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將中國經典話劇《日出》搬上舞臺

2020-12-20 中國日報網

4月27日,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國家話劇院,演員表演話劇《日出》。新華社發(蘇力雅攝)

新華社烏蘭巴託4月28日電(記者阿斯鋼)蒙古國中央省歌舞劇院歷時4個月精心編排的中國經典話劇《日出》27日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國家話劇院成功上演。

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兼烏蘭巴託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李薇、蒙古國中央省有關領導等中蒙兩國官員以及兩國文化藝術界人士、話劇愛好者共400多人觀看了演出。

李薇說,在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和烏蘭巴託中國文化中心支持下,蒙古國藝術家將《日出》成功搬上舞臺,對蒙古國民眾了解中國現代戲劇、不斷增進兩國人民友誼將起到重要作用。

據了解,此前曹禺的《雷雨》和《原野》等話劇在蒙古國均成功上演並受到觀眾歡迎。

由烏蘭巴託中國文化中心組織編譯的漢蒙對照、收錄《日出》和《原野》這兩部作品的曹禺劇作集在蒙古國同步出版發行。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中國話劇《日出》蒙文版在蒙古國成功首演
    4月26日至27日,中國話劇《日出》蒙文版在蒙古國成功首演。 人民網烏蘭巴託4月28日電(記者 霍文)由蒙古國著名導演、中央省歌舞劇院團長孟和巴特精心打造的中國現代話劇《日出》蒙文版27日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國家話劇院成功首演,中國駐蒙使館部分外交官及蒙社會各界人士400餘人觀看演出。
  • 演員全是學生 南航將直升機「鼻祖」故事搬上舞臺
    南航將直升機「鼻祖」故事搬上舞臺演員全是學生,9月正式公演南報網訊(通訊員 王偉 記者 談潔 實習生 王舒)一所好的大學都有一部屬於自己的經典話劇。5月20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部大型原創精品話劇《中國直升機泰鬥王適存》舉行排練啟動儀式。該劇由原東部戰區前線文工團知名導演何群執導,演員是從南航數百報名者中精挑細選而來,預計9月正式公演。
  • 【圖文】馮驥才小說改編話劇搬上首都舞臺
    根據著名作家馮驥才小說《俗世奇人》改編的同名小劇場話劇,昨(4日)晚在北京首次搬上舞臺。十足的津味、火爆的場面、深邃的內涵,讓不論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還是從天津趕來的觀眾,都在大笑之後產生一種思考。
  • 經典話劇《日出》將在大渡口區上演
    (記者 王雯)12月30日,記者從區文旅委獲悉,2020年1月11日19:00,經典話劇《日出》將在我區鋼花影劇院上演,為觀眾奉上一場觸及心靈的「走心」之作。據了解,為紀念著名作家曹禺誕辰110年,由北京電影學院聯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係為演出班底,北京人藝院長、著名導演任鳴帶領導演團隊重排著作《日出》。
  • 天津人藝經典話劇《雷雨》《日出》啟動11城巡演
    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經典話劇《雷雨》演出劇照。 鍾欣 攝中新網天津5月8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8日從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獲悉,該劇院經典話劇《雷雨》《日出》開啟為期一個月的巡演,與青島、淄博等十一座城市的戲劇迷見面。
  • 《奮不顧身的愛情》再現話劇舞臺上的愛情經典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12月23日晚間,經典舞臺劇《奮不顧身的愛情》再次登上繁星戲劇村1039劇場的舞臺。《奮不顧身的愛情》是繁星戲劇村導演黃彥卓廣受好評的"人生衝動兩部曲"之一,被很多觀眾用"一齣喜劇淚如雨"來形容,劇中豐沛的情緒共鳴,被封為能召喚愛情信仰的經典之作。
  • 上海一中學將《十二怒漢》搬上話劇舞臺:12名男生全英文飆戲-上海...
    原標題:上海一中學將《十二怒漢》搬上話劇:12名男生全英文彪戲  一間狹窄的陪審團休息室內,自負的中年小老闆、嚴謹的股票經紀人、堅定冷靜的建築師等12名陪審團成員,正為一樁謀殺案是否成立爭論不止。  這是《十二怒漢》中的經典一幕。
  • 袁泉任素汐包文婧楊懿……這些在話劇舞臺上乘風破浪的女演員在閃光
    而有一群女演員,憑藉著自身多年來在話劇舞臺上磨練出的紮實的表演功底,對角色做到了出神入化的詮釋。這些在話劇舞臺上乘風破浪的女演員們,同樣隨時等待著她們閃光的時刻。1.這一切的高光時刻都來源於袁泉多年來在話劇舞臺上的積累:《湖泊》、《簡·愛》、《活著》、《暗戀桃花源》……中國話劇最高獎項梅花獎也曾是她的囊中物。2. 任素汐一部《驢得水》讓這個乍一看並不屬於漂亮的女演員走入了大眾視野。大學畢業以後,任素汐曾經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演話劇上,而《驢得水》正是她在話劇舞臺上結緣的作品。
  • 暌違15年 經典話劇《長恨歌》再登北京舞臺展上海舊夢
    暌違15年 經典話劇《長恨歌》再登北京舞臺展上海舊夢 2019-11-09 10:14:41王安憶曾公開表示,在各電影版、電視劇版等各種版本中「最愛的是話劇版」。  從小說到話劇,「上海小姐」王琦瑤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被搬上舞臺,同時亦展現出了一幅新老上海的風俗畫卷。此次「王琦瑤」一角由活躍於影視作品中的演員沈佳妮飾演,她本就是一位上海姑娘,曾經在《北平無戰事》《大秦帝國之崛起》等電視劇中奉獻過精彩演技。
