女性打卡,長風大悅城在屋頂打造了國內首個粉紅凌空跑道。並策劃了一個國內購物中心首個屋頂綜合性潮流運動空間:Gordon Park(高登公園)。

日前,大悅城地產宣布將上海長風大悅城相關的權益打包轉讓給基金。2019上半年租金收入5580萬。平均租金182元/平米/月。主力店:上海樂高探索中心、G-Super、華誼電影院、MUJI、絲芙蘭、小米之家、UNIQLO、H&M、HAY、玩具反鬥城、蟹謝、湊湊等。

上海新天地廣場

2016年12月,上海淮海路東段的標誌性商業體——太平洋百貨淮海店,在運營20年之後正式謝幕。太平洋百貨淮海店物業持有方瑞安集團表示,將對原址進行商業更新。經過近兩年的整體硬體改造調整,原太平洋百貨淮海店以全新的「新天地廣場」身份回歸。

原項目太平洋淮海店地處黃陂南路地鐵站上蓋,同時佔據上海新天地與淮海路商圈重要位置,因此基於未來零售商業趨勢的大膽判斷,將新項目定位為:新女性潮流社交目的地 「Social House by XINTIANDI」。

▌更具商業氣息的外立面

新項目在外觀上的改動巨大,將原本封閉的外牆全部敲掉,外部設計呈現流線型動感,透明的大玻璃,讓行人從街上就能看到店內,整個大樓看上去現代感十足,但又具有親近感,並且在規劃上也考慮到了與新天地南北裡片區的聯動。

來源:上海去哪吃

▌B1—頂層的挑空設計

項目內部從上至下大量採用開放式設計,延續的流線型,維持整體感之餘,更讓整個空間線條充滿活力。

▌三首層設計

除了1F的入口(商戶、辦公大堂),還可以從外部扶梯直達L3(商店、餐飲、露臺),或是從淮海路的下沉階梯直接走進B1入口(餐飲、商店),拐個彎繼續下樓梯抵達B2層(餐飲、超市、地鐵)。

此外,地鐵站層的入口處兩側置有LED顯示屏,有五位不同類型的女性插畫,極為顯眼的突出「新女性潮流社交目的地」的定位。

▌貼心休息區

從B2層到3層,都設有如下圖中的休息座椅,沙發、靠墊、小桌臺,以及水泥花盆,大株植物,十分貼心。這樣冷色系的北歐風既視感的休息區,不僅符合商業空間調性,更是眾多潮流新女性喜聞樂見的風格之一。

以及在B2層,有六人位且相對私密的休息空間,或吃飯、或辦公,從考察時的使用率來看,還是很符合需求了。

▌約30%首店品牌、匯集口碑網紅店

約30%首店品牌,比如喜茶上海首家pink店、全新酵素飲品goodo大陸首家體驗店、新加坡全日餐飲代表之一的PS.Cafe中國首店、TheNestling中國首店、日本第一伴手禮品牌,首攜「ChemexDrip」手衝咖啡入駐新天地廣場的%Arabica、法國甜品教父Christophe Adam親創甜品品牌L』éclairde Génie大陸首店等等。

定位「新女性潮流社交目的地」的新天地廣場,四至五樓的Social House by XINTIANDI是新天地廣場的一大亮點,兩層樓的設計及配色獨立於整棟大樓,以四季為靈感,從春天的淡粉漸漸過渡到夏天的穗黃、秋天的茶褐、最後是冬天的冷灰,把這兩層樓逛一圈,也就走過一遍春夏秋冬了。

上海世茂廣場

上海世茂廣場原身是百聯世茂國際廣場,其在2017年斥資1個億,歷時1年多改造,以「魔都潮流樞紐」的全新定位歸來,並被賦予了「城市劇院」的獨創設計概念, 翻新後的上海世茂廣場人氣大增,堪稱存量商業體改造的典範。

▌空間創新+升華文化屬性

項目由主筆K11改造的設計師進行建築再造,其儘可能規避該項目之前內部的結構動線問題,運用「歌劇院」理念加強這棟昔日浦西第一高樓既有空間的幾何關係,打造「時尚工業」風格的購物環境,又突破傳統商場與城市空間的距離感和隔閡感。

時尚工業設計風格

項目著重改造商場舞臺臺口形象的一組紅色扶梯和平臺,模擬出一條連結建築內部與外部城市廣場的空中紅毯,從城市的不同方向把多樣人群以儀式般的體驗送達建築二層,並營造一個嶄新的通透公共平臺。

紅色「飛天梯」設計

上海世茂廣場從商場定位、入口、處立面、動線、公共空間、建築美學、硬體、業態組合等全方位多維度進行優化改造,打造「魔都潮流生活樞紐」。

▌重塑品牌,收割線上IP大戶

據悉,90%的品牌在此次改造中被替換,入駐的主力店包括NIKE全球旗艦店、LEGO全國首家購物中心直營店、星巴克上海高規格旗艦店、M豆巧克力世界亞洲唯一旗艦店等。

