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不愧是祖國寶島。風景名勝令遊客神往,特別是阿里山和日月潭,吸引著更多的遊人。在來臺灣旅遊的第一天,我在導遊的帶領下先遊覽了阿里山。
阿里山位於嘉義市東,海拔高度為2216米,但這還不算高,導遊告訴我們,臺灣最高的山是玉山,阿里山的東面就是玉山。阿里山有十八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相傳以前,阿里山上沒有花草樹木,沒有飛禽走獸。名叫禿山。在禿山裡住著一個名叫阿里的青年獵人。一天,他到北山上打獵,從虎口裡救出兩個姑娘和一隻孔雀。這兩個姑娘是天宮的仙女,她倆帶著孔雀偷偷來到這兒看風景,不料卻碰上了老虎,多虧阿里救了她們。但躲過了老虎的一劫,卻沒能瞞過玉帝。玉帝發怒,下令雷神用雷火燒死禿山一帶的生靈,阿里為了救兩個仙女而喪命,此後這座禿山上卻長出了滿山遍野的花草樹木。人們都說:這些花草樹木是阿里的皮肉和頭髮變的。後來為了紀念阿里,人們把這座碧綠的山改名叫阿里山。
臺灣在過去有個著名的歌星叫鄧麗君,我們乘坐的旅遊車,音響裡放著鄧麗君生前演唱的歌曲。有一首很有名的歌《阿里山的姑娘》,開始就是由鄧麗君演唱,30多年前,在一次 春節聯歡晚會上,由香港歌星奚秀蘭演唱後,在中國內地開始廣為傳唱,風靡一時。這首歌旋律非常優美動聽,唱出了勞動人民和自然融為一體的深厚感情。歌中唱道:「高山青,澗水藍。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高山長青,澗水長藍。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圍著青山轉唉——」
但這畢竟是藝術家的美好想像,只是傳說中的阿里山,而我此時看到的阿里山到處是群峰環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好像一個森林公園,空氣非常清新,又好似一個天然的氧吧。並沒有看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也沒有看到壯如山的阿里山少年。導遊告訴我們,在阿里山有五大奇景,分別是: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
旅遊車順著盤山公路向上行駛,來到了阿里山,下車以後,天突然下起了零星小雨,山上冷風嗖嗖,我感覺到陣陣涼意。很多遊客都自帶了雨傘,我只好用50元臺幣買了一件雨披。但是沒有用多久,雨就停了。
在阿里山,我看到最多的是參天的古樹,有一種很特別的樹種叫檜樹,又叫圓柏,有的高達20米,檜樹還分為紅檜和黃檜,其中黃檜較為稀少。紅檜樹高可達60餘米,壽命很長,有的標明是一千多年,有的標明是兩千多年。其中紅檜樹木材耐腐蝕,有芳香味,可製作工藝品。在林海茫茫的阿里山上,我看到一株高57米,胸徑6.5米的巨大紅檜,樹齡約有3000年,樹身要兩個人才能合抱。在臺灣,紅檜又尊稱為「神木,我親眼看到旁邊一個木牌上寫著「阿里山香林神木」,很多遊人都在這裡拍照留念。
導遊介紹說,臺灣在日本人統治時期,就發現了檜樹是神奇的樹種,大量砍伐運回國內,用來製造各種家具,幾乎砍光了阿里山的檜樹,現在剩下的都在高山頂上,日本投降後,沒有來得及砍伐。我是第一次認識這種奇特的樹木,我想這種樹木真的很寶貝,可以稱為「寶樹」了。
在阿里山,除了看到繁茂的森林外,還看到了一所小學,我沒想到在這麼高的山上也有學校。只見一棟三層高非常漂亮的教學樓,樓房側面有六個大字「香林國民小學」,樓房下有塊豎著的木牌,上寫著「最高學府」,因為我就是教師,教書育人幾十年,對學校有著很深的感情,說實話當時我很想參觀一下處在阿里山的這所學校,看看臺灣的教育和大陸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但是時間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估計已經放學了,因為我沒有聽到孩子們的讀書聲,以及下課後玩耍的喧鬧聲。後來我問了阿里山小賣部的服務員,才知道只有全校共六個班,而且每個班學生很少,但是校園環境很優美。不僅有一座三層的教學大樓,而且還有一個塑膠鋪就的體育場。由此可見臺灣對教育的重視。
因為當天是陰天,我沒有看到阿里山的雲海奇觀,也沒有看到日出和晚霞。因為看這樣的奇景是要靠運氣,碰到陰天下雨就無法看到。我跟著導遊在阿里山到處走到處看,滿眼都是鬱鬱蔥蔥森林,以及枝葉繁茂的樹木,除了又粗又大的檜樹外,大多是臺灣冷杉,都是又高又直。阿里山的小火車也沒有看到,只看到阿里山車站。因為時間關係,馬上要接近傍晚,導遊說要趕回住宿的賓館,還有些地方沒有來得及看,於是我只好隨著遊客乘坐旅遊車下山了。
日月潭
