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玲)5G網絡建設推進產業應用風生水起。在文旅產業,5G智慧旅遊正掀起熱潮,悄然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日前,湖南省鄉村文化旅遊節「錦繡瀟湘·雲上花瑤」和「錦繡瀟湘·美麗向家」在邵陽隆回縣舉行。據悉,這是省級文化旅遊節第一次在高海拔地區舉辦,也是第一次採用中國電信5G技術實行雲直播。5G智慧旅遊的應用不僅讓各地遊客能隨時隨地身臨其境地體驗景區風景,更擦亮了「美麗隆回」新名片。
各地景區「雲直播」走熱
疫情使全球旅遊業遭遇重創,卻也催生了「雲旅遊」這一新思路。不僅各大OTA(在線旅行社)如攜程、飛豬、馬蜂窩等紛紛搭建了「雲旅遊」直播平臺,更有抖音、快手等雲旅遊直播推送,乃至數以千計的旅遊景點開通了線上遊覽服務,各地導遊們在復工緩慢的情況下,也紛紛涉足線上的雲旅遊雲講解。
在5G、AR/VR、AI、無人機等技術支持下,「雲旅遊」以圖文、全景、短視頻、直播等多種形式呈現,並以「雲直播」的形式最為火熱。
疫情期間,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開啟「雲進宮」模式;在西藏,布達拉宮開啟史上首次直播;在珠峰,運營商陸續實現5G信號覆蓋,通過5G+4K高清視頻完成「雲登頂」。
近期,在湖北襄陽魚梁洲環島景觀帶,其核心區域「快樂水岸」的24小時中國電信5G慢直播開啟,不到5天的時間,在線觀看數超11萬人次;
《央視頻號·文化志願者專列》貧困地區文化旅遊資源推介活動啟動,甘肅環縣、貴州畢節、四川紅原月亮灣等地區紛紛「坐」上「央視頻號·文化志願者專列」,通過直播間推介當地文化旅遊資源和特色農產品、非遺產品等。
雲直播不僅帶火了流量,更倒逼出文旅行業融合5G等的新業態及文化消費的新模式。
5G助推文旅產業數字轉型
今年3月,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疫情不斷好轉,人民群眾對文旅消費熱情也逐漸恢復。我們的工作可以用12個字概括:有序開放、狠抓線上、幫扶企業,其中『狠抓線上』就是加快發展數字文旅產業,加強5A級景區智慧旅遊建設。」
所謂智慧旅遊,即基於新一代智能技術,藉助物聯網、智能行動裝置和其他服務終端進行旅遊大數據的採集管理,為旅遊活動的參與者提供更加高端、便捷、優質旅遊體驗的一種新模式。而在5G技術的支持下,智慧旅遊呈現出新的面貌。
例如,無人服務方面,景區可利用AI、大數據、人臉識別、智能語音等技術,減少人工的使用,可以帶來高效的服務及低廉的成本。
智能導覽方面,融合AI、大數據、智能語音等技術,積累出各種出遊方式和路線;通過分析、對比和篩選,向遊客推薦最適合的選擇;最後再藉助智能語音的實時溝通,成為自己的個性化導遊,輕鬆獲取更安全、更優質的旅遊體驗。
數據監測方面,疫情期間,通過智慧旅遊監測模式,利用無人機、攝像頭等結合聯防,進行大數據實時動態對比、分析和預測,一旦有異常或意外,能及時反映、預防和處理。這對於景區的升級可以說是質變。
「智慧旅遊」是旅遊的未來
可以預見,5G的普及將推動旅遊業實現智能化、移動化,實現顛覆性的變革。
近年來,國家智慧旅遊政策方針不斷出臺,目前已經公布了33個智慧旅遊試點城市。各地大中小景區都在積極響應智慧旅遊建設。
譬如,雲南麗江古城智慧小鎮建設正如火如荼,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旅遊、智慧創新4大體系正在構建。基於「一部手機遊雲南」的智慧旅遊體系的構建,正讓「政府監管無處不在,遊客體驗自由自在」變為現實。
運營商方面也在加速5G信號在景區的全面覆蓋。以中國電信為例,近年來,中國電信在阿壩州建成全國首個全光網州,打造覆蓋全州的全光網絡、IPTV視訊網、NB-IOT商用網絡,率先發布5G三千兆。近期,中國電信四川公司開展「最美草原花海,雲上溼地桃源——雲上紅原5G+4K+VR慢直播」,助力阿壩州紅原縣利用自然資源發展智慧旅遊業,更孕育出縣域經濟發展新模式。
圖為四川IPTV全程直播
眼下,短視頻、直播等形式的興起,讓智慧旅遊的內容的供給端越來越豐富多元。抓住5G機遇,將促進文旅產業數位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