而為了加快集聚更多最新最潮的消費品牌匯聚於此,項目收割了一連串線上表現不錯的流量IP大戶,這些品牌首次走入線下,使項目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聯動,憑藉著強大的品牌DNA吸引到一大批年輕、喜好潮流文化的人群。

▌加碼主題公園業務

此外,項目還打造了中國首個Hello Kitty主題室內樂園,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預計每年接待客流100萬人次。項目把IP樂園融入到全新升級的購物中心,強化了多元化組合的概念,對聚攏人氣、加深消費者的體驗感有重要作用。

Hello Kitty主題室內樂園

作為南京東路的起點,上海世茂廣場的升級改造理念獨特且空間設計新穎,不僅引領南京東路商圈的更新迭代,更是世茂商業具有獨特影響力的全新商業品牌標杆項目,值得同行借鑑。

內容綜合自和橋機構、贏商網、GBE建築論壇等

相關焦點

  • 上海購物中心存量改造圖鑑
    隨著一線及眾多強二線城市存量時代的到來,「城市更新」正成為中國商業不動產新的發展主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核心城市有1億㎡左右的存量物業需要改造。商業存量物業改造的風潮逐漸升溫,上海作為城市更新的先行者,更早一步進入存量時代。去的一兩年裡,各標杆性商場陸續完成了大規模改造,調整後大多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上海存量商業改造優秀案例分享
    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改造更新是購物中心保持活力的重要手段,調改升級成為行業必修課。作為中國現代商業的起源地,魔都也是城市更新的先行者,更早一步進入存量時代,引領著中國商業地產蛻變的腳步。過去的一兩年裡,存量優化升級項目持續增多,上海各標杆性商場陸續完成了大規模改造,調整後大多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存量改造範本來了 看魔都「首店收割機」如何煉成
    因此,圍繞新零售實現人、貨、場的重構,在項目動線設計、業態配比、文化融入、技術加持等方面,商業地產運營商都需要同年輕消費者站在一起。   作為特大型城市,上海的存量商業改造升級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核心商圈內包括美羅城、上海世茂廣場和新世界城、上海新天地廣場等,都已經投身於城市更新的洪流中,傳統商圈正日益變得年輕新潮。
  • 空間印象存量改造專輯:策略+設計,讓存量改造有「計」可循
    先找到正確的策略定位,再達到精彩的空間設計,讓存量商業改造枯木逢春,而非又一次的覆車之軌。挑戰與機遇總是同生共存,商業地產的世界裡,同質化的加劇、電商的崛起、消費群體和消費習慣的變化,無時無刻不在撼動著時代的走向,不管是購物中心、商場、還是商業街,存量商業的發展既面臨著挑戰,又充滿著機遇,有的固守傳統,在掙扎中消亡,有的積極轉變,在拐點中重生。
  • 中國商業地產存量改造研究
    優質商業用地成為稀缺資源,供給側收緊成為常態,「土地驅動模式」已成為歷史,存量物業的改造提升將轉而成為商業主戰場。我國商業更新的發展分為六個階段,伴隨著產業轉型,起步於20世紀90年代的廠房改造和歷史商街更新。從廣州的北京路,到上海的田子坊,再到成都大慈寺片區的改造,經歷了政府主導到企業主導,再到共同參與的制度進化。廠房倉庫和歷史商街依舊是商業更新最活躍的領域之一。
  • 6月上海新開9大商業體 下半年有4大重點存量改造項目
    項目尚處於低調的試營業階段,超1000平方米的巨型中庭及類似體育場館的大屏幕是項目一大亮點,且看項目正式開業後如何運營發揮中庭及大屏幕優勢。復古主題美食街區在上海七寶萬科廣場大食代和日本東京站黒塀橫丁地下一番街均表現搶眼,1192弄復古美食街區營運初期突出老上海碼頭風情,男女服務員分別穿著中山裝和旗袍在打造上海風情方面竭盡全力。
  • 新薈城突破同質化 創建望京新商業
    自3月初正式啟動項目,經過短短7個月時間完成商場的改造、重裝,於9月初交付商戶進行二次裝修,同時還實現了85%的招商率。你能想到這種超越常規的高效率和速度,是一個商業地產中的「三邊工程」交出的成績嗎?
  • shopping mall 同質化競爭的隱憂
    不少傳統的百貨商場進行了升級改造,大小商場都想「mall」一把。國貿360廣場、大衛城、二七萬達、中原萬達、升級改造後的金博大購物中心……如今的鄭州shoppingmall很多,選擇也很多。不過,我們也越來越感覺到千篇一律:電影院、餐廳、兒童樂園、咖啡館、溜冰場、文藝書店,看似區別於傳統百貨的Shoppingmall幾乎都很相似。
  • 新世界城改造工程接近尾聲 上海多個存量商業改造項目將陸續亮相