日月潭是臺灣最美麗的地方,這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叫日潭,南半湖形狀如彎月,叫月潭,合稱為日月潭。
日月潭處在臺灣省阿里山以北,海拔748米,是風景優美的「天池」,臺灣八大景之一。日月潭被群山環抱,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夏季清爽宜人,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日月潭也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對龍在潭水裡把太陽一吞一吐,玩得風生水起不亦樂乎,卻不知道人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已經是一片黑暗,草木枯萎,民不聊生。有一對在潭邊長大的戀人找來金斧頭、金剪子兩件法寶,要追回太陽和月亮。後來一對龍被誅殺,兩個戀人用潭邊的棕櫚樹支撐起太陽和月亮,把太陽和月亮送上了天空,留下了兩個大窟窿,經過幾千年的雨水聚集,就形成了美麗的日月潭。這個浪漫的傳說,使我沉入了美好的想像之中。我想,遠古的傳說是不是真的先別去管它,但是現在日月潭的美景名譽海內外卻是真實的。
當我親眼看到了日月潭的美景時,頓時驚奇不已,看得入迷忘記了上遊艇。當日是個大晴天,日月潭在陽光的照耀下,清澈的湖水閃著粼粼波光,微風吹來,只見滿湖碧波蕩漾,遠處的連綿的山峰清晰可見,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雲,在有的山峰之上,白雲在山間悠悠飄蕩,此情此景,讓遊人覺得好像是到了童話中的仙境一樣,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我看到的日月潭,比杭州的西湖要大一些,湖水也比西湖深得多,湖岸邊停靠著很多的遊艇,遊艇不大,只能坐二三十人,但是遊艇的速度很快,遊人來日月潭遊玩,必須得坐遊艇。我們這個團隊跟著導遊上了一艘遊艇,剛坐穩遊艇就開動了,我們乘坐的遊艇在湖水裡行駛的時候,對面不斷有別的遊艇從旁邊經過,船尾翻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
美麗的日月潭就像一顆燦爛的明珠鑲嵌在大山之中,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前來遊覽。那天來這裡遊覽的人非常多,有好幾艘遊艇上都坐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我在遊艇上一邊觀賞日月潭的景色,一邊聽導遊介紹周圍的景物。在日月潭四周,點綴著許多亭臺樓閣和寺廟古塔,我後來只看了玄光寺。
導遊說,在清日戰爭期間,日本人在南京取走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戰後歸還給了中華民國佛教協會一部分,1955年迎靈骨來臺,1958年安奉於日月潭畔的玄光寺。 玄光寺離潭只有十多米,寺下設有碼頭,遊客可搭船至玄光寺碼頭,再走臺階上去參觀;寺內供奉玄奘大師的金身,玄光寺是遊客到日月潭必遊的景點。 因為玄光寺臨潭而建,在這裡也可以觀賞日月潭的青山秀水,在玄光寺門前不遠,有一塊巨石,上寫有「日月潭」三個紅色大字,很多遊人在這裡排隊拍照。站在此處透過綠樹向遠處眺望,日月潭在綿綿青山、藍天白雲的襯託下,充滿著詩情畫意。
在下遊艇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年輕的畫家,在岸邊支了一個畫架,用油畫筆在認真地畫著一副日月潭的美圖,我想,畫家的這幅畫一定會成為傑作,在今後的畫展中展出,觀看的人都會嘖嘖稱讚。
日月潭的風景秀麗真是名不虛傳,我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不已,拍下了很多照片,夜裡在賓館休息的時候就不停地翻看,越看越美麗,越看越喜歡。正是: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
如果我是畫家,我也會把眼前的美景永遠定格在畫布上,如果我是音樂家,我就會譜寫出一首讚美日月潭的歌曲,讓人們到處傳唱。但是,我既不會作畫,也不會譜曲,我只能用我的相機把日月潭的景色拍下來,用我笨拙的筆努力地把臺灣最美的地方寫下來,作為永久的紀念。
【作者簡介】:梁長紅, 筆名梁景春, 博覽群書, 酷愛閱讀和寫作,喜歡旅遊,常在報刊發表作品。發表作品有散文《月是故鄉明》《韶山行》《追憶母親》等,《父親的傷疤》曾獲《江西日報》優秀作品獎,《不屈的強者之歌》獲得全國徵文一等獎。在網絡發表小說散文近300萬字。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