  • 經典科幻小說搬上話劇舞臺 傳世巨作《弗蘭肯斯坦》登鷺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1月1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由英國導演丹尼爾·德曼改編並執導,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說改編話劇《弗蘭肯斯坦》亮相鷺島,於13日至14日在中演院線旗下直營劇院廈門滄江劇院連演兩場。 今年11月,話劇《弗蘭肯斯坦》開啟全國巡演之旅。
  • 甘肅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亮相黃河流域舞臺藝術優秀劇目舞臺
    中國甘肅網9月27日訊(本網記者 任磊)26日晚,由甘肅省話劇院選送的大型原創話劇《天下第一橋》登上文化和旅遊部與沿黃九省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黃河流域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展播
  • 方言話劇 詮釋經典
    《茶館》是老舍先生於1956年創作的經典話劇作品,由北京人藝於1958年首演,是北京人藝的「看家大戲」, 也是中國話劇史上經久不衰的作品之一。 在中國話劇誕生110周年、話劇《茶館》首演60周年之際,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攜手北京人藝著名導演李六乙傾情打造了四川話版《茶館》,並於2018年展開全國巡演,這次即將演到廣州。
  • 重返民國傳奇年代,話劇舞臺上再見徽因與志摩!
    《志摩有約》 知名導演李伯男將徽因和志摩的故事搬上話劇舞臺,傳奇人生創新再現。 話劇《再見徽因》 《再見徽因》主要講述了林徽因定居北平直到去世的人生階段。本劇以梁思成、徐志摩、金嶽霖三人靈魂的追憶開始,舞臺中央,一張沙發、幾把椅子、幾道門,著名的「太太的客廳」名流沙龍就活靈活現地在舞臺上鋪開了,也正是在這裡展現了一個更多面立體的林徽因。
  • 十大不可錯過的經典話劇
    《茶館》:「東方舞臺上的奇蹟」  當代中國話劇舞臺最享盛名的保留劇目,老舍後期創作中最為成功的作品,被外國專家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蹟」。當話劇後輩們不斷以仰望的姿態回望這部經典時發現,剔除龐雜的情節轉合、剔除特有時代的立場判斷,遊走於老舍筆端的其實是一種「大寫意」式的蓄勢而發的經典東方美學。
  • 經典話劇《鳥人》在沈演出
    本報訊 記者王臻青報導 記者從瀋陽盛京大劇院了解到,9月17日,過士行將帶著他編劇導演的新版話劇《鳥人》來到盛京大劇院。新版話劇《鳥人》一半的演員都是90後。該劇舞美十分簡潔,三輪車成為舞臺上移動的道具,承載著劇情的起承轉合。
  • 苗阜王聲挑戰老舍經典話劇《西望長安》多了幾許秦味兒
    《西望長安》是老舍先生的經典名作,充滿了荒誕諷刺的意味,此前也曾多次被搬上話劇舞臺。12日晚,由西安話劇院火柴戲劇和西安曲藝團聯合出品的話劇《西望長安》在西安新城劇場舉行了內部聯排。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由我省青年相聲演員苗阜、王聲領銜主演,這也是苗阜、王聲第一次聯合出演話劇,二人在話劇中增加了不少曲藝元素,更增添了幾許秦味兒,比如秦腔的加入、大雁塔的影像呈現,還有苗阜飾演的角色說起地道的關中方言。話劇《西望長安》是老舍先生60多年前根據「新中國政治詐騙第一案」創作完成的一部五幕諷刺喜劇。
  • 這次,把《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搬上話劇舞臺的 竟是一群業餘演員
    「這句是出自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戲劇作品《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中的經典臺詞。8月8日,由秋葵劇社排演的話劇《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將在成都首演。 其成立的初衷,是想為沒有表演經驗、想嘗試話劇表演的朋友們提供一個交流和實踐的地方。「對於我們的演員來說,他們在人生中難得有扮演別人的機會。我猜測,大家之所以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能聚集到這個業餘的劇社裡,多少都是因為對生活還保留了『一些幻覺』。」該劇導演許澤染說。 經過近三個月的排練,話劇《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將於8月8日15:30、20:00演出兩場。
  • 福利丨這次,把《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搬上話劇舞臺的 竟是一群...
    「這句是出自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戲劇作品《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中的經典臺詞。8月8日,由秋葵劇社排演的話劇《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將在成都首演。《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是王爾德的第一部喜劇作品,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倫敦家庭裡,愛與被愛、天真與欺騙、秘密與謊言的故事。帶來此次演出的秋葵劇社,是2020年5月才在成都成立的一個業餘戲劇類社團。
  • 話劇《新新旅館》把胡適往事搬上舞臺
    昨晚,浙江話劇團與新新飯店聯合出品的同名話劇《新新旅館》,在新新飯店進行了合作籤約和建組儀式,李伯男導演的詩劇《志摩有約》也同時建組。2018年1月6日,《新新旅館》將在浙話藝術劇院首演。為何是「新新旅館」?
  • 剛剛動遷的顓橋老街發生的這些事,搬上舞臺了!
    再現了居民與老街再見,圓夢搬新居,奔向美好新生活情景。 李家70多歲兩姐妹幾十年積怨,偏偏房產證上是姐妹倆名字,徵收協議必須兩人都籤字才有效,說到房子兩姐妹就水火不容……舞臺上,老街舊改中發生的人情冷暖故事一一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