    根據上述公告,新世界城南商場自1995年、北商場自2005年改造以來,二十餘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商業競爭日趨激烈,其裝修硬體設施顯老化陳舊,品牌升級換代趨更新緩慢。今年3月,新世界城正式啟動大調整。改造調整面積近10萬平米,涉及11個樓面。
  • 上海首個存量商房改造眾創空間出爐 明年上半年或能滿租
    據《勞動報》報導,2.5萬平米的六層商場因經營不善而閒置,成為名副其實的存量商辦房。為了將其激活,滬上知名創業企業飛馬旅接下了市商務委「如何轉換存量商房」的課題,並耗時半年將位於新靜安區滬太支路上、這處龐大的存量商房「變身」為5iCENTER,成為上海首個利用存量商房改造成功的眾創空間。
  • 存量時代以改造逆風翻盤:墨爾本Eastland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設計
    挑戰與機遇總是同生共存,商業地產的世界裡,同質化的加劇、電商的崛起、消費群體和消費習慣的變化,無時無刻不在撼動著時代的走向,不管是購物中心、商場、還是商業街,存量商業的發展既面臨著挑戰,又充滿著機遇,有的固守傳統,在掙扎中消亡,有的積極轉變,在拐點中重生。
  • 2018上海存量商業改造十大最值得關注的項目
    聯商網消息:為應對日趨激烈的競爭,近五年來,上海全市數以百計的大中型商業項目完成了大面積的升級改造。據聯商網數據中心統計,上海目前已開始改造或計劃啟動改造的存量商業項目超過60個,其中2018年內有望正式營業或局部試營業的項目將近30個。2018上海商業改造項目清單↓↓
  • 存量改造項目SHIBUYA SKY,日本新晉最潮打卡地!
    你聽過「存量改造」這個詞嗎?如果看過空間印象眼界的話,你一定聽過。 當下這個商業地產世界裡,同質化的加劇、電商的崛起、消費群體和消費習慣的不斷變化,真實地在影響著甚至是撼動著時代的走向,不管是商業綜合體,還是購物中心、商業街,存量商業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那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個在日本澀谷的存量改造項目。
  • 凱德如何做存量「神改造」?這些商場讓你明明白白!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在CRCT接手後,西直門、望京項目兩大商場的NPI呈一路爬坡之勢,成了凱德在中國的明星項目。從財務數據來看,2019年它們的NPI分別為2.2億元、1.77億元,合佔CRCT當年NPI的比重達47.6%,近十年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6.6%、6.2%。
  • 京郊存量商業獲改造,樂多港萬達廣場本周營業
    北京郊區存量商業——原樂多港奧萊閉店改造後將於本月入市。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該奧萊店由萬達商管接盤後將改造成北京樂多港萬達廣場,並將於12月18日正式開業。
  • 上海首座印象城今日三林開業 旨在打造存量改造典範!
    作為存量資產改造商業體,印力上海對該項目進行了全面的優化改造、業態創新以及服務升級,三林印象城堪稱又一個城市更新項目經典案例。   上海三林印象城是印力集團聯合信城不動產在上海開發的首個「印象系」購物中心,也是信城MO+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 酒店集團的新交鋒:戰火「燒」到高端存量
    在上海黃浦江畔豫園古城公園一側的人民路上,華住集團旗下的上海外灘花間堂·愉園酒店今年11月份開業。這是個黃金位置,東靠外灘,北臨南京路。「我也沒有想到集團能夠『拿下』這一稀缺位置。」
  • 存量改造又一範例!揭秘順成·大融城開業背後的商業升級術
    其中,華南區第二座大融城——順成·大融城的亮相,7月19日試營業的好評如潮,到7月26日正式開業的人氣火爆,開業當天客流突破23萬人、銷售額突破800萬元、招商完成率98%、開業率達到93%,實現了順德商業新突破。
  • 第二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來了 能否打破同質化經營?
    流量巨頭攜手銀行探索的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模式,能否打破一直以來直銷銀行同質化經營的魔咒,更值得期待。能否尋找到差異化競爭路線,打破直銷銀行七年多探索中同質化經營的魔咒?這都成為不少業內人士心中疑問。上述人士表示,預計拓撲銀行將在2021年正式開業,也許到時答案才能揭曉。
  • 高端物業的涅槃重生,探尋存量改造之路
    改造更新勢在必行,而其基本守則就是追求坪效最大化。眾所周知,坪效原本是衡量商場經營狀況的一個指標。如今,這一指標被頻頻用在酒店業。這體現了酒店業從傳統的賣床位向空間運營的思維準變。可以說對坪效的管理,體現了對酒店的設計與管理功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