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之後,日本每日新增的確診數就越來越少,因此5月11日,日本政府表示將在14日召開疫情專家諮詢委員會,就「提前解除34個縣的緊急事態」展開討論。
14日上午,據專家討論研究最終決定,提前解除緊急事態的不僅是34個縣,還有原本屬於特定警戒區域的茨城、愛知、岐阜、茨城、福岡也被一併納入解除對象,共有39個縣在今日解封。
這5個縣雖然屬於特定警戒地區,但近幾周新增病例都非常少,因此也納入了提前解除「緊急事態「的考慮名單。
日本在全國進入「緊急事態「之前,國內一天的新增感染者最高達到了700多例,而現在每天大約保持在100多例,有時候甚至都不到100例,而且新增地也保持在少數幾個地區。
從各方面看來,日本抗疫的這場戰鬥,在政府和民眾的一致努力之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距離安倍宣布全國「緊急事態「延期至5月底,其實才剛剛過去一個多禮拜,現在卻已做到大半個日本提前「解封」,這雖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也證明日本及時發布「緊急事態」、要求外出自律,對抗疫起到了關鍵作用。
提前解禁不僅能提前讓民眾的生活回到正軌,日本的經濟也能早日開始復甦的腳步。
據統計,日本在「緊急事態」期間,住宿、餐飲、娛樂、零售業的整體營業額減少了7.2兆日元。再加上之前宣布推遲東京奧運會的影響,日本這次面臨的經濟損失真的是十分之大了。
在停業期間,餐飲、零售、服務等行業都陷入經營困境,不少企業不得不宣布破產。截至5月13日,日本受疫情影響倒閉的企業達到了142家,其中最多的是觀光、服務行業,有34家酒店和旅館宣布破產。
若長期處在封禁狀態,對日本的經濟、各個產業運作都會造成更大的創傷,等到疫情過去後,想要快速復甦會變得更加困難。
如今,日本根據抗疫形勢以及不同縣市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政策,也是為日本全體民眾和社會經濟做了深度考慮。
在日本疫情好轉,大部分地區都能復產復工之後,想必對世界各國的「入境限制」也將逐漸解除。
畢竟對日本來說,旅遊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柱產業,其中我國遊客在日本的旅遊業佔比中相當大,這次「封國」的水際政策雖然讓疫情得到控制,但也給旅遊業帶來了很大的打擊。
為了確保經濟能逐步恢復正常,經濟專家估計日本緊急事態宣言一旦結束,解除「入境限制「也將提上日程。
除了已經解禁的39縣,其他還有東京都、大阪、京都、北海道、埼玉、千葉、神奈川、兵庫等8地暫時沒有解除緊急狀態,日本政府預計在21日再次進行解除討論,是否會提前解禁目前還不得而知。
但這對很多朋友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總歸生活可以慢慢地回到正軌了,很多商家也可以重新開始營業,盡力讓經濟損失減到最小。
但專家也提醒民眾,一旦某地區疫情有死灰復燃的徵兆時,將會再度進入「緊急狀態」,甚至影響到全國範圍,希望大家警惕「第二波感染高峰」。
因此,大家一定不可以掉以輕心,最好採取「新生活模式」,儘量一個人去超市採購、電車內隔開坐、在家遠程辦公、戴口罩對話等。
曙光就在眼前,相信堅持就是勝利,我們一定要與病毒戰鬥到最後!
你所在的城市解禁了嗎?你對新生活有什麼期待呢?留言與我們交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