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是泉城,誰到濟南都免不了要看了叮咚的泉水。可濟南不僅有水,還有一座千佛山,看完趵突泉,遊玩大明湖,爬過千佛山,才算是來過真正的濟南。
千佛山古稱歷山,相傳大舜在此耕種,舜對母親極為孝順,事事想著母親。堯帝敬佩他的孝心,便請他接任王位, 一個孝心,一段禪讓,成為了千古美談。
歷山變成千佛山的歷史,是從隋朝開始的。隋文帝統一了動亂了300多年的天下,為了鞏固統治,他大力推崇佛教,修建寺廟,鑿建佛像,中華大地興起了一陣佛教熱。
隋文帝自幼出家,由比丘尼養大,對佛教天生有一種親切感,濟南又是隋文帝母親的老家,便選擇了在歷山開鑿佛像。
公元581年一600年,能工巧匠們在歷山上雕刻了數千佛像,修建了千佛寺,歷山也由此改為了千佛山。從此歷山便和佛教有了不解之緣,佛教在中國歷史的上的興衰,也在此刻下了痕跡。
乘坐公交到景區門口,前來遊玩者絡繹不絕。售票員告訴我,千佛山現在門票僅售6元,因為山東景區前不久統一降價,千佛山也隨之響應。
我記得之前是30元,現在直接變成個位數,如此以來,這座積澱著佛教文化的名山,便成了接地氣的景區。
山上臺階很寬,草木繁茂,目及之處儘是蒼翠綠意。一路走去,會看到十八羅漢的石刻雕像,羅漢們姿態各異,均等身高,有了羅漢的左右護法,這旅行自然安心許多。
山腰處有尊臥佛,釋迦牟尼安詳地靜臥石塊之上。臥佛是新建的,由花崗巖雕刻而成,長10米,身材修長,右手託著頭部,佛像雙眼微睜,和善地注視著來往遊客。
有趣的是,釋迦牟尼在世時很少躺下,除了吃飯更多是打坐和講法,他曾有過常年的苦行,靜臥姿態很少見到。
千佛山不高,海拔285米,實際攀爬起來卻要累上許多。因為遊玩區域大,景點多,佛像多,幾乎是幾步一佛,百步一景,整座山上都洋溢著濃厚的佛教韻味。
接著向上走會看到興國禪寺,中國寺廟重名的很多,興國禪寺就是其中之一,我在很多城市都見過「興國禪寺」,看來這個名字很受佛教歡迎。
眼前這個古寺,始建時間不詳,不過據記載,明朝初期便遭受過損壞,後歷經翻修,現看到的是清朝時的格局。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僧房等殿宇應有盡有,山門上的&34;則出自趙樸初之手。
山門有副楹聯:&34;。佛教是解脫之學,這些年逛寺廟逛多了,我也沾染上不少習氣,喜歡聽鐘聲,喜歡聽鼓鳴,我這個名利客也在潛移默化中被「驚醒」了。
興國禪寺後面藏了一個小的千佛洞,鑿刻於一面石崖上。洞身狹窄曲折,走進去卻別有洞天,雕刻著觀音菩薩、羅漢等一眾佛像,部分還是隋朝時的遺蹟,十分珍貴。
登上山頂眺望,興許你還會看到一尊彌勒佛像,彌勒佛微笑著坐著,手扶著膝蓋,佛像高20米,底部蓮花寶座高約9米,通體金黃,光芒耀眼,看起來極為壯觀。
琳琅滿目的佛教文化,讓千佛山成為了香火勝地,逢年過節是人山人海,還有不少從外地趕來,專程到此許願的。
千佛山是有佛緣的,如果你從空中向下俯瞰,會發覺整座山在公路的環繞下,神似一個巨大的坐佛,無形中增加了千佛山的靈氣。
可能正是如此,這裡許願比較靈驗,慢慢演變成了濟南著名的相親場所,許多單身人士在此舉辦相親會,每月固定舉行,成了濟南一大景觀。
現在去千佛山是最佳時機,風景正美,草木正盛,如果你到濟南,別忘了去了看一看。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
交通:乘坐K51路公交,到千佛站下即可。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跟我一起感受壯美山河、領略百味人生。